玩具是「老小孩」好夥伴 老人也要有老人的玩具

2020-12-25 騰訊網

老年玩具市場被普遍認為是一片「藍海」,但專門針對老年人的玩具門類依舊缺乏。所幸,上述報導在雲和縣眾多木玩企業中引起反響,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要關注這一市場。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更多中國老年人會玩上稱心稱手的玩具。

「噶好看的囡囡,我來抱抱。」在杭州橡樹老年病醫院,一名患有認知症的老奶奶看到玩偶後兩眼放光。自從幾個月前這批玩偶來到這裡,天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在這裡,玩具主要用於兩個途徑:一是認知訓練,如識圖認物、數字遊戲、物品分類等;另一個是作業治療,如拼圖、七巧板、串珠、迷宮等。

去年6月,杭州市第二社會福利院開闢了認知症照護專區「又稚園」,在這裡,有不少老人愛玩的器物,如沙錘、摺紙和簡單樂器等。工作人員表示,通過這些玩具,認知症老人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得到延長。

橡樹醫院共有近300名認知症老人,在該院護理院長馮怡看來,玩具在認知症患者護理、治療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位老人剛來時長時間閉著眼睛,不願說話,不願吃飯,給他一個會唱戲的玩具後不久,老人竟然唱起了越劇。一位老太太起初見什麼撕什麼,見到一個可愛的洋娃娃卻愛不釋手,甚至會去親親它。焦慮、徘徊、罵人,是很多認知症老人的典型行為,但一個手工玩具就可以讓一些患者安靜下來……

通過長期觀察和試驗,馮怡發現,通過玩具訓練,中度認知症患者和部分重度患者在認知能力、自理能力、精神行為方面都有所改善。

杭州、溫州、紹興、麗水等地多家養老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院老人尤其是高齡老人,對玩具都有不同程度的喜愛,院內多備有供老人玩耍的玩具。但他們都表示,市面上的老年專屬玩具不多。

「不好買,要在小孩子的玩具裡『淘』。」馮怡說,她常上購物網站給老人們買玩具,到目前為止還沒遇到專門賣老年玩具的,「買回來試一試,適合老人的就留下來,不適合的只能處理掉。」

「都說『老小孩老小孩』,但即使是很多能力喪失的認知症老人,也擁有幾十年生活閱歷,不能完全把他們當作小孩,並非所有的兒童玩具都適合老人。」馮怡表示,老人不喜歡被看成小孩,把他們當作正常的成年人來尊重,是她數十年護理經驗中非常重要的一條。

多位養老護理專業人員認為,老人需要有屬於自己的玩具。在功能上要針對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讓他們更好地動手動腦;在形式上要與老年人的生活經驗相符。在杭州市二福院「又稚園」,公共區域擺放著老式收音機、搪瓷杯等老物件,牆上掛著東坡肉、西湖醋魚等杭州傳統菜的仿真模型,工作人員希望,給老人玩的玩具也能用這種老人熟悉的形式出現,有助於喚起他們的記憶。

同時,年齡、健康狀況等情況的不同,也使得老人對玩具的需求不同,希望市場能夠為老人提供更多的個性化玩具。

對於這樣一份文化傳承和市場變化兼顧的需求,「中國木製玩具之鄉」雲和縣企業家們已經伸出了敏銳的觸角。

木製玩具離不開傳統工藝,且環保、安全、質樸,比較適合老年人。宋、元時期的雲和木匠就已掌握了嫻熟的木作技藝,該縣木製玩具產業萌芽於上世紀70年代,「雲和木玩」於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代又一代雲和木玩從業者堅守著創業、傳承、創新的道路。

1998年,雲和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就開設了木玩設計課程,2007年成立木製玩具設計與製作專業,至今已為雲和木玩行業輸送各類人才1500多名,包括玩具設計、製作、銷售、管理、運維人才和專業玩家,與50多家企業結成較為緊密的校企合作關係。

在該校的木製玩具製作技藝非遺傳承教學基地,產學研中心主任藍新章表示,老年市場一直存在,師生們設計的作品有很多受到老年人歡迎,他們準備梳理老年人需求,設計出更有老年特色的玩具。藍新章認為,老年玩具要具備健身、益智、休閒娛樂等功能,外形傳統、色彩質樸,遊戲規則上也要根據老年人特點進行專門設計。

雲和木玩企業多以外銷起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轉到國內,甚至轉到國內老年人身上。

浙江達成玩具有限公司創辦於1997年,過去,產品多銷往歐洲。「歐洲的中老年人專用玩具有上千種,而且分不同的年齡段。」總經理練巧平告訴記者,其中,飛行棋等遊戲類玩具最暢銷,歐洲老人喜歡和家人、朋友一起玩。去年,公司專門開發了2個系列10多款「長者玩具」,在雲和縣本地投放,產品進入多家老年人活動場所,老年人普遍喜歡並積極參與。

在浙江金馬工藝品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廳,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一款木製魔方,它展開時是一根長條,需要通過旋轉、摺疊才能變成正方體。金馬公司生產的玩具中,有80%是益智玩具,覆蓋3-100歲年齡段,其中的魯班鎖、九連環等都比較適合老年人。公司通過與老年協會合作等形式,將產品展示給國內老年人。目前,國內銷售佔公司總銷售額的40%,他們準備將這一比例提高到50%。

來自雲和縣玩具行業協會的消息,雲和目前有玩具相關企業1000多家,產品覆蓋從幼兒到老年全年齡段。2019年,雲和木玩行業實現產值79.8億元,同比增長21.1%。近年來,雲和木玩探索與文化旅遊、養生養老等相關產業結合,湧現出健康養生玩具等融合發展典型。在採訪中,雲和多家木玩企業負責人看好老年玩具市場,認為要開闢合適的渠道,讓老年玩具在全省老年活動中推廣,這不僅能豐富雲和木玩門類,還能為老年人開闢健身健智新途徑。

相關焦點

  • 「老年玩具店」讓老人老有所樂
    今年重陽節(10月25日),宋德龍的老年人玩具店在北京通州區正式開業,這在北京可算稀奇。(11月17日《新京報》)俗話說,老小孩老小孩。人的年紀越大,就越發像返老還童了一樣,一些行為舉止和小孩子差不多。老年玩具店的出現,給老人們提供了一個寓教於樂的場所,讓他們在玩玩具過程中,能夠老有所樂、益智延年,排解孤獨和憂慮,對老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 中國老人需要玩具
    這些物件成本並不低,但如果有專門的老人玩具,相信老人們也願意掏錢去買,只是很多老人見都沒見過。」一位張先生說,他母親76歲,出現了記憶力減退等症狀,醫生診斷為認知障礙,未來有老年痴呆症風險,醫生建議可以讓她玩些益智玩具。
  • 你會給家裡老人買玩具嗎?
    報導推出後,引發了網友們熱烈討論,在留言中,有網友覺得「老年玩具」是一個新概念,既被人忽視又值得發展;有網友分享了自己身邊老人與玩具的暖心故事;也有網友感嘆,給老人買玩具更提醒著我們要對老人多些關心與陪伴……一位叫「卿心君悅」的網友在閱讀後寫下了《父母予以我們一個歡樂的童年,我們如何還給父母一個快樂的晚年?》
  • 老年玩具有需求缺供給 如何讓老人老有所樂?
    小時候有毛絨玩偶、遙控汽車,青春期有手辦、航模,成年後有拼裝模型、減壓玩具……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各色各樣玩具的陪伴,藉以愉悅精神、增益智力、放鬆身心。「長樂無極老復丁。」今天,當急速運轉的中國社會與老齡化迎頭相撞,當1.8億65歲及以上老人會聚為我們身邊的「銀髮浪潮」,怎樣讓辛勞一生的老人們得到放鬆與撫慰?我們可以為老人提供什麼,讓他們能老有所樂?
  • 七十歲老人看著一牆模玩手辦,回憶自己的童年,玩具不只是二次元
    那麼如果說起玩具呢?你是否有過因為別人指著你的收藏說是玩具而生氣過呢?如果說那些手辦與模型就是一堆玩具,你是否會生氣呢? 其實手辦與模型這些動漫的周邊產品本身就是玩具,但是喜歡動漫的我們為了讓它們聽起來與眾不同,所以看是用屬於它們的單獨品類的名稱來稱呼它們!於是不光在我們這邊玩具變了味,在家長眼中手辦與模型也開始變了味道!
  • 老年玩具有需求缺供給 讓老人老有所玩、老有所樂
    編者按  小時候有毛絨玩偶、遙控汽車,青春期有手辦、航模,成年後有拼裝模型、減壓玩具……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各色各樣玩具的陪伴,藉以愉悅精神、增益智力、放鬆身心。  「長樂無極老復丁。」今天,當急速運轉的中國社會與老齡化迎頭相撞,當1.8億65歲及以上老人會聚為我們身邊的「銀髮浪潮」,怎樣讓辛勞一生的老人們得到放鬆與撫慰?
  • 大阪為獨居老人配置玩具熊
    綜合消息;日本大阪府池田市計畫今秋實驗在獨居老人家中配置具有看護監視功能的玩具熊,透過玩具熊與老人的對話,市公所藉此可掌握獨居老人的健康狀態。  日本將從今年四月起,導入介護保險制度,為了彌補市府看護人員的不足,池田市與郵政省通信、放送機構合作開發了「遠隔看護監視系統」,嘗試利用機器玩具熊擔任高齡者的基本看護工作。
  • 老年玩具有需求缺供給 如何讓老人老有所玩、老有所樂
    小時候有毛絨玩偶、遙控汽車,青春期有手辦、航模,成年後有拼裝模型、減壓玩具……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各色各樣玩具的陪伴,藉以愉悅精神、增益智力、放鬆身心。「長樂無極老復丁。」今天,當急速運轉的中國社會與老齡化迎頭相撞,當1.8億65歲及以上老人會聚為我們身邊的「銀髮浪潮」,怎樣讓辛勞一生的老人們得到放鬆與撫慰?我們可以為老人提供什麼,讓他們能老有所樂?
  • 老年玩具有需求缺供給,如何讓老人老有所玩、老有所樂
    開店之前,宋德龍考察過國內外老年玩具的市場情況。他發現,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目前已有成規模的老年玩具專賣店,還有專門為老人開發玩具的企業。日本對老人的精神生活非常關注,經常在市場上推出各種老年益智類玩具和交互類玩具。美國有一系列專門針對老年人設計的玩具和戶外娛樂設備。而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老年玩具」還是比較新的概念。
  • 雲和老人「返老還童」木製玩具漸成「新寵」
    這是5月20日記者在麗水雲和縣和合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玩具室看到的一幕,這裡擺放著數十套專門給老人玩的木製玩具,每天都能吸引附近的「老頑童」過來研究。這樣的玩具在全縣12家養老服務機構內都有,成為老人們的「新寵」。69歲的洪雲仙住在箬溪社區,經常拉著丈夫一起來玩玩具。「每天下午圖書室門一開我就來,他們上班我也『上班』。」
  • 老年玩具公開賽,老人玩的真開心
    這兩天,通州區「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內舉辦了一場別樣的大賽——楊莊街道首屆老年玩具公開賽。參賽人員都是年齡超過60歲的老人,比賽設置了投壺和室內高爾夫球兩個項目,吸引了70位老人參賽。比賽第一天,通州區楊莊街道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內就異常熱鬧。60歲的程大媽手持箭羽一頭,瞄準漆壺,將箭向壺內投去。「身體前傾,手往前夠點兒。」已經完成比賽的老人在一旁不斷傳遞技巧。程大媽的手感越來越好,連續投進了好幾支。「好!」每投進一支箭,現場就會爆發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 為」老小孩「購買什麼玩具才是一份最好的禮物?
    那麼有哪些玩具 適合給老人們解解悶呢? 在挑選的時候需 要注意兩點:一是拼圖數目不要太多,最好不要超過500片,否則老人難以上手;二是,儘量選擇大尺寸拼圖,零件太小老人不方便操作。 繪畫用品 老年人在畫畫時,腦、眼、手都在同時進行,同時色彩的刺激也會增強大腦的活躍度。
  • 老年人玩具店成「網紅 「老小孩「如何老有所玩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小時候每次買了新玩具,都會想出去溜溜,去公園逛逛。在公園裡看到老年人晨練,抖空竹的、玩核桃的、遛鳥的等。好像這些項目就是和老人有聯繫,應該算是他們的玩具。
  • 老年人玩具店成「網紅 「老小孩」如何老有所玩
    小時候每次買了新玩具,都會想出去溜溜,去公園逛逛。在公園裡看到老年人晨練,抖空竹的、玩核桃的、遛鳥的等。好像這些項目就是和老人有聯繫,應該算是他們的玩具。  在購物網站上搜了一下,老年玩具還真不少,投壺、孔明鎖、九連環、握力器……購買量有的能有五六千。
  • 六旬老人利用廢舊木材製作精美玩具車模
    延吉市民金哲洙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他用廢舊木材,手工製作出一件件精美的玩具車模型,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周圍的鄰居都親切地稱他「玩具車達人」。今年60歲的金哲洙已在延吉市開了十三年汽車零配件商店,可以說成天與汽車打交道,而時間一長,就讓他萌生了自己動手,製作玩具車模型的想法。
  • 能幫老人排遣寂寞還能鍛鍊身體,「老小孩兒」的玩具誰來開發
    其實,老人和孩子一樣,也需要玩具的陪伴與慰藉。最近,記者在通州區楊莊路就發現了一家名為「老有所玩」的老年玩具店。心理諮詢師柏燕誼表示,老年人經常玩玩具獲益良多,這不僅能幫助老人排解寂寞、愉悅身心,還能起到靈活大腦、鍛鍊身體的作用。
  • 玩玩具可有效緩解輕度痴呆 老人有心玩,可玩具店根本沒有賣
    在人口老齡化的浪潮中,老人和孩子一樣需要玩具的陪伴與慰藉。有效緩解輕度阿爾茲海默症在我們的印象裡,玩具一直都被認為是孩子的專利。老年人玩玩具,真的有幫助嗎?據了解,通過遊戲或玩具訓練大腦的科學證據來源於成人神經的可塑性原理。雖然隨著年齡的衰老,認知能力會自然的下降。
  • 玩具租賃:『樂租玩具』孩子的好夥伴
    孩子的好夥伴【樂租玩具】入駐亨源通·世紀廣場小編邀您一起感受精彩快樂的童年啦
  • 老年人的玩具,一份有愛的玩具
    最近聽說通州區開了一家老年人玩具店,這在北京也算是個新鮮事了。據說店鋪約180平方米,裡面有400多種適合老年人的玩具,如投壺、鼓形鎖、4倍大撲克、記憶棋等。說實話,好多玩具,我們這些年輕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很是佩服店主的獨到之處,也希望有更多這樣的店鋪能夠出現。
  • 玩具熊模特演示外骨骼機器人協作,服貿會現老人健步行走神器
    玩具熊代替患者演示,在康復床上練習蹬車輪動作。 新京報記者 吳寧/攝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老人下肢肌力衰退,走兩步就要停一停,穿上「外骨骼」,就能借力輕鬆行走。這種帶著未來感的場景,也許很快會成為普遍現象。在2020年服貿會服務機器人展區,多款外骨骼機器人登場秀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