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四十年過去了,你還記得七八十年代交公糧嗎?

2020-12-12 鄉村黑土哥

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或者更早的農民都記得,當年種地是要交公糧的,那時農民所有的生活開支就是靠種地,年景好的時候糧食就能多打點,不好的時候就慘了,也許當時年紀小,不懂得世事艱辛,每天只想從母親鞋筐子裡翻出一枚硬幣,到貨郎那裡買一塊月牙糖果美美的品嘗,對於交公糧仍停留在那個穿著大褲頭,第一次跟著父親一起去糧站的情景。

那時一切耕種純靠人力,麥子成熟後,父親都會把打好的小麥用架子車推到村南頭的場裡,暴曬兩三天,然後揚塵除去雜質,裝在有補丁的麻皮袋子裡,這些袋子都是以前裝化肥用的,化肥用完後洗乾淨晾乾就能裝各種東西,我幫著父親撐口袋,父親用木掀鏟住小麥向袋子裝,裝了差不多的時候,父親會把袋子抬起再放下,夯實小麥然後繼續裝,一般都要到日落西山,月明星稀的時候才能結束裝麥子。

接到村裡通知,輪到了我們村該交公糧,父親提前一晚上把小麥裝在架子車上,用麻繩扎牢,天剛蒙蒙亮的時候,父親喊上我一起去交公糧,說是熟悉下過程,以後我也要走這條『』路『』,大路上人很多,都是村裡或周邊鄰村的人,大家互相打著招呼,我跟在父親的車後面,走的累了父親就讓我坐到架子車上歇著,那時感覺挺好玩,因為不用學習,還不用割草,將近中午的時候才趕到糧站。

那是一座石頭砌成高高的院牆,大鐵門,糧站的牌子很醒目,這時候架子車已經很多了,在門口排成很長的隊伍,由於天氣很熱,大家都拿著毛巾不停的擦汗,清一色的褂頭子、白毛巾、架子車,都著急的等待喊自己交糧,糧站的工作人員很牛,在裡面大聲的喊著,交公糧的農民也不敢爭吵,都順從的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生怕自己的糧食交不掉,因為糧站工作員讓過才能過,不然還要拉回去重新換糧食交。

輪到父親交公糧時,太陽都快落山了,父親忙推著進到糧站裡面,把口袋搬到地上,解開扎口繩子,工作人員用手在裡面翻抄下,然後拿幾粒到手上看看,放進嘴裡咬咬,說還行,可以放到磅秤上過重量,父親顯得很高興,很快把糧食稱好,拿著工作人員遞過來的一張紙條,用車子推著送到糧站倉庫裡,裡面的糧食堆成山,第一次很看見震撼,倉庫起碼十幾米高,到處都是麥子,我剛想跑裡面再看一看,就被糧站人員呵斥住了,只能乖乖的看父親把麥子倒入麥堆,這一年交公糧算是完事了。

現在想想,時間過得太快,父母已經滿頭白髮,我也四十多了,能陪伴的時間越來越少,生活依然艱辛,我多麼希望這只是做個夢,夢裡,父親在準備去交公糧的路上,母親在家烙餅,而我仍然撒歡的坐在父親拉的架子車上!

相關焦點

  • 六七十年代交公糧鮮有耳聞,『三提五統』又有多少人知曉?
    說起當年交公糧,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不了解,這也不奇怪,當年農民靠地為生,種地交稅理所當然,而交公糧的那代人如今至少六十歲往上,他們的兒輩也已四十有幾了,部分趕在交公糧末尾,孫輩更是生在新時代,長在蜜窩裡,至多閒暇時聽到長輩談起此事,但至於『三提五統』,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熟悉!
  • 七八十年代的農民,還記得當時忍飢挨餓的日子嗎?
    七八十年代的農民都經歷過災年的洗禮,那個年代缺吃少穿,是現在年輕人打死也不會相信的事情,那時能吃上一頓飽飯就是奢侈,農民家裡最多就是紅薯與玉米面,對於相對發達的農村尚可以吃上幾頓白麵條,而對於偏遠落後的小村莊,日子也就更為難過了。
  • 八十年代譯製動畫片《藍精靈》,你還記得那可愛的藍精靈嗎?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你還記得這首藍精靈之歌嗎?這句歌詞,來自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引進的美國電視動畫片《藍精靈》,這部動畫片在當年播出後風靡一時,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是成長於80和90年代人的美好童年記憶。
  • 八十年代譯製動畫片《藍精靈》,你還記得那可愛的藍精靈嗎?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你還記得這首藍精靈之歌嗎?這句歌詞,來自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引進的美國電視動畫片《藍精靈》,這部動畫片在當年播出後風靡一時,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是成長於80和90年代人的美好童年記憶。
  • 還記得七八十年代,曾風靡一時的「的確良」嗎?如今為何消失了?
    一件衣服穿上五六年不算個稀罕事,「的確良」作為製作衣服布料中,比較耐造的款式。適合當下的生活水平,商品有時候好它不一定熱賣,商品是需要順應時代的趨勢,只有適合市場的商品才是好的商品。無疑「的確良」從性能和品質上順應當時的時代需求,流行也是必然的趨勢。
  • 八十年代譯製動畫片《星球大戰》,你還記得酷炫的麥克瑞一號嗎?
    這段激動人心的開場白來自經典電視動畫片《麥克瑞一號》,《麥克瑞一號》曾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星球大戰》這個片名在我國電視臺播出。本文提到的八十年代譯製動畫片《星球大戰》,和喬治·盧卡斯執導的美國科幻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沒有任何關係。
  • 還記得她嗎?曾在八十年代知名的娜塔莎·金斯基,如今59歲了!
    不過,在80年代女星當中,卻有人美得天生麗質,比如蘇菲·瑪索、莫妮卡·貝魯奇,她們的美貌和魅力不言而喻。還記得她嗎?曾在八十年代知名的娜塔莎·金斯基,美麗與氣質著……然而,有一位叫做娜塔莎·金斯基的女星,她的魅力,從來沒有遜色過,但卻鮮為人知。娜塔莎·金斯基被外界譽為八十年代「歐洲影壇第一美女」。而她天生的金髮碧眼,氣質與莫妮卡很相似,骨子裡透著「性感」,在沒有閃光燈拍攝的寫真照上,盡顯80年代女星的脫俗之美。
  • 70年代中國老照片:圖3交公糧的場景,圖9推薦上北大的工農兵學員
    【練習射擊的學生們】這是一組反映上世紀70年代中國人的老照片。從這組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獲得以下幾個關鍵消息:1、當時人們穿衣打扮差別很小;2、貧富差距很小;3、當時的人們精神狀態頗好,臉上笑容不斷,而且對美好生活充滿了想像;4、當時能吃飽就是幸福指標;5、滿大街以瘦子為主,看不到肥胖者。
  • 七八十年代躁動的紐約!
    紐約的七八十年代躁動不安,又充滿刺激。曼哈頓跳動著能量的脈搏,繁榮的外表下隱藏著危險的暗流。紐約現在已變成人們所熟知的模樣,而那些令人迷亂的日子似乎越來越遠。 多虧街頭攝影師們的不懈努力,我們藉助攝影銘記著城市發展的過程,重溫過去的歲月。
  • 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的確良」,你還記得嗎?現在為何消失了
    幾十年前的收音機、縫紉機、電視機等物也都成了搶手貨。很多人應該還記得「的確良」這個詞語,同樣散發著獨有的年代氣息。多數青少年應該不知道「的確良」為何物,其實就是一種用來做衣物的合成纖維紡織物,也就是滌綸。在40年前,「的確良」製成的衣物還非常流行,是時髦的代名詞,極受歡迎。
  • 七八十年代的時尚潮流服飾,你還記得嗎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同學們都穿學校統一發的校服,分成春秋和夏季兩種,春秋校服十五塊錢一套,夏季校服八塊錢一套。這套警察服甚至還配有牛皮武裝帶和槍套,金黃色的肩章閃閃發光,鋥亮的大簷帽上鑲嵌著一顆紅色的五角星,實在太漂亮了。
  • 交公糧時說「視同繳費」,為啥現在不能領養老金?一字之差引歧義
    「王大牛同志,請於元旦之前上交公糧,送到孫會計處,否則後果自負」20年前,跟父母去交公糧的日子至今難以忘懷,每年糧食收割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生產隊的公糧,按時交給鄉鎮府的糧庫。
  • 薩特逝世四十年︱八十年代「薩特熱」的潮起潮落
    薩特逝世四十周年之際,我們回顧歷史,發現薩特曾那樣接近國人的靈魂,卻又在下一個時代悄然退場。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我國的知識青年群體中,曾經掀起過一波「薩特熱」。薩特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文化偶像。1982年,薩特曾被短暫批判,那時「薩特熱」與當時流行的蛤蟆鏡、喇叭褲並列為「三大精神汙染」,足見影響之大。也有人說,「薩特熱」是「80年代新一輩人的精神初戀」。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首都北京,看看當年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首都北京老照片,作為我國的首都,北京一直都是非常嚮往的一座城市,如今的北京迎來越來越多的人在這裡工作居住生活,但是對於過去的北京,您,還有印象嗎?希望這一組老照片不僅能讓你重新認識一下北京,更你讓你從照片中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
  • 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的鹿牌保溫瓶嗎?
    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的鹿牌保溫瓶嗎?沒錯,就是那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最時髦的家居用品。
  • 七八十年代躁動的紐約!|弗蘭克·霍瓦特|珍妮特·德萊尼|亨利·查...
    紐約的七八十年代躁動不安,又充滿刺激。曼哈頓跳動著能量的脈搏,繁榮的外表下隱藏著危險的暗流。紐約現在已變成人們所熟知的模樣,而那些令人迷亂的日子似乎越來越遠。多虧街頭攝影師們的不懈努力,我們藉助攝影銘記著城市發展的過程,重溫過去的歲月。因此我們匯集了十二位街頭攝影師,無論是拍攝地鐵塗鴉還是Studio 54俱樂部,他們為我們捕捉了這二十年紐約的活力。
  • 你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夜暴富的事是什麼?
    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當地有很多私人去山裡採金,如果有幸遇到好的金脈,那可真叫一夜暴富。記得當年我們村就有一個村民,那時候這個村民也就三十幾歲,因為從小父母去世的早,他是跟著奶奶長大的,奶奶好不容易給他娶了媳婦,家裡的經濟條件可想而知,跟奶奶一起住在老房子裡,不能說一貧如洗,也是四壁空空。
  • 七八十年代,在農村有種潮流叫「的確良」,為何現在不流行了?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說起「的確良」三個字,年輕的朋友們也許有些陌生,但放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確良服裝」確實曾是火熱的「流行時尚」。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作家路遙那唏噓動人的農村愛情小說《人生》裡,「全村首富」家的女兒巧珍與心上人高加林約會時,就穿著一身「米黃的短袖上衣,深藍的的確良褲子」。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老照片,這一組照片記錄了當年北京人生活的狀況以及人們的娛樂活動,窮時很快樂,富裕煩惱多!如今北京的生活方式已經越來越好,但是你知道當年的北京是怎麼樣的呢?希望這一組老照片不僅能帶你看看過去的北京,更希望能通過這些照片能夠回憶起當年的美好生活。這一張照片我覺得很經典,一輛公交車和一輛前排有馬,驢以及一頭騾子的馬車同時走在馬路上,坐在公交車裡的人都在看著這輛馬車,似乎很感到好奇,如今隨著時代進步,城市發展,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馬車了,而當年的104北京公交車你是又否坐過呢?
  • 致我們遠去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童年生活和遊戲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兒童,因為那時候的物質生活還不富裕,市面上也沒有多少兒童玩具,男孩玩具頂多就是玩具水槍和沒有裝電池不能遙控行駛或飛行的玩具汽車和玩具飛機,女孩玩具則是洋娃娃。圖:上世紀八十年代街頭的兩位少年那時候兒童的玩具很簡單,很多都是自製的,或者很簡單的玩具,像賣的簡單的玩具除了玩具水槍和玩具汽車、玩具飛機等,更多的孩子買的是玻璃彈珠;自製的玩具不少,如沙包、彈弓、跳繩、鐵圈和彈弓槍等。 圖:上世紀八十年代騎玩具車的孩子們稍大的上小學的孩子則是打桌球、看小人書,電視也有了動畫片,但是是黑白電視機播放的《大鬧天宮》、《聰明的一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