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香港影視公司,耳熟能詳的只有嘉禾、邵氏、新藝城,資深影迷也會說出一些諸如中國星、銀河印象、寰亞電影的影視大鱷。
但其實論起來,那段時間的電影公司如雨後春筍,不勝枚舉。
上世紀風頭無兩的香港電影,由於太多人覬覦這份肥沃的市場,不光是資本家紛紛入駐,就連演員亦或是導演、編劇都會摻和一腳。
以個人角度撼動整個行業,形成百花齊放的製作模式。
比如洪金寶與潘迪生的公司德寶,開創了《皇家師姐》《富貴逼人》等新式喜劇片類型,巔峰時期甚至能與嘉禾、新藝城叫板。
再比如周星馳的星輝電影。
從《大話西遊》破產的彩星中抽離後成為周星馳的掌舵公司,現如今成了周星馳本人特權的製作平臺。
極大地保證了創作的自由,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收益。
從早期的李修賢,黃百鳴,麥嘉到後來的李連杰,成龍,甄子丹,其實這些明星都有過置辦電影公司的經歷。
這其中有的盆滿缽滿,有的曇花一現,還有的賠得傾家蕩產。
而在這方面,論慘,沒人比得過劉德華。
天幕電影
1990年,那一年剛剛拍完《天若有情》《賭俠》的劉德華登上了香港藝人收入排行榜第二,排名僅次於如日中天的梅姑。
金像主席文雋曾說:
「只要是有劉德華拍攝的電影,他們(黑道)就直接拿出800萬購買!」
彼時的劉德華片酬一二百萬,一部電影的成本也不過是四五百萬,換而言之就是只要劉德華拍攝的電影,隨便壓低一下投資就能輕輕鬆鬆進帳百萬。
穩賺不賠。
劉德華成為了「人形搖錢樹」,聰明的他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價值,同時為了躲避黑幫的桎梏,開始籌謀自己的電影公司——天幕。
1991年,劉德華與黎大煒成立了「天幕電影公司」,第一部電影就是《九一神鵰俠侶》。
電影並沒有失敗,卻陰差陽錯的成了劉德華人生滯留的註腳。
比《大話西遊》更早的碰撞
一、
由於本片是劉德華親手製作的第一部電影,涉世未深的劉德華甚至在片名上就陸續採用了好幾個。
從《花好月圓》、《城市僱傭兵》到《神秘英豪》,最後由原著金庸先生親自決斷,選用了《九一神鵰俠侶》。
恰逢劉德華也是靠83版神鵰俠侶進階一線,就採用了這個名字。
但其實,本片雖用的《神鵰俠侶》之名,可內核卻是日本漫畫家北條司《城市獵人》的架構,屬於新潮漫畫+古典武俠小說的結合。
這一老一新,一文學一漫畫的碰撞已經是火星撞地球,彼時的劉德華還玩了一把大的:
編劇是王家衛X劉鎮偉。
眾所周知,王家衛與劉鎮偉是多年好友,雖然風格迥異但也曾合作多次。
周星馳被奉為神作的《大話西遊》,其實是王家衛與劉鎮偉在合作《東邪西毒》後,劉鎮偉帶著剩餘的創意與精力順產了這部電影。
這也導致了《大話西遊》多少帶點王家衛的影子,進而成為一部神作。
換句話講:
在1991年劉德華就已經找到了《大話西遊》的幕後班底,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成片如何呢?
《九一神鵰俠侶》
電影採用的架空背景,講述的是銀狐(郭富城飾)的師父被城市僱傭兵美君(梅豔芳飾)弄瞎雙眼,任務失敗,進而讓組織蒙羞。
知道自己大勢已去的師父選擇自盡了斷,臨死前的遺願是讓徒弟銀狐殺了美君。
而美君是秦哥(劉德華飾)、小村(鍾鎮濤飾)的多年好友。
其中秦哥與美君青梅竹馬、情愫暗生,而後來加入的小村也對美君有之意。
在秦哥鼓起勇氣向美君求婚的那一晚,銀狐半路殺出。
一番鏖戰之後,小村命喪在銀狐劍下。
看到好友小村因自己而死,美君深感自責。
在女性多愁善感的情愫促使之下,美君決定離開秦哥,自己隱藏起來,好讓復仇的銀狐不會波及到其他人。
然而這個決定必然是錯誤的,這讓深陷情海的秦哥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尋找著美君,在美君的妹妹美惠(梅豔芳飾)趨勢下,還陰差陽錯的見到了寵物夫人(劉嘉玲飾)。
寵物夫人比武招親,誤闖的秦哥揭開了寵物夫人的面紗,按照規定理應娶了她。
然而秦哥心有所屬不容二人,得知自己被美惠騙了以後,頃刻間就離開了寵物夫人,圍繞著美惠繼續探尋美君的蹤跡。
而同時,銀狐也在尋找。
後來,秦哥與銀狐同時找到了美君的線索,美君也逼不得已而現身。
三個人在工廠亂戰,激戰當中中了銀狐的終極技能「恐怖天使」,24小時內找不到解藥就會變成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成為銀狐的奴隸。
解藥世上只有一人有,這個人就是寵物夫人。
秦哥找到了寵物夫人尋求解藥,可因為此前秦哥辜負了她,即便秦哥從門前跪到了臺下,但寵物夫人還是拒絕了秦哥。
後來,窮追不捨的銀狐又找到了秦哥,並且抓到了美惠與小村的妹妹惠香(葉蘊儀飾)以此要挾。
電影展開最終大決戰,亂戰之中秦哥也毫無避免的中了「恐怖天使」命不久矣,而銀狐則死在了火海之中。
故事最後,曾被放鴿子的寵物夫人不計前嫌,解救了美君與秦哥,並為二人解開了「恐怖天使」,成全了這對情侶。
兩個人就此不問世事,浪跡天涯。
創意交匯卻弄巧成拙
電影的主幹故事很簡單,簡單到看完電影幾乎就可概括這就是兩個人找美君的故事。
而電影劇本的著墨更多的是放在言情戲裡,兩位編劇都對苦情戲與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頗為擅長,電影中主角更是直接安排了三段情。
美君喜歡他,寵物夫人喜歡他,小村的妹妹也喜歡他。
與此同時因為王家衛與劉鎮偉一個悶騷一個明騷,電影裡的風格也忽明忽暗,
一會兒秦哥開始多愁善感,蹦出一段標準王家衛式內心os:
「其實,我也喜歡茉莉花,但不知道為何,每個人看到茉莉花只會想到小村,而不是想起我。」
一會兒秦哥又神經大條,在得知「恐怖天使」有解藥的時候,竟然吐出一句:
「711有沒有得賣?」
電影的表現亦是如此,一會兒深沉矯情,一會兒搞笑顛覆,落差感極大,很顯然1991年這次融合併沒有達到《大話西遊》的水準。
電影中或許只有一人分飾兩角的梅姑能駕馭這種大相逕庭的風格。
深情內斂的姐姐,聒噪調皮的妹妹都信手拈來。
與此同時,導演也是元奎與黎大煒兩人同時指導,電影的表現力也涇渭分明。
比如電影開頭,銀狐在監獄解救師父的那一小段,銀狐手持長劍隻身闖入監獄,手起刀落血肉橫飛,甚至還有砍掉一半人頭的鏡頭。
而銀狐的特殊能力竟然是穿過人體,配合著滿屏的殘肢斷臂,一種80年代cult風格撲面而來。
也正是因此,在目前的線上版本中,是沒有銀狐救師父這一段的,直接被刪掉近5分鐘。
但電影的後半段又十分的唯美。
全景搭建的棚內拍攝與金黃色的柔光夕陽,配合上青春可愛的葉蘊儀和當時只有30歲的劉德華,甚至有幾分日式小清新。
其中還有幾段漫畫級的畫面,氤氳的火燒雲與背光的地面形成的強烈反差,漸行漸遠的鏡頭襯託出兩個人在這亂世中的渺小與愜意。
這具有強烈後現代表現主義的鏡頭,頗有「天高任我飛」的意境。
這要感謝奧斯卡最佳攝影鮑德熹。
但用俯視角度看這部電影,文學與漫畫碰撞,兩個編劇,兩個導演。
時而深情時而無釐頭,時而cult時而唯美,這也造就了這部電影肉眼可見的撕裂感,導致電影評分並不高。
而全程扮帥的劉德華也被三顧茅廬請來的郭富城反將了一軍。
時至今日,談起這部電影,最多的回饋竟然不是主角劉德華,而是頂著銀白色「郭富城頭」和藍色美瞳的銀狐——郭富城。
帥,確實是帥,
以至於在2018年還因為太帥又上了一次熱搜。
年紀更小的郭富城的確適合這種漫畫扮相。
結語
《九一神鵰俠侶》在當年上映後取得了不俗成績,斬獲了2000萬票房,位居當年第十五名,但華仔回憶,這部電影減去成本之後,其實和票房差不多。
也就是說,第一部電影根本就沒掙錢,只是回了本。
但當時初次創業的華仔被電影表現衝昏了頭,《九一神鵰俠侶》讓華仔有了一個後悔一生的認識:
當時,他認為只要電影夠用心,拍的夠好,本錢一定來,不會輸。
沒有大勝,也沒有大敗。
不冷不熱的電影處女作讓華仔成了溫水裡的青蛙,煮爛了自己的十年芳華。
第一部電影沒有賠錢讓華仔信心大漲,而後華仔馬不停蹄的炮製了第二部電影《九二痴情長劍》等等續作。
可是後來的電影毫無倖免的全部賠錢,天幕公司僅僅拍攝了5部電影之後便匆匆退出了市場。
然而這還沒完,
由於華仔年輕氣盛,出手闊綽,投資屢破新高,一部電影恨不得找來八個幕後班底。
賠的最慘的《戰神傳說》華仔更是一股氣找來了5位導演共同參與,張曼玉2天收了200萬,但幾個主演卻沒有湊齊過幾次,被洪金寶破口大罵,奠定了慘敗的結局。
1994年,在拍完《天與地》票房慘敗後,天幕電影徹底瓦解,華仔背負了4500萬的外債。
為了還帳,華仔此後瘋狂接片,來者不拒,直到1999年才補上了空缺,但這段時間也讓華仔爛片橫生,風評被害。
華仔不愛惜羽毛的行為讓自己成為四大天王裡最受爭議的一位,時至今日「爛片之王」的名號依然有人提起。
這一切,追溯起來還真的怪這鍋煮爛了華仔的溫水《九一神鵰俠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