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家長,手機裡免不了有幾個家長群。最近,郴州永興一所小學的家長群來了幾名不明身份的人。他們神不知鬼不覺地潛伏到班級微信群,不僅逃過了幾十名家長的眼睛,老師也沒發現。而就是這幾個人,通過搶紅包的方式騙走了幾千元。
- 1 -
班級微信群紅包不斷
群內發布收費通知
家長紛紛「發紅包」交費
班主任本人澄清
沒發通知沒收到錢
事情發生在郴州永興縣紅旗實驗小學,不久前的一個晚上,五年級160班班級群裡的老師和家長炸了鍋。
讓家長和老師崩潰的,是已經建了五年的家長群,建群的初衷是為了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繫。10月11號晚上,微信備註為「班主任」的鄧老師發來一條消息。
一看通知是班主任鄧老師發的,家長們沒有多想,把298元分兩個紅包發在群裡了。
學生家長:我就想著我手機快沒電了,我就先把紅包發出去,我手機就放在那裡充電了。
出於對班主任鄧老師的信任,家長們紛紛通過「微信紅包」繳費,繳費一直從晚上八點半,持續到九點多。
直到晚上九點半左右,鄧老師本人發了一條信息「我沒收到一分錢,家長們不要再上當受騙了」。160班的家長這才反應過來,發來繳費通知的並不是他們的班主任。
家長通過紅包繳的費,鄧老師一個都沒收到。晚上10點多,鄧老師和家長來到派出所報案。原來,是有人混到家長群,冒用班主任的頭像和暱稱發了交費通知。
- 2 -
善良家長幫忙收款
無意中被騙子利用
潛伏進群冒充班主任
再拉同夥入群協助「搶紅包」
家長通過「發紅包」的方式交費,但是收錢的卻並不是班主任。接下來的兩天,讓鄧老師和家長都無法安心。那麼,冒充班主任鄧老師的到底是誰?被騙走的錢,又能不能追回來呢?
培培媽媽是班級微信群裡第一個繳費的,無意中她還成了「鄧老師」的「同夥」,幫著一塊「收紅包」。
鄧女士:他冒充班主任,他說他現在要休息了。要我幫他收一下紅包,我說可以。因為我女兒跳舞也是我經常幫著老師收那些舞蹈費什麼的。
鄧女士乖乖地把收到的紅包,通過二維碼轉帳給了群裡的「鄧老師」,直到後來,她才知道自己是被騙子利用了。永興縣公安局調查後認定,這是一起冒充老師詐騙家長的案件。
永興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黃偉傑:涉案金額不大,開始我們認為也是一個比較年輕化的犯罪嫌疑人。
警方發現這起案件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一人混入班級群後,冒用班主任的信息發出繳費通知,之後,將自己的四名同夥拉到群裡協助領取紅包。
在摸排到準確信息後,10月30日,永興警方組織警力前往海珠區對嫌疑人進行抓捕。民警在宿舍內將涉案的四名男子抓獲,他們中為首的是一名叫譚某某的男子。
譚某某在案件中屬於第二層級,他說,自己在收到上線提供的群二維碼後,在群裡負責收紅包。
收到紅包後,譚某某要如數交給上線,上線再按15%的比例分贓給他。
- 3 -
嫌犯「花唄」透支欠錢
玩遊戲時結識學生
獲取群二維碼後潛伏
家長疏於手機管理
本以為通過網絡途徑獲取不法收入,神不知鬼不覺。但當警察上門,譚某某和他的同伴才追悔莫及。這一案件,不僅警示大家要注重家長群的管理,在網絡轉帳時,也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案件偵破之後,永興縣公安局將數千元贓款悉數追回,並將錢款退還給學生家長。在問到作案動機時,只有十八歲的小譚說,是因為還不起「花唄」的借款。
那譚某某的上線,又是如何得到家長群二維碼的呢?家長發現,是群裡的一名學生將群二維碼分享了出去。
民警調查發現,將家長群二維碼分享出去的是160班一名叫「小來」的男生。他平時愛玩網路遊戲。
父母因為工作忙,十歲的小來平時跟奶奶生活在一起。
小來的奶奶說,孩子承認自己通過遊戲,認識了一名網友並添加了微信。
小來的父親給他買了一臺智慧型手機,本來是用作學習,結果孩子玩上了遊戲。民警還發現,很多微信群都沒有設防。
案發後,學校加強了班級家長群管理,實名加群時,需管理員通過等。
目前,嫌疑人譚某某以涉嫌詐騙被永興公安刑拘。
如果您有任何新聞線索
歡迎掃碼登記
通通都 「爆料」 給我們
我們記者將第一時間和您聯系
幫您解決問題!
編輯、剪輯 | 呀呀
審核 | 水各 蝦妹
養成「在看」習慣
從今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