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師在孩子的班級群內發消息「請大家交學習資料費」,作為父母的你怎麼辦?等等,先不要立馬交錢,因為此「老師」可能不是真老師。日前,昌寧縣某中學的一個班級微信群中,就有一個騙子假冒班主任老師向家長收取所謂學習資料費的事,短時間內10餘名家長相繼中招,以發紅包的方式被騙了近2000元。所幸這一情況被真老師及時發現,制止了騙子的詐騙行為後及時報警。
5月3日,昌寧縣某中學的熊老師驚奇地發現:本校「七年級生物輔導群」中出現了另一個「自己」,打著他的名義在學習輔導群內以交輔導費及資料費為名,讓每名學生家長交費180元。「這個人並不是真正的我,我在群裡根本沒有發布過任何向家長收費的通知。」很明顯,這個「熊老師」是披著自己微信號外皮的詐騙嫌疑人。
熊老師立即查證微信,發現自己的微信並沒被盜用,但這個「熊老師」又是用什麼方式假冒自己的呢!熊老師立即報警求助。
民警接到報警後核實:熊老師是「七年級生物輔導群」的群主,騙子是通過盜用該校初中部一名學生的微信號,在獲取該群二維碼後潛入,潛入時間為5月2日晚上。潛伏一天後,5月3日20時30分,騙子用熊老師的頭像和「學校財務」的暱稱通知:根據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學校推出一款180元的補習資料,要求家長半個小時之內掃碼支付或將紅包發在群中。
案發時,群內共有140餘名學生家長,短短幾分鐘內,就有19名學生家長發了紅包,其中11個紅包1980元錢被騙子領走,8個紅包被倉促進群的家長搶收。所幸的是熊老師及時發現異常,並提醒了家長,避免了其他家長繼續受騙上當。
目前,昌寧縣公安局已對該案進行立案調查。
警方提示
騙子套路詳解:
一、騙子是如何混進班級群的?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申請後方可進入。
2.有些學校在家長群的運營安全上較為鬆懈,班級群QQ號(老師的微信號、QQ號、手機號)直接寫在黑板上或對外公開,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3.不法分子獲取學生信息後,偽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會備註為「xxx學生父親/母親」,由於學生眾多,許多老師並不會挨個核實。添加成功後,不法分子會要求老師將其拉入班級群。
4.不法分子在校園門口逗留,與其他家長閒聊、套近乎,獲取相關信息後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並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直接掃碼進群。
二、為何不容易被真的班主任發現?
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很多老師都開了消息免打擾功能,或者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不法分子往往會挑選上課、午休等時間段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本報記者 崔敏 通訊員 龍光傑 楊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