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者》中譯本
說到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一八八二-一九四一),也許人們更多會率先想到他的小說,特別是早已被奉為現代主義文學經典、但又以晦澀著稱的《尤利西斯》。《流亡者》是喬伊斯所著的唯一一個劇本,講述了一位長年流亡在外的愛爾蘭作家,重返故國期間的一段故事,採用的是愛情的題材,不過人物的情感卻是混亂的。
《流亡者》是一部三幕劇,故事的時間是一九一二年夏天(此劇完成於一九一五年,出版於一九一八年),六月裡一個下午到第二天早晨,也就是在二十四小時內發生,這點是符合傳統的「三一律」的。
劇名的題解,見於第三幕中,記者羅伯特·漢德為作家理察·羅恩所寫的文章《一位優秀的愛爾蘭人》,當中區分了兩種流亡,即經濟上的和精神上的,理察·羅恩無疑屬於後者:
離開她(指愛爾蘭)去其他地方尋找精神食糧,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食糧。」
乍一看,這部戲劇角色的關係,和德國文豪歌德的小說《親和力》高度相似,同樣是一對已婚夫婦分別和另外兩個男女產生了微妙的感情——然而這在劇中卻是主人公理察·羅恩設計了的。理察·羅恩故意讓自己的好友羅伯特·漢德與妻子柏莎接近,並任由兩人關係發展;而本作為旁觀者的他則愛上了羅伯特·漢德的表妹、音樂教師比阿特麗斯·賈斯蒂斯。
當然,要從《流亡者》中聯想到喬伊斯本人並不難。例如,首先喬伊斯就是一位流亡作家,輾轉於歐洲各國。又如,年輕的喬伊斯帶著未婚妻諾拉私奔離開愛爾蘭,和理察與柏莎是一樣的。還有,喬伊斯也喜歡試探妻子的忠貞,也曾讓別的男人靠近諾拉。(可參見美國學者理察·艾爾曼的《喬伊斯傳》。)
相關閱讀
喬伊斯《尤利西斯》,二十世紀文學經典作品
喬伊斯首部意識流長篇小說,講述藝術家的成長感悟
喬伊斯《都柏林人》,關於都柏林的短篇小說集
一部有趣的傳記,了解意識流文學大師喬伊斯的一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