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情長又軟弱的晉文公重耳,從流亡公子到霸主?全靠女人推?

2021-01-09 好奇殼子

在大多數人眼裡,成功的領導人應該有堅強的意志,堅定的目標,出色的判斷力。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完全不具備這些品質,又是憑什麼能從一屆流亡公子,繼位成為晉文公,最後稱霸春秋呢?

重耳傳奇中王龍華飾重耳

01對手太壞,成為重矢之的

重耳一開始並沒有想回晉國即位。相反,在大夫裡克除去驪姬和兩任嗣群——她的兒子奚齊和她妹妹的兒子卓子之後 ,想要迎重耳回國即位時,重耳是拒絕的,只希望在戎犾過著老婆孩子熱坑頭的生活。

結果重耳的弟弟夷吾回國即位,卻把所有人得罪了遍。

1、為了即位,許諾給秦國土地,然後反悔。

2、為了即位,許諾給國內貴族好處,然後又反悔。

3、秦國仁義,在晉國面臨災荒時救濟,但轉眼秦國災荒,晉國反過來發兵攻打。

於是有了韓原之戰,秦國俘虜夷吾。雖然最後,秦穆公不想得罪晉國放夷吾回去,但是這梁子是結下了。

重耳傳奇中張一山飾夷吾

02對手太中二,自己作死

當爸爸的作完,兒子繼續作。晉懷公即位時依然是個中二少年,十二三歲。

1、晉懷公明明可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安穩地回去稱王,但中二少年的晉懷公並不想被秦國控制,作為質子私逃回國。

導致秦國放棄晉懷公轉而支持重耳。於是重耳有了在秦國的支持下,回去繼位的可能性。

2、晉懷公的中二還體現在逼著國內貴族官員及其所有親戚站隊,不站隊者死。於是被所有的貴族大夫放棄。

於是在重耳回國的路上,邊境上的重要軍事據點直接投降 ,重耳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

03背後的女人們深明大義

重耳是個兒女情長又軟弱的人,並沒有成王成霸的雄心壯志。但是重耳何其幸運,一路上碰到的女人都深明大義。

1、在戎狄的原配:犧牲兒女私情,成全重耳

在重耳需要離開戎狄流亡的時候,對原配妻子說:「你等我二十五年吧,二十五年我後我還不回來,你就改嫁吧。

但原配妻子不但沒阻止他,並且表示願意一直等他。「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重耳傳奇中甘婷婷飾原配

2、有勇有謀,推著重耳離開舒適區的齊姜

齊姜是齊國的公主,是重耳流亡在齊國時的妻子。當時秦晉關係破裂,重耳的追隨者認為重耳回國歸位的時機到了之時,重耳留戀兒女情長,不願意離開。

而齊姜也認定這是個不可錯過的機會,對重耳說:「你還是走吧,留戀老婆的男人沒出息。」可是重耳依然不走,最後齊姜只能灌醉了重耳,裝在車上偷偷拉出了齊國。

重耳傳奇中張含韻飾齊姜

2、帶資入組 有背景的秦國妻子文贏

文贏是在秦穆公看重的公主,代表著秦國支持的力量。因此,娶了文嬴代表著與秦國正式結盟,由秦國護送重耳回國繼位。

在婚禮宴會上,秦穆公說到:「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王於出徵,以佐天子。」說明車馬都準備好,準備護送重耳回國。並且祝願重耳不光會成為晉國國君,帶會輔佐天子匡正天下,成為霸主。

重耳傳奇中沈夢辰飾文嬴

相關焦點

  • 從流亡公子到春秋霸主:晉文公重耳的傳奇人生
    晉國博物館的晉國車馬坑一番血洗之後,很多姬姓公子流亡到了晉國周邊的小國和戎狄部落,敵視晉國。為了斬草除根,晉獻公御駕親徵,先後滅了17個諸侯,迫使38個小諸侯臣服,其中很多都是姬姓的同宗小國。所以晉獻公逐個流放或者清除其他公子,以保證最喜歡的小兒子奚齊的順利繼位。驪姬其實出自戎狄他開始迫害申生,夷吾,重耳等幾個年長而有才的公子。這一舉動給晉文公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使他切身體會意識到晉國的公族間已經沒有親情,甚至沒有禮節性的惺惺相惜。這促成了他一生謹慎,戰戰兢兢的性格,而且影響了他對繼承制度的改革。
  • 最令人唏噓的往事,一代霸主晉文公竟親手害死了自己的恩人
    一代霸主晉文公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父親是武功赫赫的晉獻公,獻公一朝,晉國對外大肆擴張,國力日隆。然而獻公卻在晚年廢長立幼、寵溺驪姬,使得世子申生被殺,賢公子重耳、夷吾流亡他國。重耳為了免遭毒手,輾轉在數國流浪,沒有錢財也沒有糧食的他,全靠追隨者們乞食,或是諸侯國接待。但是當重耳流亡到衛國的時候,衛國國君認為重耳不過是他國的落魄公子,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便不想接待他,還不準重耳入城。重耳無奈,只能到荒野地帶找吃的。
  • 中國話劇界首次將晉文公重耳故事搬上舞臺
    該話劇團副團長金秋表示,晉文公是山西乃至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這次是中國國內劇團首次將其流亡19年的故事搬上舞臺。山西省太原市話劇團歷時三年打磨的原創歷史話劇《晉文公》12日晚在山西大劇院演出。山西省太原市話劇團供圖話劇《晉文公》講述公元前655年,晉國爆發驪姬之亂,晉獻公殺太子申生後,公子重耳開始流亡之路。
  • 狠人勃鞮和春秋霸主晉文公的「愛恨糾葛」:為何非要跟我過不去?
    「晉文公(重耳)」,後又被晉文公視為重臣。要知道,此時的重耳不是孤身一人,跟著重耳流亡的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chōu]等人都不是等閒之輩。 晉文公流亡 而介子推為救重耳,甚至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後來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
  • 流亡流亡,流到最後咋就「王」了
    驪姬仍不放心,又開始陷害公子重耳和夷吾。得到消息後,重耳和夷吾慌忙出逃,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而重耳和夷吾的不告而別,更令晉獻公起疑,於是獻公派勃鞮(音:dī)去捉拿重耳,不得已之下,重耳與舅舅狐偃,親信趙衰、顛頡、魏犨、胥臣等人逃回了重耳母親狐姬的母國翟國(又作「狄國」),開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
  • 混亂宮廷下的霸主——晉文公改革,是強大的根源也是解體的推手
    內憂外患下的大國公子——重耳一提到晉國我們首先就想到的是春秋五霸的晉文公。晉國確實在春秋時期是一個超級大國。在晉文公以後進行了長達百年的爭霸戰。而在此之前,晉國也一直是一個數一數二的國家。但是晉國的國君卻一直沒有一個戰略級的明君。不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出現了一系列政策性的錯誤。
  • 重耳故事首次搬上舞臺 業界專家熱評話劇《晉文公》
    太原市話劇團提供 攝中新網太原12月7日電 (記者 胡健)記者7日從山西省太原市話劇團獲悉,原創歷史話劇《晉文公》經過3年的創排即將在年末首演,這是國內劇團首次將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的故事搬上舞臺。話劇《晉文公》講述了公元前655年,晉國爆發驪姬之亂,晉獻公殺太子申生後,公子重耳開始流亡之路。
  • 晉文公深陷溫柔鄉何以成霸主?不能復國我吃你的肉,就是答案
    關於晉文公流亡19年傳奇故事,知曉歷史的人都了解的不少。但真要說個一二三來,估計有沒幾人說的清楚,今日就釐清釐清時間線,還有那中間的冷遇和熱情,還有熱情背後的男人女人們。趙衰用精神勝利法告誡重耳:這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土地啊,說明我們復國有希望,你該拜謝接受。重耳聽完,恍然大悟,先拜土後謝農夫,給所有人演繹了一出精神勝利法,也讓處於崩潰邊緣的眾人重拾希望。重新振作的重耳眾人,在介子推割肉熬湯給自己吃後,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獲得了齊桓公的親切接待。
  • 「名人歷史百科」顯達千秋——晉文公
    賞析:晉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後重新回國成為晉文公。他獎賞那些曾經跟隨他流亡的人,但是唯獨忘了曾經割大腿肉熬湯給他喝的介子推。介子推認為那些受到獎賞的人是在貪圖上天的功勞,於是他託辭回家侍奉老母,以編草鞋為生。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四回:「豈敢貪天之功,遂爾僭妄。」退避三捨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二年》。釋義: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 成就春秋兩位霸主的幕後英雄
    而他也有著與痛苦艱辛的歷程,重耳當年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離開了晉國都城絳,到各國進行流亡的生涯。重耳在國外顛沛流離了19年,輾轉了8個諸侯國,直至62歲才登基做國君。他即位後,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晉國很快就強盛起來。後來又經過關鍵性的城濮之戰,晉文公重耳終於在花甲之年當上了中原的霸主。
  • 寧可被大火燒死也不出來做官的介之推,是淡泊名利還是另有原因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追隨晉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以「割肉奉君」,隱居「不言祿」之愛國忠君,淡泊名利之壯舉而聞名於世。現在的寒食節,清明節倆個節日就是因介子推而來。晉國公子重耳在狐偃、趙衰、賈佗、先軫和介子推等隨從的掩護下倉皇出逃,沒成想逃啊逃竟逃了十九年……公子重耳在他父親晉獻公和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晉惠公的重重追殺中,歷盡艱難萬險,顛沛流離地逃到了衛國境內。
  • 春秋五霸之中,為什麼齊桓公小白和晉文公重耳,當得毫無疑問呢?
    三王五霸尚無定論為什麼齊桓公和晉文公列為五霸,毫無爭議但是有兩個人是春秋五霸中毫無疑問的內定名額,那就是齊桓公小白和晉文公重耳。因為他們倆都滿足五霸人選的幾個條件:1、國家夠強。齊桓公小白和晉文公重耳,都沒有明顯的道德上的原因,所謂那會的明顯的道德上的原因,多是指尊卑孝義,這兩人即位都名正言順,而且都算是任用賢能,眾望所歸。至於風流帳,在那個年代,顯然都不足以影響到大局。3、被天子認可。齊桓公小白和晉文公重耳成為霸主都是有天子官方認可的。
  • 清明節是紀念介子推被燒死?壓根沒關係,跟古代一項習俗有關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遭到後媽驪姬陷害,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經常食不果腹。有一天,重耳實在餓得夠嗆。他的跟班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給重耳吃。重耳吃完才知道自己吃的是介子推的肉,非常感動。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當上晉文公。但是介子推急流勇退,跟老媽一起隱居老家。晉文公知道後,親自登門請介子推回朝當官,並許以高額獎金。
  • 介子推:我沒割肉餵重耳,是莊子「割了」我的肉,還「燒死」了我
    寒食節作為中國古老的一個節日,最初是以祭日的形象出現的,而被祭祀者名叫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國的一位賢士。關於介子推與晉文公的故事,在漢、唐時期的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都說,這個節日是晉文公為了紀念被自己燒死的介子推而設。但是我們看史書時會發現,事情的真相併非如此。
  • 你所不知道的清明節:竟源於春秋時晉文公重耳,紀念他的一位大臣
    晉國傳到晉獻公的時候,晉獻公寵幸驪姬,生了一個兒子,驪姬於是對王位有想法了,乘機害死了太子申生,並準備對晉獻公的第二個兒子重耳一起殺了,徹底把對阻擋她兒子王位的王子一一剷除。重耳得知消息後逃出,在外流亡19年。在重耳流亡期間,有次餓的都快死了,有個叫介子推的大臣把大腿上的肉割下來讓重耳吃,俗稱「割股奉君」。
  • 《燭之武退秦師》:晉文公在撤退的時候,原來還留下了一張王牌!
    這篇古文主要講述的是秦晉聯合起來去攻打鄭國,攻打鄭國的原因其實就是晉文公重耳在外流亡的時候鄭國沒有收留他。在這危急存亡的時刻,鄭國派出風燭殘年的燭之武說退了秦穆公。在這篇古文當中,燭之武說退了秦軍,最後導致秦穆公撤軍,晉文公重耳看到秦軍撤軍自己也撤軍了,因此鄭國以免為被滅國的危險。
  • 晉文公一生,恩怨分明,大丈夫生當如此!(上)
    晉文公,名重耳,(前697年-前628年),是春秋史上第二個霸主。他在位雖然只有八年時間,卻開創了晉國百年霸業,使晉國在當時天下的影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一生先苦後甜,經歷了別人無法忍受的磨難,也開創了別人無法企及的輝煌成就。
  • 身為一代霸主,晉文公為何娶了侄媳婦?你看看他的手下人怎麼說的?
    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在他的帶領下,晉國稱霸近百年。然而,在晉文公稱霸之前,他的人生多少有點慘。 當夷吾返回晉國,成為晉惠公的時候,重耳還在四處流浪,這一流浪,就是整整十九年。 這一年,重耳來到了秦國,秦國當時的君主是秦穆公,秦穆公對這位流浪多年的晉國公子,並沒有絲毫看不起的意思,不僅給了他華麗的宅院,還給了他五位女子,在這五位女子中,有一個就是後來的懷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