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晉文公在撤退的時候,原來還留下了一張王牌!

2020-09-03 殘影撲朔

剛剛上高中的時候學過的第一篇古文就是《燭之武退秦師》。這篇古文主要講述的是秦晉聯合起來去攻打鄭國,攻打鄭國的原因其實就是晉文公重耳在外流亡的時候鄭國沒有收留他。在這危急存亡的時刻,鄭國派出風燭殘年的燭之武說退了秦穆公。

在這篇古文當中,燭之武說退了秦軍,最後導致秦穆公撤軍,晉文公重耳看到秦軍撤軍自己也撤軍了,因此鄭國以免為被滅國的危險。

古文以晉文公重耳撤軍就結束了。晉文公認為自己是依靠秦穆公的力量才當上晉國的國君的的,如今不能背信棄義,還有就是他認為以混亂相攻去代替聯合一致是很不勇武的。

可是關於這後面的故事,我們似乎還並不是太了解。

最近剛剛看完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才明白原來這段故事還是有一點後續的。

晉文公撤軍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不想和秦國去打仗,這樣做對他沒有任何的好處。當時已經有秦國的軍隊駐紮在鄭國,以此來抵禦晉文公的進攻。說簡單一點,要是晉文公當初對鄭國開戰的話,那麼秦鄭一定聯盟在一起打他。

雖然說晉文公撤軍了,可是他在撤退之前卻留下了一張王牌。

這張王牌就是他叫手下的士兵傳達命令給鄭伯,要求鄭國去立公子蘭為太子,這樣才能讓兩國永結友好。

那麼讀者不禁就想問了,晉文公這樣做的心思到底是什麼呢?按照《東周列國春秋篇》當中晉文公說的,只要公子蘭繼承了鄭國的國君,那麼鄭國永遠都逃不出晉國的手掌心。

這個公子蘭又是何許人也呢?

根據記載當初鄭文公有三位夫人,這三位夫人總共給他生了5個兒子,但是他庶子成群。等到鄭文公的嫡夫人去逝後,她的兒子太子華就失去了鄭文公的寵愛,又恐失去太子的地位,於是決定謀反奪取君位,可最終被鄭文公殺死了。自從這件事情後,鄭文公擔心其他的公子奪權亂國,於是就將其他的兒子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這些兒子當中就有公子蘭,他逃到了晉國,公子蘭非常的聰明,深受晉文公的喜愛,晉文公也喜歡他能夠回到鄭國繼承君位,使得晉鄭永遠友好,並且要鄭國永遠附屬晉國。

這也是晉文公重耳的精明之處。要是鄭國的公子蘭成為鄭國的國君,那麼鄭國肯定世世代代都會是晉國的附屬國。

同時也可以看出晉文公的陰險之處,歷史上評價晉文公這個人說他是詭而不正,這是的詭指的就是狡詐的意思。

相關焦點

  • 《燭之武退秦師》:被忽悠到反水的秦穆公到底心眼有多實?
    引子:《燭之武退秦師》是出自《左傳》的先秦散文名篇,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的一場外交鬥爭,年邁的燭之武以一己之力,憑藉對時局的洞若觀火和過人的辯才說服秦國退出戰鬥,終於使鄭國免於滅亡的故事。然而,這位說客貌似厲害得過了頭,被遊說的乃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獨霸西方的秦穆公,一代雄主退兵不說,還甩了晉國轉頭跟鄭國結盟,並留下一些兵將協助鄭國防守。這樣的結果令筆者禁不住感嘆,到底是燭之武太能說,還是這位霸主心眼太實呢?這個問題,在原文也許能找到答案。
  • 燭之武一言退秦師,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
    原來,當年晉文公流亡到鄭地時候,叔詹曾勸鄭文公善待重耳,但鄭文公就是不聽,叔詹於是勸鄭文公殺掉他,因為叔詹認為這位重耳非同一般,遲早會歸國即位。到時候,他也一定會來報復。當然,晉文公的這個要求不僅是為了報復,還為除去鄭國的反晉勢力,除去鄭文公的得力助手。
  • 晉國退軍未攻打鄭國,「秦晉之好」不復存在
    鄭文公請出本國老臣燭之武,悄悄跑到秦國,挑撥秦穆公和晉文公的關係。經過燭之武的三言兩語,秦國還真撤了軍,臨走的時候,秦穆公還把秦國的大夫杞子、逢孫、揚孫三個人留在鄭國,幫助鄭國戍守城池。這一下,就表明秦國徹底不和晉國站在同一個戰壕裡了。晉軍沒有看到燭之武進入秦營,但是秦軍撤退,晉國方面不可能看不到。
  • 提升口才,你還等什麼?就是現在!
    劉思勰在《文心雕龍》裡這樣評價一個人:一言之辯勝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這個人就是春秋時期鄭國人燭之武。 春秋時期,鄭國國君在依附晉國的同時又依附於出國,且曾對晉文公無禮,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非常惱怒,就聯合了另一位春秋霸主秦穆公出兵攻打鄭國。鄭伯害怕,聽從佚之狐的諫言,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
  • 真正讓崤之戰秦國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是晉文公的亡靈
    然而,離開絳城的時候,詭異的事情發生了,晉文公的棺材裡突然傳出了類似牛叫的奇怪聲響,群臣大駭,太卜郭偃連忙屈指一算,然後讓大家對文公的棺柩進行跪拜,並說:「君命大事:將要有西邊的軍隊過境,擊之,必大捷焉。」原來,當時秦軍正密謀穿越晉境,去偷襲晉國的盟國鄭國。晉文公的亡靈指示晉軍可以擊之,擊之必大勝。
  • 「名人歷史百科」顯達千秋——晉文公
    作三軍六卿,勤王事於洛邑、敗楚師於城濮,盟諸侯於踐土,開創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歷史功過】晉文公是春秋時代第一強國的締造者,文治武功,昭明後世,顯達千秋,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為後世儒家、法家等學派稱道。【名言名文】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 二戰時期的歐洲戰場上,納粹十大王牌師,都是哪十個師
    與此同時,二戰時期的歐洲戰場上,希特勒的納粹軍,還擁有十個王牌師。當然,在歐戰爆發後,該師也參加了入侵波蘭,閃擊法國的等戰役,還製造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是一支惡魔部隊。納粹十大王牌師第六個是;第七裝甲師德國國防軍第7裝甲師,精銳王牌部隊,第7裝甲師前身為第2輕裝甲師。在沙漠之狐隆美爾接過了第7裝甲師指揮權後。在他的指揮下,多次挫敗法軍,被稱之為「魔鬼之師」。
  • 晉文公和楚成王的雙雄會(三):權謀首次登場於城濮之戰
    晉、秦、齊聯軍對陣楚軍以及鄭、蔡、許、陳四國的僕從軍,可謂勢均力敵,而在大戰一觸即發之際,雙方的心態也在不知不覺中起了一些變化。逐漸堅定的晉文公晉文公迷茫來自一個噩夢:楚成王將他擊倒並趴在他身上吸食腦髓,第二天一大早巡視營地,又聽到自己的士兵在營地裡吟詩:自家田野裡綠草繁茂,我們為何要丟開舊地而開墾新田?
  • 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秦朝。秦,原本是偏居西部的一個小國,它是如何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的?先有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再有戰國七雄:齊、燕、韓、趙、魏、秦、楚。兩個時段,「秦」皆列席其中,但它一開始並不是最強的。秦國地處西陲,原來只是關中地區的一個小國。春秋晉國稱霸的時候,秦穆公企圖向東爭霸中原,每敗於晉國。
  • 82空降師原來只是二流部隊?能成為王牌全拜這個人所賜!
    說起來美國王牌部隊82師,想必沒有幾個軍迷是不知道的。82空降師在二戰中立下赫赫戰功,在戰後更是受到了無數優待。但是有誰知道,82師在組建之初,也只是一個二流的步兵師。那麼為什麼82空降師可以成為二戰王牌,一直延續到今天呢?
  • 抗戰中的國軍部隊,德械師、美械師、蘇械師,三大王牌誰強誰弱
    但要說起國軍的精銳部隊,那些耳熟能詳的「德械師」、「美械師」以及「蘇械師」,想必才是眾人關注的焦點。這這些部隊也被人稱為是,國軍的王牌部隊。那麼這三大王牌部隊又是如何組建,戰鬥力誰強誰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