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為,如果在 90 年內不採取措施限制兔子繁殖(無天敵情況下),那麼地球上每平方米的土地上都會站著一隻兔子。
之所以科學家會這樣認為,是因為兔子是動物界著名的生育機器,母兔擁有雙子宮,當雌兔進入孕期,一側的子宮口封閉且停止排卵的情況下,另一側的子宮還可以照常接收卵子和精子。也就是說,兔子是一種在懷孕期間還可以繼續受孕的動物。
除此之外,母兔是沒有發情期的,隨時都可以發情,這樣就可以保證母兔在365天都可以處於懷孕狀態。兔子的發情和排卵是通過動作來控制的,比如觸碰了母兔的臀部,就相當於觸發了開關,母兔就進入了發情期。
這樣的好處是在忙於逃命的時候可以不浪費交配的機會,因為母兔已經準備好了,公兔只需要輕輕一碰就可以讓母兔懷孕。在動物界,兔子處於食物鏈的底層,為了可以加快種群繁衍,公兔也進化出來了一個超強的能力——交配時間短,只需要3秒就可以讓母兔受孕。這樣即使在逃命時候,也可以進行交配。
這樣的目的是抓緊一切機會增加繁殖後代的可能性。
為了保證一年多懷孕幾次,再加上懷孕的母兔行動上多少會有些不便,對逃避敵害是不利的,所以母兔孕周期和發育周期(從出生到性成熟)也都非常短。一隻普通的家兔一般只有30~40天左右的孕期,產下的幼兔在4~5月齡的時候就已經性成熟了。
在這三者的有利條件下,假設一對兔子一年僅生8胎,一胎8隻的情況下,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增加3萬多隻兔子。
所以說,兔子的繁殖能力真的是太強了,每次消滅了一大片,但是只要保留下來了一小群個體,用不了多久,又會繁殖一大片,就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樣,令人們苦不堪擾。
以澳大利亞為例子,1859年,農場主託馬斯·奧斯汀抵達澳洲,它帶了24隻穴兔、5隻野兔。1926年,這29隻兔子繁衍到了驚人的100多億隻,彼時全球人口不過20多億。佔領了整個澳大利亞,直到現在,澳大利亞也是兔子為患。
因為具備快速繁殖的能力,所以兔子可以避免近親繁殖帶來的後果,假設一對等位基因為Aa,其中A是健康基因,a是缺陷基因,那麼兩隻健康但攜帶有缺陷基因的兔子交配,所產下的一代裡面,健康的個體就有3隻,患病個體為1隻,二代裡面健康的個體就有7隻,而患病個體則為3隻,如此循環往復,經過無數代繁殖,大量的健康個體就被選育出來了。
在兔子家族當中,每一隻母兔子都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它們可以繁衍無數的小兔子,保證種群的延續,在保大人還是保小孩這件事情上,兔子選擇了前者,母兔如果覺得環境壓力過大,不適宜哺育後代的時候,她們甚至會選擇將剛產下的幼崽吃掉,作為一種補充能量的方式,並且為下一次更好的繁殖機會做準備。
兔子為了生存,也會吃腐屍包括自己同類的屍體,阿爾伯塔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麥可·皮爾斯(Michael Peers)在阿拉斯加邊境的聖伊萊亞斯山進行了一項長達兩年的研究觀察,他開始的時候在野外放了幾具野兔的屍體,然後架上遠程追蹤相機,目的就是想拍攝到一些食肉動物過來吃掉這些屍體,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會是兔子來吃掉自己的同類。
對於兔子來說,無論是雄兔還是雌兔,就可以為繁衍後代貢獻一份力量,從而保證種群的延續。
這是兔子的生存原則,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兔子缺少防禦能力,在歐洲,兔子的主要天敵猞猁,每年它們可以殺死當地10%到40 %的野兔種群,如果不進化出超強的繁殖能力,種群可能就會面臨滅絕。
可以說,繁殖能力是兔子進化出來的生存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