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10句經典語錄帶你解讀人之本性

2020-12-14 糖果味的青檸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是美國作家弗朗西斯·菲茨傑拉德所寫的一本書,一本值得細細研讀的書。

1922年的春天,作家尼克滿懷希望離開家鄉,隨淘金熱潮來到紐約這個新興的城市。

雖然這裡爵士樂流行,股票飛漲,但貧富兩極分化,人們沉淪在紙醉金迷中。

尼克為了追尋美國夢,放棄寫作而進入證券市場,並搬入紐約附近的海灣居住,成為了神秘富豪蓋茨比的鄰居。

而海灣的對岸住著尼克的表妹黛西和她的貴族丈夫湯姆,尼克不僅被邀請去赴宴,之後湯姆還帶著他去找情婦尋歡,尼克漸漸迷失在這充滿魅力,以及富豪編制的假象,愛與謊言的世界中。

但是只要蓋茨比最特別,他是唯一一個讓尼克感到在這個迷失城市裡充滿希望的人。尼克被邀請參加了蓋茨比豪宅中的盛宴,還發現了蓋茨比心中的秘密。

原來她一直深愛著黛西,即使她沒等到他戰後歸來,轉而嫁給富豪湯姆,蓋茨比一直深信他們的愛情矢志不渝。

蓋茨比一生為了贏回舊日情人黛西努力白手起家,終於成為巨富。

他在黛西家對面的島嶼上買起了豪宅,夜夜笙歌,把自己的宅子變成當地最著名的聚會地點,以此希望引起黛西的注意,知道他已經回來了。

這是蓋茨比為了真愛而作的瘋狂小事,他通過舉辦奢華聚會的方法,努力釋放信息,希望黛西收到。

後來,他和黛西在尼克的幫助下,重逢,發現對方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女孩,對黛西的情感完全建築在自己的幻想之上。

但是蓋茨比選擇了幻想,不可能從黛西那裡得到任何回報,但是他還是願意為黛西去頂罪,為了黛西去死。

尼克作為蓋茨比與黛西愛情的見證者,終於在蓋茨比被謀殺之後,看清了這個上流社會的虛情假意,決心遠離喧囂、冷漠、虛假的大都市,黯然回到故鄉……

這本書不單純地講述了愛情故事,映射了當時美國的社會環境,講述了美國夢的虛幻,讀到小說的最後,我們會相信蓋茨比必須去死,因為對他來說,死亡死一種解脫,也是最好的結局。

1.「你每次想要對別人品頭論足的時候,」他對我說,「都要記住,這世上不是誰都有你這麼好的條件。

2、那些年輕人的傾訴(他們尤其愛使用浮誇之辭)不是千篇一律,拾人牙慧,就是刻意隱瞞,語焉不詳。

3、人人都自以為至少具有一種基本美德,而我是這麼看待自己的:我是我所知道的為數不多的老實人之一。

4、眾人皆醉而唯我獨醒,就會讓你佔到很大的便宜。你既能做到守口如瓶,也能看準時機,趁他人喝得爛醉之際小小地違規一回,這樣他們就不會看到什麼,即便看到了也不會理會。

5、在感受過先前的尷尬和狂喜之後,他正在消受黛西的到來帶給他的驚異感。他很早就懷揣這個念頭,一直幻想這天的到來。他始終都在咬緊牙關,以令人難以想像的毅力苦苦等待。現在,他已美夢成真,就像發條上過緊的時鐘一樣,他的情緒一點點鬆弛下來。

6、它超越了黛西,超越了所有的一切。他曾帶著創造性激情投入其中,不斷為它添磚加瓦,給它插上所能找到的每一根絢麗鮮亮的羽毛。無論什麼樣的激情與活力,都無法匹敵一個男人以其痴心所堆砌的幻覺。

7、我三十歲了。我依稀看見眼前又延伸出一條十年之路,它布滿荊棘而又吉兇難測。

8、三十歲了——我可能又將經歷一個孤寂的十年,我所認識的單身朋友將越來越少,澎湃的激情會逐漸削弱,而我的頭髮也將越來越稀疏。

9、就在那一刻,蓋茨比充分體會到,財富可以換來並留住青春與神秘,足夠多的化妝麗服能讓女人煥然一新,因此,像美玉般光彩照人的黛西始終活得安然自在,無憂無慮,窮人的那種困苦掙扎自然是與他無源的。

10、「我們都要明白一點:和一個人講交情,得在他活著的時候講,他死了,再好的交情都沒用了,」他意味深長地說,「我自己的原則就是,人死了,什麼都和我無關了。」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誠實地道出了某種人類社會的真實,也道出了人性的真實,這是一本值得細讀的一本書。

相關焦點

  • 《了不起的蓋茨比》十句經典:每個人都是蓋茨比,讀懂會充滿力量
    《了不起的蓋茨比》被譽為菲茨傑拉德最偉大的小說,作為爵士時代的經典寫照,它在歷史上曾經5次被改編為電影。它描寫的是主人公蓋茨比為追求夢幻愛情而付出所有努力,最終卻並未如願的故事。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那時美國剛經歷完第一次世界大戰。
  • 速讀10本世界名著之《了不起的蓋茨比》,描述爵士樂時代的代表作
    另外購買此課程的讀者,可在第10節課,免費領取這10部世界名著的英文版概要資料:)每節課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快速閱讀 二、品悟道理今日課程:速讀10本世界名著,品悟道理系列課程之第九部《了不起的蓋茨比
  • 迷惘的時代,每個人的悲哀|《了不起的蓋茨比》
    《了不起的蓋茨比》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在於刻畫了一場虛無的愛情的破滅,更在於寫出了當時美好虛幻的「美國夢」的破滅,對空虛未來的詢問和質疑。二十年代的美國,剛剛結束了一戰,一切都欣欣向榮空前繁盛。在那個咆哮的二十年代,人人都在為「美國夢」而奮鬥,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奮鬥,你就能獲得大量的財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在菲茲傑拉德的筆下,那些實現了「美國夢」的名流富豪,湯姆和黛茜,所享受的不過是夜夜笙歌的狂歡,奢侈華麗的鋪張,紙醉金迷的麻木。這些人代表著人們嚮往實現的美國夢,一切卻都像是陽光下七彩斑斕的一觸即破的泡沫,荒誕得可笑。
  • 《了不起的蓋茨比》難道不是可憐的蓋茨比嗎?
    ——菲茲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菲茲傑拉德是海明威的伯樂,也影響了村上春樹的創作風格,年少成名,被視為爵士時代的代表人物。但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創作卻飽受挫折,多次被退,就連書名也是沒來得及再改就被迫出版,而且銷量一度慘澹,直到二戰時期,本書作為振奮士氣的精神食糧才有機會得以暢銷,從此成為經典。
  • 浮華的背後是滄桑——《了不起的蓋茨比》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根據菲茨傑拉德同名小說改編,由小李子主演的作品——《了不起的蓋茨比》。了不起的蓋茨比在《了不起的蓋茨比》原著中,故事的序幕是由一段獨白開始的: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我一句話
  • 了不起的蓋茨比之尼克人物形象
    尼克,這個故事的敘述者,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著獨特的作用。首先,他既是敘述者又是參與者。此外,尼克還是唯一一個從故事開始到結尾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的人物。尼克,雖然他最初似乎不是重要角色,但他慢慢地走到了最前面,成為小說傳達信息的重要載體。
  • 簡短書評~《了不起的蓋茨比》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就基於此。《了不起的蓋茨比》經典版面一、蓋茨比的美國夢蓋茨比是對於美國夢有著極其嚮往情懷的青年。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出,表面看似經濟繁榮昌盛的美國,背地裡實則盛行著攀比之風和奢侈享樂之風。
  •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不是黛西成了城堡女主,他就更了不起?不是!
    有些電影,可以讓人一再回味,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來解讀人物。《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最後,蓋茨比在遊泳池裡還在等候那個永遠都不會打來的電話時,黛西已經在丈夫準備錦衣出行了。蓋茨比的了不起,根本就不在於他是否能夠擁有黛西,而在於他為夢築城堡的精神上的高貴以及因為受這精神驅使而完成的一切。他的了不起,早就被他完成了,黛西的重見以及離開,只是見證他的了不起的,也足以證明他的了不起其實已經沒有愛情來匹配了。
  • 《了不起的蓋茨比》:人生大苦:求而不得
    美國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於2013年在美國正式上映。該片由巴茲·魯赫曼導演,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主演。《了不起的蓋茨比》同名小說也是被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在看電影前,都會先問這個電影有沒有毀原著等相關問題。
  • 《了不起的蓋茨比》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優秀的書,他的篇幅並不長,他不像一般長篇巨著的情節和複雜的人物,故事也很簡單,就像一個美麗而悲傷的夏夜。讀完這本書,讀者會像主人公蓋茨比一樣,仿佛做了一個晶瑩剔透的夢。隨著露珠的下落,主人公死亡,小說結束了。
  • 《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們不是不想成為他,只是做不到而已
    每個人都曾經是蓋茨比,但沒有一個人像他那麼赤城、心無旁騖、堅定地走向一個目標,並最終無限地接近那個目標。蓋茨比的了不起在尼克的那句話中得到了最大的認可:他們所有人加起來都不如你一個人高貴。「每當你要批評別人,」他告訴我,「要記住,世上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麼好的條件。」這句話是尼克這個人的基調,也是他對蓋茨比這個人看法的基調。在評價蓋茨比這個人之前,尼克遵從了這個他打小就獲得的道德觀念。
  •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版《小時代》嗎?
    當你在影院觀看《了不起的蓋茨比》時,是否也覺得聚會過於吵鬧,人們暈暈乎乎?還有人將這種頗具「凡爾賽」風格的劇情與《小時代》相對比,但其實這都是菲茨傑拉德故意為之。黃昱寧以當時美國的歷史為基點分析,這些超速的汽車、過量的酒精、冷峻的蓋茨比,是如何體現一個城市小說所應具有的「密度」的。
  •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蓋茨比的人生悲劇及現實意義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由巴茲·魯赫曼執導的愛情劇情片,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託比·馬奎爾領銜主演。該片根據菲茨傑拉德德的同名小說改編,於2013年5月10日在美國正式上映。影片《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對於黛西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他們的愛情不正是如此嗎?愛而不得的痛苦。
  • 《了不起的蓋茨比》:幻想破滅的背後,隱含著對人生真諦的理解
    2013年5月10日,同名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在美國上映,由巴茲·魯赫曼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託比·馬奎爾等主演,獲得了2014年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還在豆瓣獲得7.9的評分。相較於它的小說原版,我更喜歡電影的表達方式,大開大合,場面宏大,直接將小說背後的時代展現在我們面前。
  •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熱映引發同名原作閱讀熱
    如果說,自詡為上帝之子的蓋茨比,因為「多情自古空餘恨」,因為「散盡千金換一笑」,從而成了愚者中的愚者和勇士中的勇士的話,那麼,對爵士時代的絢麗縱情,既身處其中又置身事外;對人生的千變萬化,既感到陶醉又深刻厭惡的菲茨傑拉德,以夢為馬一路披荊斬棘,他也就同樣證明了自己的了不起。   由於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熱映,引發了新一輪對菲茨傑拉德所著同名原作的閱讀熱。
  • 《了不起的蓋茨比》:黛西為什麼不選擇蓋茨比?因為蓋茨比不配
    但在一部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女主人公選擇了花心的那一位。這是為什麼?《了不起的蓋茨比》發表於1925年,它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為背景,講述了一個貧窮的農家子弟蓋茨比,一心進入上流社會,他隱瞞身份追求名流淑女黛西。在一戰後通過不正當手段發家致富,再次追求以為人婦的黛西。
  • 《了不起的蓋茨比》決定蓋茨比命運的是她——喬丹
    《了不起的蓋茨比》以下簡稱《蓋茨比》自1925年問世以來,奠定了作者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更是讓他成為「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閱讀原著再看電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腦海裡的想像轉化成一幀幀的畫面,是個奇妙的探究過程。
  • 村上春樹最愛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黛西不是綠光只是個綠茶
    ------邏輯思維《了不起的蓋茨比》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最愛的一本文學經典書籍,不僅親自翻譯,還親自作序,極為推崇,而被我們熟悉的《挪威的森林》也是受過此書影響的,《挪威的森林》中的渡邊和蓋茨比一樣,都很純情,都執著對純真的愛的追求。
  • 《了不起的蓋茨比》:愛情,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了一個人
    愛情的甜美之處在於,愛情能夠鼓舞人,喚醒一個人內心深處沉睡的力量和潛藏的才能,讓他成就帝王霸業,擁有無盡的財富。愛情的苦澀之處在於,愛情是非常狹窄的,窄到只能容納兩個人生存,如果同時愛上幾個人,愛情就會變質,變成了感情遊戲。
  • 《了不起的蓋茨比》:從兩極分化的世界,淺析蓋茨比悲哀的一生
    文 | LF·藍澈夫人圖 | 網絡引言幾度重溫《了不起的蓋茨比》之後,才略懂導演巴茲·魯赫曼所要表達的影片主題。正如影片片頭尼克自述的話語:在我年紀還輕,世故不深時,我的父親曾教訓我一句話 | 他說總要把人往最好的方面想,由此,我一生待人接物都是採取保留態度,但是即便如此,我也是有限度的。尼克這個旁觀者出於本能的厭惡紐約城的一切事和人,唯獨一個人例外,那就是蓋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