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這個故事的敘述者,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著獨特的作用。首先,他既是敘述者又是參與者。此外,尼克還是唯一一個從故事開始到結尾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的人物。尼克,雖然他最初似乎不是重要角色,但他慢慢地走到了最前面,成為小說傳達信息的重要載體。如果說蓋茨比代表了菲茨傑拉德個性的一部分,那麼尼克則代表了另一個部分:一個沉默寡言、善於思考的中西部人。
尼克是一個來自明尼蘇達州的年輕人,在1922年夏天搬到紐約來從事債券業務。他住在長島西卵區,隔壁鄰居是一個名叫傑伊·蓋茨比的神秘人,他住在一座巨大的哥德式豪宅裡,每周六晚上都會舉辦盛大的派對。尼克也是黛西的表弟,這使他能夠觀察和協助黛西和蓋茨比之間死灰復燃的戀情。由於與這兩個人物的關係,尼克是敘述這部小說的最佳選擇。另外還因為他的氣質。正如他在第一章告訴讀者的那樣,他是一個寬容、開放、安靜、善於傾聽的人,因此,身邊人常常向尼克傾訴自己的秘密。所以後來蓋茨比也很信任他,把他視為知己。尼克在整部小說中通常扮演次要角色,他更喜歡描述和評論事件,而不是主導整個事件的走向。然而,他常常充當菲茨傑拉德的代言人,例如在第九章結尾的獨白。
就尼克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言,他證明了他對東海岸生活的強烈的混合反應,這種反應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內部衝突,直到書的結尾他才解決。一方面,尼克被紐約快節奏、充滿樂趣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另一方面,他發現這種生活方式荒誕而惡劣。尼克與喬丹·貝克的戀情貫穿全書,象徵著這種內心的衝突。一方面,他被她的活潑、冷酷所吸引,另一方面又厭惡她的不誠實和她對別人的冷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向東走去,主要是為了擺脫單調的中西部生活,並藉此發家致富。然而,讓尼克如此引人注目的是,他有一種不被人理解的原則——比如,與社會名流交往,但又不讓自己被他們生活方式的浮華所蒙蔽。當他意識到自己的上流階層是什麼樣的(淺薄、空洞、漠不關心、自私),他就厭惡了,他不再繼續迎合他們,而是疏遠了他們。事實上,在良心的驅使下,尼克通過強行離開布坎南、喬丹·貝克這樣的人來得到心靈的清淨。
尼克有許多其他角色所缺乏的東西——誠實自省——他的是非觀幫助他超越了其他人。只有他排斥社會名流的虛偽本性。當蓋茨比死後,其他角色都「大難臨頭各自飛」,都沒有向蓋茨比表達最後的敬意,只有他緬懷蓋茨比。尼克為蓋茨比舉辦了一個小型葬禮,結束了與喬丹的關係,並搬回中西部,因為他對蓋茨比生活周圍的人以及東海岸富人生活空虛和道德淪喪的厭惡。
在目睹了蓋茨比夢想的破滅,並主持了蓋茨比葬禮後,尼克意識到東海岸的狂歡生活掩蓋了灰燼谷象徵的可怕的道德空虛。在獲得了這種洞察力所帶來的成熟之後,他回到明尼蘇達州,尋求一種由更傳統的道德價值觀構成的更清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