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防疫的黑鍋 大陸不背

2021-01-09 騰訊網

上月,一名浙江臺商持新冠病毒陰性證明抵臺,卻在抵臺後第12天確診。島內疫情指揮中心一口咬定是境外感染,後證實該臺商所住的檢疫旅館有確診者居住。不得已之下,陳時中只得宣布進行病毒基因序列比對,以釐清浙江臺商是否住檢疫旅館遭到感染。然而,最新消息顯示,兩人基因定序幾乎一樣,研判兩株應屬同一系列。

浙江臺商是11月22日返臺,入境時無症狀、持陰性證明。而同旅館確診病例來自德國,系11月29日入境,住在該旅館六樓,12月3日出現發冷及發燒症狀,送醫確診。病毒基因序列比對顯示兩病例毒株屬同一系列,這更加確定,臺商是在檢疫旅館遭到感染,應是臺灣本土感染案例。

然而,面對科學事實,臺灣地區防疫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卻依舊嘴硬,說有可能是兩人在其他地區分別被傳染。張上淳還甩鍋大陸,污衊浦東機場在臺商返臺前曾發生過「大規模群聚感染」,妄稱臺商在浦東機場感染的機率較高。

這樣的污衊毫無根據,大陸早已公布,浦東機場的病毒是從北美地區返滬的航空集裝器上檢出,高度疑似北美流行毒株。

而浙江臺商與來自德國的感染者毒株相同,應該是歐洲流行的毒株才對。對此,陳時中只留下一句「兩個就很相像,但已經結案」,甩鍋意味明顯。

島內有感染科專家認為,浙江臺商與德國感染者毒株相同,這足夠證實浙江臺商應是在臺灣的防疫旅館染疫。島內感染科權威、臺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此前就曾表示「臺商有可能是本土感染」、「旅館可能是破口」。黃立民表示,防疫旅館一人一室的措施並非萬能丹,像是日前確診的一些境外移入個案,就是在結束防疫旅館的檢疫之後,自費採檢才發現確診。近期的研究亦顯示,新冠病毒也可能在不同樓層之間的空氣傳播,只要長期通風不良,也會暴露在危險中。

島內媒體指出,一旦臺灣防疫出現了破口,指揮中心一定先否認撇清責任,為自己爭取時間進行有限度的篩查。奇妙的是在島內不管怎麼篩查都是陰性,這樣的結果你會放心嗎?如果在大陸,政府會依此病例為圓心,框個上萬人的大圓,1、2天內就動員採檢普篩完畢,這樣做出來的陰性結果才可信,臺灣只用有限度的篩查忽悠百姓,沒有對民眾誠實。

正如國臺辦發言人所說,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一再強調,民眾生命健康不是兒戲,病例確診應該科學嚴謹,不能摻雜政治因素,更不能成為政治操弄的工具。臺灣方面秉持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專業精神才是疫情防控的應有之道。

主編/曉 培

編輯/騰 陽

來源/綜合臺媒 你好臺灣網

相關焦點

  • 臺灣防疫小時了了?
    蔡英文和陳時中經常投書海外媒體,自詡臺灣新冠防疫成就,綠媒和「網絡國家隊」更大作文章,吹捧臺灣防疫好棒棒,顯然要助長在海外的聲勢。民進黨當局更借「口罩外交」,大打知名度,因海外政要的感謝詞和對臺灣防疫的讚美,尤其是荷蘭送了3999朵鬱金香稱謝贈送口罩,陳時中笑逐顏開,更加自信自滿,自認是全球防疫模範生。
  • 民進黨當局拒絕大陸制疫苗,防疫醫師憂心臺灣錯失接種先機
    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昨天由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陪同,到雲林視察臺大分院擴建案和長照研究中心預定地、對媒體詢問為何不從大陸進口疫苗,蘇貞昌聲稱,為了臺灣人健康,進口疫苗須十分謹慎。他還稱,行政機構已循正常管道,也有確切數據,有十分的把握(指採購疫苗),以保護臺灣人的健康為第一。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大陸已傳出消息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但臺灣疫苗採購仍「只聞樓梯響」。
  • 臺灣防疫措施的傲慢與偏見
    臺灣「聯合報」發表社論文章表示,新冠肺炎的全球確診人數已逾六萬人,死亡人數也達一千三百多人,但臺灣地區確診病例仍控制在十八人,低於日、韓、新加坡等鄰近國家。可見疫情控制確實頗見成效。近日蔡當局連續發布所謂「陸配子女」的接運條件,一天內四易其詞,從一開始聲稱基於人道親情原則「準許入境」,到後來追加「未成年」、「在大陸無親人照顧」、「父母皆在臺」等門坎;到最後,竟又以「當初沒有選擇我戶籍,就要自己承擔」為由,全部收回。此一轉折,竟是因網民對陸配及其子女來臺感到不滿,而由蔡英文拍板否決;但最後的決策真有比較高明嗎?
  • 臺南海岸變「垃圾海岸」,今年沒有大陸遊客,「黑鍋」會甩給誰?
    說到臺灣大家都是知道的,寶島臺灣,一個美麗的地方。但是臺南海岸在中秋節後到處都是垃圾,黃金海岸變成了"垃圾海岸"。有很多的人喜歡去臺灣遊玩,那邊的風景非常美,但是也有不好聽的傳言。以前臺灣媒體一直詆毀大陸遊客丟棄垃圾,甚至會諷刺大陸人素質低。其實這樣的現象很多,亂丟垃圾的事情也發生過,但是並不存在所有人都這樣。遺憾的是今年大陸遊客沒有去臺灣旅行,大陸遊客沒有背黑鍋,臺灣人的素質也徹底暴露了。
  • 沒有大陸口罩,臺灣「雞飛狗跳」
    民進黨當局直接將黑鍋一口蓋在了個別廠商上,指責他們進口大陸生產的口罩,試圖給大陸潑髒水。甚至叫囂要「嚴格限制」大陸製造的口罩進口,將口罩列入為「輸入管制」物品,只允許旅客帶250隻口罩入境,否則需要上報海關,民進黨當局將臺灣口罩問題弄得雞飛狗跳。
  • 臺灣又被歐盟「拒之門外」 臺網友:蔡當局防疫不被認可
    本文轉自【海外網】;圖源:路透社 海外網7月17日電歐盟16日更新開放外部邊界名單,自詡「防疫模範生」的臺灣地區又被排除在外。島內網友質疑,蔡英文當局推出的所謂「口罩外交」根本沒有發揮作用,且國際社會不認可臺灣當局的防疫。 據歐盟理事會發布的公告,歐盟16日更新開放外部邊界名單,建議成員國即日起對12個國家開放外部邊界,對中國(大陸)附帶「互惠對等」條件開放邊界,而中國臺灣地區不在名單內。臺媒感嘆,臺灣仍未被納入。
  • 感染科醫生上節目稱,臺灣防疫程度「居中庸」
    翻新聞底下臺灣網友的留言,幾乎一面倒的批蘇貞昌不厚道到目前為止,臺灣疫情控制得當,臺媒也多次援引外媒報導稱「臺灣防疫表現受到多個國家和地區讚揚,大家紛紛效仿」云云,王世堅、謝長廷等綠營政客還自誇「臺灣防疫堪稱世界典範」。總結一句話就是:臺灣防疫好棒棒!
  • 日本名古屋某家門店被「擠爆」,沒有大陸遊客,這次讓誰背黑鍋?
    說到臺灣的旅遊景點,大多數人會告訴你,黃金海岸是最不能錯過的景點了。今年中秋過後,臺灣著名景點黃金海岸再一次被推上了熱搜,不過這次不是因為風景秀麗,而是因為海岸邊觸目驚心延綿數公裡的垃圾。中秋假期,大批臺灣民眾蜂擁而至慶祝中秋佳節,卻留下滿地垃圾。
  • 「不能回去的不是大陸,而是臺灣」
    大陸學生無法赴臺臺灣的政策還有很大的政治因素在裡面,5月份臺灣高校就開始規劃讓大陸和其他地方的學生返校,但是臺灣外事部門卻一直沒有解禁入臺禁令。在6月4日,又以檢疫能量問題宣布7月仍然不會解禁,使得臺灣144所學校2.6萬名學生無法返臺。
  • 臺灣交通部觀光局:暫停接待大陸觀光團、組團大陸遊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新京報記者24日從臺灣交通部觀光局了解到,觀光局要求臺灣旅行業暫停接待大陸觀光團、暫停組團赴大陸旅遊。 通知稱,因武漢地區疫情加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業已將防疫層級提升至第二級,大陸文化和旅遊部已宣告暫停經營團隊旅遊,並已對多個城市進行人流管制。
  • 「老司機」進議場,大陸用語臺灣正流行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臺灣官員在議場上第一次使用大陸流行語。2016年5月,時任臺灣法務部門負責人的羅瑩雪卸任前夕參加活動,大方化用大陸流行語「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以「寶寶心裡苦,但寶寶應該要說」來形容自己的個性,令臺灣媒體耳目一新。
  • 臺灣「防疫大神」唐鳳,「真神」還是「造神」?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6日公布臺灣新增17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252例。僅從數字上來看,臺灣的防疫工作確實不錯,對比日韓及新加坡,也算突出。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臺灣「政務委員」唐鳳在日韓港臺媒體曝光量劇增,成為民進黨不遺餘力宣傳的「防疫大神」。
  • 大陸臺商返臺12天後確診 臺當局:可能是臺灣本土病例
    (觀察者網訊)臺灣防疫部門發布消息稱,島內今日新增兩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其中一人為浙江臺商。不過臺灣防疫部門在今天下午的記者會表示,由於這名臺商是入境十二天後發病,「雖然機率小,但確實可能是臺灣本土病例」,臺灣防疫部門將培養病毒,查清病毒序列是否與大陸流行病毒株相似。
  • 蔡英文臉上掛不住了,新黨副主席李勝峰:臺灣做的根本比不上大陸
    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大陸問題上,臺媒一直吹噓其經濟發達,貶低大陸,這直接給臺灣群眾一個錯覺,那就是大陸和臺灣相差甚遠。如今,臺灣不僅吹噓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就連抗疫成果也要吹得天花亂墜,要知道,在全球抗疫中,大陸一直保持領先地位,是絕對的抗疫「模範」,但臺灣卻選擇性忽視,硬生生的將這個名號套在自己身上,終於,有人看不下去,直接打破臺灣虛假幻想,犀利指出臺灣現有問題。
  • 臺灣2020年對大陸出口創歷年新高
    新華社臺北1月8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8日公布,2020年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514.52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同比增長14.6%,佔臺灣總出口額的43.9%。大陸(含香港)穩居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
  • 吹噓臺灣防疫優秀,蔡英文又想蹭世衛大會?
    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臺灣方面要沉不住氣,蔡英文又妄想來世衛大會蹭會,以此完成自己的蹭會「謀獨」之心。賊心不死!臺灣又想蹭會根據媒體報導,臺灣疫情指揮中心總指揮陳時中,近日正在瘋狂向外國媒體投稿,吹噓臺灣在抗擊疫情中的表現是如何優秀。坦言臺灣方面在疫情控制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民眾已經能夠開展正常的生活。
  • 對大陸出口臺灣11月進出口貿易出現逆差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7日公布,臺灣11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44.6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同比增長17.2%,佔臺灣總出口額的45.2%。大陸(含香港)持續位列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佔同期臺灣總出口額的43.8%。
  • 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續創歷史新高
    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續創歷史新高市場信息網   2020-12-08 16:06:22   來源: 人民網   評論:   新華社臺北12月7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7日公布,臺灣11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44.6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同比增長17.2%,佔臺灣總出口額的45.2%
  • 蔡英文想利用疫情聯手美國對抗大陸?臺灣醫師:「豬羊變色」了
    臺灣執業醫師、中國國民黨前桃園市議員閻中傑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大陸各省最近開始陸續復工,很多臺商臺幹要返回工作地。舉凡抗疫或防疫經驗,「大陸經驗」會比「臺灣經驗」更值得全世界來學習。臺灣防疫雖然也做得不錯,不過歸功於海島地形,有條件可以做到自我封鎖,把病毒阻絕境外。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