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態勢逐漸好轉,線下體育賽事正逐步有序恢復,許多賽事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二者如何有機融合發展?
近日,人民網副總裁唐維紅,上海市體育局群體處處長桂勁松,北京體育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林顯鵬,2000年雪梨奧運會競走冠軍、王者傳奇(北京)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王麗萍,北京中跡體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思傑,咕咚創始人、CEO申波,江蘇常奧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賽事運營中心總經理徐乾,做客由人民網體育部主辦的「新健身新路徑」系列圓桌,圍繞「線上運動如何為全民健身錦上添花」展開討論。
桂勁松表示:「受疫情的影響,線上運動逐步成為體育鍛鍊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家也越來越認可這樣一種新形式。目前民眾對健身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防控常態化的情勢下,各類辦賽主體需要轉變思路,根據市民的健身需求和參賽需求,探索線上線下的新模式,結合更多網際網路應用、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才能在未來的時間裡化危為機,轉危為機。」
張思傑認為,以馬拉松賽事為例,未來線上運動要與各方加強合作,才能形成良性發展。
他表示:「線上賽事要有大的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尋求合作,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把線上賽事的影響力擴大。以馬拉松為例,比如與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實現線上直播、雲馬拉松等;也可以通過雲端直播的形式,確保每位線上參賽者成績的真實性,也可帶動當地的旅遊產品。另外,體育系統與旅遊系統、文化系統之間要打破壁壘,齊心協力做好線上賽事,這會大大提升賽事所帶來的影響力、參與度、互動性等。可以說,線上馬拉松是對線下馬拉松賽事的一種補充,一個更新的玩法。」
唐維紅則認為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馬拉松的本質沒有變。未來線上馬拉松的發展需要遵循三個關鍵詞。
她表示:「第一個關鍵詞是『升級』。線上馬拉松的本質是賽事公司把賽事組織和跑者服務搬到了線上。因為有網際網路的加持,所以這種服務可以看作是一種升級,這種升級要求組織方賽事組織和管理能力都要有所提高,才能與之匹配。另外,線上賽事還有其獨特的優勢,比如現在很火的直播帶貨,這是很有意義的嘗試,可以把馬拉松產業鏈做得更長,讓馬拉松承載更多內容,也是一種升級。」
唐維紅總結的第二個關鍵詞是「擴容」,她認為線上馬拉松不僅是疫情期間的應對之策,更有其自身的生命力。
「參加線上馬拉松,時間、地點都不是問題,同時參賽成本也降低了。這對於跑者來說,可以更加豐富自己參與馬拉松運動的選擇,周末參加線下賽事,平時通過線上賽等活動進行補充,可以讓跑者更有序地安排自己的跑步時間。」
「第三個關鍵詞是『培育』」,唐維紅表示:「線上馬拉松可以傳播很多健康運動理念和知識。比如急救培訓、運動損傷的康復等都是對跑馬拉松有幫助的,這些都是線上馬拉松的培育功能。」
不同於馬拉松以線下為主,電子競技原本就是藉助網際網路興起的運動項目。徐乾認為,對於電競項目來說,線上、線下的融合更多是要考慮如何將電競運動向線下轉移。
他說:「電競項目線上基礎非常深厚,如何轉移到線下實現商業變現,如何實現贊助商的現場互動轉化,這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儘管在線上可以幫助品牌提升曝光率,但是真正的用戶轉化、用戶粘性維持以及用戶場景化體驗,都是需要線下做更多創新和嘗試,目前這部分是電競行業比較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