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村邂逅:一個狐精的真情告白
她叫施舜華,是一個聰慧漂亮的狐狸精,與一個僕婦生活在荒村郊外。這一夜,忽然聽到院子裡有人聲,她出來一看,原來僕婦偷偷收留了一個書生。書生自稱叫張鴻漸,是河北名士,看起來很是風流高雅。
舜華一見歡喜,便將張鴻漸請入一間精緻客舍。然後主動來到他的床前,有點靦腆地對他道:
「妾以君風流才士,欲以門戶相託,遂犯瓜李之嫌。得不相棄否?」
我看您是一位高雅才子,想要託付終身,所以冒昧而來,不知道您是否嫌棄我?
張鴻漸惶然道,實不相瞞,我家中已有妻子。舜華微笑道,您是個志誠君子,我不介意這個,明天就請媒人來提親。說完轉身欲走,張鴻漸連忙拉住她,既然如此,何必要等明天……原來這個男人是「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的先驅者啊。
第二天天還沒亮,舜華就早早起床,給了張鴻漸點錢,對他說,你白天出去逛逛,晚上晚點回來,免得讓別人看到影響不好。張鴻漸很聽話,此後每天都是如此,轉眼半年過去了。
這一天張鴻漸回來早了,發現這裡根本就沒有什麼村舍,不覺大驚。正在徘徊間,忽然見那老婆婆出現了,你怎麼回來得這麼早啊?再一轉身,院落都出來了,而自己已經站在房間內。眼見張鴻漸已經看出來不對,舜華也不隱瞞,告訴他說,我並非凡人,而是狐仙。如果您因此見怪,我們便就此分別。
張鴻漸不捨得分別,不過卻有了別的心思。他對舜華說,既然你是仙人,一定有法術吧?我已經離家三年,很想念妻子孩子,你能不能想辦法帶我回去呢?舜華一聽,頓時不高興了:我這麼愛你,你卻還想著妻子。看來你對我的好,都是假的啊!
張鴻漸連忙辯解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等我回家後,也會如此想念你的。如果我得到新人,便忘卻舊人,這樣忘恩負義,你還會喜歡我嗎?舜華展顏而笑,我確實有份私心,對於我,我希望你能永遠記得;對於別人,我希望你能很快忘記。不過,既然你想回看看,那又有什麼難的呢,隨我來吧。
亡命天涯:一個書生的悲慘遭遇
張鴻漸本是永平人,在當地也算是個名士。妻子方氏「美而賢」,夫妻感情很好,原本過著幸福平靜的小康生活。永平縣令趙某為人貪婪殘暴,百姓都深受其苦。一次,有個書生被因故打死,其他秀才書生都很氣憤,決定聯名為其鳴冤上告。他們請求張鴻漸為之寫下訴狀,共同參與,張鴻漸一口答應。
回家後,張鴻漸跟妻子說了這件事,方氏連忙勸他說,與這些秀才們做事,是只能共勝利,沒法共失敗的,一旦失敗便會各自逃去。你又沒有兄弟,可不能參與他們的謀劃。張鴻漸覺得妻子說得有道理,頓時心生後悔。第二天便婉拒了秀才們的請求,只幫忙起草了一份訴狀而已。
訴狀遞到府衙,趙縣令急忙行賄上官,眾書生都被抓了起來,隨即又追查出寫訴狀的是張鴻漸。張鴻漸無奈,只得連夜逃跑了,沒想到在一個荒村郊外,竟然遇到了美麗多情的狐女舜華,猶如夢寐。
張鴻漸固然喜歡舜華,卻也時刻惦記著家中的妻子方氏,眼見舜華同意幫他回家,十分高興。他隨著舜華出門,走過一段暗路,舜華告訴他到家了。他來到門前一看,果然是自己家門。他不敢敲門,便跳牆進了院子,看到方氏和正在熟睡的兒子,二人十分驚喜。一番纏綿後,方氏告訴他,那一場官司中,有的書生死在監獄,有的被發配到了偏遠地區。張鴻漸佩服妻子的遠見。這時方氏說,你又遇到了愛你的女子,早已把我忘在了腦後吧?
張鴻漸趕忙表白說,我若是忘記你,又怎麼會回來看你?我和那個女子雖然感情也不錯,但她不是同類,我不過是感念她的恩德罷了。
一語未了,只聽方氏說道:「君以我何人也!」張鴻漸定睛一看,原來竟然是舜華。再看床上的兒子,不過是個「竹夫人」(古代用來消暑的竹製器物)而已。張鴻漸很慚愧,舜華亦是嘆息。她說,我明白你的真心了,幸好你還沒有忘記我的恩情,如此我也知足了。既然你愛的不是我,我痴戀於你,實在沒意思。我這就送你回家吧。
說完,她從床頭取過「竹夫人」,與張鴻漸一同跨上,只覺兩耳風聲颯颯,不一會兒便落了下來。舜華對張鴻漸說,我們就此分別了!張鴻漸還戀戀不捨,想要約期再見,舜華已然不見了。
後會無期,我幫助你不是因為還愛你
這一次,張鴻漸真回到了家,卻還不敢相信,唯恐眼前的妻子又是舜華假冒。這時忽然門外傳來腳步聲,原來是個對方氏心懷不軌的惡少某甲。他看到張鴻漸進來,還以為是方的情夫,故而前來捉姦。得知是張鴻漸回來了,便威脅他說,你的案子還沒有完,我要去上告官府。張鴻漸苦苦求情不得,一怒之下,便殺了某甲。
眼見又犯下殺人罪,方氏忙讓丈夫逃走。張鴻漸不肯,第二天自己去縣衙自首。這趙縣令認為他是書生窩案中的人,只是輕微地懲罰了一下,便將之押送京城(此前作者說人家趙縣令兇暴,如此看起來是誇大其詞了。他要是真那麼殘暴,一心想要報復,讓張鴻漸多受點苦,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張鴻漸被差役押著上路,他從來沒遭過這種罪,實在苦不堪言。走了不遠,忽然看到一個帶著面紗的女子騎馬而過,竟然是狐女舜華。張鴻漸連忙叫舜華,舜華回頭,只見張鴻漸淚如雨下,痛苦不堪。舜華揭開面紗對他說,原來是表兄啊,你怎麼到這兒來了?
得知原委後,舜華對張鴻漸道,依著你過去對我的薄情,我本應該轉身而去,不再理你。但我實在不忍心啊!隨後她對衙役說,我家離這兒不遠,請公差們去吃頓飯,我也可以多資助點錢財。衙役眼見有利可圖,便跟著舜華來到一處高大府邸中。舜華讓人端上美酒佳餚,又許諾多給衙役錢財,他們一高興便喝得爛醉如泥。
眼見衙役倒下,舜華打開了張鴻漸的枷鎖,帶他騎上一匹馬,來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對張鴻漸說,你就在這兒安身吧。我原本和妹妹約好一起去青海,因為你耽誤了很長時間,讓她久等了。眼見舜華要走,張鴻漸連忙問:「後會何時?」但舜華沒有回答,張鴻漸不死心,又問了一遍,舜華直接將他推下馬去……你不必自作多情,我幫助你不過是因為於心不忍,我已經不再愛你,自是後會無期。
舜華走了,張鴻漸就此隱姓埋名躲了起來。十年後得知自己的案子已經擱置下來,便偷偷回了家。這時他的兒子已經娶妻,不久又考中了舉人,一腳邁進了仕途,沒人再追究當年的書生聚眾案,張鴻漸終於敢公開露面了。他又設法與被他殺死的某甲父親和解,殺人案也就此解決,張鴻漸一家人終於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名士輸給了狐女,愛是最美的傳奇
這是《聊齋志異》中的名篇「張鴻漸」,描述了一個名士書生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愛情並不是主題,狐女舜華不過是他人生的一個插曲,逃亡路上的一段奇遇而已。
張鴻漸雖然是個「名士」,可無論做人還是面對愛情,表現得都不怎麼樣。先是答應參與書生們的組團上告,看起來還有一腔正義。可隨後聽了妻子的話編反悔,簡直出爾反爾;後來出事又急忙逃跑;好容易殺人後拒絕再次逃亡,選擇自首還顯出幾分勇氣,不料卻吃不了被羈押、發配的苦,淚眼朦朧地向舜華求救……他固然深愛妻子,卻也喜歡美貌的舜華,先是上演了一出「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的戲碼,隨即又利用舜華的愛送自己回家。後來遇到危險又向舜華求救,明知道人家已經不再愛他,卻還是想保持曖昧,坐擁齊人之福……
舜華是狐女,是名士張鴻漸看不上的「異類」,然而卻比一般女子更驕傲更有自尊,也有更有辦法有胸襟。
聊齋的故事中,大都是「書生救狐女」,然後書生主動邀恩,美女以身相許。這一篇卻是「狐女救書生」,並且狐女並不因此邀恩,她始終都以平等的姿態與書生相愛。雖然知道男人已有妻子,但那一瞬間情不能自己,甘願飛蛾撲火、不求回報。後來明白了男人的心,便不再強求,還成全男人的心願,送他回家,做得有情有義。再次相見,雖然早已不再有愛情,卻還是想辦法幫助他,也並不因此想要回報。
愛便是愛,坦蕩從容,無怨無悔;分手就是分手,亦不拖泥帶水、藕斷絲連。這是一個狐狸精的驕傲與尊嚴,她比名士更高貴更動人。
忽然想起「舜華」這一名字來自於《詩經·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舜華原是一支盛開的木槿花啊,那麼燦爛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