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大爺地坑院裡養頭27歲「大寵物」,冒雪給它找吃的,養的啥

2020-12-14 黃河鄉土

接著上個圖集講,我們幾個人在蔡中華大爺家拿了大饅頭,陪著他聊了一會天,大爺說他家靠西的那孔土窯洞裡還有個張嘴貨,這個點要到餵它吃飯的時候了,大爺口中的張嘴貨是個啥,讓我們幾個人很是感興趣。

蔡大爺爽快的邀請我們進到窯洞裡看看他說的張嘴貨,窯洞裡光線不是太好,剛進去烏漆嘛黑的,只見地上躺著一個大傢伙,它看到有人進來,騰的從地上站了起來,把人嚇了一大跳,蔡大爺笑著說,不要怕,它乖的狠,是我的老夥計,一個影友打開手機上的手電筒,看到老人家和一頭大牲畜站在一起。

一個影友問老人家這是馬還是驢子,大爺笑著說,一看你們幾個娃就沒有幹過農活,這個大傢伙是頭騾子,和我在一起已經27年了,說話間老人看騾子的目光裡充滿了憐愛。大爺告訴我們,他是個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和土地牲畜打了一輩子交道,養牲畜最多的時候是農業社那會,大大小小的有差不多20多頭,牛馬驢騾子是啥都有,他家的場院上就像現在的動物園,可是熱鬧了。

大爺從窯後面提了個籃子,他說難得這幾天下雪,我和我老夥計能休息幾天,這不到飯點了,我的給它弄吃的去,咱們邊走邊聊。

蔡大爺的老伴非要跟著他一起到外面給騾子弄食,大娘說他倆年紀都大了,路上有雪不好走,兩個人相互是個照應,地坑院裡的那頭騾子是他倆的心頭肉,更是老伴養了27年的「大寵物」,言語間感覺到老兩口是真心的對騾子好。

走到一個麥垛旁,大爺說這些就是騾子的口糧,是夏天時候專門碾的麥秸,如果是脫粒機弄得麥秸,不能餵騾子,那樣太硬會把騾子嘴給扎傷的,老人家非常利索的就把籃子裝滿了。

大爺說,現在全村就他家還有頭騾子,基本上都不養了,種地都用上了機械化。

不過他家的騾子年輕時可是給他出力了,家裡20多畝地全靠騾子幹,前段時間有個人還說他僱了個會幹活光吃草還不花錢的長工。現在城裡人的年輕人基本上沒有見過騾子,村裡的一些年輕人,把騾子發到網上,如今它都快成了全村人的「大寵物」,外地人還說他家的騾子這是網紅,聽到別人這樣說他和老伴心裡真是高興,這真是一對善良的老人家。

蔡大爺說,畜生也通人性,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餵的飽它幹起活來也不惜力,他養的這頭騾子今年27歲,要按人的壽命算應該和他年齡都差不多一樣了,是一頭老騾子,這幾年他也心疼騾子,幹活也是儘量讓它少幹點,現在也不指望騾子能給他種多少地,能看著騾子健健康康活著他和老伴就高興。

老夫妻給騾子弄好草料,冒著雪花往回趕,大娘給我們說,難得到她家一次,它想起來了老伴秋天的時候藏起來的美食,非常熱情的邀請再跟著她過去一趟,還說院子上的積雪下面就是老伴藏的美食,下雪天吃著比「冰激凌」還美,讓我們一定過來嘗嘗。下個圖集給大夥說說老人家雪藏的「冰激凌」,老人口中的「冰激凌」冒著雪花吃真的是別有風味,涼爽涼爽的那叫一個美,一個影友經不起誘惑,一口氣吃了10多個。

相關焦點

  • 河南8旬老夫妻下雪天在地坑院裡做午飯,大爺連吃三大碗,吃的啥
    我們在陝縣拍攝地坑院的時候,看到了我們的老熟人蔡大爺,沒等雪停就在地坑院上開始清理積雪。蔡大爺已年近8旬,如今還和老伴沿襲著十分傳統的農耕生活,養著一頭騾子耕種著近二十畝地,居住在這個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地坑院裡。正在清理積雪的蔡大爺看見我們的時候,感到十分的突然,怔了一下才笑著說:下這麼的雪你們咋還過來拍照了,真是辛苦。
  • 三天大雨過後,實拍河南農村,看地坑人家生活成啥樣
    村中的巷道裡一位農民大哥用三輪車拉回一車桃樹枝葉,他家裡養著2頭大母牛,這是家中的一筆大收入,剛剛下過大雨,牛的青草已經吃完,桃子賣後桃樹葉就成了牛飼料,聽說還要下雨,所以他也是抓緊時間多剪些桃樹枝葉拉回家中給牛儲藏食物。
  • 晉南黃土地滴水成冰,看看住在土窯洞裡的8旬老夫妻生活成啥樣子
    今天小編冒著刺骨寒風帶你走進一戶8旬老夫妻的土窯洞。我們來過他家幾次,和大爺老兩口早都成了熟人。進到窯洞裡,裡面的溫度和外面就是兩個世界,屋外寒風刺骨屋裡卻暖洋洋的。大爺正在窯洞裡做午飯,看到我們過來大爺笑著讓我們趕緊進屋暖和暖和,就繼續忙著做飯,他說中午飯是炒南瓜泡饃和蒸紅薯。
  • 76歲農民大爺一輩子不吃肉,原因奇葩,言說肉中有細菌
    河南豫西農村的一個坑院裡住著一位姓蔡的老人,今年76歲,今年已有七十六歲高齡,身體健康,傳統的生活方式,是一位老鄉,家裡養了一頭騾子,家裡種了十多畝地,老人家說他一生都不吃肉,原因竟然是因為聽人說,肉裡有細菌,大家都認為這很奇葩?現在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過的。
  • 8旬老人家裡成熟的柿子1個不摘,大雪天留給千隻鳥兒吃,啥情況
    在河南三門峽拍攝雪中地坑院的時候,遇到一對8旬老夫妻正在窯院上面清掃積雪,在老人的身後有幾顆柿子樹,上面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在白雪的映襯下格外的漂亮,但是讓人奇怪的是,這些成熟的柿子在深秋過後就可以摘掉的,卻為何能掛在樹上等到大雪紛飛也不採摘。
  • 70年罕見雙生槐價值20萬,7旬主人說是意外之財,結果空歡喜一場
    這是一家上個世紀50年代的地坑院,院子的另一半已經坍塌,大樹就長在院子的房頂上。地坑院裡的鍋灶灶火還冒著煙,想必裡面有人家居住。幾個影友站在地坑院上面,找了好大一會才找到進入院子的通道,看到大門敞開,小心翼翼地順著被白雪覆蓋的臺階下到院子裡。
  • 農村大爺每年都會留幾樹柿子一個不摘大雪天給鳥兒吃,裡面有故事
    我們下雪天在豫西農村拍攝的時候,遇見了一對正在清理積雪的8旬老夫妻,閒聊中看見大爺家的地坑院上面有幾株柿子樹沒有採摘,在下雪天格外顯眼,問起大爺這些柿子為啥無人採摘。大爺風趣的笑著說你們城裡人不懂,我這柿子可捨不得摘,要留給鳥兒吃的。大爺說的話,我們原本以為是一句笑話。
  • 60年前乞討到他鄉做了上門女婿,娶了個小媳婦,今87歲生活啥樣子
    一直到去年年前的一場降雪,我們再次去大爺居住的村子拍攝,才給大爺送去春天給他們拍攝的照片,也就是在這次閒聊中,才了解到大爺的曲折人生。大爺姓餘,今年87歲了,老家是山西晉城的,由於家裡住在山區,在上世紀40年代的時候,老家生活十分困難,父親便帶當時他只有7歲的他出門討生活。
  • 你說養貓圖啥,當然是圖它鬧,圖它作,圖它罐頭能吃200多!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養寵物的第一天開始各位主人們除了要下定決定對它們一輩子負責,更是也要做好最後陪著它們離開的覺悟。那麼有的人還是會問那個已經被問過無數次的問題:既然最後的離別那麼痛苦,為什麼還要養寵物呢?愛的越深,離開的時候越痛苦啊。
  • 山西7旬大媽家裡養個「保安」,會站崗能掙錢還不要工資,長啥樣
    採風期間路過一戶人家,整個小院都是黃土砌成的,院子的大門是用樹枝紮起來的籬笆門,院子裡一位大叔正在忙活著啥,一隻體態肥碩的老母雞看到我們倒是搖搖擺擺跑了過來,嘴裡還不時的發出「咯咯咯咯」的聲響。也許老母雞的聲響驚動了正在幹活的大叔,大叔看到我們友好的打著招呼,問我們從哪裡的過來的,到這是來拍土窯洞的吧,我們說明來意,誇讚大爺的黃土院子漂亮。大叔笑著說,還湊活吧,他們這離城市遠,空氣好,黃土窯院也養人。
  • 7旬農村大爺3千元僱「保姆」,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看長啥樣子
    在山西農村採風時,遇到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村裡人說,這個大皂角樹前面的院子裡有個70多歲的老人家,去年花3000元賣了個「保姆」,這個「保姆」可是厲害,每天能讓老人擠出2斤鮮奶。幾個人問這個「保姆」長啥樣子,村裡人笑而不答讓我們自己去看看。
  • 山西農村8旬老人,命運坎坷1生3次死裡逃生,養大5個孩子有故事
    老奶奶現在已經8旬高齡,可是身體非常健康,慈眉善目,耳不聾眼不花,思維清晰,談吐有條不紊,她快人快語,口若懸河。老人現在有5個孩子,3兒2女,大孫子6歲,兒孫、重孫四代共15口人,有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他說孩子們都在農村,都有各自的一家人,現在自己身體很好,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就堅持一個生活,這樣自己自由孩子不累,兒女們生活的都不錯,自己看著心裡很滿足。
  • 9洞相連的百年地坑院,老兩口種7畝地養30窩蜂,自封「洞主」
    如今,隨著窯洞群坍塌損壞,剩餘6座地坑院由7個窯洞通道相連,仍然不失為窯洞建造史上的一大奇觀。70多歲的滑大叔就住在較為中間的窯院裡面。滑大叔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是個大車司機,常年奔波在甘肅、內蒙,二兒子在新疆打工,老三兒子已經在外定居,他們老兩口還居住在曾經的百年地坑院裡面。
  • 山口組的老年危機:曾年入800億美刀叱吒日本,現剩6旬大爺廝殺
    此人名為中田浩司,今年已60歲。年過半百的他,還不得不為幫派打打殺殺。1915年,還是毛頭小子的船工山口春吉,在神戶市的兵庫區自立門戶創立了黑幫。當年,50幾個船工開創了山口組的歷史。成立初期的山口組,和日本電影《熱血高校》有些許相似。年輕魯莽的年輕人,靠著棍棒拳頭闖出了一片天地。可是漸漸的,山口組不再滿足於靠廝殺立足。
  • 寵物狗被大爺宰殺,狗主人找上門後大爺還辯稱:桌上的是雞肉
    於是劉先生接下來就準備去小區找物業調取監控,想從監控中看看是否能找到什麼線索。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先生在監控中發現了他的柴犬小幅被一位老大爺牽走了。這下可把劉先生急壞了,他從物業處得知了老大爺的家後馬上趕了過去。但是大爺打開門,他進去後並沒有發現他的寵物狗,不過他在桌上發現了一坨紅肉,於是便詢問大爺是否已經將他的狗殺了。
  • 簡單自製這3種土,肥的冒油,養啥旺啥!
    簡單自製這3種土,肥的冒油,養啥旺啥!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把養花當成一種時尚,但是一些花友在養花過程中也花了不少錢,買花肥、殺蟲劑等,有的還會直接買土,太浪費錢了,今天花兒給大家介紹3種簡單的自製土,肥的冒油,養啥旺啥。
  • 農村50多年椿樹根長成1.8米長龍形,10萬不賣,看看啥樣
    丁大叔今年76歲,他說自家的地坑院子建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距今已經有50多年了,當年自己結婚成家就僱河南人前來建院子,說好是8個人,結果來了20多個,那個年代國家正是困難時期農民都吃不飽肚子,河南人要求很低管飽肚子就行,10多天後建成這個7數地坑院子,總共花了不到200元錢,當時就算是花了大錢的,所以儘管現在院子破舊,但是在自己的眼裡它就是寶貝。
  • 為什麼養寵物,養貓養狗還是大倉鼠?
    只是你不養不知道,家裡有了小祖宗才不顯得那麼安靜,才有點動靜。工作不順,但無人傾訴,主子愛吖,吐槽半天,人家該睡睡,該吃吃,態度極好的。每天早上,準時叫床,順帶把臉也給洗了,還有誰如此貼心。沒啥才藝,表演個劈叉吧!
  • 有人把寵物當孩子養,有人當玩具養,與其看著它死,也不讓它截肢
    文|野離離01家裡養了貓狗的,絕大多數人會這些寵物在各平臺露臉。據說,喜歡養寵物的人大都有愛心,有耐心,細心且暖心。如果出鏡的是名種貓狗,那不僅說明你有愛心,還能順帶露個富,一舉兩得。那麼問題來了,養寵物喜歡寵物的人,真的會是如上所說的那般暖嗎?答案:是的。
  • 山西農村60年樹王長出龍形,77歲老人守護不願離開,看是啥樣子
    圖片上這位樂呵呵的老人姓丁,今年77歲了,他家住山西省晉南農村,大叔的家是個地坑院子,這些年當地新農村建設步伐很快,很多地坑院子已經淘汰,但是他堅守在這裡就是不願意離開,村民們傳說丁大叔是為了看護他家藏秘密,有一條「龍脈」,我們看看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