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老K」在撲克牌中呈現的畫面是四位英俊瀟灑的大叔。細心的人還會發現,黑桃、紅桃、方塊和梅花四位大叔的模樣與衣裝等細節也各不相同。既然「老K」們形態各異,想必諸位都會好奇他們各自代表著誰。那麼我們就來一起回憶一下這些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吧。
一、黑桃K:禁慾系男神
黑桃K大叔臉型修長,下巴上翹,看起來一副不與世俗同往的模樣。他像一位哲學家,又好似一位神秘的詩人或作曲家。他左手在胸前執劍,眉目間露出淡淡憂愁;衣著簡單而富有花紋,證明他的審美眼光十分古樸素雅。這似乎代表著他有一種復古典雅而又高貴獨特的審美,黑桃K若放在今日社會,恐怕會是迷倒萬千少女的「禁慾系大叔範」男神了。
在不同版本的撲克牌中,黑桃K的人物總有著最多而茂密的鬍髭,證明他有著靠近中東的血統。而針對此牌的相關傳言,也正是依照我們所做出的推理那樣,後人們稱該牌可能代表《聖經·舊約》中著名的君王大衛,也可能代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總之,他一定不是一個金髮碧眼的精緻歐洲人,中東地區的血統讓其看起來具有獨特而神秘的魅力。
大衛是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國的第二任國王,也是舊約中最具魅力的君主之一。相傳,《聖經》中優美的《詩篇》絕大多數是他所作。大衛還是一位能文能武的英雄,在以色列民面對巨人哥利亞的侵犯時,他曾奇蹟般地手執牧羊用的彈弓擊殺了碩大的敵人,挽救了以色列民族。大衛被認為是一位專心依靠上帝的人,文藝復興時代著名的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曾為其雕刻作像。
利奧波德一世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是17世紀末葉的事。作為神聖羅馬帝國國王,他長期駐紮在匈牙利和維也納一帶。他在任的時候,東方的奧斯曼土耳其擴張到歐洲的東境,威脅到整個基督教世界的和平。而利奧波德終其前半生,都在抵抗土耳其人的入侵,並取得了極大的成績,歐洲人常把他稱為「上帝的盾牌」。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和文藝作品鑑賞家,他在任期間推動了歐洲宮廷藝術的發展,為啟蒙運動的出現開了先河。
二、紅桃K:奢華貴族範
紅桃K大叔的頭髮柔順而捲曲,臉型圓潤,嘴唇微微下撇,看起來十分驕傲嚴肅。他同樣左手持劍,但卻將劍遮在腦後,造型別致又隨意,透露出一種強大的自信感。此外,紅桃K的衣著奢侈華麗,胸前的紋路星星點點,腰帶外露,饒有些時尚趣味。總而言之,紅桃K大叔的氣場相當外露,從哪看都像一位偉岸而極富權力的宮廷貴族。
紅桃K的原型之一是法蘭克王國的開國之主,赫赫有名的查理大帝。查理被後人稱為「歐洲之父」,因其打下的江山曾在後代手中一分三份,大致形成了今天法、德、意三國疆域的雛形。查理對歐洲的貢獻還在於其選定基督教為歐洲的國教。在他的任期內,歐洲還曾發生了第一次文藝復興運動,史稱「查理曼文藝復興」。
紅桃K的另一個原型是權傾一時的法國國王「太陽王」路易十四。他在位時間長達72 年,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他的生活風流奢侈,曾大興土木建造凡爾賽宮,延請各地貴族前往巴黎居住。在凡爾賽宮內,據說人人的杯中酒幾乎從未見底,人們絲毫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燈光、酒肉、貴族間的嬉笑交談充斥著整座樓宇,使得凡爾賽宮被喜歡他的人稱為「天堂」,討厭他的人稱為「地獄」。
三、方塊K:強悍兵哥哥
方塊K大叔是唯一一位展示「側顏殺」的大叔,也是唯一手持斧頭而非利刃的大叔。顯而易見,方塊K的歷史原型一定是一位靠武力建功的大軍事家。他的表情凝重又威嚴,微微皺眉、毫無笑意。身上的衣裝寬大又合體,上面的裝飾簡單素雅,卻也露出一種強悍的美來。
方塊大叔的原型是古羅馬共和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凱撒,他也是全世界人民都認可的有史以來最優秀的軍事家之一。毫不誇張地說,凱撒是羅馬史上第一位在海外廣拓疆圖的將領。他率領自己的部隊從義大利一直打到過不列顛,權勢最盛時身兼執政官、獨裁官等大權於一體。羅馬帝國今後由共和走向帝制的體制轉向就是由他奠定的,羅馬第一任皇帝屋大維還是他的養子。
四、梅花K:世界徵服者
梅花K大叔乍一看沒有什麼十分獨特的外表,他最大的特色在於右手中把玩著的一枚「地球儀」。梅花K的神態十分輕鬆,若仔細端詳,在我們面前呈現的仿佛不是一尊肖像畫,而是一個看淡了人生的中年人。而他手中的地球儀則透露出,他之所以能夠以如此輕鬆的神態出現,是因為他本人或許已經「掌握了全世界」。
沒錯,梅花大叔的原型就是被譽為「世界之主」的亞歷山大大帝,他也是世界歷史上最著名、最年輕的軍事天才,是歐、亞、非三洲的實際統治者。更為恐怖的是,在完成統一大業的時候,他的年紀僅僅只有20多歲。
亞歷山大師從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他的父皇是馬其頓富有權勢的君主。青年即位的亞歷山大曾先後按照馬其頓、小亞細亞、波斯、埃及、印度的次序一路向東,在各地建立起了穩固的統治。更為難得的是,年紀輕輕的亞歷山大並不是一位暴躁的專制君主。他曾率領士兵積極融入當地土著的生活,同波斯、埃及等地的地方貴族搞好關係,甚至用和親的方法安撫敵人。
亞歷山大的睿智還體現在尊重各地文化上。打童年起就跟隨老師學習語法、修辭和哲學的亞歷山大深知文化對教化臣民的重要性,他在埃及的亞歷山大裡亞興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據說藏書量曾達到10萬餘冊。在文化興盛的波斯,亞歷山大將希臘哲學帶到當地,並掀起了一股人人樂意模仿希臘文化的「希臘化」時代,這恐怕是當時最熱鬧的「追星」行動了吧。
文史君說
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何撲克牌要用字母K,卻不用數字13來顯示牌的大小呢?這是因為,13在歐美文化中是不詳的數字,耶穌在用「最後的晚餐」時門徒的數目一共有13位。而K則是英文King的第一個字母,撲克牌K所代表的標誌性人物正是世界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偉大的國王們,用K來代表這些偉大的君主,就是撲克牌蘊涵著的歷史深意。
參考文獻
劉景華:《人類六千年》,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年版。
張加龍:《撲克牌上的歷史人物》,文史月刊2010年第10期。
(作者:浩然文史·瓷國垃圾堆)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