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①別人往外跑,河南電焊工打車58公裡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

2020-12-10 猛獁視頻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傑/文圖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不斷攀升的確診病例讓不少人感到緊張,為了遏制疫情擴散,1月23日,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進行了「封城」。在封城前的幾個小時不少人離開了武漢,但也迎來了眾多逆行者。來自河南平輿縣的劉海龍是這些逆行者當中比較特別的一個,作為電焊工的他在看到武漢將要建設火神山醫院的消息後,自費打車58公裡趕到施工工地來支援建設。在接受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採訪時,這個樸實的河南漢子告訴記者,他是一個貧困戶,在他困難時國家曾幫助過他,現在發生了疫情他也想出一份微薄之力。

春節回不了河南老家的他,主動支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

看不見的病毒伴隨著春運大潮「流動」,讓起源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並迅速蔓延至全國,這場疫情的傳播速度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像。

由於恰逢春節期間, 人員流動量較大,被感染人數不斷上升。作為此次疫情的中心,武漢確診病例最多。為了控制疫情肆虐, 病毒蔓延, 武漢做出重大決定, 用封一座城的壯舉, 去護一國人的平安。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全城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原本計劃當天從武漢回駐馬店老家的劉海龍,在當天接到了車站的退票電話,被迫留在了武漢。

「我所住的地方就在我們工廠旁邊,屬於郊區,離市區還有一段距離,」劉海龍告訴記者,他在十多年前隨著其他老鄉一起,從老家駐馬店來到武漢打工,在不少工廠都幹過活,前幾年突入其他的一場車禍讓不能再乾重活,目前,在武漢一個工廠裡面做電焊工。

由於居住的地方位於武漢郊區,劉海龍一開始並未感受到此次疫情所引發的緊張情緒,滯留武漢後,在所居住的出租房裡,通過不斷刷新觀看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的報導,他了解到了此次疫情的嚴重。

據悉,為了加強對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解決現有醫療資源不足,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武漢開始爭分奪秒建設面積達2.5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除夕夜,在新聞中關注到了這一消息後,劉海龍便當即決定到現場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

打的近60公裡趕到施工現場,「我在這裡一個人都不認識」

「我是除夕晚上看到將要建設火神山醫院的消息的,也是在這個晚上決定去支援建設。」劉海龍告訴記者,除夕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既想自己老家的親人,也在擔憂疫情的進一步發展。「我是一名電焊工,建設火神山醫院肯定需要我這樣的工種,就想著既然回不了老家,就來出一份力吧。」

大年初一,劉海龍早早的便起床了,在手機地圖上,劉海龍查詢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到武漢蔡甸區知音湖畔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有58.1公裡。在武漢「封城」後,市內公交、地鐵也都暫停了運營,如何趕到現場讓劉海龍犯了難。為了能儘快趕到現場,平日裡省吃儉用的他這次很大方地叫了輛計程車花費173元打車趕到了現場。

「我去之後就來到了工程部,給他們說我是名電工想來支援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劉海龍告訴記者,聽完他的介紹,工程部的工作人員並沒有拒絕他。在進行相關登記,辦理完手續後,很快中建三局的一位工作人員便將劉海龍帶走了,並給其安排了工作。

此時,自23日深夜緊急開工火神山醫院項目,經過工人們幾十個小時的奮戰,已經挖出20萬方土方,基本完成了場地整平。就這樣,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建設大戰中,千名夜以繼日奮戰的建築工人中,又多了一名成員。劉海龍也說:「我在這裡一個人都不認識,但他們都是與我並肩作戰的共有親人。」

沒敢告訴老母親怕她擔心以為戴著口罩別人認不出來

春節這幾日,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蔓延到了劉海龍的老家駐馬店等城市,劉海龍很是擔心在老家的母親和其他親人,以及在其他城市工作的兒子,多次打電話叮囑親人們要做好防護,儘量待在家裡面不要亂跑。當電話那頭母親叮囑他也待在屋裡做好防護時,他卻對母親撒謊說自己也每天待在住處,不用擔心他。

「我想著在這裡別人都不認識我,我平常也都戴著口罩,沒人能認出我來。」劉海龍告訴記者,父親在幾年前去世了,如今年邁的母親在老家全靠大哥一個人照顧,「不想讓他們擔心我,所以就向他們撒了謊。」

雖然劉海龍想隱藏在數百名工人當中,但在1月26日,在施工現場一邊吃著午飯一邊看護施工定位旗的他被人無意中拍了下來,並發到了網上,由於正在吃午飯,劉海龍並沒有戴口罩。於是,很多人都知道了,在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有一個河南人春節沒有回家,而是自己打車來支援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

在網上,很多人都在為這個有情有義的河南人進行點讚,卻並不知道他的名字。當兒子聯繫到他時,他在電話裡叮囑兒子不要給奶奶說,免得為他擔憂。

坦言自己是貧困戶受到過國家的幫扶希望也能出份力支持國家

談及為什麼選擇要來做志願者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劉海龍坦言自己並沒有想太多,「就是覺得現在正是國家需要我的時候,能替家鄉人出份力也是好的」。

劉海龍向記者坦言,自己之所以會決定來當一名志願者,是因為自己曾受到過國家的幫扶。「我從出完事故後,為了治病家裡存的錢也都花光了,並且成為了村裡的貧困戶,」劉海龍介紹說,在我困難的時候國家幫助了我,去年還幫我在老家蓋了幾間房子,在這次疫情發生後我也應出份力,所以就義無反顧的跑過來了。」

由於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工期很是緊張,為了醫院能在既定工期建成投用,連日來,工人們都在晝夜不停地加緊施工建設,劉海龍每天也大部分時間都在工地上。交談中,記者得到他在1月26日早上7點多到工地,一直幹到了1月27日上午5點半下班,在回到宿舍休息幾個小時後,他就又回到了施工現場。

記者與劉海龍連線時已經是1月27日晚10點多了,「這點辛苦不算啥,咱還能頂得住,」劉海龍說,累點也沒啥,因為這裡工期不會就,再幹幾天就結束了,「我希望能為幫助武漢人民貢獻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也為咱們河南人掙個好名聲。」

「只希望疫情趕快過去,所有人都能夠好起來。」劉海龍告訴記者,在火神山醫院建成後如果武漢還有其他地方需要他去做志願者,他還會義無反顧的前去。「希望年後疫情結束後,我能早點回老家一趟,去看看我的母親和其他親人捫。」

相關焦點

  • 逆行「戰疫」,飛速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奇安信
    圖:奇安信8000人的全員支援群從1月30日接到公司總部的「集結令」開始,背負著公司全體8000名員工厚望的9人隊伍,從春節放假狀態迅速轉入作戰模式,從全國各地跨越數千公裡趕到武漢火神山建設現場,將捐贈給火神山醫院的價值400多萬核心安全設備護送抵現場,並立即投入安裝和調試工作,終於按期完成核心網絡安全系統的交付。
  • 小湯山醫院親歷者講述:武漢火神山醫院該注意些什麼
    7天7夜,建起一座醫院。這個奇蹟發生在2003年的北京小湯山醫院。17年後的今天,武漢將再度演繹這一幕。1月24日,武漢的「小湯山醫院」——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正在加緊施工。為有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武漢市開建專門醫院,用於收治新型肺炎患者。院址位於武漢市四環外的蔡甸區武漢職工療養院旁。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交付背後,藏著這些秘密……
    當全國人民宅在家裡時,工人們卻每天在建設「戰場」上「馳騁」3萬多步,拼勁全力想要跑贏時間...... 當天,河南沈丘白集鎮退伍老兵王國輝驅車300公裡,把8000斤冬瓜直接送到了工地上。 河南駐馬店師傅劉海龍也主動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從河南一路打車到武漢,只為了給建設工地出上一份力。
  • 支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鹽城1800頂安全帽急運武漢
    在建湖縣郵管局、建湖郵政公司大力協助下,呂從華捐贈的價值4萬元安全帽將通過郵政綠色通道,連夜運往湖北省武漢市,用於支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能把物資捐贈出去,為武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就特別高興。」
  • 禹州:侯浩克、黨卓膽、蔡有記說:建設火神山醫院,有我們仨!
    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宣布交付。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背後,是數千名逆行者的爭分奪秒、日夜趕工的見證。「能參建火神山醫院,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們的榮幸!」2月3日,參與醫院建設的禹州人侯浩克、黨卓膽、蔡有記異口同聲地說。春節期間,疫情從武漢爆發,很多人避之不及。禹州人怎麼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 「寧波製造」馳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
    一舟股份提供的網信設備公牛捐贈的牆壁開關插座近幾天,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個集中收治確診病例的臨時醫院建設情況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在兩大醫院的建設過程中,寧波製造業的優秀企業將技術領先、質量過硬的水、電、通信等急需保障產品和服務設備源源不斷輸送到工地,為醫院的順利建成奉獻寧波力量。
  • 武漢超級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隔長江相望,距22公裡
    樓市資本論獲悉,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進入最後的衝刺決戰階段,今日(2月5日)已具備交付條件。至此,武漢已在10餘天時間內,相繼建好兩座超級傳染病醫院。沿襲北京小湯山醫院而建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或就是武漢逆天改命的轉折點。前天樓市資本論深度挖掘火神山文章《揭秘火神山醫院!武漢坐西朝東絕殺之地,別墅豪宅環繞》,今天一起了解雷神山!
  • 火神山醫院建成:那些與時間賽跑的普通人
    火神山醫院建成:那些與時間賽跑的普通人 2020
  • 火神山醫院建設全過程:193秒視頻見證中國速度
    來源:人民日報1月23日下達任務2月2日完工交付建設火神山醫院從開工到投用只有10天時間193秒視頻記錄火神山醫院建設全過程見證中國速度火神山建設不完全手冊怎樣才能建一個火神山醫院?你需要三峽集團鄂州電廠全部生產人員駐廠,為武漢用電提供保證;中國鐵建高速公路優先放行火神山醫院物資;寶武鋼、浙商中拓、五礦發展提供鋼材;中國建材提供石膏板、龍骨。
  • 「惠州製造」馳援武漢,保障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設
    在嚴峻疫情當前,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相隔千裡,從除夕夜至今,眾多惠州企業正火速將醫院建設最需要的電源、通信、家電、照明物資運抵醫院建設現場,無償捐贈給醫院使用,為兩所醫院建設提供保障。
  • 火神山建設不完全手冊:如何10天建一座醫院?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火神山建設不完全手冊:與疫情賽跑,如何10天建一座醫院?10天時間建一所擁有1000張床位專門對抗疫情的醫院怎麼做到?→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網友@偶腳得偶還可以搶救一下梳理火神山醫院建設歷程整理了《火神山建設不完全手冊》向我們展示了奇蹟背後的磅礴力量下面我就把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艱辛遠超想像:「全村的龍把最硬的鱗給你!」
    2月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並收治了第一批共30名患者。至此,兩個為抗擊新冠肺炎興建的臨時醫院——火神山醫院與雷神山醫院均投入使用。十幾天來,在一億「雲監工」的注視下,兩所醫院的建設是一場與疫情的生死競速,其背後的艱辛和力量遠超常人的想像。
  • 北京青年 一同戰「疫」 | 記中建集團青年援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①馳援防疫一線的先鋒帶頭人   ——中建一局援建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項目總指揮鄧委  1月27日,農曆大年初三。  勇擔使命馳援火神山  鄧委在接到中建一局緊急援建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項目任務後,勇擔使命,任項目總指揮。他緊急集結在武漢的管理人員,迅速召開支援動員會。經過三個小時的緊急協調,鄧委迅速集合工人進入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投入機電安裝的工作中。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艱辛遠超想像:「全村的龍把最硬的麟給你」
    武漢雷神山醫院昨天(8號)交付使用,收治第一批患者共30名,這意味著,兩個為抗擊新冠肺炎建設的臨時醫院——火神山與雷神山醫院均投入使用。火神山與雷神山醫院均只設住院,不設門診,救治對象為各醫院發熱門診和住院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讓我們回到2020年1月23號下午。
  • 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展,「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越來越牽動全球目光。國際社會對中國如何做到不足十天建造如此規模的醫院非常好奇。記者就此採訪了在山東的多家建設參與方,請他們從各自角度解構了這場與疫情賽跑、創造世界醫院建設奇蹟的「中國速度」的密碼。
  • 到火神山上去戰鬥——記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安裝項目部總工程師金暉
    金暉今年43歲,是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安裝項目部總工程師,建設武漢抗擊疫情應急醫院的指令下達的第一時間,他不顧自己身患糖尿病綜合症的身體,放棄舉家回福建老家過年的計劃,第一時間向公司發出「請戰書」,通宵達旦建醫院,他說,「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能早一分鐘抗擊疫情,一分鐘都耽誤不起,」儘管內心愧對家人,但他無怨無悔。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的馬邊「父子兵」
    「我要去支援武漢,你去嗎?」「去!」2月1日,原本已收拾好行李,打算回家團年的荍壩鄉東升村2組盧定根、盧乾寨父子倆,意外在微信群中看見火神山醫院急需工人的消息後,便毅然放棄回家團聚的念頭,迅速收拾工具,踏上了前往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的徵程。
  • 馳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東莞製造」與時間賽跑!
    東莞市中冠自動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何永昌介紹,公司12套醫用氣密自動門將用於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東莞製造」正與時間賽跑,全力參與抗疫,為一線提供有力的支援。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稍有空隙,思緒總會回到火神山,想起機器轟鳴、人聲鼎沸的日與夜。時針回撥,1月23日。疫情突發,迅速蔓延。武漢市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模式,在蔡甸知音湖畔修建一座容納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兩天後,又決定在30公裡外的江夏黃家湖畔,再建一座雷神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