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傑/文圖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不斷攀升的確診病例讓不少人感到緊張,為了遏制疫情擴散,1月23日,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進行了「封城」。在封城前的幾個小時不少人離開了武漢,但也迎來了眾多逆行者。來自河南平輿縣的劉海龍是這些逆行者當中比較特別的一個,作為電焊工的他在看到武漢將要建設火神山醫院的消息後,自費打車58公裡趕到施工工地來支援建設。在接受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採訪時,這個樸實的河南漢子告訴記者,他是一個貧困戶,在他困難時國家曾幫助過他,現在發生了疫情他也想出一份微薄之力。
春節回不了河南老家的他,主動支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
看不見的病毒伴隨著春運大潮「流動」,讓起源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並迅速蔓延至全國,這場疫情的傳播速度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像。
由於恰逢春節期間, 人員流動量較大,被感染人數不斷上升。作為此次疫情的中心,武漢確診病例最多。為了控制疫情肆虐, 病毒蔓延, 武漢做出重大決定, 用封一座城的壯舉, 去護一國人的平安。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全城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原本計劃當天從武漢回駐馬店老家的劉海龍,在當天接到了車站的退票電話,被迫留在了武漢。
「我所住的地方就在我們工廠旁邊,屬於郊區,離市區還有一段距離,」劉海龍告訴記者,他在十多年前隨著其他老鄉一起,從老家駐馬店來到武漢打工,在不少工廠都幹過活,前幾年突入其他的一場車禍讓不能再乾重活,目前,在武漢一個工廠裡面做電焊工。
由於居住的地方位於武漢郊區,劉海龍一開始並未感受到此次疫情所引發的緊張情緒,滯留武漢後,在所居住的出租房裡,通過不斷刷新觀看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的報導,他了解到了此次疫情的嚴重。
據悉,為了加強對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解決現有醫療資源不足,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武漢開始爭分奪秒建設面積達2.5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除夕夜,在新聞中關注到了這一消息後,劉海龍便當即決定到現場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
打的近60公裡趕到施工現場,「我在這裡一個人都不認識」
「我是除夕晚上看到將要建設火神山醫院的消息的,也是在這個晚上決定去支援建設。」劉海龍告訴記者,除夕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既想自己老家的親人,也在擔憂疫情的進一步發展。「我是一名電焊工,建設火神山醫院肯定需要我這樣的工種,就想著既然回不了老家,就來出一份力吧。」
大年初一,劉海龍早早的便起床了,在手機地圖上,劉海龍查詢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到武漢蔡甸區知音湖畔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有58.1公裡。在武漢「封城」後,市內公交、地鐵也都暫停了運營,如何趕到現場讓劉海龍犯了難。為了能儘快趕到現場,平日裡省吃儉用的他這次很大方地叫了輛計程車花費173元打車趕到了現場。
「我去之後就來到了工程部,給他們說我是名電工想來支援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劉海龍告訴記者,聽完他的介紹,工程部的工作人員並沒有拒絕他。在進行相關登記,辦理完手續後,很快中建三局的一位工作人員便將劉海龍帶走了,並給其安排了工作。
此時,自23日深夜緊急開工火神山醫院項目,經過工人們幾十個小時的奮戰,已經挖出20萬方土方,基本完成了場地整平。就這樣,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建設大戰中,千名夜以繼日奮戰的建築工人中,又多了一名成員。劉海龍也說:「我在這裡一個人都不認識,但他們都是與我並肩作戰的共有親人。」
沒敢告訴老母親怕她擔心,以為戴著口罩別人認不出來
春節這幾日,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蔓延到了劉海龍的老家駐馬店等城市,劉海龍很是擔心在老家的母親和其他親人,以及在其他城市工作的兒子,多次打電話叮囑親人們要做好防護,儘量待在家裡面不要亂跑。當電話那頭母親叮囑他也待在屋裡做好防護時,他卻對母親撒謊說自己也每天待在住處,不用擔心他。
「我想著在這裡別人都不認識我,我平常也都戴著口罩,沒人能認出我來。」劉海龍告訴記者,父親在幾年前去世了,如今年邁的母親在老家全靠大哥一個人照顧,「不想讓他們擔心我,所以就向他們撒了謊。」
雖然劉海龍想隱藏在數百名工人當中,但在1月26日,在施工現場一邊吃著午飯一邊看護施工定位旗的他被人無意中拍了下來,並發到了網上,由於正在吃午飯,劉海龍並沒有戴口罩。於是,很多人都知道了,在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有一個河南人春節沒有回家,而是自己打車來支援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
在網上,很多人都在為這個有情有義的河南人進行點讚,卻並不知道他的名字。當兒子聯繫到他時,他在電話裡叮囑兒子不要給奶奶說,免得為他擔憂。
坦言自己是貧困戶受到過國家的幫扶希望也能出份力支持國家
談及為什麼選擇要來做志願者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劉海龍坦言自己並沒有想太多,「就是覺得現在正是國家需要我的時候,能替家鄉人出份力也是好的」。
劉海龍向記者坦言,自己之所以會決定來當一名志願者,是因為自己曾受到過國家的幫扶。「我從出完事故後,為了治病家裡存的錢也都花光了,並且成為了村裡的貧困戶,」劉海龍介紹說,在我困難的時候國家幫助了我,去年還幫我在老家蓋了幾間房子,在這次疫情發生後我也應出份力,所以就義無反顧的跑過來了。」
由於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工期很是緊張,為了醫院能在既定工期建成投用,連日來,工人們都在晝夜不停地加緊施工建設,劉海龍每天也大部分時間都在工地上。交談中,記者得到他在1月26日早上7點多到工地,一直幹到了1月27日上午5點半下班,在回到宿舍休息幾個小時後,他就又回到了施工現場。
記者與劉海龍連線時已經是1月27日晚10點多了,「這點辛苦不算啥,咱還能頂得住,」劉海龍說,累點也沒啥,因為這裡工期不會就,再幹幾天就結束了,「我希望能為幫助武漢人民貢獻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也為咱們河南人掙個好名聲。」
「只希望疫情趕快過去,所有人都能夠好起來。」劉海龍告訴記者,在火神山醫院建成後如果武漢還有其他地方需要他去做志願者,他還會義無反顧的前去。「希望年後疫情結束後,我能早點回老家一趟,去看看我的母親和其他親人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