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本刪減21分鐘,電影《無主之作》你或許不知道的歷史情節

2020-12-14 電影天下客

電影《無主之作》在歡喜首映APP播放, 看完後令人有著長久的回味!中國版本刪減了其中的21分鐘,使得有些情節應該有重大的確實。

這部豆瓣8.6分的高分影片(IMDB7.7分),是由2007年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竊聽風暴》的導演馮·多納斯馬爾克(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執導,並獲得201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和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電影原型-德國畫家、攝影家格哈德-裡希特(Gerhard Richters,)

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人物德國畫家、攝影家格哈德-裡希特(Gerhard Richters, 1930-至今)的人生經歷改編而成。 描寫了主人公庫爾特在追求藝術成長的道路上的坎坷經歷和愛情故事。

電影《無主之作》的幾個歷史背景

這部電影既是一部人物傳記影片,也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影片,它由諸多歷史事件和場景為時空線索串聯了主人公幾十年的人生經歷。

納粹反現代藝術-「頹廢藝術」展覽

頹廢藝術(Entartete Kunst)是特指納粹德國描述當代藝術的代名詞。其中繪畫和音樂都在位列其中。 頹廢藝術泛指猶太藝術家、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傾向畫家、音樂節等的作品。 通過批評這些藝術作品的「頹廢」和「墮落」進而達到納粹德國完成思想洗腦和控制個人思想的目的。

1937年納粹政府在慕尼黑舉辦了「頹廢藝術」展,之後再德國的幾個城市巡展,其中包括影片開始的1937年的德勒斯登「頹廢藝術展」。

(1937年希特勒參觀由他親自發動的「頹廢藝術展」)

小主人公庫爾特和阿姨伊莉莎白在德勒斯登藝術博館聽解說員猛烈批評和抨擊德國的藝術被猶太人、無政府主義、印象派、抽象派佔領了。

而一副蘇聯畫家的抽象派作品,支付費用高達2000馬克,相當於一個普通德國工人一年的收入,他認為這樣一副作品連小庫爾特都可以畫的出來, 暗示這些「狗屁」藝術家榨取了德國老百姓的血汗。

純種雅利安人計劃-生命之泉計劃(德語:Lebensborn e. V.)

「生命之泉計劃」是納粹德國實施一個保證純正雅利安人種的生育繁殖計劃,由希特勒親自主持,意在保留純正的雅利安血統的人種。1935年12月開始建立機構並實施,在國民中挑選精英分子,與家庭背景「根兒紅苗正」的德國女士未婚生育。

同時也把含有精神疾病的人送進療養所或毒氣室。

電影中的西班德教授是一個忠實的納粹黨徒,雅利安人血統論的忠實支持者和實施者,是他親手將伊莉莎白送進了醫院,最後死在毒氣室中。

庫爾特的阿姨伊莉莎白

德勒斯登大空襲

盟軍於1945年2月13-14日(情人節)期間對德勒斯登「無差別轟炸」導致平民大量死傷,根據德國納粹政府的偽造了TB47報告,報告稱有大約3.5至4萬死亡,而真實的死亡報告人數只有2萬。

報告中有一句描述道:「由於謠言遠勝過真實,讓我們能被真實的數據所構成。」(注釋1)。意思是讓我們用看似真實的數據來接近真實,言外之意就是造假。

電影表現的德勒斯登大空襲中,庫爾特腦海中一片紅色的海洋和盟軍飛機飛過頭頂的鏡像, 這成為他後來創作的素材之一。

電影中的1961年3月13日,是庫爾特和伊莉莎白乘坐火車逃離東德的時間。在火車站警察一聲吼叫令人心驚膽寒。進入西德後他們就成為難民被西德政府接待和安排。

而之後的柏林圍牆是建於1961年的8月13日,離開東德就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

欣賞《無主之地》還可以從一下幾個角度來看:

精彩曲折的電影故事

第一堂藝術啟蒙

庫爾特姨媽麗莎白對藝術和音樂有著非常強的感知力,特別是在高音「拉」(la)這個特定的音符,她能夠體會到與常人的不同。他對藝術作品也有非常強烈的鑑賞力。

而這種超出常人的行為方式被認定為患有精神病, 從而被送進了所謂的療養所最後被實施殘酷的「安樂死」。

伊莉莎白阿姨幾乎是男主人公小庫爾特的第一位藝術啟蒙老師。「藝術應該表達真實」,並發現自我真實的感受,是伊莉莎白對庫爾特的第一堂藝術啟蒙課。

萬物皆有連接

少年庫爾特在大樹上總結出人類最基本的認知觀念是「萬物皆有連接,萬物皆有關聯」,於是開始自己艱苦的創作生涯和藝術求索之路。

這句話也為庫爾特後來的藝術創新奠定了思想基礎。

與太太伊莉莎白的愛情

愛情線是電影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電影中影響庫爾特藝術啟蒙的阿姨叫伊莉莎白, 而她太太的名字也非常巧合的叫伊莉莎白。

導演精心安排這個環節意思並不是偶然的,是希望表達歷史和現實的衝突和對立,

進而增大了庫爾特和嶽父的衝突和對立。

我為藝術生,不為政治活!

電影中的庫爾特對藝術的追求和探索,對服務於政府和意識形態的藝術形式給予了巨大的諷刺和批判,特別是在公共圖書館中的壁畫的場景。

在東德的藝術院校他能夠學到的也僅僅是,藝術為政治思想服務的社會主義藝術表達理念,完全沒有自我可言。

庫爾特所倡導的藝術理念是「為藝術而藝術」, 不為任何的政治思想意識形態而表現, 這樣就更大程度上還原了藝術的創造性、思想性和真實性。

美妙的拍攝和精美的電影畫面

這部電影在拍攝上非常精妙的, 攝影師凱萊布-夏奈爾6次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 這部電影是他第6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

表現納粹德國衛生部實施雅利安人計劃會議的鏡頭。兩排的黑色的制服中襯託出的納粹黨徽醒目刺人,令人不寒而慄。

德國小鎮的風景成就了一個具有天分的藝術家的特質和所有的想像;

(美麗的德國小鎮,是庫爾特對自然和真實感知的來源)

(電影畫面-少年庫爾特生活的德國小鎮)

在表現庫爾特和伊莉莎白愛情的故事中電影常常運用了暗黑的和強烈的黑色色調來映襯出兩人愛情遇到的巨大的艱苦風浪。

在畫室中的構圖和布局簡約、醒目。

在表達庫爾特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又使用了大量的光亮的明亮的視角是見陽光暖色調

復仇不一定用刀槍,原來畫筆也可以!

《無主之地》並不是一個「復仇的故事」, 但是他卻講述了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藝術家, 當他明白自己的孩子是嶽父親手殺害之後, 毅然決然的用畫筆表達了對納粹的雅利安人種論的深惡痛絕和無情的復仇。

這個電影中線索關聯是這樣的:

-妻子伊莉莎白講述小的時候,她看見父親穿著黨衛軍軍官制服的場景;

-伊莉莎白講述她的父親親自為格林夫婦看病的故事

-在西德落網的納粹德國衛生部的官員

-聯想到自己的孩子被嶽父殺害

-最後在畫稿中,把德國通緝犯,嶽父,自己和姨媽伊莉莎白都呈現在畫作之上。

藝術獨立於任何政治意識之外!

電影中批判了藝術不能夠獨立於政治和思想意識之外的納粹主義和一切制藝術為政治服務的東德社會主義的創作理念。

東德藝術家們沒有自己的想像和創作的自由只有為政府和政治規功頌德的所謂的藝術作品。

表現大眾的趨炎附勢的城市化的文藝作品和二戰期間的納粹德國對藝術家的限制打壓和滅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抽象刻板的條幅,文字內容:病人殺手)

雖然西德有著充分自由的創作空間和對藝術的想像, 但是純粹繪畫的藝術家仍然在社會當中沒有立足之地,只能靠賣畫為生。

而庫爾特連一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靠嶽父的幫助在醫院找到了一個洗地板的工作。

(庫爾特在杜塞道夫藝術學院的指導教授)

庫爾特來到了西德, 而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仍然有著對所謂藝術符合大眾和上等權貴有錢階級服務的商品化趨勢這一點是庫爾特難以忍受和無法接受的。

電影圍繞著藝術究竟是為當權者服務還是應該獨立於政治思想意識之外追求單純的藝術形式電影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藝術不應該趨附於任何政治,甚至是商業。

《竊聽風暴》和《無主之作》

這部電影是德國導演馮·多納斯馬爾克繼2007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竊聽風暴》之後的又一部力作。

相比較電影《竊聽風暴》(又名《他人的生活》), 在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民主德國制度下人性的扭曲壓抑和反叛, 進而使得一個竊聽者回歸人性的故事。

《無主之作》並沒有像《竊聽風暴》那樣將電影故事的焦點放到對扭曲人性的挖掘上而是更多的筆墨描述了一個堅持為藝術而藝術的德國繪畫藝術大師的成長之路。

題外話: 非常有趣的是在歡喜首映APP的播放的《無主之作》是少了21分鐘的刪減版,刪減的原因不詳,這是不是對影片的某種程度的現實的佐證呢? 我們不得而知,希望是向電影致敬吧!

相關焦點

  • 聊電影《無主之作》
    《無主之作》 「 只有在藝術中,自由才不是幻想 」2006年,德國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憑藉自編自導的電影《竊聽風暴》而聞名於世。而十幾年後,導演又拍了一部以德國歷史作為背景的電影:《無主之作》。但是和上一次不同,這次的故事並非完全虛構。電影主角的原型,是德國當代繪畫大師丹尼爾·裡希特。
  • 復聯4刪減情節有哪些?復聯4電影刪減情節介紹
    5月6日復聯4電影的劇透正式被解禁,媒體也可以自由談論電影內的劇情,其中羅素兄弟導演就在接收採訪時就談到了復仇者聯盟4電影中一段被刪減的劇情。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這段被刪減的劇情裡,美國女星凱薩琳·蘭福德扮演鋼鐵俠女兒長大後的樣子。
  • 豆瓣8.6《無主之作》:以藝術之名,超越個人命運與歷史罪惡
    12年之後他又帶來了一部相似題材的電影——《無主之作》。但是這次他沒有再糾纏於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善惡交鋒,而是以藝術之名,對個人與歷史做一次極端大膽的解讀。納粹德國時期,庫爾特(湯姆·希林 飾)美麗的姨媽伊莉莎白具有極高的藝術天分,喜歡被納粹定義為「頹廢藝術」的現代主義畫作。
  • 《無主之作》:穿越歷史的長河,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
    這部《無主之作》以情色的大尺度和藝術美感的小尺度,通過一個畫家在追求藝術道路上最終回歸真實,回歸自我的過程。真相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真相就在哪裡,而當事人不知道罷了。《無主之作》的情色尺度很大,若是看完影片再回溯,則發現情色原來有另一層涵義在內,在東德這種體制的壓迫之下,庫爾特與艾麗的偷情是自我的尋找和釋放,只有在這種身體沒有遮攔的狀態下,兩個人才能找到自由的感覺。
  • 《無主之作》《不愛鋼琴師》:透過他者、愛或電影,完成自我辯證
    柏林男孩》詩意的黑白攝影風格而廣為人知的德國導演楊歐雷傑斯特,其新作《不愛鋼琴師》 ,某種程度上能與同樣為德國導演的弗洛裡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 《無主之作》 進行對照。《不愛鋼琴師》將一位母親於60歲生日當天所遇到的所有事情濃縮成一個半小時的故事,而《無主之作》則是以三個小時的篇幅,講述了一位東德青年自二戰期間到1960年代、橫跨將近三十年的生命歷程。
  • 《無主之作》自我和自由創造藝術
    今天聊聊電影《無主之作》。片名Werk ohne Autor / Never Look Away / Work Without Author (2018)。人物傳記電影是獲獎電影中較為受評委歡迎的一個題材,這部《無主之作》正是這樣一部衝刺頒獎季的傳記電影。
  • 《無主之作》——庫爾特
    當光與影在偶然重疊後,庫爾特才發現與眾不同不需要用另類去展現。所謂的無主之作,應該從既有流派裡面摳離出自我的東西,用最真實的表達來反應現實,也唯有真實才能成為最和諧的音符。三段故事,一條成長線,構建出影片的主題。
  • 推個電影|無主之作
    《無主之作》是由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執導,湯姆·希林、塞巴斯蒂安·考奇、葆拉·貝爾、莎斯齊婭·羅森達爾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根據德國視覺藝術家格哈德·裡希特的人生經歷改編,通過講述藝術家前半生的成長經歷,表現其是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藝術、尋找藝術、實現成功的故事。
  • 《無主之作》:一個歷史與藝術相通的電影,自由是藝術生涯的真諦
    是人類情感的共鳴,它脫離任何形式和規矩,只留存於你我的心中,這就是《無主之作》。影片正如名字一樣,它揭示了現代藝術,應該是自由的,不被政黨所束縛,只去用畫筆描述表達,不發表任何看法,呈現出的作品由賞析者去評判。
  • 《無主之作》震撼人心的德國藝術片
    《無主之作》2018年在義大利上映,導演費羅裡安曾在2007年評《竊聽風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該片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德國藝術家格哈德·裡希特的真實經歷,剛上映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在德國也被一部分公民強烈抵制,德國的柏林電影節也明確拒絕了《無主之作》參加。
  •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德國藝術家格哈德·裡希特《無主之作》是根據被稱為「全球最貴的在世畫家之一」的德國藝術家格哈德·裡希特的人生經歷改編,通過將主人公庫爾特的人生經歷與歷史背景相結合,表現庫爾特是如何在歷史洪流的挾裹中探尋藝術之路,尋找真實自我的故事。
  • 日本泡沫經濟催生電影《敦煌》,為何刪減40分鐘,臺詞大有深意
    另一部則是史詩電影《敦煌》,那部電影除了讓筆者感受到沙漠的深邃之外,還有一個異樣的感覺,這電影的風格怎麼有些奇怪。長大了才知道,《敦煌》原來是中國和日本合拍的,從原著作者、編劇、導演到演員,幾乎全是日本人,這是一部日本看中國歷史的作品。
  • 你所不知道的《大話西遊》:周星馳主演的110分鐘加長版仍不完整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叫《大話西遊》。2017年《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110分鐘加長版 並非完整版,其實被刪除的還有這4分鐘的戲。(同期視頻可搜索你所不知道的《大話西遊》:加長版僅多了4分鐘,110分鐘仍不完整)
  • 無刪減版,能讓「爛片」起死回生?
    無刪減版,能讓「爛片」起死回生?   其中的原因,在於這部作品的上映版本片長144分鐘,雖然已經不短了,但是對於這部史詩大片來說,實在有點捉襟見肘。   影史經典《美國往事》美國公映版只有139分鐘,導剪版為229分鐘   等到影片發行DVD,如果影片質量不錯,或許導演會得到機會在碟片裡附上按照自己意願剪輯的一個版本
  • 《姜子牙》大量刪減,導致劇情崩盤?200分鐘完整版我們沒看過
    原本《姜子牙》電影就是按照200分鐘為基本時間製作的,這樣長的電影不符合影院上映的規則,因此大量刪減就不可避免了。在明知道電影院上映規則,不容許超時長電影的情況下,還將《姜子牙》做成200分鐘,想要上映就不免刪減大量劇情,也算是一種失誤吧。鬥膽猜測導演的意願,導演或許有意將《姜子牙》200分鐘完整原片放出來,寧肯超出時長,也不願意用100分鐘左右時間敷衍。
  • 臺灣上映遭抵制,內地播出刪減17分鐘,你所不知道的《青蛇》
    再加上當時梅豔芳和鞏俐親如姐妹,你不拍,那我也不拍了。這不就難為徐克了麼。當初徐克寫劇本的時候,就是按照鞏俐和梅豔芳的性格特點寫的。不試不知道,一試,對味。就這樣,史上最帥法海就此誕生。演員和角色之間,冥冥之中是註定的。相信很多人對電影後期法海和白蛇鬥法那場戲記憶深刻。
  • 吳京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內地上映被刪減近20分鐘,卻依然經典
    文/娛樂圈貓眼吳京的新電影《金剛川》上映後,票房一直不太理想,吳京「票房之王」的稱號備受質疑,因為一部電影的票房成績而質疑吳京的實力,貌似有點太武斷了,畢竟吳京曾拍攝過很多票房不錯的電影,而且吳京的故事還被改拍成電影過
  • 《魔獸》電影刪減內容曝光:史上最醜精靈
    近段時間,《魔獸》電影的話題刷爆了媒體版面,憑藉玩家強大的情懷,這部魔幻電影不斷刷新票房紀錄。不過你知道嗎,咱們現在看到的影片並非原始完整版本。而且國內並非特例,全球都一樣。據悉,《魔獸》正式上映版本刪減了大約20分鐘內容,其中包含了一些解釋背景的內容,而這也是為何有的觀眾認為有些劇情突兀接不上的原因。
  • 帶你看FateHF劇場版首映,國內版比原版刪減了這些情節
    沒關係,讓小編帶你看Fate劇場版並且盤點一下國內引進版本比起原版刪減了哪些情節。定個基調,這次的文章並不是想要批評什麼,只是就事論事,大家根據小編盤點的刪減情節選擇性觀看就好。小編說的順序是按時間順序哦。首先被刪的情節是士郎被砍的情節。看過原版的你們應該都知道呆毛王和B叔幹架時,士郎上去幫Saber擋了一刀。
  • 14分鐘刪減補完《金剛狼3》藍光版公布
    今年的超級英雄大片《金剛狼3》前段時間在國內熱映,情懷口碑票房豐收,這不僅是休叔的告別之作,也是《金剛狼》電影的最後一部。不過,在國內上映的版本有些遺憾,最精彩的14分鐘遭到刪減。據悉,《金剛狼3》在內地院線版的片長為123分鐘,而海外院線版時長為137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