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讀書那時,看到爺爺屋裡有老舊的黃曆,真是發現了寶一般。
皇曆上不僅有兩種日期對照,還有天幹地支,「忌、宜」等,更有春聯,百家姓等傳統文化的文句。譬如春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是爺爺喜歡的,每年就算不寫成春聯貼門上,單是看著這皇曆上的春聯,就越看越高興,於是朗誦起來:天增歲月人增壽啊,春滿乾坤福滿門呢。仿佛一整年的不順全過去了,新氣象帶著料峭春風拂面而來了!
讓我覺得好的文句,卻是皇曆上的「增廣賢文」。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這太讓人受用了。一個字千金,若寫一本書,豈不是要請幾個人才能把「金」運到家裡?鄉場上寫春聯的老先生,不就是一字值千金麼?過年那幾天從早寫到晚,賺了不少錢,名滿全鄉啊。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確是這樣啊,我想栽葡萄,還學了學校培訓課,但嫁接後死掉了。我如此用心卻失敗了。後來我折斷生產隊某家人的柳枝,往院牆一插,半個月就長出了新芽!
爺爺也會時常拿《增廣賢文》上的句子講一通道理。譬如「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爺爺說,出門在外,遇到的人,不能把心裡的話全都告訴給別人,要是把什麼話都說出來了,一定吃虧。有道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看著孫兒輩們都一天天長大,讀書了,漸漸成年了,爺爺就感嘆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這個我也能體會,一年前我還是五年級,一年後我就六年級了,馬上小學畢業了。而原本四年級的小孩們,一下子替代了我們,成為了五年級。四年級的小孩是新人,我們就是「舊人」了。
很多年後,我深切體會到《增廣賢文》的巨大魅力,幾乎把古往今來的人事物的道理都說了出來,說它是做事為人的指引,非常貼切。在社會人生的旅程中,最難的是遇到知己。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每每讀到這樣的文句,是多麼深入世情世理呢。曾經有個朋友,他很會結交人,雖然沒有達到朋友滿天下,只要他吆喝一聲,起碼有幾十個人響應,每次請客都要坐好幾席桌,讓人羨慕他的朋友圈。
可是,自從他不順出事後,幫助他的人不多,即使有朋友相助,也是帶著「還人情」的態度,沒幾個誠心的。
有次他唱歌,唱到周華健的「朋友」,竟然哭了。
古人常說:得一知己足矣。嘴巴上說這話的人太多,知道道理的人也一抓一大把,真正得到那個」知己「的,卻少得可憐。於是很多人就泛泛而交了,戴著面具浮浮沉沉……
《增廣賢文》應該是常常品讀的經典之作,適用於任何人群。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