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幾乎把古往今來的人事物的道理都說了出來

2020-12-14 北小窗

少年讀書那時,看到爺爺屋裡有老舊的黃曆,真是發現了寶一般。

皇曆上不僅有兩種日期對照,還有天幹地支,「忌、宜」等,更有春聯,百家姓等傳統文化的文句。譬如春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是爺爺喜歡的,每年就算不寫成春聯貼門上,單是看著這皇曆上的春聯,就越看越高興,於是朗誦起來:天增歲月人增壽啊,春滿乾坤福滿門呢。仿佛一整年的不順全過去了,新氣象帶著料峭春風拂面而來了!

讓我覺得好的文句,卻是皇曆上的「增廣賢文」。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這太讓人受用了。一個字千金,若寫一本書,豈不是要請幾個人才能把「金」運到家裡?鄉場上寫春聯的老先生,不就是一字值千金麼?過年那幾天從早寫到晚,賺了不少錢,名滿全鄉啊。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確是這樣啊,我想栽葡萄,還學了學校培訓課,但嫁接後死掉了。我如此用心卻失敗了。後來我折斷生產隊某家人的柳枝,往院牆一插,半個月就長出了新芽!

爺爺也會時常拿《增廣賢文》上的句子講一通道理。譬如「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爺爺說,出門在外,遇到的人,不能把心裡的話全都告訴給別人,要是把什麼話都說出來了,一定吃虧。有道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看著孫兒輩們都一天天長大,讀書了,漸漸成年了,爺爺就感嘆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這個我也能體會,一年前我還是五年級,一年後我就六年級了,馬上小學畢業了。而原本四年級的小孩們,一下子替代了我們,成為了五年級。四年級的小孩是新人,我們就是「舊人」了。

很多年後,我深切體會到《增廣賢文》的巨大魅力,幾乎把古往今來的人事物的道理都說了出來,說它是做事為人的指引,非常貼切。在社會人生的旅程中,最難的是遇到知己。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每每讀到這樣的文句,是多麼深入世情世理呢。曾經有個朋友,他很會結交人,雖然沒有達到朋友滿天下,只要他吆喝一聲,起碼有幾十個人響應,每次請客都要坐好幾席桌,讓人羨慕他的朋友圈。

可是,自從他不順出事後,幫助他的人不多,即使有朋友相助,也是帶著「還人情」的態度,沒幾個誠心的。

有次他唱歌,唱到周華健的「朋友」,竟然哭了。

古人常說:得一知己足矣。嘴巴上說這話的人太多,知道道理的人也一抓一大把,真正得到那個」知己「的,卻少得可憐。於是很多人就泛泛而交了,戴著面具浮浮沉沉……

《增廣賢文》應該是常常品讀的經典之作,適用於任何人群。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了。

相關焦點

  • 《增廣賢文》告訴我們的10個做人道理,學會一半,受用終生
    《增廣賢文》又名《古今賢文》,顧名思義,以古時之例,洞察今日之事,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中國古代格言集。書中都是一些警醒世人的諺語格言,對人生有很大的借鑑和指導意義。9、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人都是很現實的,有錢人說的話都是真理,而窮人說的話卻沒人願意相信。就像同一句話普通人說出來大家都不會在意,而那些位高者說出來大家會奉為真理。
  • 古人說:「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道出為人處世的道理
    古人說:「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道出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字面意思非常簡單,就是一件事如果你會的不全,就不要說出來,寧願當做是全不會。可能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好多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也一定要虛心提出來,讓大 家幫忙一起解決處理。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就是這個道理。拿到工作 或任務,千萬不要不懂裝懂,最後鬧得工作沒做好,還落得被同事恥笑的下場,那就很 不好了。
  • 《增廣賢文》十句名言,字字珠璣,看完讓人大徹大悟
    反映了社會上某些人與人之間單純金錢關係的不正常現象:親與不親完全決定於錢財的多和少。五、早把甘旨勤奉養,夕陽光陰不多時如果不趁父母健在的時候,好好孝順他們,否則到他們體弱多病的晚年時,你想奉養他們都沒有機會了六、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誰都會議論別人的是是非非,而每一個人也都會被別人在背後議論。
  • 《增廣賢文》10句格言,醍醐灌頂,讓人恍然大悟
    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也是出自《增廣賢文》中,一事無成的中年人,早點讀懂悟透《增廣賢文》中這10首金句,運氣不請自來,記得收藏。1.平為福,有餘為害者,物莫不然,而財其甚者也均平是福,有餘是害,凡物都是這樣,而財貨為害尤大。
  • 要知江湖深,一個不作聲,看《增廣賢文》中赤裸裸的社會潛規則
    這句話提示人們要善於觀察事物,透過事物現象認識事物本質。察言觀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與別人交流說話時,要知道察言觀色的真諦,學會了察言觀色,我們就可以去看透人心,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心裡就會更加的踏實。如果你能夠記住以上這十句話,你就能夠更好的揣摩別人內心所想,更好的把握人心,從而讓自己處於一個不敗的地位。
  • 《增廣賢文》:羊左二鬼戰荊軻,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不久,左伯桃託夢給羊角哀,說自己的埋骨之處與荊軻的墳墓不遠,自己總受荊軻欺辱。羊角哀醒來後,淚流滿面,吩咐家人將他與羊角哀合葬在一起後,便自刎於左伯桃墓前,赴陰間共戰荊軻,從此就留下了「二鬼共戰荊軻」的動人故事。正如《增廣賢文》中收錄的那句話:「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 俗語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真的有道理嗎?其實只說對了一半
    在我們中國人眼中,似乎對於老話「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深信不疑,尤其是現在很多「媽寶男」層出不窮,大家對「兒大避母」這個觀點更是無比贊同,其實這句老話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放到現在我認為只說對了一半。「兒大避母」不僅僅是生理方面迴避母親,更重要的則是男孩心理上與母親的遠離,這樣男孩才會更早的獨立。
  •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增廣賢文》中10大金句,道破人性現實
    2.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人和人的交往不要太深,免得到老產生怨恨之心。矛盾往往容易發生在最親密的人之間。3.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什麼人背後不被人說,又有誰在別人面前不去議論人呢?人前人後,說長道短,傳人不善,於己何益?天道好還,絲毫不爽!4.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 人的一生應該追求什麼?其實《增廣賢文》中的這3句,已經道明
    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麼,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這個答案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形形色色的。但我們應該知道成功有很多種定義,有些人終生都在追逐名利,有些人畢生都在燈紅酒綠,還有更多的人在平淡充實,日復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過平凡的一生,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 《增廣賢文》說:「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你知道什麼意思麼
    從閨蜜嘴裡我才得知,她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特別是聽到我說閨蜜的新工作是在老公的支持和鼓勵下換的,心生嫉妒,竟然和閨蜜老公聯繫上了,言辭裡滿是羨慕(大家本就都是老同學,都認識有聯繫),還約她老公單獨出去玩。閨蜜老公察覺不對,就告訴了老婆,這下閨蜜氣炸了。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增廣賢文》經典的20句,值得收藏
    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是幾千年來形成的思想文化更是讓人受益無窮。這些文化不僅影響對文人、士大夫影響深遠,對黎民百姓同樣意義重大。民間很多民俗文化都是來自於古代諸子百家、聖人先賢的傳世經典。但是中國曾經有一部古訓集很少有人知道,名叫《增廣賢文》。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增廣賢文》中經典20句,看透人性
    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是幾千年來形成的思想文化更是讓人受益無窮。這些文化不僅影響對文人、士大夫影響深遠,對黎民百姓同樣意義重大。民間很多民俗文化都是來自於古代諸子百家、聖人先賢的傳世經典。但是中國曾經有一部古訓集很少有人知道,名叫《增廣賢文》。
  • 《增廣賢文》中的3句話,句句經典
    人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有什麼用?該如何讀書?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古語有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比喻一個人只要飽讀詩書,便能才華橫溢,學有所成,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雖然很多人知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書到用時方恨少」這些道理,但也難免會說:你看我很少讀書,但還是能做好工作,結婚生子,過上好日子。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不讀書會阻礙工作發展,無法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維,對孩子的教育也有所影響。為什麼現在的人們變得越來越焦慮了呢?
  • 俗語:寧讓男大一辰,不讓女大一春,祖宗留下的說法,有道理嗎?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嫁娶古往今來都是頭等大事,在古代或許更多的是為了延續家族傳承,繁衍後代子孫。不讓女大一春「春」大家都知道是一個季節的代名詞,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明了了,不能讓女子大男子一個春天。我們都知道古代是男權社會,女子的地位很低,畢竟封建年代大家都處在家國同構的社會環境中,君為臣父,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 《增廣賢文》:言多必失,直言賈禍
    《增廣賢文》裡說「百病從口入,百禍從口出」。意思是,許多病都是「吃」出來的,那些亞健康的人,都是因為不注重飲食而導致的;許多禍都是「說」出來的,一些人口不擇言、出言不慎、不分場合,結果惹出麻煩。同事和朋友不同,不是什麼事都能說的,不要把同事當作朋友一樣去抒發和傾訴,人家不僅同情你,說不定還在背後暗自慶幸。還有一些同事,是看戲不怕臺高的,什麼話一到他的嘴巴,再經他一傳,基本上所有人都會知道了,那到時你在公司怎麼混了?2、家庭收入情況《增廣賢文》裡說「客不離貨,財不露白」。
  • 《增廣賢文》中的格言警句,悟透之後,受益匪淺
    《增廣賢文》被稱為「國學經典」,所涉及的內容也十分廣泛,包括禮儀道德、為人處世、天文地理等。其中很多關於為人處世、人生方面的內容,所體現出來的道理都是深刻的,經過時間的檢驗,成為警醒後人的格言警句。1.
  • 說的真的有道理嗎?
    這個時候旁邊的人可能就會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但是卻沒人能夠說出其背後的科學依據,那麼這句俗語是真的嗎?但是當今社會還有人對這些話深信不疑,人們沒有過濾的選擇相信所有古人留下來的話,但其實有些話能信,有的話則毫無科學依據和道理,這些民諺俗語雖然都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但是有沒有科學依據,就需要我們自己去判斷。
  • 人情似紙張張薄,增廣賢文十條勸世良言,說透人性,值得收藏
    人情世故是中國文化之精髓,指為人處世的方法、規則、體系、禮儀、講究,早先來源於文天祥《送僧了敬序》中"姑與之委曲於人情世故之內"一句,是說只講原則不懂策略的人是吃不開的,儘管人情世故沒有道理,但像文天祥這樣的人也要忍受並為之妥協。
  • 《增廣賢文》最警醒的10條處世之道,揭露了人性
    中國古籍的種類頗多,科目也多,諸如《菜根譚》、《聲律啟蒙》、《顏氏家訓》、《千字文》、《百家姓》、《朱子治家格言》等,但是這其中有一本名為《增廣賢文》的典籍,可以說是獨得世人的恩寵。沒看過《增廣賢文》的人呢,都會以為它是一部,教人為人處世的古籍,也是因為這樣,很多人也對它抱有偏見,覺得它說來說去,講的無非就是教你洞察人心,跟人相處而已。但在我踏入社會之後,才明白,混社會,光靠以誠待人是沒有用的,以誠相待,要看對方值不值得。
  • 俗語:「四十多欲,大勢已去」,老祖宗是說什麼?人過中年要謹記
    在歷史的長河中,農村一直都是被忽略的存在,除了極少數嚮往田園生活的文人雅士外,幾乎所有的人,更喜歡城市中的繁華盛景。和從前比起來,現代的農村人,有了更多的機會進入城市生活。但是漸漸地,我們看慣了城市的燈紅酒綠後,反而更嚮往農村的恬靜生活了。在農村,雖然百姓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講起故事來,卻總能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