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農村一直都是被忽略的存在,除了極少數嚮往田園生活的文人雅士外,幾乎所有的人,更喜歡城市中的繁華盛景。和從前比起來,現代的農村人,有了更多的機會進入城市生活。但是漸漸地,我們看慣了城市的燈紅酒綠後,反而更嚮往農村的恬靜生活了。
在農村,雖然百姓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講起故事來,卻總能引人入勝。尤其是冷不丁地說出一句具有哲理的俗語,更是豐富了我們的內心世界。
到現在我都記得一句俗語:「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現在想來依舊非常的有道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事物的看法逐漸變得更深入更全面,這也是因為不同的年齡,所承擔的使命和責任的不同所導致。
老話「四十多欲,大勢已去」,老祖宗是說什麼?人過中年要謹記!
先說「四十多欲,大勢已去」。在古代,四十歲被叫做「不惑之年」,古代的皇帝,被視為長壽的,也無非是活過了六十歲以後,秦始皇甚至在五十歲的時候就撒手人寰了。因此對於古人來說,四十歲以後,是人生倒計時的開始。
而所謂「欲」,指的是這個世界上,太多值得讓人渴望擁有、渴望獲得的東西了——金錢、權勢、榮譽、美色,很多年輕人在世間拼搏的動力,也都是為了這四者。
而如果人到了四十歲,生命開始倒計時了,就不要考慮去惦記這些年輕人惦記的東西了。該考慮收心,淡化這些欲望。
因為一來,即便擁有了這些也沒時間去享用,二來,四十歲以後身體也開始走上衰敗的道路,如果這時候還不斷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和年輕人競爭、謀求財富、權勢,那無疑會對身體有所傷害,進而影響壽命。
此外,這句話還可以理解成到了四十歲以後,就要懂得節制生理方面的欲望,畢竟已經不是年輕人了,要知道愛惜身體。否則,會容易導致身體衰老加速。因此,古人主張四十歲以後,對世間的繁華持淡漠、理性的態度。
再說「五十多情,雞犬不寧」。這個多情。並不是說婚戀之情,而是指情緒波動。古代中醫理論認為,喜怒哀樂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如果長期不注意對情緒的控制和管理,就會影響一個人的壽命。
人到了五十歲,等於進入了老年,而老年抑鬱症近年來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古人很早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有了「五十多情,雞犬不寧」的說法。
古人兩句俗語可謂是道盡了人生真諦,雖然是古人所言,但今人又何嘗不能鑑之。雖然古人強調了四十和五十兩個年齡,但其實「多欲」和「多情」在任何年齡都應當有所警惕,常言道「物極必反,過猶不及」,欲望多了無異於自苦,處處多情終究是害人害己。
一句簡單的俗語,就能蘊含著人生存亡的大智慧,古人的智慧可以指導著我們生活。
其實古人的俗語諺語對聯還有許多,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裡的「增廣」就是《增廣賢文》,而「幼學」是指《幼學瓊林》。
大家要問去哪裡學習這麼多古人的智慧,那《增廣賢文》便是最好的選擇。
《增廣賢文》這本書是中國唯一一本記錄古代俗語智慧的一本書,裡面還有很多非常露骨的俗語,比如:「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會吃千頓香, 亂吃一頓傷」「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腿軟不同房,肉軟不吃涼」「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等等。
《增廣賢文》的內容十分廣泛,從為人處世、禮儀道德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包。其中有許多關於社會、人生方面的內容,經過千錘百鍊,成為警世喻人的格言。
閒暇的時間,下班坐車或者睡前,都可以讀一下《增廣賢文》,充分地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還能增長見識與智慧,豈不是一舉兩得。
《增廣賢文》僅需49元,讓自己擁有人生大智慧!還能代代相傳!
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