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四十不惑,這個年齡段的中年人,大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他們都是整個家庭的頂梁柱。經歷了40年的風風雨雨,40年的歷練沉浮,40年的大起大落,他們幾乎沒有有彷徨與迷惑了。他們更理智,更懂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那麼俗話所說:「人過四十,三覺不睡,三人不求」,是什麼意思?
人過四十,哪三覺不睡?
我們一生中幾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可以說,睡眠是我們休息的必要方式。雖然每個人都要睡覺,但睡覺並不是一件簡單、隨心所欲的事情。如果睡眠習慣不好,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比如下面一些錯誤的睡眠習慣。
(1) 醉酒後不要睡覺:醫學研究表明,醉酒後睡覺容易窒息。而飲酒過量的人往往會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仰臥時嘔吐物容易進入呼吸道。如果不能及時排出,會導致窒息甚至死亡。飲酒後儘量側臥,以排出嘔吐物,有效降低誤吸風險。
(2) 生氣的覺不睡:睡前生氣,會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正常入睡,而且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導致精神不振。有研究證實,如果夫妻雙方白天鬧彆扭,晚上雙方睡眠質量往往較差,那麼第二天夫妻關係就會受到影響,這樣的惡性循環會給身體帶來傷害。因此,憤怒一定要及時化解,儘量緩解內心的煩惱,善待自己。
(3) 飯後的覺不睡: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就要在床上休息。久而久之,會引起胃病、腸炎等疾病,並會使人體發胖。飯後稍微活動,散散步,或者做家務,再休息才是明智之舉。
人過四十,哪三人不求?
(1)不求看不起自己的人:
看不起你的人,是從心底鄙視你,遠離這種才是最好的上策。如果你向他要什麼,他就會更鄙視你,甚至會使他變得更膨脹。找這樣一個人是沒用的,因為你得不到他的幫助,只會受到嘲笑和精神上的傷害。
(2)不求見利忘義的朋友:
對於那些見利忘義的人來說,別人眼中只有利益,而其他人只是工具或墊腳石,在這些人的眼中,這些工具或墊腳石可以用來賺錢。見利忘義的人是真正的小人,必須避而遠之。永遠不要求助這樣的人,即使在你無助或絕望的時候,因為不可能指望這樣的人在雪中送炭,落井下石倒是非常有可能的。
(3)不求誇誇其談的朋友:
事實上,誇誇其談的人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朋友。這樣一個人的"自我"是相對膨脹的,只想從朋友那裡得到,卻很少想到給予。聽了這樣的人吹牛,你只能得到一些「餿」主意,當你情緒激動的時候,很難做出理性的判斷,這會讓你錯誤地認為這是為了你自己的利益,所以這種"朋友"也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一定要儘量遠離這種人,千萬不要有求於這類人。
總之,四十不惑的中年人,應該看透人情世故,看淡功名利祿,面對壓力和挫折,需要保持從容的心態,一切都會過去,同時,善待自己,善待身邊的人,對於自己的健康和心情,都要小心呵護,做到不睡三覺,不求三人,好好度過每一天。
俗語,言簡意賅,當你熟讀以後又會發現這裡面有著很多人生道理,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也很有借鑑的意義!
俗語,作為一種語言單位,最早出現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人們往往會認為俗語只是農村人常說的一種語言而已,但它卻真的是從老祖宗們一輩一輩的傳下來的,是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將來自民間的各種俗語組合在《智囊全集》,還做了詳細的說明。
其實古人的智慧並不難學,只要你認真去細心體會,懂得其中為人處世的道理,你的人生就能少走很多的彎路。
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混的如魚得水,主要還是憑藉著自己的過人智慧以及圓滑的為人處世。他之所以能夠擁有這樣的聰明才智,還要得益於明代鬼才馮夢龍的一部歷史巨作——《智囊全集》。
曾國藩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
讀過《智囊全集》的康熙,還認為它是「國之利器」,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究竟這是一本什麼樣的「奇書」?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這本書包括了從先秦到明朝的將近2000則智慧故事,涉及領域廣泛,因此無論是什麼領域的人,都可以從中學習到生活的智慧。
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必然涉及為人處世,競爭博弈,溝通勸諫,自保防身,這些你都能從此書中找到靈感和方法。
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都要讀讀《智囊全集》!
其實讀歷史遠比讀小說有趣,可以說一部《智囊全集》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
《智囊全集》版本很多,純文言文的,一般人看起來吃力。我看的這套就很好。有原文和翻譯,只要識字就看得懂。而且有馮夢龍的精彩點評,通俗易懂,看後恍然大悟。看故事,學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