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啥意思?或許你睡錯了卻不自知

2021-01-11 歷史格子觀

不論什麼人,睡眠都是剛需。人不睡覺,根本就難以活下去。

人在睡覺的時候,身體和大腦會得到自我修復。

很多人都會有個感覺,睡醒後神清氣爽,也就是由於大腦和身體的機能得到了恢復。

可以說,睡眠不好的人,健康肯定會出問題。睡眠的好壞,非常大程度上能夠影響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那麼,如何睡好覺呢?古人留下了一句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就是在告誡我們,有三種覺對人的健康非常不好。

那麼,這三覺是指哪三覺呢?

第一種覺:飯後覺

古人覺得,剛吃完飯不可以馬上睡眠,原因正是「胃不和則臥不安」。

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剛吃飽飯就特別容易打瞌睡。實際上,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你想啊,剛吃完飯,人體的血液都會流到胃部,來協助胃消化食物。這就造成 大腦的供血會暫時減少,最直接的後果正是人感覺到很疲憊,特別容易打瞌睡。

剛吃完飯,人昏昏沉沉地,要是倒頭就睡,大腦供血不足,會影響到大腦的正常工作。除此之外,人在躺臥的時候,消化功能會減弱,這就特別容易帶來消化不良的情況。

因此,胃不舒服了,睡眠又怎能安神呢?

第2種覺:晨昏顛倒覺

晨昏顛倒覺,指的是白天在家睡覺,晚上跑出來玩,也就是俗稱的夜貓子。

在古代,娛樂活動較為少,再加經常地有「宵禁」,意思就是,天黑了就禁止在街上閒逛。因此,大部分人到了天黑,就會乖乖地在家睡覺。

可是到了現代社會,年輕人的夜間娛樂活動越發豐富,很多人幾乎通宵達旦地唱歌、吃宵夜、打牌、上網,玩遊戲等。如此肆意改變生物鐘,輕則身體的各項機能快速衰退,人更容易老,重則人體免疫功能損壞,產生其它併發症。

比如,晚上1點-3點,是人體造血的時候,要是還沒及時躺臥休息,會對肝臟帶來嚴重損害,時間久了結果如何,不言而喻。

人體的運行跟自然規律是相符合的,人體也有自己的晝夜節奏,也就是白天幹活,晚上睡覺。要是非要跟人體規律「對著幹」,吃虧的就是自己。

第3種覺:回頭覺

所說的回頭覺,是指的早上睡醒後又接著去睡覺,很多人管這種叫睡懶覺。

如今的上班族,平常工作都十分辛勞,每天早上六七點就爬起來,擠公交地鐵去上班,但到了周末,一般來說沒什麼娛樂活動的話,常常會選擇在家裡睡懶覺,而且一睡就是一整天。

實際上,睡眠睡太長時間,會讓人的血液循環變慢,大腦的供血會減少,睡醒後會感到頭昏。因此 ,很多人說,「睡覺越多,瞌睡反倒越多」,就是這個緣故。

曾經有人認為,睡覺睡多了人容易變傻,看樣子這句話倒也有幾分道理。

要明白,「生命在於運動」,既然醒了,就不要再睡了,多運動一下才是健康的生活習慣。

這句俗語的下半句,所謂的「命比紙薄」,意思就是,睡了上面的三種覺,人的壽命就會變短,會折壽。因為這是在給自身招惹疾病,身體不健康了,可不就是「命比紙薄」嗎?

人活得久了就會明白,身體健康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有了好的身體,才會有一切。

如果一個人身體不好,就算是有再多的錢也白搭。

不信?看看那個叫王君瑤的人,有那麼多錢卻英年早逝,最終不還是給自己的司機做嫁衣嗎?

並且,疾病對眾生是平等的,有錢也買不來健康。

在此溫馨提醒年輕人,要重視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你只有好的身體,才有機會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其實,像「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樣的俗語,是古人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對於年輕人有很好的指導和借鑑意義。只可惜,很多俗語都失傳了。

事實上,像這樣的俗語,好多都已經失傳了,只有農村的一些老人才曉得。當中不乏飽含智慧的經典之作,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向善」、「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等。

要學習這些俗語的智慧,其實最好的辦法便是看書,假如你能認真地去體會書中為人處世的道理,那麼你的人生就會走得更順暢一些。

小俗語,大智慧,是對人世百態的匯總和提煉,縱有危言聳聽之嫌,但也有醍醐灌頂之效,對咱們往後的人生道路也有非常大的啟迪和幫助。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的智慧,口耳相傳的民間智慧、俗語智慧。雖不見於史書,卻深得人心,反映的都是社會的現實。

《乾卦·象傳》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卦·象傳》說: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不就是天之晝夜不息地"運行",人當效法其精神,也要自強不息嗎?

同理,《乾卦·文言》說:"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乾卦之元,之亨,之利,之貞,作為象徵天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則分別代表著仁、禮、義、智。這就是人與自然的相和、相融。

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

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將《易經》奉為第一經典。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59.9塊錢,就是一場電影的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老祖宗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啥意思?很多人睡錯了卻不自知
    那麼,怎麼樣睡好覺呢?老祖宗就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句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那麼,這三覺,你知道指的是哪三覺嗎?飯後覺古人認為,剛吃完飯不能立即睡覺,依據就是「胃不和則臥不安」。剛吃完飯,人昏昏沉沉地,如果倒頭就睡,大腦供血不足,會影響到大腦的正常工作。此外,人在躺臥的時候,消化功能會減弱,這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反過來說,胃不舒服了,睡覺又怎麼能安神呢?
  •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哪三覺不能睡?睡了會怎樣?
    其中比較在乎的就是睡眠,還查閱了不少資料,尋求古人的方法,在民間俗語中有一句叫「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那這是什麼意思,是不能睡覺嗎?一起來了解一下。「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哪三覺不能睡?「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句話意思看起來很簡單,就是有三種覺是不能睡的,否則對身體會造成損害,那這三覺具體是指什麼呢?就是不能睡懶覺、不能睡飽腹午覺以及晝夜顛倒覺不能睡。
  • 古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老祖宗的養生之道,早知道早受益
    很多人都比較相信老一輩人說的話,畢竟他們通過自己實踐得到的經驗,能讓後輩少走不少彎路。尤其是在養生方面,大家更是把老祖宗的話貫徹到底。古人在養生道路上摸索了多年,他們認為睡覺對一個人的健康來說十分重要,所以便有了「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句俗語。
  • 老祖宗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三種覺睡不得,你可得記住了
    #文/芷蘭不得不說,老祖宗的經驗總結和智慧造福了太多的後人。可總有那種不信邪的人總是在和一些自然規律對著幹,覺得自己才是這個世界的王者。可即使是這樣,依然有很多人不信邪的想要打破這個常規,又或者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長期不能正常睡眠。那麼,這個舉措看似表面贏了,其實打破睡覺的常規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程度是非常高且有風險的。有句老話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就是告訴我們正確的作息對於我們的身體有多重要。
  • 俗話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啥意思?可能你經常這樣幹
    不知大家有沒有說過這句老俗話,以前常聽家裡的老人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小時候不懂是什麼意思,直到大了之後才慢慢體會出裡面的弦外之音,現在仔細琢磨一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俗話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啥意思?
  • 老人講:「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指的是什麼?很多人應該都不清楚
    老話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到底指的是什麼?我們中華文明博大精深,而老祖宗給大家留下的,不僅僅只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更是給大家留下了非常多的習俗傳統。而古人也是比較注重養生的,有關於睡眠方式,也留下了非常多的俗語。
  • 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哪三覺?睡錯了,究竟會咋樣?
    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俗語有很多,不知大家是否聽過「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如果長期的睡眠不足,會影響情緒,出現發燥、亢奮、易怒或精神萎靡等症狀,還有些人可能會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大腦功能異常。長期的睡眠不足會造成抵抗力下降,從而易造成各種疾病的侵襲。既然不睡覺對人體的傷害較大,為什麼會有「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的俗語?
  • 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啥意思?古人的忠告
    所謂勞逸結合,也可以引申為有合理的作息——過度操勞對身體不好,但是,休息方式不科學同樣危害健康,於是,古人有了「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的說法。 隨著四千多年前,中國進入階級社會,統治階級在佔有當時社會絕大部分資源以後,開始對壽命有了期盼,由此,促進了養生學問的發展。成書於周朝的醫學書籍就有過營養和休息決定壽命的闡述。上文的俗語,就是古人對睡眠方面學問的一種總結。
  • 古人忠告「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啥意思?如今很多人都睡錯了
    古人就給我們留下一句"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的警句。01懶覺毀前程我想每個人都有過睡懶覺的經歷。在大雪紛飛的早上,在大雨傾盆的清晨,很多人都曾望著窗外的美景唏噓一聲,然後抱著被子再次進入夢鄉的往事,但在古人看來最不該睡的覺就是懶覺。
  • 民間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古人的忠告
    那麼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的養生說法。民間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古人的忠告人睡三覺在過去饑荒到戰亂再到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後,人類社會也從落後的生產力,發展到相對先進的生產力和相對穩定的社會秩序。
  • 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指哪三覺?你睡對了嗎?
    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指哪三覺?你睡對了嗎?根據統計數據,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可見睡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人也認為睡覺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躺下來睡著就好了。但古人卻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是什麼意思呢?指哪三覺呢?第一種覺是指「顛倒覺」,也就是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該起床的時候不起床。我們人類始終認為,最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就是和太陽一致的作息時間。
  •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睡覺真有那麼講究嗎?
    關於睡眠,民間有很多的說法,例如「睡覺不能頭朝西」、「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些說法有沒有道理呢?睡覺真的有這麼多的講究嗎?「睡覺不能頭朝西」,是迷信嗎?其實民間很多俗語都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經驗,不一定都是迷信的。
  • 老祖宗說「若睡三覺,命薄如紙」,是指哪三覺?能相信嗎?
    人的一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是在床上睡過去的,學會利用睡眠養生的人,也就比別人多出了大半生的養生時間。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看透了這一點,提出了不少關於睡覺養生的名言,其中以「若睡三覺,命薄如紙」總結得最為精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老祖宗的經典養生方法,看看三覺到底是指哪三覺。總是睡哪三覺,命會如紙薄呢?
  •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具體說的是什麼覺?到底有沒有道理?
    在中醫養生理論中,睡眠對身體健康意義重大,所以,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的說法,在民間流傳很久。很多人看到這句話不理解,怎麼睡覺和命運還扯上關係了,搞得很玄幻。其實,這句話用現代醫學角度很好理解,也比較適合現代人養生。人睡三覺是指什麼?
  • 老人言「人睡3覺,命比紙薄」至今仍不過時,很多年輕人都睡錯了
    有句老話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根據專家統計,睡眠時間至少佔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對睡眠不重視,認為睡眠沒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正確的睡眠,其實也是一門學問。老人言「人睡三覺,命比紙薄」至今仍不過時,很多年輕人都睡錯了先說「人睡三覺」,這裡指的是三種睡眠方式。第一種睡眠方式,指的是吃完飯就睡。
  •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其借鑑意義值得我們深思
    人的一生,用來睡眠的時間佔據了大約三分之一。睡眠質量影響健康,也直接影響了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但是睡眠不是光睡覺就好了的,還要追求睡眠質量。不好的睡眠習慣反而會適得其反,對健康造成很大傷害。俗話說的「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就是這個道理。這「三覺」指的是懶覺、情緒覺和日夜顛倒的覺。
  • 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三覺指的是哪三覺呢?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句話肯定都會感到困惑,為什麼睡覺還會讓人變得命薄?其實這是因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下了不少的俗語,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裡說的「三覺」指的是:懶覺、顛倒覺、飯後覺!
  • 俗話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指什麼?你理解對了嗎?
    導語:生命當中有1/3的時間都是在睡覺當中度過的,如果自己的睡眠質量非常好,那麼就會讓自己的臟器和自己的大腦正常的自我修復,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所以睡眠質量的好快,直接決定了自己的健康狀況,俗話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3覺或比失眠傷身,別再傻傻不清楚
    生活當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睡三覺,命比紙薄」,但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到底是哪三覺?一、不睡顛倒覺如果長期黑白顛倒的話,這本來就違背了我們正常的生物鐘,即便是睡過了8個小時也會導致免疫系統紊亂,對身體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大家最好是在晚上10:30左右睡覺,早晨6:00~7:00左右起床。
  • 農村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具體指哪三覺?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人這一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好覺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而這句俗語中的意思就是,如果常常不恰當的睡眠就會使身體各個器官活性降低,免疫力大大下降,輕者導致臉色變差、皮膚衰老,嚴重時還會感染一些疾病,使人的壽命大大縮短,整個生命就好比紙張一樣薄脆,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所以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就好比吃飯一樣,正常情況下吃飯可以為人體補充能量,可是不安全的食物同樣可以給人體帶來疾病,睡覺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