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耿耿漏綿綿,月暗燈微欲曙天。轉枕頻伸書帳下,披裘箕踞火爐前。老眠早覺常殘夜,病力先衰不待年。五欲已銷諸念息,世間無境可勾牽。
開篇的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的《睡覺》。可嘆白居易不愧是一代詩魔,居然連睡覺,也能寫成如此華麗唯美的詩篇,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對於行色匆匆的我們來說,睡覺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閒來無事的時候,恨不得一整天都待在床上,享受著陽光照在臉上的那份愜意。
殊不知,古人對於睡覺這件事可是相當的重視,不僅關乎於養生續命,更上升到人生的哲理當中。
古人就給我們留下一句"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的警句。
01懶覺毀前程
我想每個人都有過睡懶覺的經歷。在大雪紛飛的早上,在大雨傾盆的清晨,很多人都曾望著窗外的美景唏噓一聲,然後抱著被子再次進入夢鄉的往事,但在古人看來最不該睡的覺就是懶覺。
前清名臣,以一人之力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發展的曾國藩,在他的日記當中就提出過一種說法,睡懶覺是惰性的一種表現。
惰性是人類天生的弱點,安逸的生活總是能夠讓人失去繼續向前的鬥志和嚴格要求自己的動力。
眾所周知曾國藩在年輕的時候,也是碌碌無為,沒什麼成就。他不僅資質平庸,還不學無術,抽菸、喝酒、泡妞無所不能,也無所不會。
但他卻在很小的時候,就克服了睡懶覺的習慣,還給了自己一個特別的理由。
曾國藩小時候是跟著他父親讀書的,有一天早上起晚了,自然上學也就遲到了。
他想私塾的老師是他父親,早一會兒、晚一會兒也無所謂,但是當他來到私塾以後,卻發現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父親看見睡眼惺忪的曾國藩大發雷霆,劈頭蓋臉的罵了他一頓。說他連按點上學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還談什麼人生理想。
曾國藩在同學的面前被父親訓斥了一頓,臉上總覺的有些抹不開面子,決定痛改前非,從早起這件事上做起。
曾國藩之所以能取得後來的成就和他的決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從那一天開始,曾國藩再也沒有睡過一個懶覺,每天早上都是五點左右起床,然後開始一天的工作和學習。
曾國藩認為人一旦產生惰性,那離失敗就不遠了,為了不睡懶覺,他給自己找了好多的理由和藉口,最終停留在一個勤字上。一個人只有勤快了,才能克服睡懶覺,克服了睡懶覺,也就克服了阻礙走向人生巔峰的惰性。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曾國藩認為早起之後,就有了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每天的工作和學習計劃。這樣才能按部就班的繼續自己的工作。而且早晨,是一個人頭腦最為清醒的時候,思考問題能夠更完善,更清晰。
而曾國藩認為更重要的一點是,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謂笨鳥先飛,早起的人就有比晚起的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汲取營養。時間都是一樣的,起的越早,能利用的時間就越長。
這不就代表了比別人的人生更長嗎?能做的事更多,學到的更多,離成功自然更進一步。
02蒙頭大睡不可取
蒙頭大睡表面意思很好理解了,就是指一個人蒙起頭來呼呼大睡了,形容一個人睡的睡的香,睡的踏實。
睡的香固然是好事,但生活中切莫要蒙頭睡覺。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在心情煩躁的時候,或是在寒風悽悽的冬日,喜歡抓過被子來,蒙起頭就睡覺。有這種習慣的女孩子不少吧,特別是在臨睡前和男朋友鬧彆扭的時候。但蒙起頭來睡覺可是傷身的。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蒙起頭來的話,人處在一個相對秘密的空間。被窩裡空氣的流動性本來就比較差,再加上睡夢中我們的呼吸,導致被窩裡的含氧量降低,以至於人體所需的氧氣也得不到充足的供應。
長期處於缺氧的狀態下,很容易影響我們的機體功能。由於得不到充足的氧氣,我們看似睡的很濃,但實際上是處於一種潛睡的程度。身體各個器官並沒有得到充足的休息,長此以往的話,我們的身體很容易感到疲倦或者乏累。
身體就像汽車一樣,沒有充足的睡眠,就相當於缺乏保養。很容易造成我們的抵抗力下降,長期不注意的話,還有可能引起一些疾病。如果因為睡覺而得病,那對於我們而言,也太得不償失了吧。
所以有蒙頭睡這個習慣的朋友,儘快調整自己的睡眠方式,讓自己在一個暢快呼吸的環境下,好好的睡上一個"飽氧"的好覺。
03顛倒而眠更傷身
一二十年前,上大學的學生最喜歡的娛樂方式,應該就是溜出校門上網吧了吧。
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有過在網吧裡熬通宵的經歷。那時的我們還年輕,即便是一宿不睡,第二天依舊精神抖擻。
隨著年齡的增長,熬夜的能力越來越差。如果前一天睡的晚,或是被迫通宵,第二天總是需要好好的補上一覺。但即便是白天睡了十幾個小時,依舊覺的渾身乏累,有時候需要好幾天才能解過身上的乏累。
這就是老祖宗勸誡我們為什麼不要顛倒而眠了,用當下的科學理論來說,人是有磁場的,地球也是有磁場的。睡著白晝與黑夜的交替。我們自身的磁場和地球的磁場都在發生著變化。
只有在特定的時間,人體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休息,晝伏夜出本就不是人們正常的作息規律。要不然我們就和貓一樣,可以擁有一雙洞察黑夜裡的眼睛了。而且人在白天裡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是大大的高於夜間的。
深夜加班或是工作的時候,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夜裡的工作效率是遠遠低於白天的。所以顛倒覺不僅傷身,而且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日常的生活狀態。
中國的養生學中有教我們睡"子午覺",但卻堅決反對我們睡顛倒覺。
什麼是子午覺呢,其實理解起來很簡單。就是如果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必要的睡眠的話,那有兩個階段的睡眠,是儘量要保持的。
一個就是夜裡的11點到1點,再一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午睡。夜裡得不到好的休息的話,儘量在午間能休息一下。
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錢,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