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一場無知者無畏的旅行,轉山過幡不是徵服,是一場信仰行走

2020-12-17 樹木有腳

因為人生經歷的不同,每個人對生活、生命的理解不同,也直接影響著對西藏的解讀,登山、轉山從來不是為把山踩在腳下,徵服哪一座山,最多徵服的也就是自己,醒悟著自己。

每個人的人生追求不同,可能產生階段的迷茫,而我也是一樣。經常聽到的話就是:每一個去西藏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我想可能吧,只有在經歷些什麼,又或者想從生活中悟到什麼,所以選擇的行程會是西藏。每一個去西藏的人,都知道西藏是有信仰的地方,在那裡或多或少都能感悟到什麼。所以大抵有過進藏的經歷的人都成了有故事的人。

我的第一次西藏之行是一場無知者無畏的旅行,借著自己對西藏雪域王——倉央嘉措的著迷,就奔赴了西藏,是一場膽大、好玩、難忘的旅程。更多的學會的是感恩,感恩牽我掛我的家人,感恩陪我旅行的朋友,感恩在路上遇到的不同人生經歷的朋友;好像每一個人在教我對生活的態度,讓我對人生有了另外一種解讀。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境遇,能理解的是和每個人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文化知識儲備還有對個人的認知的不同,所以每個人的性格都是獨一無二、鮮明的個體。出行40天,與有些朋友能一路同行半月至二十天之久,學到的是人之常情;與有的朋友短短幾個小時之交談,解開了我長久的迷茫之惑,學到了人生本有的陽光。

原來,突然讓我悟到的是,有些經歷不是說出來就能要讓別人懂得,有些經歷也不必逢人就言深,而和有的人你所提之處都能懂得什麼是感同身受,我知道能有一個懂得的人不容易,但我知道我自己的經歷,也並不想著有人經歷我所經歷的,甚至是經歷得比我的經歷更加不言提及。

相關焦點

  • 旅行,也可以是一場修行,關於愛情,或者生命
    有人說,愛情其實是一場修行,我卻想說,旅行,也是一場修行,一場關於愛情的修行。因為,希臘的旅行人生,是從一場失望的愛情開始的。 愛情,於一個女子來說,總是刻骨銘心的,總是投入全部身心的。但是一旦遭受辜負,就會無所適從,甚至徹底崩潰。 愛情,是女子的生命,是她的全部。
  • 視覺|去西藏「轉山」,不止有岡仁波齊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編者按:對於沒去過西藏的人來說,那裡總顯得異常神秘。一場「轉山」卻讓作者更近距離接觸到那裡的風土人情,那一場「轉山」也讓作者思緒飛揚。轉山也是震撼人心的,沿途的風光、純美的自然和巍峨的山令人升騰起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信仰。在那裡,村落只是偶爾的點綴,零星的居民過著淳樸的生活,作者也親歷他們的飲食起居。有趣的是,生活再淳樸,村落裡也有小寺和轉經筒。一場轉山就是一場探索,把山轉了一圈,作者心中也有了疑問。為何岡仁波齊享有岡底斯山主峰之譽,而最高峰冷布岡日卻被冷落?
  • 「世界的中心」神山岡仁波齊轉山攻略(上),去西藏建議收藏
    岡仁波齊, 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巴嘎鄉北部,是世界公認的神山,被譽為神山之王。岡仁波齊峰,形狀非常有辨識度,你只要見過一眼,一定過目難忘,主峰四季冰雪覆蓋,形似圓冠金字塔,四壁非常對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 有時候需要無知者無畏
    無知者無畏!無論命運怎樣操縱,如果時刻以一個無知者的心態面對人生,就不會四顧茫然,心生恐懼!但無知不是愚蠢的藉口,更不是停滯的理由,因為無知,才知道自己缺什麼,因為無知,才明白自己還不能滿足,因為無知,才要去學會怎樣有知,才會更加懂得拋開雜念,加速前進的步伐!
  • 一定要去西藏過一次藏曆新年,去看看西藏最西藏的樣子
    人們穿上節日盛裝耕牛的額頭上貼著酥油圖案犄角上插著彩旗和彩色的羽毛牛軛上披掛著綴滿貝殼和松石的彩緞尾巴上繫著五彩繽紛的綢帶人們在地裡煨起桑煙插上祈福幡,趕著牛,耕下作物藏族人有著根深蒂固的信仰藏曆新年不只是一個家人團聚的日子更多的是信仰和祈福許多藏民會請僧侶誦經為家人和村莊祈求繁榮與健康傳昭法會
  • 西藏岡仁波齊轉山後,再上5200米珠峰大本營,會是什麼體驗?
    我想我終有一天會回到這裡,繼續這段未了的緣分,一嘗夙願,於是我向著神山岡仁波齊的方向,許下了與隊友老貓當年一樣的那個諾言……)兩個多月前,我翻開舊文件,看著老照片,思緒一下就回到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時光。於是我決定將這些記憶碎片梳理一遍,記錄下來,便寫下了我首次西藏之行的第一篇作文——《走進西藏阿里,到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轉山轉湖轉佛塔(進藏篇)》。
  • 轉山的魅力,岡仁波齊神山、梅裡雪山……,你還在等什麼
    三四十年前西藏給內地人的印象就是,"農奴翻身當家做主",感覺那就是個遙遠、髒亂、貧瘠和落後的地方。改革開放以後,開始有人去西藏做生意了,慢慢的知道那其實是一個風景優美、神密奇特的地方。近些年隨著旅遊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走向了高原,走向了西藏,隨之也開始迷戀那裡的絕美景觀以及藏傳佛教和信仰。轉山轉水轉佛塔,去多了藏區的人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當地人轉了起來。轉山也是如此,慢慢地內地遊客也流行開來了。喜歡藏區、愛上西藏,愛上轉山。
  • 人生就是一條朝聖之路—2020岡仁波齊轉山
    ;轉十圈可在500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轉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而對於普通人的我們來說,去岡仁轉山可能會是一次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戰。轉山之路,風霜雪雨,道阻且長。這是一場關於精神、體力、意志與耐力的考驗。這也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旅行,在身體的磨礪中,你可以看到別致的風景,收穫一個全新的內心世界。
  • 無知者無畏,初生牛犢不怕虎
    無知者無畏,這句話可謂一語道破。因為不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所以才能顯得一副天下唯我獨尊的不了一世的樣子,甚至小人得志的形色。身邊不缺少這樣的人,只要你仔細觀察,隨處可見。例如,小王由於在團隊裡表現突出,領導給予提拔。自從升職那天起,小王就從此步入正軌,走路都是與眾不同,從此同事是路人(相遇時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 我的世界:當代xxs的網絡現狀,無知者無畏,小心禍從口出
    真的,雖然說言論自由,沒有人管你平時說些什麼,也沒有人能控制住別人的嘴,但是有些人可能真的不懂什麼叫做禍從口出,而無知者無畏,我覺得這句話真的是很恰當,而今天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圖片經過修改,內容含義自行查詢,看不懂來私我面對這種言論,早先我們有文章特意提過,這裡就不多說了,那麼這個和我最開始以及在標題裡面所說的「無知者無畏」有什麼關係呢?為了表達這個觀點,我們來看看它指的是誰,接下來我把圖片下半部分。
  • 去珠穆朗瑪山旅行,共赴一場雪山的盛宴!
    我們選擇向這些偉大的山靠近,不是為了徵服自然,而是為了徵服自己。徒步珠峰東坡,是一場雪山的盛宴。這種說法源於西藏地區流傳的長壽五天女的故事。在西藏民間,長壽五天女被藏民們奉為神明,最早是指山神,她們分別叫做祥壽仙女、翠顏仙女、貞慧仙女、施仁仙女和冠詠仙女。珠穆朗瑪峰山腳下有五個顏色不同的冰雪湖,在藏文文獻中記載曾記載過,五天女和這五湖有著密切的關係。
  • 可可西裡散心卻只剩骨骸,年輕人的無知無畏有多可怕?
    第一是黃某在出行前及旅行過程中從未透露出任何自殺情緒和念頭,也沒有留下任何遺言,甚至是對親人的告別;第二,7月7日 , 黃某還在微信上跟朋友密切聯繫,分享著旅行的快樂,聲稱買了很多禮物 , 回去捎帶給親友;第三 她打車前往可可西裡的時候,與計程車司機討價還價,殺價格,一個想輕生的人會在乎那點打車費?
  • 無知者無畏!戈貝爾漠視疫情 如今確診病毒或是情理之中!
    有句俗話說得不錯:無知者無畏!看來沒有常識,考慮事情不帶腦子的人真的什麼都不怕。先前戈貝爾作出漠視疫情的行為,如今卻因其「生病」(或疑似病例)引起了聯盟的擔憂,本來今日進行的爵士VS雷霆的比賽也臨時決定延期。筆者在這向廣大球迷問你戈貝爾一句:打臉不打臉!
  • 轉山轉水轉經輪,望著雪山聽著真言,神奇的西藏是如何的令人嚮往
    人活一世,不應該僅限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世界這麼大,真的應該出去看一看,約上三五好友,背上行囊,就可以開啟一段神聖的朝聖之路,所以西藏一行,你值得擁有。很多人說西藏不在拉薩,也不在大昭寺,更不在布達拉宮,西藏一直在路上。
  • 無知者無畏,王朔為什麼痛恨知識分子
    這是王朔在其《無知者無畏》裡寫的,對知識分子有點咬牙切齒啊。2004年,王朔入選南方人物周刊推出的公共知識分子50人。王朔濃厚的玩世情懷,「拒絕崇高」,「解構一切神聖」,對當代知識分子的存在及其源流有著尖銳甚至過激的批評。王朔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公知,一個討厭痛恨知識分子的公知。
  • 旅行:曾經有一個女人,為我而去過西藏
    她不是說要回東北嗎?我是不是缺氧已經開始產生幻覺了啊!!!顧不上方不方便,顧不上舒不舒服,我一個電話就給花姐打過去了。原來她沒走,她買的是兩天後的火車票,但一看到我吸氧的照片立馬就把火車票退了,買了去拉薩的機票。聽到這些,我的高反頓時就……不是好了,是更嚴重了。嗯,情緒太過激動了。
  • 等哪個早知如此成了真,你才會幡然醒悟當初的無知者無畏
    你可曾想過,你因為什麼而快樂著?如果你的快樂來自於別人的恩賜,那樣的快樂是否值得快樂呢?那些幸福的曾經才能映射你如今的孤單心事不過可能這樣子的過去現在也沒有什麼不好既然未來始終都要來,又何必苦苦挽留曾經,等哪個早知如此成了真,你才會幡然醒悟當初的無知者無畏。
  • 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
    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 AMILY 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 比賽在乎終點, 而旅行在乎沿途風景, 好心情才會有好風景。
  • 人生總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
    相信有很多人想到旅行都應該是開心的,會感覺到被治癒。事實確實如此,旅行就是有這樣的魅力。當你看多了美景,遇到了更多的人和事,你不僅僅會被自然界鬼斧神工驚訝到,而且會變得豁達樂觀起來,而不是一味抱怨。同時你的身心也會得到放鬆。
  • 她這是無知者無畏?還是何不食肉糜?
    前年採訪中說,「從一開始對走秀就很挑剔,我永遠都不會成為那些一季走30場秀的女孩」「or whatever the fuck those girls do」…就引起過比較大的爭議。是無知者無畏?還是何不食肉糜?Anyway,希望她清楚,不是每個人都有可以自信不會因新冠家破人亡的好條件的。世界上有錢的名人那麼的多,怎麼似乎就她一個一直以「何不食肉糜」邏輯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