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發都有「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壯 ——記商水縣疾控中心檢驗...

2020-12-19 河南一百度

 

完成一天的工作,摘下護目鏡,眼睛充滿紅血絲,臉上勒出的印痕清晰可見;脫下厚厚防護服,四肢累得酸痛,胳膊幾乎抬不起來;摘下手套,雙手已被汗水泡得發白、發皺。

「作為一名女同志,天天和『新冠肺炎病毒』打交道,怕肯定是會的,累也是肯定會的,但是疾控檢驗就是戰場,疫情防控就是責任,我必須牢記使命,堅守一線!」

2月22日,見到商水縣疾控中心檢驗科長邵海峰時,她一臉疲憊地說。

邵海峰40多歲,中等身材,眉目清秀,是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鄭大畢業生,也是疾控中心的「老實人」。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當新年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她結束一天的加班,驅車從商水趕往扶溝的家中。愛人在扶溝工作,雖然不是太遠,但是已經幾個月沒見面了。

「緊急通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春節不放假,全體人員在崗在位,24小時待命。」接到單位緊急通知,她沒有一絲猶豫,立即調轉車頭趕回單位。

檢驗科的主要工作是採集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的醫學標本、整理疑似人員的醫學標本和信息及時送到市疾控中心進行進行核酸檢測,為確診提供依據。

由於天天和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及其醫學標本打交道,被傳染的機率很大,邵海峰和同事們每天都要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防護服為一次性用品,在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四處蔓延的時候是緊缺醫護用品。為節省有限的醫療資源,她基本上是上班穿好防護服,一天不去廁所、不休息、不脫掉。工作起來不喝水,不吃太飽的飯,因此有幾次加班餓得心慌頭暈,差點倒在樓梯上。

2月16日,邵海峰接到上級指令:有30多位密切接觸者要全部採集標本,立即送往市疾控中心進行核酸檢測。她帶領科室人員立即全幅武裝,走進那間不到6平米的密閉小房間裡開始工作。消毒-採樣-消毒,一個個有秩序進行,當採完第24個密接人員的時候,連續工作11個小時的她實在支撐不住了,就蹲在牆角給自己鼓勁:堅持、堅持、再堅持,一定要堅持到最後,不能浪費防護物資,更不能給別人增加感染的機會。

當她採集完第32個標本從隔離房間出來時,已經是繁星閃爍的深夜。來不及喘口氣,邵海峰立即回到辦公室,緊張整理材料、制表、發郵件、準備報送材料,午夜時分又踏上去周口送標本的徵程,待回到商水時已經是凌晨1點。但是,第二天早晨7點,她又趕到單位,迎接新一天的挑戰。

1月27日大年初三晚上,縣疫情防控工作會議10點結束。邵海峰送同事回家時,在一個紅綠燈路口被追尾,在黑點瞎火的深夜,她當時頭就懵了。第二天堅持上班的她,胳膊和脖子一直隱隱作痛,這才發現受了輕傷。她吃了些止痛藥依舊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依舊穿梭在縣醫院、縣中醫院、縣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之間,採樣、送樣、制表、統計、發郵件等,這一堅持就是20多天。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邵海峰幾乎每天都要接到年近八旬母親暖心的電話:「吃飯了嗎?」「啥時候回來?」去年母親在鄭州做了一個手術,半年需要複查一次,由於疫情原因春節後沒去成。但是母親怕影響女兒的工作,從不說自己的病情。2月7日,正月十四晚上,她去父母家,進屋第一眼就見母親手裡拿著一個搓澡巾,當時她就忍不住哭了。年邁的母親有皮膚瘙癢症,一直念叨著,等女兒回來給她搓搓背,害怕忘記了,就一直把澡巾放在桌子上。扶著老態龍鐘的母親,邵海峰一邊在心立默默說對不起,一邊淚流滿面地幫母親搓背。

「雖然每一次出發,都有『壯士一去不復回』的悲壯,但是我們是疾控人,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都會毫不猶豫,不懼生死,以身為盾,衝鋒在前!」邵海峰告訴記者。

相關焦點

  • 瑞安市疾控中心檢驗人員:與病毒「面對面」較量
    但有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實驗室檢驗員不僅每天都與病毒「面對面」,還要把它們研究清楚,給出「身份」報告。新冠肺炎病例確診之前,疑似樣本要經過層層檢驗,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在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是確診與否的重要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組雖然不在臨床一線,卻是直面病毒的「幕後戰士」,承擔著全市疑似病例樣本的檢測任務。
  • 比荊軻更悲壯的高漸離
    誰更悲壯呢?從兩個人的關係上來講在當時是很要好的朋友。是音樂上的知己,也是酒肉朋友。有著同樣的愛好,愛唱歌,愛喝酒,愛交朋友。荊軻刺秦這段歷史,後人記錄的比較多,特別是易水河畔送別時高歌吟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慷慨激昂的悲歌。讓後人們不僅讚嘆他與朋友分手時的離別傷感以及他勇敢、悲壯的豪情。
  • 那一朵風雪中的白梅花——記永定區疾控中心慢病科專幹屈萌
    永定區疾控中心的一位年輕媽媽不甘人後,強烈請求投身到抗疫戰鬥最前線,她給出的理由簡單而有力,結果她「如願以償」,1月26日天還沒亮,她早早起了床,看著還在熟睡中剛滿一歲的兒子,輕輕地給了一個吻,便轉身踏上了抗疫的徵程。她叫屈萌,今年29歲,是永定區疾控中心慢病科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
  • 臨沂市疾控中心季聖翔:病毒"捕手"每天只睡3小時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有這麼一群人,默默無聞,每天與病毒打交道,身著厚重的三層防護服、雙層手套、N95口罩和防護面罩……他們是臨沂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團隊,他們以堅定的信念和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與病毒「面對面」較量,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今天,為您講述臨沂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季聖翔科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與病毒鏖戰的故事。
  • 區疾控中心迎接北京市核酸檢測實驗室質量安全專項督導檢查
    2021年1月5日,區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作為門頭溝區集中隔離點外送樣本的新冠核酸檢測機構,接受北京市質控中心的督導檢查。當日,北京市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石景山區醫院檢驗科主任孫豔豔和門頭溝區中醫院檢驗科主任宋智心一行兩人,對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就此項工作進行了專項檢查。
  • 川普轉發推文甩鍋疫情疾控中心|凱莉·麥克納尼|川普|疾控中心...
    伍勒裡在推文中指責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和其他消息來源對新冠病毒疫情說謊。伍勒裡稱:「最離譜的謊言是關於新冠肺炎的。每個人都在說謊,疾控中心、媒體、民主黨和我們的醫生,不是所有人,但是大多數告訴我們相信他們的都在說謊。」白宮新聞秘書凱莉·麥克納尼13日對記者表示,川普仍然相信疾控中心,他轉發伍勒裡的推文只是針對疾控中心個別無賴的人。
  • 萬盛區疾控中心開展 「防病•監測」知識競賽
    為進一步激發疾控中心全體幹部職工的學習熱情,增強團隊協作,提高專業素質。9月16日,區疾控中心開展了 「防病·監測」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活動。此次競賽共有美沙酮門診、行政後勤、疾控科、檢驗科、監測科五支代表隊參賽。比賽題型分單選、多選兩種。比賽方式由必答、搶答、實事求是、風險四個部分組成。
  • 疫情防控的「福爾摩斯」——記北京豐臺區疾控中心現場流調組組長...
    6月11日10時許,豐臺區疾控中心接到西城區疾控中心協查通知,西城區發現1例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陽性者,該患者發病前14日內曾有在豐臺區活動史。在全市56天無本地確診病例的時候接到流調任務,病例感染來源在哪裡?風險場所在哪裡?還有多少潛在的病例未在掌控之中?疫情就像一顆隱藏的定時炸彈,此時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火星」。豐臺區疾控中心立即啟動新冠肺炎防控預案。
  • 奮戰在疫情最前線的疾控「天團」
    他們就是韶關市疾控中心抗疫一線團隊。讓我們透過他(她)的故事來看看這支隊伍是如何跟新冠病毒「較量」的吧。韶關市疾控中心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組副組長豐建國道出了所有隊員的心聲。 當被問到怕不怕被病毒感染時,「說實話,第一次進病房對首例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時候,那時對新冠病毒還不太了解,畢竟和病人近距離打了交道,還是有點點擔心,凌晨回到家我就在客廳和衣眯到天亮,怕傳染給房間的妻女。從疫情發生到現在,我都記不清楚採了多少份樣了,只要嚴格做好二級防護並按規程操作,是非常安全的。」他堅定地說道。
  • 一切為了護佑人民生命健康——德州市疾控中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作為我市疫情防控的先行軍,德州市疾控中心衝鋒在前、不辱使命,贏得了一場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德州市疾控中心黨委被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被中共山東省委授予「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 4人上吐下瀉疑食物中毒,曾飲用過CoCo奶茶,疾控中心已取樣
    於是,當時他們就聯繫了CoCo都可吾悅店,商家派來的幾名工作人員提出,帶他們去醫院做檢查,而其中一名同事剛走出辦公室門口就忍不住嘔吐了,在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做檢查的過程中,4人還出現了不同的不適症狀。鑑於李女士4人持續出現嘔吐腹瀉現象,醫院也將情況反映給海口市龍華區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當天也派人現場進行了取樣檢測。
  • 抗疫英雄 河北驕傲|河北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黨支部:與時間賽跑...
    河北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黨支部與時間賽跑的「病毒捕手」在河北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的實驗室裡,檢驗人員檢測覆核疑難樣本。——河北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黨支部書記韓旭9月8日17時許,河北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所有人都翹首期盼著。「回來了,回來了!」隨著一陣歡呼,所長齊順祥在眾人簇擁下來到辦公室。他打開行李箱,小心翼翼地掏出獎牌和證書,「瞧,這是國家給咱們頒的獎。」
  • 貴陽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應急機動組赴貴安新區幫助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2月5日,記者從貴安新區衛計局了解,按照加快推動貴陽貴安協同融合發展要求,在當前疫情防控十分嚴峻的形勢下,貴陽市疾控中心在統籌開展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組織了由流調、消殺和檢驗組成的疫情防控應急機動組(以下簡稱應急機動組)赴貴安新區疾控中心,幫助指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一線直擊丨探訪疫情下的南陽疾控中心:與病魔近身交鋒,特殊「戰場...
    1月29日,記者前往南陽市疾控中心,探訪這群與病毒近身博弈的特殊戰士。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場戰鬥中,南陽疾控中心是和病毒最接近的地方,也是疫情防控的「神經中樞」。「從去年12月底武漢通報疫情以後,我們就進入了戰鬥狀態。」
  • 江門疾控「十二時辰」:全天不打烊,輪班檢測
    江門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所長區博文所說的「風險高」的場所,就包括了定點隔離酒店以及市場、商場、車站、集體單位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對此,該工作組制定集中隔離場所、公共場所、物業小區等消毒工作指引並開展培訓,為各點位提供消毒技術指導。 發布消毒工作指引後,相關單位有任何疑問,都可向該工作組諮詢。
  • 悲壯!「八百壯士」的戰後餘生...
    自官兵們入駐孤軍營開始,就有源源不斷的慰勞品被送來,僅給士兵們提供的毛毯就有上千條之多。在孤軍營最初的歲月裡,營地外幾乎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為了在民眾面前保持中國軍人的良好形象,同時為重返戰場做準備,「八百壯士」嚴格保持著日常操練和良好的軍紀,哪怕手中已經沒有一件武器。
  • Morel院士訪問省疾控中心並籤訂合作協議
    Morel一行3人,在山西高等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韓忻彥、院長助理仝舟博士的陪同下,蒞臨省疾控中心訪問交流。省疾控中心領導班子、業務科室負責人及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約40人參加座談交流會。中心主任張睿孚代表山西省疾控中心致辭,歡迎Carlos M.
  • 讓疾控中心能夠當好「敲鐘人」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表示,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不是一事一時。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確實暴露出短板,我們CDC(中國疾控中心)的地位太低了,是衛健委領導下的部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 探訪瀋陽市疾控中心,24小時不停輪轉的工作人員們究竟在忙些什麼
    打敗「新冠」疾控專家們有信心嗎?疾控會在系統中實時接到報告,並第一時間派專業人員前往現場,進行樣本採集和流行病學調查。」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市疾控中心現場調查組組長陳葉,目前負責帶領現場調查團隊,他常常赴一線採樣。「瀋陽市確診的第一例,就是我們組調查取樣後檢測發現的。」疾控人員到達醫院後,首先要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採集患者的深部痰液標本。
  • 寧波有一支打得贏的疾控應急「突擊隊」
    為鍛造一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的應急隊伍,多年來,市疾控中心從實際出發,依據登革熱、禽流感、颱風洪澇災害、新冠肺炎等不同的防疫主題,通過綜合筆試、桌面推演、現場演練、案例教學等多種形式,以貼近實戰的要求,從嚴從難鍛鍊隊伍。演練過程中還設置野外生存、體能鍛鍊、團隊拓展的內容,以強化業務技能,豐富應急隊員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