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敏 通訊員林慧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寧波疾控應急隊伍作出了突出貢獻,記者昨日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疫情期間,全市疾控系統共成功處置2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傳播鏈查明率和有效處置率均為100%。
近年來,伊波拉、禽流感、登革熱、新冠肺炎等新發和輸入性傳染病不斷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日益增多,我國時刻面臨著新發和輸入性傳染病流行的風險,提升疾控隊伍應急處置能力、扎牢重大傳染病疫情防護網就顯得尤為重要。為鍛造一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的應急隊伍,多年來,市疾控中心從實際出發,依據登革熱、禽流感、颱風洪澇災害、新冠肺炎等不同的防疫主題,通過綜合筆試、桌面推演、現場演練、案例教學等多種形式,以貼近實戰的要求,從嚴從難鍛鍊隊伍。演練過程中還設置野外生存、體能鍛鍊、團隊拓展的內容,以強化業務技能,豐富應急隊員的知識面。此外,我市還通過組織開展衛生應急示範縣創建,加強了衛生應急隊伍裝備,使得疾控應急機動隊的軟硬體能力均有了明顯進步。2016年,市疾控中心代表隊獲得了全省疾控系統應急比武團體一等獎。
疾控的應急隊伍已成為全市衛生應急隊伍中的「王牌軍」,成功應對了多起重大傳染病疫情,如2004年象山縣A肝暴發、江北區猩紅熱暴發、2005年全市傷寒副傷寒暴發、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2013年「菲特」等颱風災後防病、2014年H7N9禽流感防控、2018年登革熱暴發……
2020年初,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並快速蔓延。我市自1月21日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後,不斷有病例報告。隨著流行病學調查的不斷深入,憑藉專業技術和職業的敏感性,市疾控中心及早發現了一起因聚眾活動引起的較大規模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疫情發現後,在公安、大數據多部門鼎力支持下,市疾控中心充分利用流行病學病因溯源技術、大數據與信息化技術等手段精準施策,經過大量病例的排摸,確認有200多人參加此次聚眾活動。市疾控中心防控專家組立即建議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對所有活動參與人員採取比國家標準更嚴格的集中醫學隔離和檢測措施,使這起聚集性疫情在14天內就得到了控制,進一步阻斷了疫情傳播。
疫情防控期間,針對重點區域疫情和部分病例感染原因不明等實際,市疾控中心對重點地區實行蹲點指導和派遣骨幹力量指導各地開展病例搜索和病因調查。針對5例不明感染來源病例,先後派出流行病學調查人員127人次成功查明原因,為當地科學制定防控政策提供及時、準確的病因推斷。疾控應急機動隊充分發揮突擊隊、主力軍的作用,為維護全市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與此同時,市疾控中心還派出疾控應急小分隊,千裡迢迢支援湖北荊門市。整整35天,他們奮戰在荊門抗疫最前線,在荊門的日子裡,他們一次次深入病例家庭開展消殺工作,與當地疾控中心一起組織對各類確診、疑似陽性病例家庭,各級病例定點診治醫療機構,轄區發熱病人與密切接觸者的隔離點開展消毒處置,培訓基層人員超千人次,為荊門市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公共衛生隊伍,還將寧波市疾控實驗室工作模式帶到了荊門。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