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爭議的卡皇 GTX 780 Ti首發評測-卡皇,GTX 780 Ti,首發,評測...

2021-01-10 快科技

毫無爭議的卡皇 GTX 780 Ti首發評測

出處:快科技 2013-11-07 22:00:00  

   作者:

鯤鵬

編輯:鯤鵬[

爆料

]

收藏文章

【這才是完整的GK110核心】

在GTX Titan正式發布之前,以小核心GK104打天下的GTX 680雖然各方面性能都很出色,但和HD 7970的比拼中並不能以絕對的領先服眾,而在HD 7970 GE發布之後,就更沒什麼優勢可言了。在此之後,雖然GTX Titan攜帶者規模龐大的GK110核心殺來,但遺憾的是它在NVIDIA的產品線中並不屬於任何一個桌面顯卡家族,既非GTX 600,也非GTX 700,雖然佔據了性能制高點,但由於價格相對來說比較昂貴,所以並不能對AMD的出貨量造成任何威脅。

而隨後,GTX 780再次攜帶著略微精簡之後的GK110和我們見面,它是NVIDIA傳統意義上的旗艦顯卡,性能相對HD 7970 GHz來說擁有絕對的優勢,一時間讓AMD難以招架。

但這一情況在R9 290X發布之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儘管R9 290X存在著運行頻率低、發熱嚴重等缺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確實在性能方面超越了GTX 780,並對GTX Titan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一向以顯卡業界老大自居的NVIDIA自然不願在「性能制高點」上甘居人後,於是GeForce 780 Ti帶著完整版GK110核心來了。

北京時間11月7日晚10點,NVIDIA正式發布GTX 780 Ti,完整版的GK110核心終於和消費市場見面了。事實證明,在「地球最快桌面顯卡」爭奪戰中,NVIDIA是不肯認輸的。

和GTX Titan不同的是,GTX 780 Ti被NVIDIA明確歸屬到了GTX 700家族中,也就是說NVIDIA是把它當做一款桌面旗艦顯卡來定位的,它更加接近於遊戲玩家。按照NVIDIA的說法,GTX 780 Ti不僅是地球上最快的GPU,也是目前最強的桌面顯卡,沒有之一。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們將通過外觀、做工、PCB、性能、溫度、功耗以及超頻能力等多個方面來對GTX 780 Ti進行介紹,它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GK110核心火力全開:GTX 780 Ti規格淺析】

NVIDIA的官方幻燈片這幾年已經轉變了風格,在顯卡規格方面著墨甚少,更大的篇幅都留給了技術特性、遊戲優化的宣傳上。這次也不例外,GTX 780 Ti本身幾乎沒什麼可說的,PhysX、TXAA、HBAO+、4K這些技術(現統稱為GameWorks),以及G-Sync、ShadowPlay、GameStream這些周邊話題倒是在反覆宣講。

 

GeForce GTX 780 Ti,「地球上最好的遊戲GPU」,名副其實。

官方宣傳的四個亮點:流處理器數量(比GTX 780)增加四分之一,達到2880個,GK110核心的潛力終於完全釋放了;「Power Balancing」技術可以提高超頻能力,主要是平衡PCI-E插槽、輔助接口的供電輸入。GPU Boost 2.0、7GHz顯存頻率其實都不新鮮了。

官方規格表:相信大家都已經比較熟悉了。流處理器開滿的同時,核心基礎/加速頻率也比GTX Titan/780都更高,達到了845/928MHz,而顯存在拔高頻率的同時容量為3GB,保持了GTX 780的水平,面對超高解析度、抗鋸齒特別是4K條件可能會有些緊張。

值得強調的是,熱設計功耗依然維持在250W,也就是和GTX Titan/780完全相同。其實呢,與其說GTX 780 Ti控制了功耗,不如說GTX Titan/780因為屏蔽而浪費了一些。

不管怎樣,能把一個533平方毫米(此前數據是561平方毫米)、71億個電晶體的大核心控制在如此水平下,單位面積功耗僅僅0.47W,最高溫度83℃,的確是非常不容易。

相比之下,AMD R9 290X/290 Hawaii核心擁有62億個電晶體、455平方毫米麵積(此前說是438平方毫米),單位面積功耗達到了0.64W,溫度則可升至95℃。——注意,AMD從未公布過R9 290X/290的真實熱設計功耗,但是看上去290W是比較合理的。核心面積數據和之前的說法有點出入,但按照老數據計算NVIDIA的優勢其實更大。

且不管這些理論指標,NVIDIA至少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實際運行頻率。NVIDIA、AMD現在都有基礎頻率和加速頻率之說,但是這一次,AMD都只公布了最高加速頻率,而且有權威評測機構發現R9 290X/290的實際運行頻率會因為發熱、溫度限制讓大幅降低,從而影響性能。AMD也已基本確認這一問題,並且正在著手解決。

NVIDIA的基礎頻率則是一個最低保證值,實際運行起來甚至往往比標稱的加速頻率還要高,GTX 780 Ti大部分時間都可以跑在950MHz-1GHz。

NVIDIA據此給出了兩張原始理論性能對比表。首先是峰值性能,GTX 780 Ti、R9 290X都跑在1GHz下的幾何性能、紋理填充率、浮點性能、內存帶寬,NVIDIA在前兩項中大勝,後兩項小勝。

其次是負載性能。NVIDIA宣稱,GTX 780 Ti的平均運行頻率為968MHz,R9 290X則只有799MHz,因此實際遊戲性能更好,比如浮點性能領先超過20%,紋理性能更是超過60%。

遊戲性能對比,僅供參考。

【比Fraps好用的NVIDIA ShadowPlay】

在此前NVIDIA發布331.65驅動的時候同時也推出一項自家的遊戲視頻錄製工具ShadowPlay,它和Fraps類似,能讓玩家捕捉遊戲中的精彩瞬間,而且號稱不會對幀率產生任何影響。

當然並不是任何N卡都能用到這項功能的,按照NVIDIA的說法,ShadowPlay需要GTX 600系列以上顯卡、i3-2100/速龍2 X4 630以上的處理器、4GB以上的內存、Windows 7以上作業系統以及331.43以上的驅動程序才能正常使用。

在GeForce Expenience我的裝備選項卡中目前已經可以檢測你的平臺是否支持ShadowPlay。

那麼為什麼必須要用GTX 600以上的顯卡呢?NVIDIA官方的說法是ShadowPlay需要用到GTX 600和700系列GPU中的H.264編碼器進行視頻壓縮,其支持H.264編碼下的1080p@60fps錄像,輸出格式是mp4。

ShadowPlay默認是關閉的,要開啟的話打開GeForce Expenience首選項,選擇ShadowPlay,然後點擊右上角的ShadowPlay按鍵即可使用。

遺憾的是GeForce Expenience無法識別出我們測試平臺上的i7-3960X處理器(C0 步進工程樣板),所以我們無法給出更多的相關說明。

【GTX 780 Ti官方高清圖賞】

看完了規格,下面我們來看一看NVIDIA給我們提供的GTX 780 Ti官方大圖:

【GTX 780 Ti官方細節賞析】

官方大圖看完以後,再來看一看GTX 780 Ti的相關細節特寫吧:

【GTX 780 Ti實卡圖賞】

看官方圖終究是不能過癮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GTX 780 Ti實卡吧:


第一眼望上去,除了GTX 780 Ti的標誌之外,它與GTX 780以及GTX Titan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GTX 780 Ti logo並非印刷,而是直接在散熱器外殼上壓制而成。


渦輪散熱風扇,和GTX 780/Titan上的也沒什麼不同


散熱器出風孔,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內部的鋁製散熱鰭片


GTX 780 Ti背部PCB,可以看到其預留了顯存位置,但並沒有啟用。


SLI橋接金手指

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GTX 780 Ti背部的螺絲為六角形,需要專門的螺絲刀才能拆卸。而GTX 780以及GTX Titan所使用的螺絲依然是傳統的十字形。


拿下散熱器之後,GTX 780 Ti的PCB一覽無餘


從上到下依次是GTX Titan、GTX 780以及GTX 780 Ti的PCB,你能找到什麼區別嗎?

答案就是GTX 780 Ti的供電部分被加強了,電感部分經過了全新的設計,右側還新增了一個電容。

GTX 780 Ti的GPU編號為GK110-425-B1,出貨時間為2013年36周,也就是大約兩個月之前。

從上到下依次是GTX Titan、GTX 780以及GTX 780 Ti的核心,其中GTX Titan的核心編號為GK110-400-A1、GTX 780則是GK110-300-A1,而GTX 780 Ti則是GK110-425-B1。其中結尾的A1和B1分別是修訂版本,也就是說GTX 780 Ti的核心 步進要更新一些。


6+8pin外接輔助供電接口及安森美NCP 4206 PWM核心供電主控晶片。

6相核心+2相顯存的供電方案,使用了電氣性能更強的DrMos以及鉭電容,對顯卡超頻以及高負載運行是大有裨益的,和GTX 780/Titan的供電方案一致。


核心周圍分布了12顆GDDR5顯存顆粒,容量為3GB等效顯存頻率為7000MHz。

顯存晶片來自海力士,具體編號為H5G02H24AFR,單顆容量256MB/32-bit,共12顆組成3GB/384bit的顯存規格。

關於散熱器我們在此前GTX Titan評測中已經有了詳細介紹,在這裡就不再複述了。

【GK110全家福 安能辨我是雄雌?】

看完了GTX 780 Ti,我們把它和GTX 780還有GTX Titan放在一起看看吧。


三款顯卡長得一模一樣


注意GTX 780 Ti的Logo為黑色,而GTX Titan與GTX 780的Logo顏色則與散熱器保持一致。


三顆GeForce GTX呼吸燈一起點亮會是什麼感覺?


供電接口均為6+8pin設計


輸出接口也完全相同,均為雙DVI+DHMI+DisPlayPort


大家猜一猜這三塊卡加起來多少錢?

測試平臺介紹及測試說明

具體測試平臺如下:

測試平臺配置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GHz

主板

技嘉X79-UD7

內存

DDR3 1600MHz 4GB x 4

顯卡

GeForce GTX Titan(837/876/6008MHz)
GeForce GTX 780(863/902/6008MHz)
GeForce GTX 780 Ti(876/928/7000MHz)
R9 290X(1000/5000MHz)

硬碟

西數萬轉迅猛龍1TB

電源

酷冷至尊GX 750

散熱器

九州風神阿薩辛

作業系統

Windows 7 SP1 64-bit

測試項目

3DMark Vantage
3DMark 
3DMark 11
Unigine Valley 1.0
《星際爭霸2》
《Crysis》
《Far cry 2》
《Crysis 3》
《地鐵2033》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生化危機6》
《古墓麗影9》
《殺手5:赦免》
溫度、功耗測試
超頻測試

驅動程序

NVIDA顯卡驅動程序331.70 For Win7 64bit

www.mydrivers.com

軟硬體安裝完成以後,正確的測試方法是:開機進入到桌面上以後,待系統準備就緒後,才開始運行測試(關閉UAC、屏幕保護程序、系統還原、自動更新等對測試得分有幹擾的系統任務)。所有測試項目都運行三遍,在測試成績穩定、可靠的情況下,我們以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績為準。

【基準性能測試】

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測試中,GTX 780 Ti毫無意外的取得了領先優勢,領先GTX Titan的幅度大約在5%左右。

3DMark 11

3DMark 11測試中,GTX 780 Ti依然延續著性能優勢,略微領先GTX Titan,而領先R9 290X的幅度則是11%。

新3DMark

AMD的新旗艦R9 290X在新3DMark中的表現異常強悍,GTX 780 Ti也不過是和它打了個平手而已。

Unigine Valley

Unigine Valley測試中,GTX 780 Ti的表現依然令人滿意,而R9 290X的成績則明顯偏低,應該是驅動還未優化完善的緣故。

遊戲測試(一)

看完了理論性能測試,我們再來看看GTX 780 Ti在遊戲方面的表現。

《星際爭霸2》

首先是我們的老朋友《星際爭霸2》,在激烈交戰狀態下,《星際爭霸2》對顯卡的要求並不低,在我們的測試中,GTX 780 Ti取得了78.9幀的成績,GTX Titan緊隨其後取得了75.2幀,而R9 290X的成績則是72.9幀。

《古墓麗影9》

儘管AMD在《古墓麗影9》中對蘿拉的那頭長髮做足了功夫,但在不開啟TresFX的情況下,R9 290X依然不是GTX Titan的對手,更不要提GTX 780 Ti了。

《生化危機6》

《生化危機6》測試中,N卡依然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其中GTX 780 Ti領先GTX Titan的幅度為4.7%,而領先R9 290X的幅度則達到了15%。

《Far Cry 2》

《Far Cry 2》是一款經典的The Way遊戲,所以在這裡我們就不參考R9 290X的成績了,GTX 780 Ti的表現依舊出色,領袖愛你GTX  Titan預約4%。

【遊戲測試(二)】

《Crysis》

作為老牌的顯卡殺手遊戲,《Crysis 2》在今天依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參測的幾款顯卡在開啟8AA的情況下也不過是堪堪超過60幀而已,但GTX 780 Ti的表現依然是最好的。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是一款老牌的DX11遊戲,硬體要求至今來看依然不算低,在開啟4AA的情況下,GTX 780 Ti能夠取得141.9幀,領先R9 290X十幀左右。

《殺手5:赦免》

從測試成績來看,《殺手5:赦免》同樣具備硬體殺手的潛力,即便是性能彪悍的GTX 780 Ti也僅僅取得了46.9幀的成績,小幅領先GTX Titan。

《地鐵2033》

《地鐵2033》的硬體要求同樣不算低,GTX 780 Ti僅取得了60幀的成績,領先GTX Titan約為6%,領先R9 290X則達到了14.7%。

《Crysis 3》

顯卡殺手系列遊戲的最新作品《Crysis 3》的要求比前作要高一些,在開啟4AA的情況下,GTX 780 Ti也僅能取得56.8幀的成績,領先R9 280X在7%左右。

【溫度、功耗測試及超頻】

溫度測試

溫度測試方面,選取顯卡待機、滿載(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場景)兩種狀態,利用GPU-Z實時監控,待連續運行10分鐘峰值溫度穩定後,記錄此時各款顯卡核心的最高溫度。(室溫15℃,裸機狀態)

由於GTX 780、GTX Titan以及GTX 780 Ti採用了相同的核心以及散熱器,頻率方面大體也基本相同,所以在溫度方面的表現也大差不差,最高溫度基本上都在83度左右,待機溫度也在35度以下,作為旗艦卡來說表現令人滿意。而反觀R9 290X,溫度實在是高了點。

功耗測試

功耗測試部分利用功耗儀直接測量整套平臺的總功耗,其中包括CPU、主板、內存、硬碟、顯卡、電源以及電路損耗所有在內的整機功耗(不包含顯示器)。選擇顯卡待機,滿載(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場景)兩種狀態,穩定運行10分鐘選取期間最大值,測試結果如下:

功耗方面,GTX 780 Ti和GTX Titan的功耗表現不相上下,而GTX 780在遊戲狀態下的功耗要比二者都低一些,但滿載功耗相差無幾。對比R9 290X來看的話, 其遊戲功耗比GTX 780還要低一些,但滿載功耗要比GTX 780 Ti還高一些。

超頻測試

超頻測試中我們使用的是來自微星的AfterBurner,這是一款老牌的超頻測試軟體,不限品牌,同樣也不限A卡或者N卡。

起初我們將功耗控制調整至106%,同時保持顯存頻率不變,將主頻提升至956MHz,此時加速頻率也提升到了1008MHz,3DMark 11 X模式的成績達到了5440分,比默認狀態下提升6.7%。

最終我們成功將GTX 780 Ti的默認頻率提升到了1056MHz,加速頻率則達到了1108MHz,此時3DMark 11的總成績為5788分,比默認狀態下提升了13.5%,同時通過GPU-Z監控可以看到GTX 780 Ti的GPU頻率最高可達1.2GHz左右。

【總結:毫無爭議的旗艦卡】

不到兩年前,AMD GCN架構首款產品Radeon HD 7970的出現讓人大呼「完美」。其架構終於不再是在原有基礎上「縫縫補補」,而是迎來了一次重大的變革,並起到了應有的效果,至少在NVIDIA尚未準備好克卜勒核心的時候,AMD在桌面顯卡市場搶灘成功,市場份額也確實得到了提升。這也標誌著新一代顯卡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HD 7970稱王稱霸的日子並未持續多久,GTX 680就攜Kepler架構殺至,並且以更低功耗成功致勝,儘管HD 7970 GHz的推出將這一差距縮小,但緊接著NVIDIA用GK110核心的GTX Titan重新樹立起了自己在高端顯卡市場上的地位。而隨後核心規格略微精簡一些的GTX 780的推出更是讓AMD在高端顯卡市場上毫無招架之力。

半個月前,R9 290X的到來讓AMD終於彌補了和GTX 780之間的差距,並對GTX Titan的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威脅,讓AMD重新奪得了桌面顯卡單芯卡皇的寶座,但在半個月之後GTX 780 Ti攜帶完整的GK110核心殺至,AMD剛剛坐上的卡皇寶座再次易手。

從我們的性能測試數據來看,GTX 780 Ti得益於其超強的硬體規格在各項測試中均小幅度的領先GTX Titan,而面對R9 290X的性能優勢評價下來在10%左右。更為重要的是GTX 780 Ti在溫度方面的表現更是完勝R9 290X,其滿載溫度只有83度左右,從GPU-Z的監控數據來看其在遊戲過程中並不存在降頻的現象,而且頻率整體也較為穩定。

可以說GTX 780 Ti的推出讓這場從前年底開始的卡皇大戰正式畫上了句號,目前NVIDIA和AMD在高端顯卡領域的布局已經基本完畢,短時間內不會再有什麼高端產品推出了,下面我們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兩家的下一代雙芯旗艦(如果有的話)。以性能來劃分的話,GTX 780 Ti自然是最強的,不是顯卡的顯卡GTX Titan位居次席,此前發布的GTX 780 GHz穩穩佔據著第三名位置,而R9 290X則只能屈居第四位。當然,GTX 780 GHz的本質我們可以看做是一款非公版GTX 780,未來非公版R9 290X的推出有望重新實現性能上超越,從而奪得第三把交椅。

最後還是來談一談架構的問題,儘管GTX 780 Ti和R9 290X的性能都非常強悍,但刨根問底的話二者均是在老架構的基礎上小修小補,雖然性能方面驚喜多多,但特性方面其實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全新體驗。想看新架構的話還是等明年吧,NVIDIA的Maxwell架構已經蠢蠢欲動了。

最後我們來揭曉價格問題,GTX 780 Ti在國內的售價為4999元人民幣,比AMD的旗艦產品R9 290X要貴上400元,但多花費400元以後就能夠獲得一款性能更加強悍、溫度更低、做工更優秀的產品,何樂而不為呢?也許R9 290X價格跳水就在眼前。

目前京東商城已經開賣GTX 780 Ti,價位在4999元到5499元不等,有興趣的用戶不妨一部查看:

http://sale.jd.com/act/aumOIvHhocqz.html

閱讀更多:英偉達 CPU處理器

相關閱讀:

驗三星5G神U!60倍拍月新機評測

同樣799元 高顏國產表這點完虐小米Color

拼完功能又比顏值!小米第一個圓表評測

FinFET走到盡頭:3nm晶片改天換地

小米10/10 Pro電池曝光:驚喜

華為C-V2X車載終端

相關焦點

  • 神舟新款戰神Z7遊戲本發布:6核i5-10500H+GTX 1650 Ti,售價僅5199 元
    目前神舟已經推出了戰神z7-cu5ns,搭載六核i5-10500h,搭配gtx 1650ti顯卡,144hz屏幕。定價5699元,預約用戶5199元,性價比很高。據了解,這款筆記本採用了15.6 英寸屏幕,三面窄邊框設計,解析度為1080p,刷新率為144hz。
  • 性能不屈780Ti之下 GTX 760 SLI雙路性能評測
    若說比較有爭議的顯卡,自然GTX 760是比較火熱的一款,往下GTX 750Ti的性能不盡人意,網上GTX 770又卡在760和780Ti之間,因此GTX 760受到的關注度總會比GTX 770和GTX 750Ti要高一些。因此在用戶選擇上,往往GTX 760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 RTX3070和RTX2080Ti哪個強?RTX3070與2080Ti/2070S性能對比評測
    眾所周知,RTX30系列在性能表現上是毫無挑剔的,不過RTX3080讓不少期待入手的玩家寒了心,貨源異常緊張且難以購買到,並且價格上也因為貨源缺少而水漲船高,而在10月27日晚,RTX3070公版現行解禁,並於2天後,非公版也會跟進上市,官方稱首批備貨量相比RTX3080/RTX3090預計達到3至5倍的樣子,但是面對全球那麼多用戶
  • 首發RTX3090而不是2080ti,NVIDIA打的什麼算盤?
    因為NVIDIA前兩代消費級顯卡最高端的都是代號80Ti,比如GTX1080ti和RTX2080ti,所以很多用戶都認為這一次的RTX30系列也會有3080ti,但是事與願違的是,這次非但沒有3080ti,還搞出來一款代號90的RTX3090,而NVIDIA上一次用90做後綴的還是多年前的
  • 我的世界:不愧是你雲玩家,gtx1080ti的配置,一樣能玩官方光追
    然後我一問他的電腦配置,別的咱就不看了,顯卡是gtx1080ti,這張顯卡本身的確是高配,本以為是開了第三方的光追版的光影材質包,然而這哥們跟我來了一句,不愧是官方做的光影,真是棒!
  • gtx1650和rx580差距相差多少
    下面分享一下RX580 2048SP和GTX1650顯卡性能對比評測,相信本文能夠給在顯卡的選擇上帶來幫助。一、GTX1650和RX580 2048SP規格對比從參數上來看,無疑是RX580 2048SP性能更強,尤其是在顯存容量/位寬、流處理器更勝一籌,配備了2048個流處理器,8G大顯存和256bit位寬。
  • 衝鋒衣gtx面料什麼意思 衝鋒衣gtx面料好嗎
    衝鋒衣gtx面料什麼意思 衝鋒衣gtx面料好嗎 2019-11-07 15:20:18 來源:全球紡織網 衝鋒衣gtx面料什麼意思?衝鋒衣gtx面料好嗎?
  • GTX 1050Ti最高57幀《最終幻想15》PC版顯卡評測
    其實,對於野村的《最終幻想13》筆者有話要說。
  • 聯想曝光英偉達GeForce RTX 3070 Ti:顯存16GB 或於OEM市場首發
    遺憾的是,該卡或於 OEM 市場首發,然後在較晚的時候介入消費級 DIY 市場。此前有傳聞稱,英偉達或提供標準 / 雙倍顯存的 GeForce RTX 30xx 系列獨顯產品線。而聯想曝光的 16GB @ GDDR6 版本的 RTX 3070 Ti,就已經很好地佐證了這一點。
  • 影馳GTX 1660 Ti金屬大師評測:年輕活潑的掌控者
    [PConline 評測]GTX 16系列顯卡發布也有一段時間了,它們性價比相比RTX要高得多應該沒啥爭議,比如1660 Ti,2000元出頭的價格,1070的性能,算是目前主流裝機首選了。曉邊本以為各家AIC的GTX 16系列顯卡其應該也出的差不多了,但最近影馳竟又新出了一款新的GTX 1660 Ti,名叫金屬大師。
  • GTX 1650 D6首發評測:加量不加價,滿血1650到來
    [PConline 首發評測]GTX 1650憑藉著不俗的遊戲性能,出色的能耗比受到了市場上的歡迎,不過稍有遺憾的是,之前的GTX 1650沒有採用最新的GDDR6顯存,同是圖靈系列顯卡,卻沒有用上最新的技術,總會讓人有那麼一點不舒服。NVIDIA應該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也可能是因為GDDR6顯存成本降了下來,NVIDIA終於在最近解禁了GTX 1650 D6版本。
  • 地球人遊戲娛樂本 X911-780MS-49 熱賣
    關鍵字:天津行情;筆記本報價;Terrans Force X911-780MS-49;地球人;酷睿I7處理器;GTX 780M獨立顯卡;天津眾海天成    【PConline天津站 行情】Terrans Force X911-780MS-49筆記本是一款遊戲影音娛樂本,外觀霸氣獨特,搭載Intel 酷睿i7 4900MQ處理器及4GB顯存的NVIDIA GeForce
  • GTX1060配置 炫龍炎魔T1 Ti遊戲本評測
    炎魔T1 Ti延續炫龍筆記本個性化定製與炫酷的外觀,本次評測的這款炫龍炎魔T1 Ti是標準版,搭配i7-6700HQ處理器,8GB DDR4內存,128G固態硬碟搭配1TB機械硬碟,側重遊戲價格還算實惠,這款遊戲本炫龍官方店售價
  • 卡皇RTX 3090隻能跑56幀 什麼遊戲大作如此囂張
    有什麼遊戲是新一代卡皇RTX 3090都無法駕馭的,現在你可以告訴別人這個遊戲的名字叫《刺客信條:英靈殿》。外媒GameGPU分享RTX 3090運行該遊戲的測試視頻,正如視頻所示,即便是NVIDIA最強大的GPU也無法以4K/Ultra、60幀的速率運行這款遊戲。
  • GTX980M旗艦再臨 戰神K780G遊戲本評測(全文)_神舟 戰神K780G-i7D1...
    作為著名遊戲本性價比廠商,神舟日前更新了自家旗下的產品線,推出了搭載GTX980M移動卡皇的新產品——戰神K780G。這款搭載移動卡皇的戰神筆記本也成為家族中的最強者,在繼承了經典設計的同時,其搭配的七彩背光鍵盤也十分酷炫,為廣大熱愛遊戲的玩家提供了非常具有誘惑力的的性價比選擇。
  • 炫龍炎魔T50ti榮耀版I5處理器GTX1050ti獨顯吃雞遊戲本送機械鍵盤...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炫龍炎魔T50ti榮耀版I5處理器GTX1050ti獨顯吃雞遊戲本送機械鍵盤 天貓5699元http://nb.zol.com.cn/678/6787211.html http://nb.zol.com.cn/678/6787211.html nb.zol.com.cn
  • A卡戰未來:外媒測試《毀滅戰士:永恆》R9 290大幅領先GTX 780
    IT之家4月1日消息 根據Tom's Hardware的報導,7年前問世的GTX 780的主要競爭對手是AMD Radeon R9 290。那時候,兩款產品在不同的遊戲中勢均力敵。多年之後,Hardware Unboxed又用這兩款顯卡測試了剛剛推出的《毀滅戰士:永恆》。
  • AMD RX 590首發評測:性能穩壓GTX 1060
    本次同步評測對比顯卡包括了:XFX RX 590 8GB黑狼版、XFX RX 580 8GB黑狼版、NVIDIA GTX 1060 Founders Edition、影馳GTX 1060 6GB Ga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