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10月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改革之前參加工作,改革之後退休的人員稱為「中人」。改革之前參加工作並已經退休的人員,被稱為「老人」;改革之後參加工作並退休的人員被稱為「新人」。
對於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退休待遇的計算,採取的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過渡辦法」。
老人仍然是根據最初的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費計算方法。也就是按照工齡確定基本工資的計發比例,加上退休級別確定的生活補貼標準。一般工齡15年到20年發放70%,20年到30年發放80%,30年到35年發放85%,35年以上計發比例就達到90%。退休以後養老金根據國家統一公布的養老金調整的通知,每年進行調整一次。
新人採取的是按照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和職業年金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養老待遇。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跟企業職工的退休基本養老金計算一樣,再加上企業職工也可以參加企業年金制度,這樣就實現了養老保險制度上的並軌。
中人則採取的是過渡辦法。中人的新辦法計算標準是參照了新人的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和職業年金計算公式,不過額外增加了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實際上是針對2014年9月及以前的視同繳費年限,由於缺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職業年金的一種補充。預計視同繳費年限完全消除,需要等到2058年之後了。
另外,關於中人過渡辦法,國家還設置了10年過渡期,從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過渡期內實行老辦法和新辦法退休待遇比較,老辦法退休待遇高,則按老辦法退休待遇發放,新辦法退休待遇高則發放高出的10%到100%。
2014年10月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但是相關文件卻是2015年公布。各省市出臺改革的意見,等到了2015年的六七月份。地級市出臺落實意見或者方案,基本上已經到了2015年底和2016年了。2016年以後,國家還需要完善有關老辦法退休待遇計算公式,比如說老辦法退休待遇要按照國家公布的每年工資增長率調整進行增加,而不是按照現在的基本工資標準。畢竟國家為了配套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大幅增加了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標準。
隨著工資增長率和養老金個人帳戶記帳利率的明確,已經到了2017年。再加上,國家還需要完善職業年金的有關制度。等到各地真正具備養老金理順的條件,已經等到了2018年。另外,還有一些人員流動社保、年金政策轉移完善的問題。
目前,浙江、陝西、山東等一些地區都已經嘗試了理順,並已理順完畢。但是,一些地方在理順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意外情況。比如說四川省2018年12月嘗試了養老金待遇理順,不過由於每一年度退休待遇差距非常明顯,引起了不少中人的意見。於是四川省緊急停止了理順工作,再次制定完善方案。目前有關完善方案已經經歷了多次徵求意見,估計今年也會進行理順完畢。
所以,有關中人的待遇理順工作非常複雜,一些地方確實在不停的測算和進行完善,不過相信隨著有關經驗的推廣,各地落實起來會越來越簡單。希望今年退休中人的待遇都能得到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