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

2021-01-15 半島網官網

  

半島網11月6日消息

今天上午,青島大學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在青島大學舉行。  

  

  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主演雷巖,2019年文華獎美聲唱法金獎獲得者、歌劇《韓信》主演李鰲,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魏凡儉,著名文藝評論家王道誠,著名文藝評論家蔣力,武漢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餘惠承,武漢音樂學院科研處處長谷傑,韓信故鄉、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徐克等國內高校領導和文化藝術屆名家,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黨委副書記汪黎明,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世珍出席活動。汪黎明主持新聞發布會。  

  夏東偉首先致辭,他代表學校向主創人員、特邀藝術家表示熱烈祝賀和衷心感謝。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就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做了深刻闡述。《韓信》等系列中華本源文化歌劇,就是以西方的藝術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5000年文明,是學校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文藝創作系列重要論述,響應國家文化發展需要,融入文化強國戰略,踐行「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  

  夏東偉說,在歌劇《韓信》申報和排練演出過程中,青島大學歌劇藝術中心牽頭,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紡織服裝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學院通力合作、各展所長,整合了相關學科的藝術創作能力,在藝術表現上做了全方位的創新性探索,為新時代民族歌劇趟出一條新路子。這不僅提升了我校歌劇創作演出和實踐教學水平,也帶動了舞臺美術、舞臺服飾、舞臺動畫等學科的衍生和成長,是將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成果奉獻社會的重要實踐,也是發揮綜合大學多學科優勢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探索。

  夏東偉表示,青島大學將認真研究總結,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以大項目帶動學科大融合、大交叉,以大項目帶動學術提升和人才培養,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新貢獻。學校願意同各位專家一道,攜手並進、共謀發展,為傳播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  

  林在勇在致辭中說,原創歌劇《韓信》用中國邏輯講述中國歷史,用中國智慧講好中國故事,用中國情感演繹中國人物,用中國創新駕馭中國藝術,演出很成功、很精彩!青島大學作為一所非專業院團,能夠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能夠完成如此錯綜複雜的歌劇工程,實屬不易。這充分體現了青島大學富有遠見的策劃、學科的綜合實力和真抓實幹的組織。歌劇《韓信》不僅體現了聲樂、器樂、舞蹈人才培養的成果,而且集成了文學、歷史、美術、設計、服裝、數媒等多學科的優勢,拉動了多學科的融合發展,很好地激發了參演師生、觀演師生的自豪感。林在勇說,校園文化、科學、藝術這三者是構成一所「好大學」的條件,他相信青島大學一定能夠在青島這個欣欣向榮的沿海大都市、未來的文化藝術之都,成長為一所「好大學」。他還就字幕、唱段、劇情等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歌劇《韓信》編劇、導演、青島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王景彬圍繞劇作思想性、藝術性、舞臺表現創新性等介紹了創作、策劃、排練、演出等情況,並對劇作下一步巡演、推廣、申報獎項以及歌劇中心下一步工作等進行了展望。

  在歌劇《韓信》藝術研討會環節,與會專家、學者紛紛發言,對劇作創作和演出給予高度評價。大家認為,歌劇《韓信》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定文化自信的倡導,著力挖掘中華民族本源文化,通過兵家代表人物韓信的藝術形象塑造,充分展示了中華一統的艱辛歷程,生動闡釋了強國必強兵的深刻內涵,大力弘揚了精忠報國的時代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就歌劇藝術表現而言,該劇既不同於西方「嚴肅歌劇」,也有別於我國傳統歌劇,大量運用對唱、混唱、合唱,對烘託氣氛、展示戲劇衝突、塑造人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演出中藉助現代科技的全新舞美設計、燈光設計、舞臺服飾設計、舞蹈設計配以強大交響樂團,給人以氣勢恢宏、美輪美奐的藝術震撼力,從而產生了史詩般的藝術效果。與會專家同時對演出的某些細節和下一步推廣巡演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歌劇《韓信》於11月5日晚在青島大學歌劇院進行了首演,特邀藝術名家彭家鵬、黃華麗、遲立明、雷巖、李鰲等與青島大學交響樂團、青島大學合唱團、青島大學舞蹈隊等200餘名師生傾情合作,為廣大觀眾奉獻了一場為時兩小時四十分鐘的藝術盛宴。山東省委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十一督導組全體成員,山東省、青島市相關部門領導,省內外文化藝術屆嘉賓,韓信故鄉、江蘇淮安文化旅遊部門負責人一行,媒體朋友與青島大學校領導及師生代表600餘人觀看了首演。

  歌劇《韓信》是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由青島大學音樂學院王景彬教授編劇、中央音樂學院劉長遠教授作曲的四幕大型原創歌劇,是系列民族歌劇《中華本源文化》中的一部,它以楚漢戰爭時期為背景,以兵家代表人物韓信為題材,通對白、獨唱、重唱、混唱、合唱、舞蹈、舞美、服裝等藝術表現形式,塑造了韓信、劉邦、項羽、虞姬等眾多歷史人物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繪製了一幅豐富多彩的楚漢戰爭歷史畫卷。  

  記者 王君莉

  [編輯: 王君莉]  

相關焦點

  • 【文化】從歌曲走向歌劇!《小河淌水》在昆明首演
    《小河淌水》在昆明首演 2020-09-11 0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州大學原創歌劇《五星紅旗》即將隆重複演
    溫州大學原創歌劇《五星紅旗》將於12月27日、12月28日晚在溫州大學育英大禮堂復演。去年10月,歌劇《五星紅旗》在溫州市大劇院盛大首演,取得圓滿成功。今年歲末,《五星紅旗》即將登上溫大舞臺,震撼復演,給溫大師生呈現一場藝術盛宴。
  • 依託經典打造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首演側記
    雲南民族大學創新藝術形式,歷時五年打造了文藝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再次將《小河淌水》搬上舞臺。9月10日晚,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省大劇院成功首演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據悉,雲南民族大學整合社會優質資源,歷時五年反覆打磨籌備,打造了三幕八場的大型民族歌劇《小河淌水》。歌劇講述了發生在雲南茶馬古道上的趕馬哥烏裡與月亮坡姑娘依湄的動人愛情故事。
  • 雲南民族歌劇《小河淌水》將首演
    人民網昆明9月8日電 (曾智慧)歷時五年反覆打磨籌備,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的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歌劇《小河淌水》將於9月10日晚在雲南大劇院正式首演。歌劇《小河淌水》集結了國內頂級主創團隊參與製作,講述了發生在雲南茶馬古道上的趕馬哥烏裡與月亮坡依湄姑娘的動人愛情故事。在該劇的音樂創作中,主創人員將劇中人物形象與雲南獨具代表性的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相結合,運用交響化的音樂手段使少數民族音樂融匯升華,從而體現出雲南少數民族間的團結共融。
  • 雲南首個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歌劇項目《小河淌水》在昆明首演
    2020年9月10日晚,由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雲南民族大學打造的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省大劇院首演。歌劇講述了發生在雲南茶馬古道上的趕馬哥烏裡與月亮坡依湄姑娘的動人愛情故事。該歌劇自2015年開始籌備,先後入選雲南省文藝精品創作專項扶持資金資助項目、雲南省民族文化「百項精品」工程項目等,2018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創作資助項目立項,是雲南首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歌劇項目。2020年9月10日晚,由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雲南民族大學打造的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省大劇院首演。
  • 2021在青島劇場就看本土原創
    2021在青島劇場就看本土原創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8 星期一 2021年,青島劇場依然等待觀眾前來共享藝術盛宴,而本土原創劇目依然是中堅力量。    近日,青島演藝集團新年創排計劃已經新鮮出爐。其中既有入選國家2020-2021年度 「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歌劇《國·家》的全新創排,也有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名單的話劇《家有遺產》的精細打磨。
  • 原創民族歌劇《松毛嶺之戀》在北京上演
    原創民族歌劇《松毛嶺之戀》在北京上演 2018-03-16 16:49: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
  • 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將首演 講了啥故事?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 15日,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新聞發布會暨開票儀式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會上宣布,全國巡演北京站將於11月27日啟動首演,觀眾可以優惠價格購買早鳥票。本次發布會現場圖。
  • 歌劇《小河淌水》9月10日將在雲南大劇院首演
    9月7日,記者從歌劇《小河淌水》媒體見面會上獲悉,9月10日,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的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歌劇《小河淌水》將在雲南大劇院正式首演。據了解,歌劇《小河淌水》的實施是雲南民族大學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推動教學實踐以及市場化發展的全新嘗試。利用舞臺來帶動教學,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並通過舞臺實踐促進文化育人。
  • 中山大型抗疫題材原創話劇《窗外的鳳凰木》17日晚在廣州首演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翎 通訊員 曾毅峰 李多輝 9月15日中午,中山大型抗疫題材原創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新聞發布會。羊城晚報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該話劇將於9月17日晚在廣州藝術劇院首演。
  • 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唐璜》首演 呈現視聽盛宴
    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唐璜》首演 呈現視聽盛宴 原標題:   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唐璜》首演 王小京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高凱)27日晚,國家大劇院製作莫扎特經典歌劇《唐璜》迎來首輪演出。
  • 青島農業大學2020年度新聞人物揭曉
    由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主辦的「青島農業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新聞人物」評選日前順利結束。經網友投票和專家評議,十位新聞人物入選「青島農業大學2020年度新聞人物」。2、王寶維:榮獲「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團隊兩項專利以800萬元成功轉讓由中共市委宣傳部、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科學技術局聯合舉辦的「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會舉行,王寶維教授榮獲2020年「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
  • 歌劇《復活》北京首演,與原著比有四種全新調整
    2019年正值中俄建交70周年,由馮玉萍擔任總策劃,王海平編劇,段興濤執導,張揚、宋元明擔綱男女主角,根據託爾斯泰原著小說改編而成的同名歌劇《復活》,12月11日-12日在北京劇院上演。歌劇《復活》講述了男主人公涅赫柳朵夫與女主人公瑪斯洛娃的情感故事。
  •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首演 以黃文秀事跡致敬第一書記群體
    《扶貧路上》劇照  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17日電(廖章利)17日晚,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百色市委、市政府,廣西文化和旅遊廳出品,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廣西百色市民族文化傳承中心、中央歌劇院聯合出品的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在廣西南寧首演
  •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雲南民族大學推出歌劇《小河淌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的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歌劇《小河淌水》9月10日將在雲南大劇院首演。歌劇《小河淌水》自2015年開始籌備,是雲南首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歌劇項目,也是獲得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雲南省項目中資助金額最高的項目。雲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榮介紹,歌劇《小河淌水》的實施就是雲南民族大學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推動教學實踐以及市場化發展的全新嘗試。
  • 歌劇《芥子園》在京首演 李漁版權風波搬上舞臺
    11月27日,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項目四幕歌劇《芥子園》在天橋劇場首演。指揮陳正哲執棒中國樂派交響樂團,攜手薛皓垠、王晨等歌唱家,共同演繹一場三百多年前轟動一時的版權風波。
  • 歌劇《紅樓夢》登陸美國全球首演 用英文美聲演繹別樣經典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在美國舊金山戰爭紀念歌劇院,歌劇《紅樓夢》正在做全球首演前的最後一次彩排。圖為劇中的林黛玉。2016年8月,高大古典的美國舊金山戰爭紀念歌劇院就掛出了歌劇《紅樓夢》的巨幅海報。如今這部由世界五大歌劇院之一的舊金山歌劇院委託製作的歌劇《紅樓夢》正在這裡展開全球首演,從9月10日至29日連演6場。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帶給藝術家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以此改編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包括戲曲、電影、電視劇等。
  • 中央歌劇院版華格納經典歌劇<女武神>7月首演(圖)
    《女武神》中的八個女武神排練現場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日訊作為「國家大劇院歌劇節·2013」閉幕演出的壓軸大戲,中央歌劇院精心排演的華格納鴻篇巨作——歌劇《女武神》,將於7月6日、7日,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隆重首演。
  • 《蝴蝶夫人》、《白毛女》……國際歌劇電影展來成都了!
    2020-11-20 20:32:15 來源: 紅星新聞 舉報
  • 黃繼光英雄形象再現舞臺——經典歌劇《同心結》復排在蓉首演
    「太陽出來囉喂,喜洋洋喲……」反映黃繼光英雄事跡的歌劇《同心結》近日復排完成並在成都首演,伴隨著這首親切的四川民歌,黃繼光告別親人,告別故鄉,奔向了前線。  把英雄故事講到觀眾心坎兒上  首演於1981年的歌劇《同心結》,是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創作的一部紅色題材經典歌劇。這部歌劇生動講述了黃繼光的英雄故事,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