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經典打造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首演側記

2020-12-03 民族時報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這一曲《小河淌水》是一首經典的雲南民歌。雲南民族大學創新藝術形式,歷時五年打造了文藝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再次將《小河淌水》搬上舞臺。9月10日晚,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省大劇院成功首演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勇攀音樂高峰

「《小河淌水》是雲南音樂領域的一張名片,這一首傳世的情歌,曾被改編成花燈劇、舞劇、電影、音樂劇等搬上舞臺,雲南民族大學勇攀音樂高峰,以音樂的最高表現形式——歌劇,依託經典打造民族文藝精品。」雲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高淑琴介紹。

據悉,雲南民族大學整合社會優質資源,歷時五年反覆打磨籌備,打造了三幕八場的大型民族歌劇《小河淌水》。

歌劇講述了發生在雲南茶馬古道上的趕馬哥烏裡與月亮坡姑娘依湄的動人愛情故事。

天上的月光靜靜流淌在小河中,訴說著夏花之絢麗、秋葉之靜美,唱出了一曲傳世的情歌……

「剛接到邀請我就接受了這個戲,當看到劇本第三幕的時候,我眼淚一下子掉下來,這個戲是最美的愛情故事,我用了一周時間把歌譜全背下來,因為我覺得,這是我接觸到最浪漫的歌曲,是我演出的歌劇當中一個極美的音樂。」《小河淌水》男主角王凱說,相信《小河淌水》裡邊的詠嘆調「絕對是能流傳的」。

傳承民族文化的新嘗試

雲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榮表示,歌劇《小河淌水》項目的實施和首演就是雲南民族大學打造精品,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探索文化育人,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服務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的全新嘗試。

據介紹,歌劇《小河淌水》是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雲南省文藝精品創作專項扶持資金資助項目、雲南省民族文化「百項精品」工程項目,是我省首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歌劇項目,也是獲得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雲南省項目中資助金額最高的項目。

「要拿出不出精品不罷休的精神打造這臺劇目。」為了能夠打造出具有雲南民族特色和國際水平的精品歌劇,雲南民族大學項目組做了大量的工作,集結了包括湯沐海、鄒文琴、張朝、孫晉昆、顏全毅、馬良華、高淑琴、王凱、陽東霖等在內的國內頂級的主創團隊。

在創作中,將雲南民族傳統文化與歌劇相結合,將人物形象與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結合,並運用交響化的音樂手段使少數民族音樂融匯升華,還從雲南民族服飾中提取元素設計服裝服飾,對自然景物進行藝術加工提煉設計舞臺美術。

為民族文化插上「翅膀」

「《小河淌水》之所以受到國內外觀眾的喜愛是由於演繹方法的多樣化,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和民族特色也吸引很多西方觀眾的關注,現改編成歌劇更加豐富了民族歌曲的傳播渠道,也將擴大民族歌曲的影響力。」觀看《小河淌水》首演的陶先生如是評價。

擔任本劇作曲的張朝對歌劇《小河淌水》有這樣的評價,他說:「《小河淌水》是大家都熟悉的民歌,它在歌劇裡,其實是一個象徵,也是一道通往雲南各少數民族音樂的窗口,《小河淌水》每一個旋律都是原創,是用國際的視野、國際的高度來解讀雲南的民族音樂,在觀看歌劇表演的時候我們可以聽到裡邊有眾多的、新的詠嘆調。」

首演很成功,但高淑琴內心卻感慨萬千。她說:「現在,《小河淌水》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滾打,終於順利完成,立於舞臺。這要感謝臺前幕後每一位老師和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以及校領導和省委宣傳部的領導,還要感謝雲南省民族宗教委和國家藝術基金給我們的支持和幫助。編練《小河淌水》我們用了將近五年時間,很多次想放棄,但是每一次都有支持的力量,幫助我們走到現在。」

「歌曲《小河淌水》是一部雲南標誌性的音樂作品,是我們精心打造的舞臺文化藝術精品,以歌劇創作的形式達到民族文化和國際音樂的高度融合,我們有決心走出國門,做國際巡演,把雲南文化傳播出去。」高淑琴說。

轉載請註明來源《民族時報》

相關焦點

  • 【文化】從歌曲走向歌劇!《小河淌水》在昆明首演
    《小河淌水》在昆明首演 2020-09-11 0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民族歌劇《小河淌水》將首演
    人民網昆明9月8日電 (曾智慧)歷時五年反覆打磨籌備,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的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歌劇《小河淌水》將於9月10日晚在雲南大劇院正式首演。歌劇《小河淌水》集結了國內頂級主創團隊參與製作,講述了發生在雲南茶馬古道上的趕馬哥烏裡與月亮坡依湄姑娘的動人愛情故事。在該劇的音樂創作中,主創人員將劇中人物形象與雲南獨具代表性的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相結合,運用交響化的音樂手段使少數民族音樂融匯升華,從而體現出雲南少數民族間的團結共融。
  • 雲南首個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歌劇項目《小河淌水》在昆明首演
    2020年9月10日晚,由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雲南民族大學打造的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省大劇院首演。歌劇講述了發生在雲南茶馬古道上的趕馬哥烏裡與月亮坡依湄姑娘的動人愛情故事。在音樂創作中,劇中的人物形象與雲南獨具代表性的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結合,並運用交響化的音樂手段使少數民族音樂融匯升華,從而體現出雲南各少數民族間的團結共榮。該歌劇自2015年開始籌備,先後入選雲南省文藝精品創作專項扶持資金資助項目、雲南省民族文化「百項精品」工程項目等,2018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創作資助項目立項,是雲南首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歌劇項目。
  • 歌劇《小河淌水》9月10日將在雲南大劇院首演
    9月7日,記者從歌劇《小河淌水》媒體見面會上獲悉,9月10日,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的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歌劇《小河淌水》將在雲南大劇院正式首演。作為雲南首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歌劇項目,同時也是獲得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雲南省項目中資助金額最高的項目,歌劇《小河淌水》講述了發生在雲南茶馬古道上的趕馬哥烏裡與月亮坡依湄姑娘的動人愛情故事。在音樂創作中,劇中的人物形象與雲南獨具代表性的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結合,並運用交響化的音樂手段使少數民族音樂融匯升華,從而體現出雲南各少數民族間的團結共榮。
  •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雲南民族大學推出歌劇《小河淌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的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歌劇《小河淌水》9月10日將在雲南大劇院首演。歌劇《小河淌水》自2015年開始籌備,是雲南首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歌劇項目,也是獲得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雲南省項目中資助金額最高的項目。雲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榮介紹,歌劇《小河淌水》的實施就是雲南民族大學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推動教學實踐以及市場化發展的全新嘗試。
  • 聽見傳統·分享經典丨《孔學堂傳統音樂時間》之《小河淌水》
    美麗的民歌,大多產生於時間的深處,《小河淌水》就是如此。《小河淌水》的故鄉在雲南彌渡,是大理以東的一片靈秀之地。千百年來,民歌已滲透到彌渡人的血脈裡,他們的悲歡離合中都帶著民歌的韻律。《孔學堂傳統音樂時間》是一檔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和貴州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共同打造的高品質傳統音樂節目。節目通過資深主持人蕭峰的搜尋遴選,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經典音樂作品進行融合,如民樂、民歌、戲曲、舞蹈、詩詞等諸多的經典元素,利用廣播及新媒體平臺,多方位、立體式呈現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巨大魅力的同時,也給我們展現了一幕幕經典音樂盛宴。
  • 「鄉村旅遊扶貧看大理」文盛街:《小河淌水》「唱」出的致富經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隨著一曲《小河淌水》蜚聲國際,它的創作發源地——彌渡縣密祉鎮永和村文盛街,也迎來越來越多慕名而至的遊客,這個充滿歷史滄桑的古樸村落,如今正以一種新生面貌,與曾經的古道繁華遙相對話。
  • 天使在人間——我國首部戰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首演
    急促的音樂、緊張的搶救場景、此起彼伏的救護車鳴笛……一下子把人們拉回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武漢的危難時刻……今晚,我國第一部用歌劇形式再現戰疫故事的作品《天使日記》在武漢琴臺大劇院首演,《天使日記》以小視角展現大情懷,真實反映了白衣天使的感人事跡,弘揚了偉大戰疫精神。
  • 民族歌劇《沂蒙山》劇組獲記大功獎勵 歌劇電影《沂蒙山...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4日訊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發文件,給予民族歌劇《沂蒙山》劇組記大功獎勵。通報稱,在2020年9月進行的第三十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評選中,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臨沂市和山東出版集團聯合出品,山東歌舞劇院創排的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獲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配角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主角獎」,這也是該劇自2019年8月獲得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後再次斬獲國家級獎項
  • 黃繼光英雄形象再現舞臺——經典歌劇《同心結》復排在蓉首演
    「太陽出來囉喂,喜洋洋喲……」反映黃繼光英雄事跡的歌劇《同心結》近日復排完成並在成都首演,伴隨著這首親切的四川民歌,黃繼光告別親人,告別故鄉,奔向了前線。  把英雄故事講到觀眾心坎兒上  首演於1981年的歌劇《同心結》,是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創作的一部紅色題材經典歌劇。這部歌劇生動講述了黃繼光的英雄故事,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首演 以黃文秀事跡致敬第一書記群體
    《扶貧路上》劇照  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17日電(廖章利)17日晚,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百色市委、市政府,廣西文化和旅遊廳出品,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廣西百色市民族文化傳承中心、中央歌劇院聯合出品的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在廣西南寧首演
  • 舞臺賀歲精品薈萃 經典劇目、本土新作、新年音樂會齊齊登臺賀新年...
    舞臺賀歲,精品薈萃,相信這波壓軸好戲將為廣州觀眾帶來愉悅的藝術享受,提前感受春的氣息。 1 首演新作、經典之作齊登臺 《戀愛的犀牛》《牡丹亭》講述不一樣的愛情故事 年底的劇場格外熱鬧,音樂劇、舞劇、話劇、戲曲等都將有不少經典劇目上演,其中不少劇目有過多輪巡演,觀眾卻依然百看不厭。
  • 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唐璜》首演 呈現視聽盛宴
    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唐璜》首演 呈現視聽盛宴 原標題:   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唐璜》首演 王小京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高凱)27日晚,國家大劇院製作莫扎特經典歌劇《唐璜》迎來首輪演出。
  • 致敬飛入村寨的「蝴蝶」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首演
    9月17日,由田沁鑫任編劇、導演,印青作曲的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在南寧首演,通過講述黃文秀的扶貧故事,致敬數百萬名在扶貧崗位上的一線幹部。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站數據,截止今年8月,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幹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幹部參加駐村幫扶。
  • 中央歌劇院版華格納經典歌劇<女武神>7月首演(圖)
    《女武神》中的八個女武神排練現場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日訊作為「國家大劇院歌劇節·2013」閉幕演出的壓軸大戲,中央歌劇院精心排演的華格納鴻篇巨作——歌劇《女武神》,將於7月6日、7日,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隆重首演。
  • 中國首部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將亮相武漢
    大型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將於10月17日、18日在武漢市琴臺大劇院首演。他作曲的歌劇《紅河谷》獲"文華大獎"、《呦呦鹿鳴》獲"五個一工程"獎。導演廖向紅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是著名戲劇導演,曾榮獲"文華導演獎""五個一工程"獎等諸多獎項。近年來,廖向紅致力於中國歌劇的探索與實踐,導演了《運河謠》《方志敏》《呦呦鹿鳴》《愛蓮說》《塵埃落定》《蕭紅》等10餘部歌劇作品。
  • 從《小河淌水》中,我看見了老鑼和龔琳娜的愛情
    清風吹上坡,吹上坡哥啊,哥啊,哥啊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月亮出來,照半坡,照半坡望見月亮想起我的哥一陣清風吹上坡,吹上坡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我非專業的音樂人士,只是單純地被龔琳娜老師的這首《小河淌水用心聽來,有一份純潔的,甜美的,真摯的愛情,被龔琳娜老師用天籟般的歌喉,化為絲絲縷縷,浸入那一彎清澈的淌水之中,每一個或路過的,或專門前來的,或因緣相遇的人,都可舀一勺來飲,細品,那愛情的味道。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
      半島網11月6日消息 今天上午,青島大學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在青島大學舉行。     夏東偉說,在歌劇《韓信》申報和排練演出過程中,青島大學歌劇藝術中心牽頭,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紡織服裝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學院通力合作、各展所長,整合了相關學科的藝術創作能力,在藝術表現上做了全方位的創新性探索,為新時代民族歌劇趟出一條新路子。
  • 歌劇《紅樓夢》登陸美國全球首演 用英文美聲演繹別樣經典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在美國舊金山戰爭紀念歌劇院,歌劇《紅樓夢》正在做全球首演前的最後一次彩排。圖為劇中的林黛玉。2016年8月,高大古典的美國舊金山戰爭紀念歌劇院就掛出了歌劇《紅樓夢》的巨幅海報。如今這部由世界五大歌劇院之一的舊金山歌劇院委託製作的歌劇《紅樓夢》正在這裡展開全球首演,從9月10日至29日連演6場。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帶給藝術家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以此改編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包括戲曲、電影、電視劇等。
  • 原創民族歌劇《松毛嶺之戀》在北京上演
    原創民族歌劇《松毛嶺之戀》在北京上演 2018-03-16 16:49: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