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做亞馬遜電商的朋友越來越多,刷單服務也慢慢興起。做亞馬遜電商有2大要訣,一是產品要有競爭力,二是刷單要給力。不管是大賣家還是中小賣家,不論是新品的推廣還是舊listing的維護,不管是為了提高轉化率還是為了增加VP好評,大部分商家都毫不猶豫的選擇刷單。大賣家使用雷神雲手機搭建自己的刷單系統和刷單團隊,中小賣家則是通過聯繫服務商或者海外測評團隊/個人購買刷單服務。有賣家吹牛B說他從來不刷單,亞馬遜照樣做得好好的,這種人不是自欺欺人就是別有用心。對於這種人,我只能說呵呵。為什麼那麼多人頂著亞馬遜秋後算帳的風險也要刷單呢?一句話,因為刷單是獲取訂單最簡單粗暴的方法!
跨境電商巨頭亞馬遜
新上listing刷單才能積累數據.
對於一個剛上線的產品,曝光,點擊,訂單量,轉化量的數據都是0。這種0數據導致的結果就是產品的權重非常低,不管是自然排名還是廣告排名都非常靠後。這種靠後的排名又反過來導致產品幾乎沒有流量。如果不加以人工幹預,往往幾天,乃至幾個星期曝光都非常少,成單的機會更是異常渺茫,即使你把廣告競價出到最高,也改變不了糟糕的情況。要想打破這種魔咒,唯一的辦法是刷單。通過刷幾單到幾十單,該listing的曝光,點擊,訂單量都有了,產品的權重一下子拉高了許多,排名蹭蹭地向前走,曝光越來越多,訂單也越來越多,良性循環就產生了……
近乎瘋狂的亞馬遜刷單
刷單能提高listing轉化率
listing的轉化率是決定產品排名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亞馬遜的目的是儘可能地讓買家購買產品,所以,它會把客戶最喜歡最有可能購買的產品優先展示在買家面前。很明顯的,轉化率越高的產品,客戶購買的可能性就會越大。通過刷單,可以讓你的產品的轉化率遠遠高於競爭對手的產品,從而排在他們前面,獲得更多展示的機會。舉個慄子:有2款非常類似的產品A和B,在功能,圖片,產品描述都一樣的前提下,一個排在65位,一個排在66位。假如每天的曝光都是100,每10個人點擊會有1個客戶購買,那麼A和B產品的轉化率都是10%。如果我們通過刷單系統,每天給B產品刷1單,那麼,B產品的轉化率就是2/11,比A產品高出了近1倍。幾天以後,亞馬遜會因為B產品轉化率遠遠高於A產品而給B產品更高的權重,於是當用戶搜索關鍵詞的時候,A產品還是排在65頁,而B產品排到了35頁。 毫無疑問,B產品將會獲得更多的展示機會,訂單會越來越多。
亞馬遜處罰刷單力度加大
刷單是增加VP評論的最有效途徑
客戶的VP review對於產品的排名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產品的好評越多,權重越高;差評越多,排名越靠後。很多客戶不顧一切的刷單就是為了獲得好評。美國乃至全世界買家都有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如果他們覺得產品不錯,通常不會有人給你寫好評,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他們覺得產品或服務有不滿意的地方,99%的買家都會毫不猶豫地留下差評或者直接投訴給客服。這種情形導致的結果就是,一段時間以後,不管是哪個listing的差評都會越來越多,產品賣得越好,差評就來得越快。(通常每賣出100單會有2到3個差評)。於是死結來了:沒有訂單不會有差評;有訂單就會帶來差評,訂單越多,差評就會越多,權重就會越低,從而導致訂單越來越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刷單。每來1個差評,就刷4到5個好評去填補,從而保持好評率在80%以上。按這個比例計算,通常每100單就必須刷8到10單,刷單比例接近10%。 有朋友會說,可以發郵件催客戶留好評啊,那樣不是不用刷單了嗎? 如果你是賣家,你就會知道催評的郵件效果幾乎為0. 而且亞馬遜對這塊限制很嚴,你稍微露骨的暗示客戶留好評的郵件都可能被亞馬遜判定為幹預評論。
刷單提高廣告權重,刷單幹預秒殺完成率,刷單留feedback, 刷單趕跟賣(開投訴),刷單反擊同行的攻擊……仔細分析,你會發現所有的人工幹預行為都是通過買家帳戶完成的。對於賣家帳戶來說,listing發布以後,幾乎就什麼都不能做了。所以刷單公司,大賣家才會養一大堆賣家帳號用來刷單測評。如果沒有買家帳號,或者說不刷單,運營人員幾乎無事可做。
亞馬遜刷單就是刀口舔血
回到文章開頭的話題,到底有沒有賣家可以一單不刷就做好亞馬遜呢?當然是有的,以下幾種情況的買家確實能做到。A. 2016年以前亞馬遜市場剛起步,很多類目還是紅利期,產品只要上傳就會有訂單,那時候賣家的確不用刷一單日子卻過得非常滋潤。B. 許多專業做跟賣的朋友也從來沒刷過一單,他們自己不創建和推廣listing, 只是專注的摘果子。C. 有些商家專門銷售一些很冷門的產品,市場上幾乎沒有競爭對手。D. 有一些賣家用腳本大量創建listing, 他們每天上傳幾百甚至幾千個listing,覆蓋很多類目,以數量換質量,這種客帳戶裡有幾萬個listing卻從沒刷一單,他們做的是大量鋪貨模式。 這幾種都是比較另類的模式,主流商家想在競爭激烈的類目中殺出一條血路,必須使用能想到的一切辦法!這個情形很像一群人在森林裡狩獵,有人拿著石頭,有人拿著木棍,而有人偷偷帶了一把衝鋒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