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南湖北湖,野鴨在啜泣

2021-01-17 騰訊大浙網

捕鴨塘

挑著「媒鴨」的捕鴨人

捕鴨棚

捕鴨人

每年的這個季節,北方的候鳥就會成群結隊向南遷徙。在杭州的生態溼地、錢塘江畔等處均可觀賞到候鳥南遷的美麗場景,其中一大主角就是野鴨。

可是,因為肉質鮮嫩,野鴨成了一些人熱衷的野味,於是,它們的遷徙季成了捕鴨人的暗殺季。

餘杭南、北湖是野鳥天堂

在杭州愛鳥人的圈子裡,杭州餘杭的南、北湖是個天堂。

吳先生是個鳥類攝影愛好者。從2008年喜歡上鳥類攝影后,他每年都要從市區往返餘杭南、北湖無數次,為的就是觀察那裡一年四季不斷變化的野生鳥類。

「南、北湖是個天然溼地,它充滿了野趣。位於瓶窯的北湖,鳥種豐富,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只要守候在此,就會不斷有驚喜。」吳先生說。

2009年秋天,吳先生和攝友曾在此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他連續四年夏天在此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棉鳧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董雞;另外,像野鴨、秧雞、小鴉鵑、四聲杜鵑等鳥類也都能在這個季節的北湖觀賞到。

野鴨在網中呻吟

10月13日,吳先生前往杭州餘杭瓶窯的北湖觀鳥。可是,這一次,在北湖南大堤和東大堤攝影時,他意外發現池塘中掛著許多捕鴨網。

吳先生年年來,往年也有人放網捕野鴨,但他發現今年下的網特別多。

「看著那些嘎嘎亂叫的野鴨在網中呻吟,我真的心疼了。」當時,吳先生就用鏡頭拍下了捕鴨人的照片。「那天下午,剛好被我看到有個人穿著防水褲在池塘裡下網、放『媒鴨』。」吳先生。

野鴨雖有野性,但膽小,警惕性高,若有陌生人或畜、野獸接近即發生驚叫,成群逃避,如突然受驚,則拼命逃竄高飛。捕鴨者常用綠頭野鴨和家鴨的自然雜交後代作「媒鴨」,固定在放了捕鴨網的池塘中央,用媒鴨的叫聲來吸引、誘捕飛來的鴨群。

10月25日,吳先生再次前往北湖,這次他發現捕鴨塘依然存在。傍晚,吳先生準備返回時,在瓶窯下木橋村還遇到了一個挑著「媒鴨」的人。「他用扁擔挑著幾隻媒鴨,我從背後拍了照片。」

吳先生是浙江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野鳥分會的會員。北湖捕鴨者如此猖獗,回來後,他就通過協會向餘杭林業派出所反映了情況。

接下來警方將嚴打嚴查

11月4日,牽掛野鳥安危的吳先生再次前往北湖,卻在水中發現了更多的捕鴨網。憤怒的吳先生再次向餘杭林業派出所反映情況。

不過,昨天下午,當記者趕到北湖時,卻沒有發現捕鴨塘。附近的一個村民告訴記者,林業派出所的人剛剛上午來整治過。

「不是我們不行動,是南、北湖一帶捕野鴨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每周白天巡邏整治三次,每個月夜間突襲一兩次。白天看到水邊有狩獵野鴨用的草棚就地燒毀,半夜會下水埋伏抓狩獵者,但村民水性好又熟路。」餘杭林業派出所勞副所長無奈地說。

餘杭瓶窯北湖原本是魚塘,附近有人家,現在成苕溪的洩洪區,已經無人居住。但是,水裡還有不少小魚小蝦,每年,野鴨等遷徙的候鳥都會在這裡休憩覓食,附近的村民便會在此狩獵野鴨。

勞副所長介紹,一般捕野鴨都在半夜,需要事先在水邊用毛竹、稻草搭建狩獵棚,一個棚掛四張網,每張網上綁一隻媒鴨。半夜,躲在棚中的狩獵人聽到野鴨落網,趕緊收網,多的一張網能捕四五隻野鴨,每隻鴨能賣兩三百元,一般都是銷往農家樂等餐飲機構的。

雖然當地早已有馴養野鴨的產業,但大部分的當地人認為,馴養的野鴨,無論從營養還是口感上,都無法跟純正的野鴨相媲美。

一斤多重一隻純正野鴨,地下市場能賣到兩三百元乃至更多。一位非法捕獵者,在候鳥遷徙期的數個月內,就能賺上一兩萬元。

「野鴨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捕殺野鴨觸犯的是《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根據具體情節會處以罰款。」接下來,警方也將加大監控和檢查,對餐飲、小店等進行嚴格查巡,重點打擊南、北湖的非法捕鳥、販賣野鳥的違法行為。

相關焦點

  • 餘杭一男子非法捕獵野鴨被刑拘
    餘杭公安 餘杭南湖,景色秀麗,風光旖旎。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很多野生動物便在此棲息繁殖,為了保護原生態的自然資源,有關部門早已將南湖列入禁獵區。但是,利益總是驅使著不法分子鋌而走險,他們將目光盯向南湖的野生動物,趁著夜深人靜,幹起了罪惡的勾當…… 近日,餘杭公安接到群眾舉報,有人在南湖蘆葦蕩水域誘捕野鴨。接到報警後,餘杭派出所立即展開調查,經蹲點調查和走訪排摸,民警鎖定俞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 我國的「東西南北湖」,你只知道西湖和東湖?南湖和北湖在哪裡?
    南湖說起南湖的話,相信學歷史的時候大家都記得歷史書上一句話「中共一大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上一條遊船上繼續舉行」。1921年,在南湖的這條絲網船上,完成了大會議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而這麼重要的這個南湖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男子誘捕野鴨 一舉一動全被拍 看民警「甕中捉鱉」
    杭州餘杭南湖風景秀麗,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很多野生動物都來到這裡棲息繁衍。為了保護原生態的自然資源,有關部門早已將南湖列入禁獵區,但有些不法分子還是鋌而走險,將目光瞄向了南湖的野生動物。公共視頻顯示,當天,一名男子穿著連體防水服在餘杭南湖裡熟練地捕捉野鴨。此時此刻,他並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記錄了下來。民警:黑夜中不敢露出一絲光亮,生怕被嫌疑人發現。
  • 我在杭州10年了最喜歡的湖不是西湖而是南湖,我覺得南湖更有野趣
    除了西湖,我也知道了,在蕭山還有座湘湖,在餘杭有一座南湖。現在的我最喜歡的是位於餘杭的南湖。由於西湖的名氣太大,國家5A級景區,山水景色秀麗,人文景點眾多,歷史文化悠久,更是在2011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可以說西湖名傳海內外,是杭州重要的名片。南湖在杭州便顯得默默無聞了。
  • 餘杭區領導赴南湖等地檢查指導防汛工作
    7月8日,杭州市委常委、餘杭區委書記張振豐到南湖檢查指導防汛工作。戴桂香、葛建偉等參加。張振豐一行實地檢查了南湖公園、阿里達摩院等點位,詳細了解南湖防汛相關情況。他指出,要密切監視雨情、水情和汛情變化,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完善信息資源共享。要強化上下聯動,及時會商研判、提前謀劃防禦,著力提升效能,確保在險情出現時第一時間開展有效應對。
  • 中國的四大名湖,東湖、西湖、南湖、北湖,你去過幾個呢?
    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我國的南湖了,嘉興南湖被評為浙江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人們對這裡更多的影響其實來源於這裡的紅色文化,由於在這片湖泊之上舉行的第一次會議,讓人對這片湖泊有了更多的認識,在之後的發展過程當中,也有很多人對這一地區進行打卡,但是對比西湖來說,這裡的一些風景就沒有這麼的好看,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紅色景點來觀光。
  • 「天線寶寶」將軍盔,餘杭南湖畔的這種萌鳥叫鳳頭麥雞!
    餘杭南湖畔有一種萌鳥,長相清奇。這個有著「天線寶寶」一樣萌萌外表的鳥兒,名叫鳳頭麥雞(Vanellus vanellus)。
  • 郴州——「北湖水月」
    位於郴州市城區中心的北湖公園,因北湖的神奇、美麗而聞名,更因與北湖相關的人文歷史而令人嚮往。北湖因位於原郴城西北隅而得名,是一個地下水極為豐富的自然湖泊,湖底由許多沙湖組成,每個沙湖有若干湧水的泉眼,四季不枯。據說大大小小的沙湖有一百個,所以最早稱北湖為「百湖」。後來由於這裡出現了白龍的故事,又被稱為「白湖」。這故事十分有趣。
  • 地名來自大禹治水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時期開始置縣 餘杭昨天有了...
    但至少餘杭,真的有一條禹航路。 12月18日上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餘杭考古工作站正式在餘杭街道禹航路上掛牌,不遠處便是地鐵16號線的禹航路站地鐵口。 昔日的「禹航」傳說和今天的餘杭考古,在這裡交集相匯,大概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 北湖向北,新區大開發!
    長春樓市「熱搜」級的存在,一定有北湖。「地鐵不通、道路不修」一直被區域內居民吐槽...不過北湖還是那個北湖,一有新聞就是全城關注重點!這一次,北湖更熱了,甚至還要突破繞城,繼續往北!長德區也要被熱搜了。
  • 綠植種類達百種 春日北湖美如畫
    北湖公園鮮花盛開。 記者 梁洪源 攝南充新聞網訊(谷芳 記者 易立權)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樹綠了,草青了,花開了。3月19日,記者從順慶區城鄉建設局獲悉,北湖公園內各種草花、喬木、球類植物、地被灌木多達100餘種,是市民賞花踏春的好去處。
  • 阿里巴巴達摩院開建 就在餘杭南湖邊!杭州全市48個項目集中開工
    阿里巴巴達摩院南湖項目項目位於餘杭區南湖科學中心片區,規劃面積約3887畝,總投資約200億元,將建設阿里巴巴達摩院全球總部基地,計劃分三期實施。年產500萬套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項目(菜鳥網絡總部一期)項目位於餘杭區餘杭街道,總用地面積約165畝,總建築面積約29.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19.2萬平方米,為菜鳥總部工作園區,建設內容包括廠房、輔助用房等。
  • 餘杭一名男子趁著夜色拿刀割腕,關鍵時刻……
    12月13日晚上6點多,夜幕籠罩,餘杭臨平山上一處公園內,一名年輕男子正在用刀割自己的手腕。就在這時,幾名警力一起上前,將刀奪下。緊接著,周師傅就聽到男子啜泣的聲音。「怎麼啦,有什麼事兒想不開?」周師傅問。男子沒有答覆。「是家裡的事兒還是外面的事兒?和我說說嘛,隨便聊聊。」「自己好累啊」、「自己每次認真努力的,就沒有機會」、「命運不公平啊」,在周師傅的引導下,男子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
  • 湖州市吳興區南太湖:飛出個「野鴨王」
    蔣國鋒說:「如果不是網罩罩著,估計現在一隻野鴨都不剩下了。」「我這些野鴨都是以太湖裡捕獲的野鴨作為種鴨,產生的第一代人工養殖野鴨,實際上相當於捕捉野生小野鴨來養殖,野性十足。飼養過程中都是模仿野外生態環境養殖,除了第一個月小鴨餵食一點飼料,中後期都是餵食玉米、稻穀和水塘裡放養的泥鰍、螺螄等活食。」
  • 盜捕銷售野鴨上千隻,18名嫌疑人被訴
    徐某奔波於灌雲縣燕尾港鎮、灌西鹽場、連雲港徐圩新區、響水縣陳家港等地,鼓動當地居民捕捉野鴨,並以大野鴨每隻80到90元、小野鴨每隻40到50 元的價格收購。「從逮野鴨的人手中收購野鴨,再轉手倒賣賺點差價,我這屬於中轉站。」徐某表示。
  • 母潛鳥背著小野鴨遊泳,海雕衝去抓野鴨,卻被潛鳥刺中胸部落水中
    母潛鳥背著寶寶遊泳,它的寶寶是只小野鴨一隻母潛鳥背上馱著它的寶寶在水上遊來遊去,公潛鳥在旁邊東張西望,看看能不能找到幾條小魚當午餐吃。奇怪的是,這隻母潛鳥背上的這個寶寶卻不是潛鳥寶寶,而是一隻小野鴨。難道是母潛鳥認錯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