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萌新和小白不知道的是,一些經典日系動漫場景的畫面,都是由現實場景轉化而來的。即便你繪畫基礎並不高,也能「畫出」,來看看是如何進行加工製作的吧。
場景選擇的重點:
1、畫面中要有視覺中心的物體
2、畫面的遠近感要明顯
3、儘量避免過於封閉或者過於大的場面,否則可能無法駕馭
4、最好能使用帶有天空的照片。
動漫背景的色彩一般是比較鮮豔的,因此我們首先提高畫面飽和度——
在PS頂部菜單欄點擊「編輯——調整色相——飽和度/亮度」
根據所選照片來調節具體數值,這張圖我調整了+20左右。動漫背景特有的「高飽和」畫面就出來了——
添畫環節的要點:
1、從上向下修整並減去照片特有的畫面信息。
2、簡化遠景中的畫面信息。
3、對畫面中有鋸齒/壞點的部分進行添畫。
4、仔細刻畫近景及主體的細節等等。
遠景和近景的差距,具體就體現在畫面信息量上。如果我們人為進行修整,就能極大地突出這一點——
加入陰影。這張照片中有陰影,不過從動漫角度來說,還是有些過於沉悶了,所以我們需要在原有陰影基礎上進行添加。一般來說, 白天常用藍紫色作為主色,傍晚則用紫色。這張圖是白天,所以此次我們使用藍色作為主色來添畫陰影。
我們還需要調整畫面顏色,為了使照片更接近插畫,有些部分的顏色需要調整得更加鮮亮。此外,如果有可能的話,天空中的雲彩最好還是替換掉一些比較規則的形狀為好——
現實中的雲都是不規則的,比較碎,不是很適合動漫或者是插畫的效果。接下來增添畫面空氣感,讓遠處景物有更加偏淡偏藍的效果,仿佛溶入了空氣薄霧的感覺,這樣能更好地推開空間——
並且,在畫面空間向遠處延伸的部分使用此技法,更能表現空間的縱深感。如果你覺得近處的物體看起來模糊不清,也可以用疊加法,進行加深處理,這樣看起來遠近感就更明顯了。表現出空氣感後,我們就可以暈染畫面顏色了。此次使用黃色和藍色,並用填充工具進行上色,圖層不透明度分別設置為: 21%,6%(圖層混合模式選擇疊加)。
雖說這一步驟很簡單, 但做與不做會對畫面整體的顏色統一感影響很大。當畫面主體與背景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時,請一定嘗試一下此操作。最後就可以加特效了。
這一步驟中,都是加一點點就夠了,不要太多,以免讓畫面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