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猶記得小時候父親讓我好好讀讀,我卻沒放心上。成年後再讀才懂得父親的良苦用心。
《增廣賢文》是一種處事的智慧、處事的素養,是符合當今潮流的思潮。簡簡單單一句話,包含的是古今無數相同的悲喜故事。她是生活的尺子,當下一點也不過時。
"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有何現實寓意?對我們處世有何啟發?
這句"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就是出自《增廣賢文·上集》,翻譯過來就是在別人家住的太久了,人就變得不再尊貴,來往太頻繁了,親密的程度就會下降,變得不受歡迎。
人生在世,我們避免不了與人打交道,而人際交往看似簡單,但卻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久住令人賤」,大家可能之前上學的時候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放假回家那最初的幾天父母肯定是非常高興,天天給你想著法子做好吃的,也不讓你幹什麼活,把你是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可是時間一長,慢慢的就不那麼對你上心了,甚至有些還會開始厭煩你了。
就是這個道理,父母都這樣,何況還是親朋好友呢?平日接觸不多,小住幾天可以聯絡感情,但是也要注意人與人交往是有一個限度的。要學會察言觀色,適可而止,不然別人肯定會對你產生厭惡之情的,雖然表面上不說。
「頻來親也疏」,雖然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親戚就是要勤走動,走得越勤,關係就越好」,但是這句話也是相對而說的,也是有一個限度的。若是其中一方貧苦,無事不登三寶殿,一上門就是尋求幫助,走動太過頻繁,親戚就會礙於情面左右為難,從而漸漸心生反感。
所以說,這個勤走動是在一定頻率下的,還要親戚不討厭你,不然人家還會刻意躲著你,生怕你再去打擾,如此一來,親情就會逐漸疏遠。
老祖宗留下的這句話在我們現代也同樣適用:不論親戚來往,還是朋友交際,都要切記掌握分寸,懂得適可而止,否則因為外界暫時的利益而不顧親人感受,最後往往得不償失。要懂得相互理解,不要一昧給別人添麻煩,保持距離,適可而止,才能和睦相處,親情常伴。
不得不讚嘆民間流傳的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讀了《增廣賢文》之後感覺應該是讀了《增廣》走天下,進入社會後再去讀的話感覺這真是一部刻畫人性的巨著,太真實了。
希望大家都能領悟到老祖宗的諄諄教導,因為每一句話都飽含做人做事的智慧道理,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閱讀《增廣賢文》的原因了。
對社會諸多方面的現象高度概括,並且將其陳列在讀者面前,擺現實,講道理,諄諄教誨,讓人不得不嘆服。
《增廣賢文》是字字珠璣的真知灼見,雖然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句,讓我們感覺不能善良,但《增廣賢文》還告訴我們「平日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還有「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不論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還是「黑髮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頭翁」
都告訴我們「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一定要「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下到剛會走,上到九十九,無論多少歲都可以閱讀《增廣賢文》,因為每一句話都是人生至理。
昭君在讀的這本《增廣賢文》大全集,原版無刪減,有譯文,難字注音注釋,評析、版畫插圖圖文結合,作為古時候給孩子看的啟蒙書籍,裡面不僅做了講解,還配上了非常生動的典故,
可以更加形象的幫助孩子理解裡面原文的意思,進而深刻的理解國學文化的精髓。而且採用大字版本,閱讀舒適,小孩閱讀不怕近視,老人閱讀不用老花鏡。
書中的處世準則、成功之道對我們的人生、事業、職場、生活都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早讀早開悟,越早知道越少走很多彎路,正版國學經典文庫《增廣賢文》,只要21元,還包郵,都買不來一包煙,卻能讓你和家人受益終身,何樂而不為呢?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