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80、90後的玩家看著這些文字,將會回想起沉浸在《仙劍奇俠傳》裡的那些日子。那時的國內遊戲市場還是一個沒有什麼遊戲產業的小市場,無數的紅白機卡帶圍繞著小霸王排開,街機廳的生意晝夜不停,很多遊戲還沒有固定的中文名字,玩家們提到的時候都用約定俗成的稱號作為指代。
每次談論遊戲的時候,玩家們反覆提及的也總是一些外國遊戲的名字,什麼《超級瑪麗》、《魂鬥羅》以及後來的《紅警》,直到一款劍俠題材的國產遊戲橫空出世。
這款遊戲就是至今仍被不少玩家奉為「國產單機遊戲難以超越的經典」的《仙劍奇俠傳》。仙劍當年有多厲害呢?當年國內第一本專業的遊戲雜誌《電子遊戲軟體》,裡面有一個排行榜叫做「PC GAME 排行榜」,而仙劍在這個排行榜上整整蟬聯了14個月的冠軍。要知道,在這個排行榜上和仙劍競爭的可有很多從國外進入內地的頂尖遊戲,國內玩家對於這款遊戲的認可程度可見一斑。
如果要做一個類比的話,仙劍對於國產遊戲的影響就像魔獸對歐美遊戲的影響一樣。而製作了仙劍的遊戲公司——大宇資訊,在國人的心目中也是猶如當年暴雪一樣的地位,甚至猶有勝之。
而仙劍後續系列中也有像仙3、仙4這樣被玩家高度認同的優秀作品,只是在仙4之後,由於國內單機遊戲市場走向沒落,而網遊時代崛起等大環境原因再加上遊戲製作公司本身的內部問題,再往後的作品始終回不到曾經的水準上了。
而大宇旗下的另一款劍俠題材類遊戲也是大名鼎鼎,那就是國產遊戲《軒轅劍》。同樣作為由大宇開發的中國元素仙俠遊戲,《軒轅劍》剛出來的時候並不順利,作為遊戲主要製作人之一的蔡明宏在遊戲做到一半的時候被徵召入伍,因此半成品的《軒轅劍一》匆匆面世。這一款《軒轅劍一》儘管在過短的劇情流程上被玩家吐槽,但初代的軒轅劍其實在各方面已經看得出後來的大製作雛形,可以說《軒轅劍一》是一部試水之作。
而軒轅劍二的面世則讓玩家眼前一亮,首創的古典水墨畫風完美契合遊戲氛圍,也奠定了軒轅劍此後的美術基礎。此外軒轅2的世界觀、劇情、玩法系統等無一不讓玩家們津津樂道。
於是從軒轅2之後的《軒轅劍:楓之舞》、《軒轅劍:雲和山的彼端》、《軒轅劍:天之痕》、《軒轅劍:蒼之濤》等堪稱是百花齊放,基本上每一部都被玩家奉為經典的同時,每一部軒轅劍都再各個方面深入探索和長足進步。
只可惜這麼好的IP也隨著大宇的落寞也開始水準下滑。事實上隨著資本向網遊傾斜,國產單機遊戲的開發環境確實非常糟糕,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可軒轅劍仍舊在以自己的堅持追趕遊戲時代的腳步。
如果說當年那些經典國產遊戲中,仙劍算是開山作,軒轅劍是中興之作的話,那麼劍俠情緣真的算是銜接時代的轉折之作。
事實上和同時代的兩把劍比起來,劍俠情緣一開始還真不那麼起眼。也許是因為另外兩劍鋒芒太強,這部同樣以古風仙俠為題材,卻借鑑了《暗黑破壞神》以及《魔獸世界》的MMORPG玩法的遊戲,卻後來居上的成為了國產ARPG的標杆。
作為西山居的重量級IP,經過《劍俠情緣1》和《劍俠情緣2》的口碑鋪墊之後,國產遊戲迎來了網遊時代,而劍俠情緣也順勢而下,先以劍網1和劍網2的公測鋪墊道路,然後加快了劍網3的公測步伐。
那個時代的老遊戲終於還是有一款成功傳承到了今日,或許現在的00後玩家已經沒再聽過仙劍奇俠傳、軒轅劍的名字,但是針對劍網3卻有著很強的感知,甚至很多00後本身就是劍網3的玩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劍網3成熟而完備的同人文化。玩家能從眾多渠道諸如COS、同人畫、小說等等渠道去創作劍網3相關同人。而這些渠道如今的主力軍正是00後,自然而然劍網3的00後玩家也就變得更多了!
而劍網3之所以能活下來並且越做越好,當然是離不開西山居多年來的持續更新。最近剛剛更新了最新資料片奉天證道。除了加入了使用陰陽佔卜之力的新門派衍天宗外,遊戲的劇情也再次大推進,整個劍網3的故事進入了安史之亂中期,江湖中的各大門派也面臨著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處境。
當然除了新職業新劇情的推進,劍網3能運營多年還能保持玩家數量的一大秘訣就是對新玩法的持續吸收。比如新的吃雞地圖白龍絕境的推出,新家園玩法可以邀請好友一起同居的共居宅邸,這些玩法更新始終保持了劍網3的活力。
希望國產經典遊戲們也能在這個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傳承之路吧,畢竟隨著80 90後玩家的長大,這些曾經的經典遊戲似乎大多數都要被遺忘在時間長河裡。國產遊戲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