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著在家隔離的規定,中國所有的基督徒都有了更多的靈修時間,也有不少熱心的信徒積極組織起來為疫情禱告,為祖國祈福,這本是好事,但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
類似於「主啊,求你按著你的公義懲罰惡人,讓他們死在自己的惡行裡面,止息你的憤怒」這樣的禱告,是要指正的。
首先,面對疫情,基督徒積極自我反省並認罪悔改是應該的,也可以認為神希望我們在這樣的疫情中有所反思,但不可以說這是神的懲罰,仿佛是神特意安排了冠狀病毒來擊打中國。我們應該明白,一切的惡都不是來自神,如果說冠狀病毒是從神而來,那麼我們的神就是病毒的源頭,這不符合神全善的屬性,也會讓那些不信主的人對基督教產生憎惡的情感,讓福音更難被國人接受。所以,我們只能說神默許了這場災難,並希望我們基督徒在這環境中安靜自己,好好思想神的旨意,但切不可說疫情是神的懲罰。
另外,不可做咒詛的禱告。當然,人都會有情緒,在不順的時候,禱告的開頭總會有抱怨甚至咒詛,但我們要知道這是不符合主的教導的(羅12:14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就連逼迫我們的人,神都要我們為他們祝福,更何況其他人呢?
有人會拿耶穌咒詛無花果樹的例子來說明可以咒詛,但要知道,耶穌是用神的權柄在施行神跡,不是在教我們怎樣咒詛,否則他一邊教導不可咒詛(羅12:14),一邊教我們怎麼咒詛,豈不是前後矛盾?
又有人會拿詩篇109:6-7的咒詛語句來強調可以咒詛。對於這樣的引證,我想分三點來反駁:
1、不可完全用新約的觀點來理解舊約。舊約有舊約的倫理道德,社會習俗。比如舊約規定「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似乎沒有彰顯上帝的「愛」,卻顯得暴力血腥,其實當時的以色列人在面對傷害的時候,往往會用超過傷害很多倍的懲罰去對待侵害自己的人,特別是地位高的對地位低的人。比如,A傷了B的眼睛,B有可能會把A打成重傷。如果A是奴隸,B是奴隸主,那麼B很可能會把A打死。所以,規定在懲罰傷人者時,不可超過他所帶來的傷害,只能「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就是一種保護,一種「愛」。所以舊約中的咒詛詩,只是體現了當時的以色列人特有的仇敵觀,我們不可拿新約的標準去衡量舊約的咒詛;
2、這是詩歌特有的語言。我們承認聖經是神的話,是在聖靈的啟示和保守下完成並保存下來的,但神也借用各種不同文體在記載,各有特色。為什麼用不同的文體?為什麼不全部用命令式的口吻直截了當的說?因為他要啟示我們,讓我們在聖靈的引導下去明白。這不是自私,故意讓非信徒不明白,因為即使用敘述的方式表達,有的人還是會「看是看見卻不明白」,神的話無論怎樣簡單地表達,那些不信的人也始終不能理解。所以,我們不能忽視文體的特色,詩歌體裁的特點就是抒情多於敘述,因此詩篇真實的記載對仇敵的咒詛是理所當然的,這本身是在抒發情感,即對仇敵的憎恨和對上帝公義的盼望,這是在真實地體現人性;
3、神不會按我們的禱告去做事。神有自己的旨意,他不會聽從人的話,即使禱告成真,也只能說明是你的禱告符合了神的心意而已。所以,神不會因為我們咒詛誰就懲罰誰,否則神就是聽我們話的奴隸了。所以,我們的咒詛,對他人無害,對自己無益,甚至對自己是有害的,因為這違背了神的心意。
綜上所述,在為疫情禱告的時候不可說這是神的管教或懲罰,也不可在禱告中咒詛他人。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