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原因
繁星為何
在這一整部奇異的電影中,有包括「繁星」名詞的對話很少出現。
但是「繁星」卻一直以別種形式貫穿整部電影:在新海城鍾愛的「壁紙式」畫風中,它出現在一幀幀的背景畫面中
也是故事漸行的脈絡中,主角明日菜、森崎龍司老師等人從人的現實世界離開,至神明的地下世界追尋的東西。
在劇中「繁星」更是自己所追尋事物的代名詞,
一開始進入地下神明的世界
明日菜所帶著的執念是去世的父親和瞬;森崎龍司老師的執念是去世的女友麗莎。
他們都在追尋執念的過程中,找到了而這份執念的源頭
並且做出了新的選擇。
我們何嘗沒有執念呢?
在時空星河之下,我們都是追逐執念幻影的孩子。
一如影片中的明日菜,
而追問執念產生原因,也許會帶我們走向新的選擇。
昨日難回
不溺過往
沒有星星的夜空讓人不安,漫布星星的夜空卻讓人迷幻。
面對影片中抱有類似執念的明日菜和森崎龍司老師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走向不同的結果。
森崎龍司老師:追回逝去的:
不惜一切代價只求讓已經逝去的女友理紗復活。
而追回逝去的人、事、物需要付出更大的現世代價——交換現世的活的靈魂以獲得新的肉體
這種過分地實現執念的」捷徑」的確快速
其消失的速度也來得更加迅猛。
重拾今日
學會告別
明日菜的選擇:從追尋到告別
從一開始抱著執念進入地下世界,到在神明的世界裡經歷死亡。這一切,對於明日菜而言,是一場——不斷放下、不斷告別的「離別的旅程」
她在經歷種種後明白,一開始走入這片世界,是出於想見到去世的友人「瞬」,是出於想再看到爸爸,更是出於逃避自己曾經在現實世界中埋藏在心底最深的寂寞。
在這場「追逐繁星」的旅途中,她之所以追尋——是想逃避寂寥,而單靠留戀過去的時光就像伸手抓繁星一般,既無法把握它,也無法消除它,那樣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越陷越深。
於是在這場逐漸成長的過程結果,她選擇了從神明的世界走出,重回到她母親的身邊。
這番選擇傳達出的這部動畫所想的理念「關注現實」、「把握當下」。
學會告別虛幻的繁星
學會著眼於當下。
我動身踏上旅程,是為了與你道別。
——新海誠 《追逐繁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