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2020-12-12 江西老徐讀歷史

李姓,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是我國人口第二大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李姓也是第二,有110位開國將軍。其實李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在1955年的時候是排第一,不過在1955年後,李姓僅有38人晉升為少將,而張姓有49人晉升為少將軍銜,就這樣,開國將軍姓氏排名下調到第二。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李姓五位百歲開國將軍分布在四個省份,山東籍最多,有兩位。

海軍第五任政委李耀文

張姓有120位開國將軍,李姓有110位,王姓有102位。截止2020年8月,張姓有9位百歲開國將軍(張姓百歲開國將軍來自七個不同的省份,其中湖北人最多,福建人最長壽,湖南人軍銜最高),王姓有5位百歲開國將軍(來自五個不同的省份)。李姓最後的開國將軍是李耀文少將,李姓已無健在開國將軍,那麼我們李姓有多少百歲開國將軍呢?帶著疑問,小編和你一一道來!

李姓百歲開國將軍有六位,都是開國少將,他們分別是:

一、山西忻州人李懋(MAO)之少將,李懋之將軍1907年出生,他參與創建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是我國首批重點大學,也是國防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哈工大等知名高校的前身。李懋之出身於西北軍,是吉鴻昌將軍的老部下,在吉鴻昌將軍的引領下,他參加了抗日救國運動,並於1938年加入解放軍,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曾任炮兵副司令員,2009年李懋之將軍去世,享年103歲。

二、四川達州人李中權少將,李中權1915年出生於四川達州市碑廟區石家壩,他是雅安天全縣第一任縣委書記。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曾任北京軍區空軍參謀長、副司令員兼代政委、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南京軍區空軍第二政治委員(副大軍區職待遇)。2014年,李中權少將去世,享年100歲。

李中權少將

三、山東濱州鄒平市人李丕功少將,李丕功1910年出生於山東長山(濱州鄒平市),抗戰初聯絡工友和鄉親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37年日軍佔領了長山、周村。他利用本家堂叔李金波的財力,組織了30多人的隊伍抗日。後參與了黑鐵山抗日活動,帶領19人,攜槍17支,投奔解放軍。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江蘇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副兵團職待遇),2016年去世,享年107歲。

遺憾的是,李丕功將軍生前照片大多不清晰,沒法上傳。

四,河北保定高陽縣人李孔亮少將,1938年參加冀中人民自衛軍,解放戰爭時期,任冀東軍區第十四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冀察熱遼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政治部主任,南下工作團第二分團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廣東軍政大學副政治委員總後勤部白城辦事處政治委員,瀋陽軍區後勤部顧問。1964年晉升為少將,2015年,李孔亮少將去世,享年102歲。

五、李姓最後的開國將軍劉耀文,李耀文原名張錫紳,1918年,出生於山東威海市榮成人,31歲時就成為解放軍26軍政委。1938年1月參加山東省人民抗日救國軍,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9月被授予海軍上將軍銜。新中國成立後,他身居高位,但是他的兒子張國才,卻一直在山東煙臺工作。

李耀文和張愛萍上將、楊得志上將

曾任國防科委政委、海軍政委。1988年3月14日,越南海軍三艘艦船突然竄到中國南沙赤瓜礁海區,並派武裝人員強行登礁挑釁,首先向中方人員和艦船開槍、開炮,全程指揮中國海軍進行有限的自衛還擊,有力打擊了越軍的囂張氣焰,捍衛了祖國的南沙主權。2018年李耀文將軍去世,享年101歲。

在李姓五位百歲開國將軍中,李耀文的成就高,屬於開國少將級上將。家族文化中的姓氏已成了一種信仰。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保留幾千年的家族文化。這信仰是對祖宗的敬畏,讓人有根有源。「曾有人發現,一個縣如有5個進士,那麼全縣同姓的人都認這幾個人為祖先,其他人都去哪兒了?」好比李姓是一棵大樹,有眾多分支,你本來屬於第三支第五根,但是你認了第一根,中間的差別其實並不大。說到底,中國的家族文化,就是整個民族的血脈信仰。

李耀文將軍是海軍第五任政委,雖然本姓張,但應該很多李姓人因為李耀文將軍而自豪,你說呢?

本期話題:海軍第一任政委是誰?

相關焦點

  • 方姓威武:開國將軍有十四位,兩位開國中將,兩人活過100歲!
    方姓威武:開國將軍有十四位,兩位開國中將,兩人活過100歲!本文由百家號「江西老徐讀歷史」原創,侵權必究方姓,是姬姓,姬姓因黃帝長居姬水而來。姬姓後來又分出不少姓氏,方姓就是其一,出自方雷氏,至今有近4700年歷史,當代方姓的人口已達到450多萬,為全國第六十二位姓氏,前面小編和大家提到過,開國將軍中,方姓軍銜高的是中將——方強中將(湖南平江縣人),那麼方姓有多少開國將軍?這裡要更正一下,有一些史料中將江西方槐列入方姓將軍,其實不然,方槐將軍本名姓賴,名芳槐。由於革命需要,賴芳槐,更名為方槐。
  • 中國有57位開國將軍。哪個姓的人數最多?王姓5人,李姓6人
    在這次授牌儀式中,國家共評選出57位開國將軍。這些人中誰的姓氏最多?王姓五人,李姓六人。你知道這些將軍是誰嗎?比如著名的政治工作型開國將軍王平,是湖北陽新人。當初,他的名字叫王明。因為他覺得和一個臭名昭著的傢伙重名不太好,就把名字改成了王平。還有一位開國將軍叫王震。他是湖南瀏陽人。他常被稱為王虎子。他是一個不太注重形象,但能打仗,愛軍人的好將軍。
  • 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三人:四川、山東均一位!另一位103歲的健在!
    共和國開國將軍中,筆者注意到劉姓有89位。其中,一位元帥,兩位上將,十三位中將。1955年,劉姓有少將42人,1961年-1963年,劉姓13人晉升少將,1964年18人晉升少將。當然,也有人說是92人,因為有幾位開國將軍,本姓劉,比如劉姓健在開國將軍文擊將軍。
  • 57位開國上將,兩人活過100歲!他們都是誰?
    年生病在青島療養,不知能否恢復健康,56年確認恢復健康授予上將軍銜並擔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 解放軍總計有57位開國上將,有兩人活過100歲,一個來自遼寧,一個來自湖南。
  • 陳姓四位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個不同的省份!他們分別是誰?
    筆者研究發現, 新中國陳姓有61位陳姓開國將帥,陳姓有開國上將六人,開國中將五人,開國少將四十八人。在六十多位陳姓開國將軍中,有四人活過了100歲,他們經歷了戰爭與和平,苦難與幸福。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四位陳姓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個不同的省份,江蘇一陳姓開國將軍是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
  • 105歲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 開國將軍健在者僅存7人
    原標題: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抗美援朝中率部全殲美軍 「北極熊團」澎湃新聞記者從詹大南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
  • 江西唯一沒開國將軍的城市是哪一個?
    江西是共和國故都,總計有327位開國將軍,第一大將軍省份。革命,從江西開始,然後席捲全國,江西有十一個地級市,如果江西327位開國將軍均分的話,每個地級市至少有30位開國將軍,然而有一個地級市沒有,這個地級市是哪一個呢?
  • 上饒開國將軍創造了多個第一!他們是誰?
    答案是出生於1917年的鉛山縣將軍陳仁洪。 江西上饒有9位開國將軍,誰最年輕?原來鉛山縣將軍陳仁洪最年輕。 上饒也有十位開國將軍的說法:因為在1983年之前,貴溪縣是上饒管轄,鷹潭市建立後,劉亨雲將軍成了鷹潭唯一的開國將軍。
  • 範姓開國將軍大全:八位開國少將,來自七個省份!
    範姓尊範武子(士會)為範姓的得姓始祖,春秋時晉國大夫範武子,官至正卿中軍將,範姓得姓始祖。他執政時以教民勸化為務,使晉國之盜皆逃於秦國。近代,範姓也有八位開國將軍,都是少將,其中一位來自改姓,這八位範姓開國將軍,來自七個省份,其中四位是首授開國少將,其他四位是晉升開國少將。範姓八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呢?我們來看看。1、範富山 ,山西定襄人,(1914年——1996年) ,1936年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
  • 全軍最年長將軍辭世,2020年開國將軍僅剩4位,他們都是誰?
    2019年4月7日晚,全軍最年長的開國將軍,電影《渡江偵察記》的原型熊兆仁少將去世,享年107歲,他曾在37歲就當上了副司令員,43歲被授予少將軍銜,他還是一位十分受人愛戴的「扶貧將軍」。而和熊老將軍同一批在1955年授銜時接受表彰的開國將軍們在當時雖然有一千多位,但到如今65年過去了,絕大多數的將軍都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逝世,如今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已經是寥寥無幾。那麼他們到底都是誰呢?如今的生活怎麼樣?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授銜對於一名軍人來說,可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因為軍銜就是對立下赫赫戰功最明顯的表彰。
  • 龍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多、成就大;湖南人長壽!
    在開國將軍中,龍姓開國將軍多來自江西永新,這基本驗證了龍姓在江西繁衍,江是龍姓重要發源地的說法。筆者研究發現,龍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多、成就大,湖南人長壽。帶著疑問,小編和你一一道來。
  • 熊姓始祖是楚國開國國君,湖北熊姓開國將軍最多?
    這裡來了解一下熊姓開國將軍的籍貫:熊姓有九位開國將軍,熊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竟然不是湖北,你知道是哪個省份嗎?   福建熊姓開國將軍2位   一、熊奎少將,籍貫福建省永定縣,原名熊來福,熊招來(1912年-1994年),曾任西康軍區司令部參謀長、副司令員,中共西康軍區委員會常委,西康省政府財經委員會委員。
  • 劉姓威武:開國將軍89人,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川和山東!
    劉姓威武:開國將軍89人,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川和山東!湖北劉姓開國將軍職務高,四川劉姓開國將軍軍銜高,而江西劉姓開國將軍人數多,筆者發現:每個省份的劉姓開國將軍都有特點。本文由百家號「江西老徐」原創,侵權必究!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很多的姓氏都是有自己的歷史。姓氏是一個家族的血緣符號,是中國人永遠割捨不掉的家族情懷。
  •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袁姓,人口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33位,人口約有730萬,雖然袁姓人口不多,不過袁姓誕生了鼎鼎大名的袁世凱,袁崇煥、袁紹等,三個人中,就只有袁世凱問鼎帝王寶座,也是袁姓唯一的帝王。袁世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但是回過頭看看,我們每個人都不會那麼完美,袁世凱、袁崇煥、袁紹亦是如此。
  • 2020年開國將軍僅剩四位健在,他們分別是誰?又是什麼軍銜?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開始對在抗日戰爭期間有著卓越貢獻的人,進行加官進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關於中國的十大開國元帥,他們在抗日戰爭年代為中國的成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三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產生了1048名開國將軍。
  • 五位建國後非正常死亡的開國將軍
    《木蘭詩》中有這樣一句詩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意思是:將士們經過無數次的戰鬥,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後得勝而歸。在抗日戰爭和歷次的國內革命戰爭中,有無數的革命先輩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當中有的為國捐軀有的在戰火中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
  • 大別山走出的新縣籍開國將軍
    大別山中的河南省新縣素以「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而著稱。新縣在共和國十大開國「將軍縣」中居第六位,這裡共走出了43位開國將軍。擔任過共和國大軍區司令員職務的,這個縣走出來的開國將軍佔近二分之一。
  • 中國第二大將軍縣,曾走出59位開國將軍,至今仍是貧困縣
    談到中國的第一大將軍縣,許多人張口就能說是紅安縣,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第二大將軍縣在哪裡,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金寨縣是安徽省六安市的一個縣,位於大別山腹地,是安徽省境內面積最大、山水庫區人口最多的縣。英雄兒女們在新中國成立前為祖國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59位開國將軍中有1位,8位中將,50位少將,因為有這麼多的將軍,金彩賢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今天的金寨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人們休閒的好地方,森林覆蓋率達96.5%,天堂寨被稱為「天然氧吧」,更有「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之稱。
  • 舉國悲痛:少共國際師,最後的開國將軍楊思祿去世,享年104歲!
    少共國際生誕生於1933年,肖華上將曾任少共國際師師長,」是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青少年組成的一支紅軍部隊。這支部隊雖然年齡小,但是卻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在反圍剿鬥爭中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表現。1935年2月10日,由於減員嚴重,少共國際師撤編。
  • 他23歲當八路軍師長,41歲成開國上將,兒女中走出3位將軍
    土地革命時期,贛南、閩西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這裡是全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塊根據地,所以說這裡的人民群眾對革命的貢獻也幾乎是最大,建國後福建走出83位開國將軍,絕大多數都來自閩西地區,其中有兩位開國上將,一位是劉亞樓將軍,另一位就是楊成武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