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一個周末,半夜1點,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的手機響了。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焦急的聲音:「出事了!」周平的心咯噔了一下。
就在白天,他們剛剛「過五關斬六將」,想盡一切辦法搞到了兩張從美國到上海的機票,為的是讓兩位美籍歌唱家——男高音布萊恩·傑德、女中音歌唱家米歇爾·德揚能夠來滬。
沒想到,布萊恩·傑德健康證明又有了問題。
而在這之前,他們同樣費盡心思,才勸服兩位資深錄音師克里斯多福·阿爾德和菲利普·克勞斯接受往返隔離28天的方案,從歐洲飛赴上海。
疫情之下,這四位老外的這趟「漂洋過海之旅」難度之大,堪稱一場「歷險記」。
一路上,他們經歷了籤證被拒、機票取消等困難,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迎接隔離,為的正是參與錄製上海交響樂團與世界知名的古典音樂品牌DG(德意志留聲機)合作的第二張唱片。
「所有我們預想過可能發生的困難,我們都遇到了。」
經過6天的錄製,這張唱片終於在12月12日殺青,而如今回憶起這段時間的經歷,周平依然心有餘悸。
2018年,上海交響樂團成為中國首支籤約DG全球發行唱片的交響樂團,並於2019年在全球發行了第一張黃標唱片《門道》,明年是著名作曲家馬勒逝世110周年,第二張唱片則選擇了馬勒的《大地之歌》和中國作曲家葉小綱的《大地之歌》,兩部同樣源於中國文學腳本的作品,在東西方作曲家的不同詮釋下,會產生怎樣的對話?
這張頗具巧思的唱片原計劃於今年5月錄製,因為疫情,不得已延期到了年底。
從前期籌備到上海交響樂團在音樂廳裡真正奏出第一個音符,此次錄製可謂一波三折。
為了保證唱片質量,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曾前後多次電話溝通,最終說服曾多次為音樂大師阿巴多錄製唱片的錄音師來滬,而此次行程需要他來回隔離28天。
而參與錄製馬勒《大地之歌》的兩位歌唱家的行程更是變故叢生。男高音布萊恩·傑德籤證被拒,而原定來滬的女高音又臨時失約,讓錄製計劃一度面臨擱淺。
「那段時間,每天打開郵件,都是噩耗。」這讓周平一度開始懷疑,花那麼大代價去做這件事,值得嗎?
最終,她決定和餘隆打一通電話,「我們談到如果今年錄不成,明年這些問題依然存在,很可能也錄不成。但如果成功了,也許就是這一年全球唯一的一張紀念馬勒的新唱片,不如忘掉所有可能面臨的岔路,一條道走到黑。」
於是,所有人鼓起勇氣,再度拾起計劃,咬牙推進。
萊恩·傑德籤證搞定了,曾獲葛萊美獎的女中音米歇爾·德揚答應「救場」,兩人的機票,好不容易搶到了。曙光似乎就在眼前,然而好事依舊多磨。
航班起飛前的早上,上交接到音樂家經紀人的電話,「飛機被取消了」。要知道,如果不能迅速買到新的機票,登機前做的核酸檢測報告就會失效。
上交方面立刻發動了一起可以發動的力量,終於刷到了在法蘭克福轉機的機票。
隨著萊恩·傑德順利抵滬,這場「歷險記」就這樣結束了嗎?
並沒有。
因為航班延誤,米歇爾·德揚在抵達法蘭克福機場後,錯過了轉機必須接受的核酸檢測,而無法搭乘後續航班,不得不在機場「留宿」。但幸運的是,最後她得到了工作人員的幫助,被安排到了機場酒店僅剩的一間房間過夜。
在上海接受完隔離,終於和上交「集結」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激動不已。
「在美國我們已經停止演出很久了,所以當收到上海交響樂團邀請時,我非常興奮。國際旅行困難重重,還要隔離兩周,我還是來了。」米歇爾·德揚說。
今年年初,原計劃要在歐洲演唱這首作品的萊恩·傑德為了這次的錄製做足功課,「由於疫情,全世界很多音樂會都取消了。但我在去年就開始為這首曲子做準備,還特地買了中古樂譜,進行了專門的聲樂訓練,做了很多筆記。」
幾天的排練和錄製,讓布萊恩讚嘆上海交響樂團的職業素養和餘隆對藝術精益求精的追求:「我相信這次合作會誕生一個非常特別的作品。」
讓周平感慨的是,之所以能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了上交團隊的堅持與韌勁之外,也離不開國外藝術家們的傾力配合,「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雙方想的都是如何去解決問題。對於他們而言,也非常珍惜這次的錄製機會。」
在餘隆看來,兩部《大地之歌》的創作是一次對話,這次唱片的錄製也是疫情阻隔下難能可貴的一次文化對話。
離開上海前,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和上海音樂家來了一個寶貴的擁抱。「如果明年有機會在上海現場演奏這部作品,就算再來一次隔離,我也一定要來。」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