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是李白的霜

2021-01-16 國際在線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月圓,你是否抬頭望月,心裡滿溢著對遠方家人的思念;亦或,你是否在團圓之時,心頭卻掠過淡淡的憂傷,為馬上就要離家而惆悵……當你慢慢長大,故鄉卻漸行漸遠,但無論身在何處,無論見過多少美景,都無法抑制住對故鄉的想和念。

故鄉,是庇護身心之所,讓人心安理得,自適自在,團圓美滿。我們因為各種原因離家,家就像沙漠裡的胡楊木、天上的北鬥星,無論走得多遠,只要看到它,我們就會知道哪裡是方向、哪裡是來處。

《隔著千山萬水擁抱你》

作者/柯靈

節選自《鄉土情結》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逢節,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風塵碌碌,酒闌燈灺人散後,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陽秋風,巴山夜雨,都會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離得遠了久了,使人愁腸百結:"客舍并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異鄉人這三個字,聽起來音色蒼涼;"他鄉遇故知",則是人生一快。一個怯生生的船家女,偶爾在江上聽到鄉音,就不覺喜上眉梢,顧不得嬌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訕:"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遼闊的空間,悠邈的時間,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這就是鄉土情結。

人生旅途崎嶇修遠,起點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見的世界——幾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鄉土。他開始感覺饑飽寒暖,發為悲啼笑樂。他從母親的懷抱,父親的眼神,親族的逗弄中開始體會愛。但懂得愛的另一面——憎和恨,卻須在稍稍接觸人事以後。

鄉土的一山一水,一蟲一鳥,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時一俗,一絲一縷,一飲一啜,都溶化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輩輩都植根在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歡離合的家史。在聽祖母講故事的同時,就種在小小的心坎裡。

鄰裡鄉親,早晚在街頭巷尾、橋上井邊、田塍籬角相見,音容笑貌,閉眼塞耳也彼此瞭然,橫豎呼吸著同一的空氣,濡染著同一的風習,千絲萬縷沾著邊。一個人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調定向定位,要經過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滿未知數,但童年的烙印,卻像春蠶作繭,緊緊地包著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紋,一輩子附在身上。

金窩銀窩,不如家裡的草窩。但人是不安分的動物,多少人仗著年少氣盛,橫一橫心,咬一咬牙,揚一揚手,向戀戀不捨的家鄉告別,萬裡投荒,去尋找理想,追求榮譽,開創事業,富有浪漫氣息。

人一離開鄉土,就成了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但鄉土的夢,卻永遠追隨著他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根線的長度,足夠繞地球三匝,隨衛星上天。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此中情味,離故土越遠,就體會越深。

科學進步使天涯比鄰,東西文化的融會交流使心靈相通,地球會變得越來越小。但鄉土之戀不會因此消失。

配圖/出自@央視新聞 主持的微話題#畫月亮大賽#

"母語是我唯一的行李,鄉音是我唯一能夠隨身攜帶的行囊。"母語、方言是每個人的鄉音,有如植入心間的"聲"份證,聽到鄉音,便喚起了鄉愁。

《鄉魂》(節選)

作者/馮驥才

前兩年我在新加坡,忽有十幾位上了年紀的華人到賓館來訪。我望見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識的面孔,心有所動,問道:"你家鄉在哪兒?"

"寧波。"他一開口,便依然帶著很重的鄉音。

我聽了,隨即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寧波。"

他馬上叫起來:"現在就是一家,我們好近呀!"隨即急渴渴向我打聽故鄉的情形。

多虧我頭年途經故鄉,有點見聞,才不致窘於回答。他一邊聽我講,一邊忽而大發感慨:"全都不一樣了,不一樣了……"忽而衝動地站起來,手一指,叫著:"那是伯伯帶我去捉魚的地方!"然後逼我講出更多細節,仿佛直要講得往事重現才肯作罷。

我怕冷落了同座其他人,才要轉換話題,那些人卻笑眯眯擺手說:

"不礙事,你再給他多講講吧……"

他們高興這樣旁聽,直聽得臉上全都散發出微醺的神氣, 好像與我的這位老鄉分享著一種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鄉戀。

這老鄉情不自禁把座椅一步步挪到我身前,面對面拼命問,使勁聽。可惜我只在故鄉停了一天,說不出更多見聞。但我發現,我隨便扯些街道的名稱、舊樓的式樣、蔬菜的種類,他也都視如天國珍聞,引發他一串串更多的問題,以及感嘆和驚叫。

我更感到故鄉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屬於它的人們,不管背離它多久多遠。似乎愈遠愈久便愈感到它不可抗拒的引力……

張張陌生的面孔埋藏著遙遠的親切。我在哪裡曾經與他們相關相連?唐宋還是秦漢?我想起在黃河邊望著它煙雲迷漫、波光閃耀的來處,幻想著它萬裡之外那充滿魅力的源頭。同國、同鄉、同膚、同姓,都有一種共同的源頭感。有著共同源頭的人,身上必定潛在著一個共同的生命密碼,神秘地相牽。

"舌尖上有最頑固的鄉愁。"無論走得多遠,舌尖上總是保留著家鄉的味道,不管後來用多少種滋味,都沒有辦法掩蓋。食物,連接了過去與現在,他鄉與故鄉。兒時的味蕾記憶,藏在食物中的親情,是我們簡單而綿延的鄉愁。

家常便飯到了節日時,就像毛手毛腳的短工,被打發了,節日自有節日的吃食。

端午節之後的大節日,當屬中秋節了。中秋節是一定要吃月餅的。那時商店賣的月餅只有一種,餡是用青紅絲、花生仁、核桃仁以及白糖調和而成的,類似於現在的五仁月餅,非常甜膩。我小的時候蟲牙多,所以記得有兩次八月十五吃月餅時,吃得牙痛,大家賞月時,我卻疼得嗚嗚直哭。

爸爸會抱起我,讓我從月亮裡看那個偷吃了長生不老藥而飛入月宮的嫦娥,可我那雙朦朧的淚眼看到的只是一團白花花的東西。月光和我的淚花融合在一起了。

節選自遲子建《故鄉的吃食》

鄉愁,

是中秋之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我的思念是圓的》

作者/艾青我的思念是圓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圓的無論山多高,海多寬天涯海角都能看見它在這樣的夜晚會想起什麼?我的思念是圓的西瓜,蘋果都是圓的團聚的人家是歡樂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親人的人望著空中的明月誰能把月餅咽下?

鄉愁,

是憶起兒時的快樂;

鄉愁,

是父親母親在遠方,又在夢裡。兒時不懂離別苦,長大後才知道,童年變成揮之不去的鄉愁,此生最長的路,是回家的路。

豐子愷作品《中秋之夜》

蟹的儲藏所,就在天井角裡的缸裡。經常總養著五六隻。

到了中秋等節候上,缸裡的蟹就滿了,那時我們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隻,或一隻半。尤其是中秋一天,興致更濃。在深黃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場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靜,明月底下只有我們一家的人,恰好圍成一桌,此外只有一個供差使的紅英坐在旁邊。

談笑,看月,他們——父親和諸姊——直到月落時光,我則半途睡去,與父親和諸姊不分而散。這原是為了父親嗜蟹,以吃蟹為中心而舉行的。現在回想那時候,半條蟹腿肉要過兩大口飯,這滋味真是好!

現在,我已經自己做父親,況且已茹素,當然永遠不會再嘗這滋味了。唉!兒時歡樂,何等使我神往!

節選自豐子愷《憶兒時》

鄉愁,

是一種甜蜜的憂傷,

是無論身在何處,

都想回家的衝動。

《中秋》

作者/余光中

一刀向時間,等分了晝夜

刀鋒過處,落在我們兩旁

寂寞是我的白晝驚短

去年是圓月的光輝一床

料我像晝會漸漸地消瘦

從此夜長,夢恐怕會加多

該你凌波而翩翩東來呢

一輪神光開萬戶的私鏡

且將你的,用海雲遮住

回家,也是和過去的自己對話,故鄉裡,仍然保留著,我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印記。那些印記提醒著我們,跨越山海、勿忘根本。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我只在故鄉呆了六年,以後就離鄉背井漂泊天涯。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但是,看到他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我也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萬萬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多少萬裡,我的心立刻就飛來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裡。

節選自季羨林《月是故鄉明》

配圖/視覺中國

我們懷揣著鄉愁趕路,

心時刻繫著故裡。所以,總會隔一段時間,就藉以節日的名義,給自己一個回家的理由。像一次又一次的時光旅行,從外面紛繁的世界中,暫時解脫出來,讓曾經迷失的自己重新想起,當初為何出發,當初如何出發。重新蓄滿力量,然後,再出發。

相關焦點

  • 男生頭像|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 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
  • 謫仙李白的才情與狂傲
    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大唐少了李白,便少了一分氣吞八方的豪氣,長安的瑰麗繁華, 也失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不羈。沒有李白,或許我們無法想像千年前的國人境界是如此高遠,文化是這樣充滿激情。但我們一定能感受到來自千年前詩的歌唱。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16個文藝的句子,一讀就感到雅致
    12.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余光中《獨白》14.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汪曾祺15.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葉青,人與海棠俱醉。——林清玄《溫一壺月光獨酌》16.靜思往事,如在目底。
  • 關於月亮的隨筆:月光
    大概,再也沒有那麼美麗的月光了吧。一種夏目漱石的浪漫,叫做「今晚月色真美啊」。這樣陰晦表達愛意的方式,讓月色都變得動情了起來。我沒有夏目漱石的浪漫,我也沒有家喻戶曉李白所感慨的「低頭思故鄉」。月光的詩詞多了,光是李白就講了好多次,「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等等。當然,雖然李白愛月,我卻覺得蘇軾這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也很漂亮。我沒有那麼好的才情,我看月只是月。只是我少見得到月亮。我不會特意在晚上去看月亮,注意初一十五,現在也少有人這樣做。
  • 月光之問
    李白是寫月的高手,他的傳世名篇《靜夜思》,由童聲誦讀,在民間的祭月大典上響起時,「床前明月光」的詩句伴著羽衣霓裳的嫦娥奔月,將觀眾瞬間帶回盛唐時代。李白寫月詩何止一首。他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等,都是家喻戶曉的佳句。 寫月的詩人又何止李白,打開古人的詩卷,詠月詩無處不在。
  • 月光油畫:月光下的森林、海濱月光-大衛·弗裡德裡希
    月光油畫一:月光下的森林之心(月光下的森林內部)月光油畫二:月光下的北海月光油畫三:海邊的月光月光油畫四:月光下的港灣>月光油畫五:月光下的格賴夫斯瓦爾德月光油畫六:月光下的海濱月光油畫七:在月光下的海景畫月光油畫八:月光下的殘骸
  • 和蘇軾、李白齊稱「仙才」 曹植在《九州劫》中能否繼續才高八鬥?
    除了在詩歌創作的成就外,曹植還在書畫領域頗有建樹,《宣和書譜》曾記載曹植少年時期記憶驚人,經常將胸中的感情化作筆墨寫到書卷上,他用草書書寫的《鷂雀賦》更是稱得上當時的書法佳作。在繪畫領域,曹植還著有《畫贊序》這個理論著作,在這部著作中曹植不僅明確了表達出了繪畫藝術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還將詩詞創作的主觀感受的技巧融合到繪畫創作之中,他在書中還經常會十分感性地通過觀者的情感反應來討論情感對於繪畫的影響,這一理論也開啟了中國繪畫藝術自覺的先河。
  • 李白的千古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到底指什麼
    家鄉是兒時的一棵樹,一縷炊煙,還有那親人的期盼。無論我們身處何地,只要看到天上的一輪月亮,就會勾起我們濃濃的思鄉之情。古往今來,寫思念家鄉的詩篇很多,從小我們就會背誦李白的那首著名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超級月亮日:在古詩詞中追尋皎潔月光,陪你在浩瀚星辰裡流浪
    月光皎潔,如詩如畫,在這樣的良辰美景中,讓我們在欣賞月亮的同時,也走進古詩詞裡面的月亮吧。在李白的詩中,月光皎潔似朦朧的霜,藏著思念故鄉的淡淡憂傷。《靜夜思》唐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杜甫的詩中,夜空中月色明淨,群星稀廖,在月圓中想起了故鄉的桂花正香。
  • 終結的熾天使月光韻的真實形態 月光韻和與一的關係
    月光韻是《終結的熾天使》登場角色之一,其真實形象首次出現於漫畫第51話,作為早乙女與一鬼神的他有著想要大肆破壞殺戮的性格。
  • 李白詩詞《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原意的解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天空明亮的月光灑在井臺上的欄杆上,仿佛地上泛起的那一層白霜。我不禁抬起頭來,看那窗外空中的一輪皎潔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念遠方的家鄉。那麼這首《靜夜思》中的「床」,李白的原意到底是指什麼呢?小時候老師就是這樣教的:詩人坐在床上,看見床前的月光,以為是秋霜。後來有學者質疑,其中,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發表論文認為,李白所言的「床」應為井床。翻開《辭海》,發現《辭海》對「床」一詞的注釋,其中就有一項釋義為「井上圍欄」。床前明月光』一句的『床』理解為井床,而井床是井臺上的圍欄.
  • 漢化日記回歸,新歌《月光》碰瓷秦時明月?其實完全不是一回事
    喜歡國漫的小夥伴一聽到《月光》,很容易就聯想到《秦時明月》一直不變的主題曲《月光》,甚至心中能自帶節奏地哼出來「月光色,女子香……」這段時間秦時明月第六部滄海橫流回歸,也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熱點,很多人已經將《月光》和《秦時明月》綁定了。
  • 夜深人不靜:李白的靜夜思寫作技巧不及王維,千年糾結,傳唱千年
    (二)承句:「疑是地上霜」,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地上,好像地上落了一層銀霜,有一種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裡「空裡流霜不覺飛」的感覺,這句依然沒有體現出題目的「靜」來。二,李白的《靜夜思》,千百年來一直讓人糾結,安靜不下來的,還有以下幾點(一)這首詩描寫的地點,是室內,還是室外?「床前明月光」,如果按照現在的理解,不用問,應該是室內。
  • 月光朋友圈向SK宣戰,2021誓與SK決一死戰
    哈嘍,大家好,我是燦燦醬,喜歡記得關注我哦~告別了2020,來到了2021,喜愛Flag的月光,也從微博來到了朋友圈,在這裡,佳人依舊,從龐大的外部團體轉移到了內部的小型「鬥毆」。凌晨,月光發了一條朋友圈,激勵自己,致力2021。雖然文字充滿了中二,但眾所周知,月光教練就是一位中二少年,可以理解。
  • 《崩壞3》白騎士月光怎麼培養 月光聖痕武器推薦
    導 讀 崩壞3中的大佬還是很多的,那麼對於月光痴迷不悟的大佬是怎麼說的呢。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月光的聖痕武器搭配吧,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一起看看具體內容吧。
  • 《火影忍者手遊》七夕月光疾風怎麼樣 月光疾風購買建議
    一技能木葉流連斬,一共有三段攻擊效果,每一段攻擊都有一段位移效果,前兩段都是平推效果,第三段擊飛。這個技能的機制就類似穢土長門的一技能,每次釋放以後技能圖標就會有一個黃色的進度條出現,只要在進度條時間內釋放就可以。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在一技能的每一段釋放後追加普攻來進行打出更高傷害,然後再用後面兩段的技能銜接。
  • 魔靈時代月光女神怎麼樣?月光女神英雄介紹
    魔靈時代月光女神怎麼樣?相信有的朋友還不知道,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月光女神是自然陣營的傳說級英雄,她是崇尚自然的和平使者,誕生於月光之中。她安靜的凝視著這個世界,輕撫琴弦,只為撫平一切傷痕,人們時常可以在月光下窺見她曼妙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