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航母來襲 兩棲攻擊艦要換「新角色」

2021-01-17 人民網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F-35B戰機從「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起飛

  近日來,搭載有至少10架美國海軍陸戰隊F-35B「閃電II」短距/垂直起降型隱身戰鬥機的「黃蜂」號兩棲攻擊艦與澳大利亞和菲律賓舉行了聯合軍演。這是「黃蜂」號及其搭載的F-35B隱身戰機首次參加多邊軍演。

  幾乎與此同時,針對這型兩棲攻擊艦,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表了題為《輕型航母:美國海軍陸戰隊可能會讓更多的F-35戰機從海上開始作戰》的文章,分析了美海軍陸戰隊多年來一直在認真考慮的一種理念——將兩棲攻擊艦改造成輕型航母。

  「兩棲攻擊艦扮演航母角色並不鮮見,實際上,現在因為航母造價高昂,很多國家已經把兩棲攻擊艦當成航母使用。例如,澳大利亞的坎培拉級兩棲攻擊艦就是澳軍眼中的『航母』。而韓國海軍的獨島級、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出雲級在搭載F-35B戰鬥機之後,就可化身準小型航母。」軍事評論員彰海雄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從「鷂式航母」到「閃電航母」

  彰海雄介紹,兩棲攻擊艦主要執行前沿部署、兩棲登陸作戰等任務,主要依靠搭載的直升機運載本方登陸力量實施空中突擊登陸作戰,其配屬的武裝直升機攻擊灘頭陣地或海岸縱深處的目標,掃清對方陸地支援火力,為本方兵力順利登陸創造條件。有些兩棲攻擊艦搭載的固定翼戰鬥機還會爭奪局部制空權,為本方提供空中遮斷掩護。同時,兩棲攻擊艦本身也搭載氣墊登陸艇、兩棲突擊車,可以遂行平面登陸任務。在美國海軍中,兩棲攻擊艦是「遠徵打擊群」(ESG)的核心。

  資料顯示,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艦體長度為253.2米,寬為31.8米,吃水深度8.1米,滿載排水量達41150噸。在美國級出現之前,黃蜂級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兩棲攻擊艦。正如外媒所報導的那樣,黃蜂級的尺寸相當於輕型航母。

  不同於其前級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黃蜂級在原始設計中就納入了垂直/短距起降的AV-8B戰鬥機的運用能力,擁有兩具供運送航空器用的大型升降機。因此,黃蜂級無須接近灘頭便能進行攻擊任務,這使得它能執行部分航母任務。

  黃蜂級最多能搭載20-25架AV—8B戰機與4—6架SH-60B反潛直升機。在一般編制6架AV-8B的情況下,黃蜂級平均每日出擊架次約為10至20架次。如果在制海艦模式、搭載二十幾架AV-8B的情況下,每日出擊架次可提高到約30架。

  「黃蜂」號作為黃蜂級的首艦,於1989年7月服役。如今,「黃蜂」號已進行了一系列改進,AV-8B已經逐漸更換為最新的F-35B。為此,美軍規劃人員捨棄「鷂式航母」概念,將其重新命名為「閃電航母」。

  據美海軍陸戰隊估計,一艘「閃電航母」可每天出動戰機40架次。相比之下,一艘新的福特級超級航母能夠每天出動戰機160架次。

  作用上仍難以取代大型航母

  資料顯示,一艘新型福特級超級航母的造價約為130億美元,而一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造價僅為30億美元。

  為此,美國蘭德公司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中說,基於兩棲攻擊艦的輕型航母「如果採購數量高於當前航母建造計劃,那對美海軍來說或許是降低航母成本的低風險替代途徑」。報告建議按照2比1比例替換。

  「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關鍵就是因為F-35B戰鬥機的到來。可以說,這款戰機賦予了黃蜂級戰鬥力質的飛躍,使其輕鬆超過了很多國家的小型航母,甚至達到了中型航母的作戰水平。而美國海軍面對的很多對手並不具備強大的海軍和空軍,F-35B足以壓制大部分國家的海空軍。所以,在未來作戰中這種『閃電航母』確實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但如果對抗大國航母,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彰海雄說,「雖然兩棲攻擊艦在功能上難以替代大中型航母,但可以取代小型航母。兩棲攻擊艦主要遂行由海向陸的兩棲攻擊任務,並不適合大洋爭奪制海權的海戰。它的艦型更加豐滿,以提高登陸車輛、人員和直升機的搭載能力,不適合高速航行,飛行甲板面積有限,並且一般是平直甲板,而不是航空作業效率更高的斜角甲板,無法搭載固定翼預警機。英國等國雖然研發了預警直升機,但與航母搭載的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預警指揮能力相比,差距太大。」

  「籠統地說,搭載F-35B後的兩棲攻擊艦,確實航空作戰能力增強很多,但無法取代大型航母,因為他們的設計定位和任務專長有明顯區別。」彰海雄介紹,除了採用核動力之外,福特級航母有幾大「神器」是兩棲攻擊艦所沒有的,也是其巨大優勢。一是福特級的飛行甲板和機庫十分寬大,固定翼戰機搭載能力是黃蜂級的3—5倍,這種平臺優勢和發展潛力,是兩棲攻擊艦比不了的。二是有電磁彈射裝置和攔阻系統,可以彈射40多噸的重型滿掛艦載機與幾百公斤的無人機。三是其配備了最新型的「鷹眼」預警機和「咆哮者」電子幹擾機,可以長時間在空中巡邏飛行,遠程空中預警能力和電子戰能力遠超兩棲攻擊艦。

  「這些壓倒性優勢,都使福特級的作戰效率,特別是海空作戰效率超過黃蜂級很多倍。」彰海雄說。

  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最適合改裝

  當前,以兩棲攻擊艦為基礎組建所謂的「航母」編隊,早已不是新鮮事兒。

  為了應對進入21世紀以後「強度較低、對陸地投送武力為主」的新海上作戰形態,美國海軍從2003年起就以兩棲登陸艦艇為核心來組建「遠徵打擊群」,每個打擊群由一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為核心,還配備有船塢登陸艦和其他包括阿利伯克級宙斯盾艦以及攻擊核潛艇在內的作戰艦艇。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4艘兩棲攻擊艦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參戰的「好人理察」號和「巴丹」號等兩棲攻擊艦各搭載約20架AV-8B戰鬥機,在對地支援作戰和配合航母艦載機作戰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下一級美國級已經服役。那麼,未來美軍是否也會仿效黃蜂級將美國級升級為「閃電航母」?

  彰海雄介紹,美國級比黃蜂級噸位更大,滿載排水量提升了5000噸左右,可搭載黃蜂級約2倍的航空燃料,這大大提升了其搭載的飛機和直升機的持續作戰能力。這也使得其貨艙容積、機庫面積變大,能搭載更多的裝甲車輛和兩棲突擊車,使其遠程投送能力進一步提升。再就是其飛行甲板更長,面積更大,甲板布局進行了優化,可以停放更多的艦載機。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級取消了塢艙,不能搭載美軍的LCAC氣墊登陸艇,不能投送坦克這一類的重型裝甲車輛。可以說,美國級是最像航母的兩棲攻擊艦,比黃蜂級更適合F-35B的飛行作業。」彰海雄說,「因此,美國級肯定會升級為『閃電航母』。目前,美國海軍已經傳出了退役『杜魯門』號航母以節省經費的消息。在這種形勢下,改裝的『閃電航母』性價比很高,並且確實可以頂替部分大型航母的功能,用於填補力量空白的可能性很大。」

(責編:單芳、陳悅)

相關焦點

  • 到底是兩棲攻擊艦,還是輕型航母?土耳其拿不到F35B就先別叫喊了
    ,那麼到底是兩棲攻擊艦,還是輕型航母?也許有人認為只是一個稱謂上的問題,其實背後代表的意義可不同,航空母艦可是現代海軍的核心作戰力量,毫無疑問的列為:一等主力艦。兩棲攻擊艦顯然地位要低許多,只能算是作戰支援艦艇,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無法成為航母的兩棲攻擊艦:土耳其「阿納多盧」號
    「阿納多盧」號兩棲攻擊艦的建造速度出人意料,2016年4月30號,土耳其圖茲拉船廠在西班牙納凡蒂亞造船廠(前身西班牙巴贊造船廠,擁有多艘航母的設計和建造經驗)的技術支持下,土耳其兩棲攻擊艦或輕型航母「阿納多盧」號開始正式動工建造,兩年以後的2018年,「阿納多盧」號正式鋪設龍骨,在龍骨鋪設完成後的2019年5月4號,「阿納多盧」號就非常低調的下水。
  • 填補航母「空窗期」 俄開建兩棲攻擊艦
    據俄媒體報導,俄國防部計劃4月底前籤署建造首批兩艘兩棲攻擊艦的合同,並於今年5月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在克裡米亞的海灣造船廠開工建造。這意味著流傳多年的俄自造兩棲攻擊艦計劃終於塵埃落定。據俄專家介紹,俄羅斯對兩棲攻擊艦的需求由來已久。
  • 美海軍實力再次升級,航母與兩棲攻擊艦合體,印太地區鮮有敵手
    此前美軍決定將「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與「美國」號兩棲打擊群聯合起來,之後在菲律賓海附近進行了長達一周的綜合作戰能力演習。在演習過程中,「羅斯福」號航母的表現應該說是中規中矩,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要數「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了,畢竟這艘艦艇在類似的演習中是第一次出現,先前我們時常看到的都是「黃蜂」號,整體上來講,美國海軍航母與兩棲攻擊艦平臺的聯合作戰,在一定程度上證明美國的航母作戰半徑變得更長,甚至可以支持遠洋陸上作戰。而這種航母打擊群以及兩棲打擊群的結合體也被稱為遠徵打擊部隊。
  • 電磁彈射器,電磁攔阻索,全電推進,另闢蹊徑的076型兩棲攻擊艦
    076型兩棲攻擊艦,沒有垂直起降戰鬥機下的折中之選對於輕型世界海軍而言,垂直起降戰鬥機就是輕型航母與兩棲攻擊艦的戰力倍增器,垂直起降戰鬥機能夠讓輕型航母擁有打擊數百公裡以外目標的攻擊能力。艦載機,艦載艇,艦載登陸部隊相關:新型兩棲攻擊艦擁有快速壓載下的沉浮作業能力,也就是說新型兩棲攻擊艦並不是出雲式的純直升機航母,而是類似於義大利的的裡雅斯特級兩棲攻擊艦這種加強了飛行甲板的兩棲攻擊艦構型,艦體內部依舊保留有塢艙和車輛甲板,並且能夠通過飛行甲板系留的方式增強車輛搭載能力。
  • 編外航母:遊走海洋的致命「毒針」,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但是和航母最大的不同是,兩棲攻擊艦通常設計有塢艙,可以搭載各種登陸艇,並且其搭載飛機以直升機為主,甲板上也沒有彈射器或者攔阻索這類航母必備的裝備。那麼兩棲攻擊艦是如何誕生的,它在現代海戰中又有什麼重要的戰術價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棲攻擊艦。源自航空母艦,由英國人最先應用兩棲攻擊艦實際上是源自二戰時期的航空母艦。
  • 多建造幾艘成本遠低於航母的兩棲攻擊艦,可以替代航母嗎?
    反觀美國10艘尼米茲級航母造價在60億美元左右,建造周期在5-7年,相比兩棲攻擊艦成本低,建造周期相對較短而且成本低,優勢似乎很明顯,但是這只是表面的數據,論實際作戰能力,兩棲攻擊艦與航母相比,建造相對簡單,性能相對單一,這也是能夠省錢有省時的主因,但是航母作戰能力綜合且強大,建造十分複雜,這些兩棲攻擊艦無法比擬的。
  • 除了搭載固定翼戰機,中美兩棲攻擊艦還有什麼不同?
    在登陸或奪島作戰中,兩棲攻擊艦往往是奪島部隊的核心,也是登陸作戰的利器。有了兩棲攻擊艦,登陸奪島作戰往往會變得非常容易,反之則非常艱難。不久之前,我國075型兩棲攻擊艦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海試。那這款兩棲攻擊艦相比美國兩棲攻擊艦,二者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呢?
  • 兩棲攻擊艦搭載彈射器的是否值得?獨樹一幟,世界海軍的新探索
    076型兩棲攻擊艦在搭載電磁彈射器與攔阻索的同時保留了塢艙設計,或成為史無前例的兩棲攻擊航母,消息一出,沸沸揚揚,一大群的軍事專家認為,兩棲攻擊艦沒有必要搭載電磁彈射器,076型兩棲攻擊艦將淪為世界的笑柄。但是這些專家是否忘記了特立獨行乃大國之專利!
  • 俄海軍無力維持航母戰鬥群,轉而投向兩棲攻擊艦,上來就是兩艘!
    俄羅斯曾經的兩艘西北風級俄羅斯要建造兩棲攻擊艦,而且是兩艘!老話說得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兩艘「西北風」獲取無望之時,俄海軍就已經著手在本土自己建造兩棲攻擊艦。近日,俄羅斯海軍將這一計劃落到實處:與刻赤市的「海灣」造船廠籤訂了兩艘23900型兩棲攻擊艦的合同,並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就要開工。如此一來,俄海軍的兩棲攻擊艦計劃不再像新一代核動力航母和核動力驅逐艦一樣只停留在模型階段,而是真的要來了!
  • 韓國「馬羅島號」兩攻艦新照曝光,或近期服役,可改裝成輕型航母
    韓國海軍「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 (ROKS Marado、LPH-6112)日前公開了最新高清照。「馬羅島號」是「獨島級」兩棲攻擊艦02艦,於2018年5月14日在韓國釜山韓進重工業影島造船廠下水,其標準排水量約14000噸。
  • 中船708研究所招標公布,新1代兩棲艦Xx6方案,指標與我軍航母接近
    但綜合招標項目給出的設計指標與我軍現役的航母非常接近,而xx6方案是一艘兩棲攻擊艦理論上是不需要那麼高的設計指標,那麼這艘xx6兩棲攻擊艦究竟是作戰定位是什麼?肯定不是一艘純粹的兩棲攻擊艦。
  • 075兩棲攻擊艦排水量4萬噸,堪稱直通甲板登陸航母,性能出色
    排水量高達4萬噸的075,是我國首款兩棲攻擊艦,有人說它比某些國家航母噸位還大,簡直堪稱一款直通甲板登陸航母。而075的到來也將我國帶入了4萬噸級登陸作戰艦國,這對於我海軍震懾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航母時代,075兩棲攻擊艦如何定位,建多少艘合適呢?
    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第三次試航正在南海水域有序開展,眼看著入役在即。而075型二號艦試航工作也快要開啟,三號、四號艦建造工作也正在進行中,有人說三號艦亦是下水在即!看到這裡,不少人都表示,我國開始在兩棲攻擊艦領域發力,從前兩棲戰艦力量薄弱至極,現在似乎彌補似地瘋狂造艦,首批一口氣造了4艘,而且分析者認為,海軍在兩棲攻擊艦方面的發展,或許仍會繼續。也有人對此表示質疑,畢竟現在是航母時代,大型兩棲攻擊艦是否還有大規模發展必要,海軍該造多少艘比較合適呢?
  • 日本日向級兩棲攻擊艦會不會改成航母?看看韓國的說法
    兩棲攻擊艦,外型和航母相似,都採用直通型甲板,加上右傾艦島。特別是如今技術發展很快,以AV-8B和F-35B為代表的一批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已經大批列裝。所以兩棲攻擊艦一旦搭載了這種可以垂直/短距起降的固定翼戰鬥機,似乎就可以搖身一變,變成實實在在的航空母艦。
  • 076艦突破大家對傳統兩棲攻擊艦的想像,印度網友:比航母更強大
    然而,我國並沒有太過於在意這位跳梁小丑的做法,相反我國卻繼續在為了提高海軍能力而刻苦鑽研新的海軍艦船。近日,我國的一款處於研究之中的海軍艦船引起了廣大軍迷的關注。據了解,076兩棲攻擊艦雖然是075型兩棲攻擊艦的後續裝備,但是通過076型兩棲攻擊艦的公開文件中我們能夠得知,我國的076型兩棲攻擊艦很有可能會裝配電磁彈射器和電磁阻攔設備,無疑突破了大家對傳統兩棲攻擊艦的想像。
  • 法國式的「精緻小艦」:實用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相比較美軍設計和使用兩棲艦的方式,其他國家,比如歐洲國家在兩棲攻擊艦走的不是同一路線,對於許多沒有正規航母的國家來說,西班牙胡安-卡洛斯級這樣的大型艦艇,更適合兼職輕型航母,保持海軍的航空兵能力,而法國則走的是另一種思路:「實用」。
  • 美兩棲攻擊艦爆炸起火,與東方神秘力量有關?網友:局座威武!
    好人終有好「爆」,最近美國海軍「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突發爆炸事故,由於美國海軍曾派遣該艦多次前往我國周邊海域「自由航行」,因此該事故引起國內熱議。據環球網援引美國《海軍時報》7月13日報導,美國海軍在7月12日證實,停泊在聖地牙哥基地的美國海軍「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發生爆炸後起火。
  • 075型兩棲攻擊艦將來是否可能加裝滑躍甲板?理論上完全可行
    075型兩棲攻擊艦作為我國兩棲艦隊的新核心是一級滿載排水量高達四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就是最不樂觀的估計也是僅次於美國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和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但是美中不足的是075型沒有垂直起降戰鬥機,那麼075能否在艦首加裝滑躍甲板以搭載未來的J-35B垂直起降戰鬥機呢?
  • 為什麼俄羅斯能改建四萬噸級航母,卻造不了兩萬噸的兩棲攻擊艦
    為什麼俄羅斯不能造兩棲攻擊艦?捫心自問,俄羅斯有沒有2萬噸級兩棲攻擊艦的設計能力?怎麼可能沒有功勳卓著的涅瓦設計局可能因為技術萎縮,設計不了八萬噸的航母,但是兩萬噸的兩棲攻擊艦不是和玩一樣?更何況就算現在的俄羅斯沒有,但是蘇聯時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