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海軍無力維持航母戰鬥群,轉而投向兩棲攻擊艦,上來就是兩艘!

2021-01-10 鋒芒FM

俄羅斯海軍迫切需要大型水面艦艇

多年來,俄羅斯海軍鮮有大型水面艦艇服役,戰鬥類大型艦艇更是一艘沒有。老艦退役的退役、報廢的報廢,這種情況下俄海軍事實上非常需要新鮮血液加入以補充實力。近些年俄海軍新服役的全部是22350、20380之類的中小型艦艇,遠洋活動只能依靠幾十年艦齡的光榮級、無畏級和現代級,這幾款水面艦艇塊頭夠大,但幾十年前的設計和基本未更新的艦載系統,導致出去了也是一個「空架子」!

22350型護衛艦

對於大型水面艦艇,俄海軍並不是沒有努力過,向法國訂購「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就是一個例子。讓一向「高傲」的俄羅斯海軍向法國引進大型戰艦,唯一的原因只能是太需要,而且自己不容易建造,但這兩艘「西北風」級,最終也未能駛入俄海軍港口,反而是花落埃及。更為重要的是,俄海軍目前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狀況堪憂,基本不具備實戰能力。

俄羅斯曾經的兩艘西北風級

俄羅斯要建造兩棲攻擊艦,而且是兩艘!

老話說得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兩艘「西北風」獲取無望之時,俄海軍就已經著手在本土自己建造兩棲攻擊艦。近日,俄羅斯海軍將這一計劃落到實處:與刻赤市的「海灣」造船廠籤訂了兩艘23900型兩棲攻擊艦的合同,並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就要開工。如此一來,俄海軍的兩棲攻擊艦計劃不再像新一代核動力航母和核動力驅逐艦一樣只停留在模型階段,而是真的要來了!

23900型兩棲攻擊艦

23900型兩棲攻擊艦還未建造,艦名已經起好:分別為「符拉迪沃斯託克」號和「塞瓦斯託波爾」號,與此前擦肩而過的兩艘「西北風」級艦名一致。其實不僅是艦名,23900型兩棲攻擊艦的外形看起來與「西北風」級也有眾多相似之處,該艦長234米、寬40米、吃水7.5米,滿載排水量達28000噸。甲板上設有6個直升機起降點,最多可搭載18架各型直升機。對於一支遠洋海軍來說,最為核心的艦艇仍然是航空母艦,而曾經志在藍水的俄海軍為何放棄航母選擇了兩棲攻擊艦?

23900型兩艘攻擊艦

俄羅斯海軍為何選擇兩棲攻擊艦

一,經濟不允許

雖然同為大型水面艦艇,兩棲攻擊艦與航母的建造維護成本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航母不僅噸位更大,由於需要搭載固定翼艦載機,航母的子系統更多,如彈射系統、阻攔鎖、與艦載機配套的各種設施等等,因此航母的建造不能看作是兩棲艦的放大版,即便排水量相當,航母的建造維護成本也是兩棲艦的數倍!況且航母服役後需要新的艦載機、護航艦艇等等,打造一支中型航母戰鬥群動輒百億美金起步,由於油價下跌等多重因素,航空母艦對於目前的俄海軍,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實力不允許。

遠處的是22800型護衛艦

二,與新服役的水面艦艇匹配

俄海軍近些年服役的水面艦艇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小馬拉大車」,如排水量只有800噸的22800型護衛艦卻可以發射「口徑」遠程巡航飛彈,這種艦艇的服役說明了俄海軍裝備思路的轉變:既然不能打造一支由大型艦艇組成的遠洋艦隊,那就大批量建造小型艦艇,用火力彌補噸位的不足。但這種配置的小型艦艇不僅存在穩定性問題,還無法為航空母艦護航,也就是說即便俄海軍裝備了新的航空母艦,也沒有合適的艦艇組成編隊。

22800型護衛艦發射口徑巡航飛彈

但兩棲攻擊艦就不同了,兩棲戰艦的主要作用是立體式兵力投送,對護航艦艇的需求沒有航母那麼大,也不需要跑到大洋深處與其他航母對抗。俄海軍23900型兩棲攻擊艦若服役,會與其近些年大量裝備的中小型護衛艦形成良好的通融性,兩者既可以協同作戰,也都可以獨自行動,不會造成裝備負擔。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太過老舊

三,用曲線方式填補航母空缺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接下來退役已成定局,因為繼續保留一艘大部分時間待在船塢裡面修理的航母實屬沒必要。如果庫艦退役,又沒有新航母補充,就會導致這樣一種結果:因多年沒有航母使用,會造成包括艦載機飛行員、航母運作技術經驗的斷代,這些方面一旦落下,再想拾起來很難,這顯然是俄海軍不願看到的結果。

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

而裝備兩棲攻擊艦,不但可以滿足俄海軍一定的遠洋需求,還可以維持住艦載機飛行員的更迭。兩棲攻擊艦可以搭載垂直起降固定翼艦載機,在這方面俄羅斯又有深厚的基礎: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首飛了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隨後又推出過雅克141等垂直起降機型。因此不排除俄羅斯用此前的技術積累,打造一款新的垂直起降艦載機裝備23900型兩棲攻擊艦,用這種曲線的方式填補航母的空缺。

相關焦點

  • 填補航母「空窗期」 俄開建兩棲攻擊艦
    據俄媒體報導,俄國防部計劃4月底前籤署建造首批兩艘兩棲攻擊艦的合同,並於今年5月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在克裡米亞的海灣造船廠開工建造。這意味著流傳多年的俄自造兩棲攻擊艦計劃終於塵埃落定。據俄專家介紹,俄羅斯對兩棲攻擊艦的需求由來已久。
  • 英國花重金建造兩艘新航母,結果卻沒錢買艦載機和護衛艦
    但報導指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在花費了數十億美元建造航母后,英國政府再也負擔不起購買飛機、護航和支援艦艇來輔助航母執行部署、防衛和打擊的任務。而英國政府也無力對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進行改造,使其能夠用於支持兩棲登陸作戰。報導稱,至少有一名分析人士認為,英國如果不建新航母,會過得更好。
  • 英國耗資80億美元,建造兩艘新航母,結果無力購買艦載機與護衛艦
    曾經擁有世界最強海軍的"日不落帝國",如今正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在耗費巨資建造了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新航母后,英國政府已經無力再購買配套的艦載機和護衛艦了。根據《福布斯》雜誌網站的報導,"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首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及其姊妹艦"威爾斯親王"號共耗資80億美元,這已經是英國政府省吃儉用後所能承受的極限。目前,由於英國政府財政預算捉襟見肘,兩個航母編隊所需要的新型艦載機、護衛艦、綜合補給艦以及護航潛艇等,都無法在短期內迅速服役,兩艘航母也成了空架子。
  • 輕型航母來襲 兩棲攻擊艦要換「新角色」
    幾乎與此同時,針對這型兩棲攻擊艦,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表了題為《輕型航母:美國海軍陸戰隊可能會讓更多的F-35戰機從海上開始作戰》的文章,分析了美海軍陸戰隊多年來一直在認真考慮的一種理念——將兩棲攻擊艦改造成輕型航母。   「兩棲攻擊艦扮演航母角色並不鮮見,實際上,現在因為航母造價高昂,很多國家已經把兩棲攻擊艦當成航母使用。
  • 為什麼俄羅斯能改建四萬噸級航母,卻造不了兩萬噸的兩棲攻擊艦
    為什麼俄羅斯不能造兩棲攻擊艦?捫心自問,俄羅斯有沒有2萬噸級兩棲攻擊艦的設計能力?怎麼可能沒有功勳卓著的涅瓦設計局可能因為技術萎縮,設計不了八萬噸的航母,但是兩萬噸的兩棲攻擊艦不是和玩一樣?更何況就算現在的俄羅斯沒有,但是蘇聯時期有!
  • 深度解讀美軍兩棲攻擊艦爆炸起火,F-35B將推遲上艦
    從現場圖片來看,這艘兩棲攻擊艦舷號為6,不過,在美軍的兩棲攻擊艦中,舷號為6的有兩艘,一艘是「黃峰」級兩棲攻擊艦的6號艦,即「好人理察」號(LHD-6);另一艘是「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首艦「美國」號,也有的地方叫「美利堅」號(LHA-6)。不過,從外形來看,這艘爆炸起火的兩棲攻擊艦是「黃峰」級「好人理察」號。
  • 中國第二艘075兩棲攻擊艦試航,未來航母編隊也將迎來量的突破
    圖為075 第二艘075下水 據觀察者網報導,經過8個月的緊張舾裝,075型兩棲攻擊艦二號艦在報導稱12月22日上午7點半,有熱心網友拍攝到,我國新一代075型兩棲攻擊艦二號艦,在拖船的協助下離開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泊位,沿黃浦江進入東海某水域進行首次試航,距離075首艦試航,僅僅隔了139天。接連兩艘新型護衛艦下水,也代表了我國海域的掌控能力將持續加強。075型兩棲攻擊艦是排水量達3萬噸級的大型平甲板兩棲攻擊艦,可搭載超過20架直升機,隨航母編隊作戰時艦載直升機可提供空中支援與救助。
  • 設計獨特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極其重視航空作戰
    除了保留12個航母打擊群,更加重視兩棲作戰力量的建設,要求保持12個兩棲打擊大隊,每個大隊具備同時投送2到3個海軍陸戰隊遠徵旅的能力。在評估了手頭現有的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性能後,美國海軍認為由於設計年代較早,無法滿足未來搭載MV-22和F-35B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美軍啟動了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美國級"的研製計劃。
  • 臺將造兩棲攻擊艦,腦殼進水!臺準航母連當DF26的靶艦都不配
    先不說所謂的兩棲攻擊艦現在就是一個單純的計劃,估計臺兩棲攻擊艦建造完畢,咱們的005都服役了,就算是DUANG的一下兩年時間就造了一艘,003也該服役了,就算是4V有外部勢力撐腰又如何?再怎麼助拳也就是來上三艘正兒八經的航母,那麼那麼003追尼米茲,山東追女王,遼寧追戴高樂三艘航母都比較忙抽不出身去對付4V的兩棲攻擊艦。
  • 編外航母:遊走海洋的致命「毒針」,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但是和航母最大的不同是,兩棲攻擊艦通常設計有塢艙,可以搭載各種登陸艇,並且其搭載飛機以直升機為主,甲板上也沒有彈射器或者攔阻索這類航母必備的裝備。那麼兩棲攻擊艦是如何誕生的,它在現代海戰中又有什麼重要的戰術價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棲攻擊艦。源自航空母艦,由英國人最先應用兩棲攻擊艦實際上是源自二戰時期的航空母艦。
  • 無法成為航母的兩棲攻擊艦:土耳其「阿納多盧」號
    」號屬於一艘兩棲攻擊艦,並非標準的航母,只是相比較其它國家標準的兩棲攻擊艦,「阿納多盧」號採用了一般航母才會採用的滑躍式飛行甲板,這意味著「阿納多盧」號可以起降固定翼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就使得「阿納多盧」號擁有了航母的部分功能,外界一些媒體也稱作之為輕型航母。
  • 兩棲攻擊艦搭載彈射器的是否值得?獨樹一幟,世界海軍的新探索
    076型兩棲攻擊艦在搭載電磁彈射器與攔阻索的同時保留了塢艙設計,或成為史無前例的兩棲攻擊航母,消息一出,沸沸揚揚,一大群的軍事專家認為,兩棲攻擊艦沒有必要搭載電磁彈射器,076型兩棲攻擊艦將淪為世界的笑柄。但是這些專家是否忘記了特立獨行乃大國之專利!
  • 航母時代,075兩棲攻擊艦如何定位,建多少艘合適呢?
    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第三次試航正在南海水域有序開展,眼看著入役在即。而075型二號艦試航工作也快要開啟,三號、四號艦建造工作也正在進行中,有人說三號艦亦是下水在即!看到這裡,不少人都表示,我國開始在兩棲攻擊艦領域發力,從前兩棲戰艦力量薄弱至極,現在似乎彌補似地瘋狂造艦,首批一口氣造了4艘,而且分析者認為,海軍在兩棲攻擊艦方面的發展,或許仍會繼續。也有人對此表示質疑,畢竟現在是航母時代,大型兩棲攻擊艦是否還有大規模發展必要,海軍該造多少艘比較合適呢?
  • 首艦還未服役,二號艦已試航!我國還將再造6艘075型兩棲攻擊艦
    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去年下水,今年上半年進行了試航,而二號艦今年上半年下水,今年年底進行了試航。也就是說,一艘075型從入塢到下水僅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可見075型的建造速度簡直是驚心動魄。兩棲艦隻是海軍建設的第一步,今後我國還將再造6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彌補我國兩棲登陸作戰的不足,成為亞洲第一。海軍計劃採購8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預計於2021年初在上海滬東中華船塢正式下水,最晚將於2022年服役,最新衛星照片顯示甲板部分已裝配完畢,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安裝艦島,內部系統焊接可能兩三個月。
  • 圖說:美國海軍「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實力組合
    12月14日,美國海軍「約翰·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在阿拉伯海域進行實戰演習。這支航母戰鬥群由四艘戰艦組成,分別為「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CVN 74),「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LHD 2)。航母負責奪取制空權,而兩棲攻擊艦則負責對地攻擊並發起登陸作戰。
  • 美海軍實力再次升級,航母與兩棲攻擊艦合體,印太地區鮮有敵手
    此前美軍決定將「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與「美國」號兩棲打擊群聯合起來,之後在菲律賓海附近進行了長達一周的綜合作戰能力演習。在演習過程中,「羅斯福」號航母的表現應該說是中規中矩,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要數「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了,畢竟這艘艦艇在類似的演習中是第一次出現,先前我們時常看到的都是「黃蜂」號,整體上來講,美國海軍航母與兩棲攻擊艦平臺的聯合作戰,在一定程度上證明美國的航母作戰半徑變得更長,甚至可以支持遠洋陸上作戰。而這種航母打擊群以及兩棲打擊群的結合體也被稱為遠徵打擊部隊。
  • 你知道一個標準的航母戰鬥群都包含哪些編制單位嗎?
    航母戰鬥群的作用包括:保護海上運輸航道的使用與安全、保護兩棲部隊的運輸與任務執行、協同陸基飛機共同形成與維持特定地區的空中優勢、以武力展示的手段滿足國家利益需求、進行大規模海空正面對戰。雖然航母能投射大量的空中武力,但是艦母本身的防禦能力薄弱。所以需要其它艦艇,包括水面與水下艦艇提供保護。航母戰鬥群的分工可以看成航母執行任務,而其它艦艇保護航母。
  • 「極速殺手」劍指美軍航母戰鬥群——俄海軍試射3M22「鋯石」高超...
    此次試射靶標位於陸地,但外媒普遍認為該飛彈的打擊目標是航母戰鬥群。超燃衝壓發動機「鋯石」飛彈最初於2016年傳出測試消息,原計劃2018年裝備俄海軍,但由於技術跨度大、研製難度高,項目進度一再延後。外媒普遍認為,「鋯石」飛彈本質上是一種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其作戰方式沿用蘇聯海軍時期的遠程超音速突防、飽和攻擊戰術。冷戰時期,面對咄咄逼人的美航母戰鬥群,蘇聯海軍經過數十年經營,建立起一套以天基、空基、海基偵察為前提,以水面、水下、空中發射平臺為基礎,以超音速反艦飛彈為「矛頭」的飽和攻擊反航母作戰體系。
  • 075兩棲攻擊艦建造神速,首艦尚未服役,三號艦已經建好了!
    075兩棲攻擊艦是批量建造的,在075進行海試的時候,傍邊的2號艦也在快速舾裝中,與此同時,從衛星圖片上,在去年就看到了075型兩棲攻擊艦3號艦若隱若現的身影。現在三艘 075艦都已經成型。有推測認為,中國還會再增5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未來的075兩棲攻擊艦數量將達到8艘。一次同時建造三艘兩棲攻擊艦,顯示出中國巨大的造艦能力。
  • 多建造幾艘成本遠低於航母的兩棲攻擊艦,可以替代航母嗎?
    反觀美國10艘尼米茲級航母造價在60億美元左右,建造周期在5-7年,相比兩棲攻擊艦成本低,建造周期相對較短而且成本低,優勢似乎很明顯,但是這只是表面的數據,論實際作戰能力,兩棲攻擊艦與航母相比,建造相對簡單,性能相對單一,這也是能夠省錢有省時的主因,但是航母作戰能力綜合且強大,建造十分複雜,這些兩棲攻擊艦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