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城"還是"治人"? 城中村:治不了的城市"潰瘍"?

2021-01-20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新時代,如何善治城中村

  編者按:

  一邊是現代化的摩天大廈,一邊是低矮雜亂的城中村——在每一個城市,幾乎都能看到這樣魔幻的場景。這好像是兩個平行的世界,各有各的生存邏輯。在許多人看來,城中村好像是城市的傷疤,環境不好、治安較差、安全隱患突出……然而在另一些人,尤其是城市的外來者看來,城中村或許沒有那麼糟糕,這裡有廉價的居住空間,有與收入匹配的服務產業,有親友老鄉等社會資源,為他們在城市謀生或真正邁進城市,提供了一個夠得著的平臺或起點。

  一座城市要有活力,要能成長,必須是包容的。在我國這樣一個城鄉二元體制轉軌、數億農民變市民的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城中村自有其存在的歷史原因和現實需求。然而,城中村的問題也是真實存在的,亟須進行善治——沒有人應該生活在汙水橫流和提心弔膽的環境中。城市總有低收入人群,總有外來者和農民工,政府部門需要給他們提供基本的棲身之所和公共服務,這是新時代城市治理的題中應有之義。

  棠下村(2016年8月10日攝)是廣州市天河區東部一個城中村,也是廣州市最大的城中村

  「家」住城中村:光鮮城市另一面

  作為經濟發展的高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吸引大量外來人口遷入;而城中村,則成為他們進入城市的主要聚居地。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城農民工、生活服務業從業者、小商販等聚居於此,「到大城市闖闖」,成為他們最初的動力。城中村,既給他們帶來機會和希望,也向他們展示著光鮮城市裡,混亂與殘酷的另一面。

  落腳城市,尋找機會之地

  北京市通州區北門口村毗鄰南六環馬駒橋和京滬高速交叉口,交通便利,又與亦莊經濟開發區隔河相望,聚集了大量外來人口。

  居住、生活的低成本是不少外來人口選擇城中村的原因。28歲的申先生畢業於西安一所大學,在亦莊一家工廠工作,月薪過萬元,他和妻子住在北門口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一所公寓裡。「我和媳婦達成共識,我們不在北京消費,艱苦3年,攢夠房子的錢就回老家。」申先生告訴半月談記者,他們夫妻倆選擇住700元的城中村公寓就是為了攢錢。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城中村雖然基礎設施落後、居住環境較差,但功能相對齊全、生活相對便利,受到眾多外來者的青睞。武漢的華安裡社區就是其中之一。

  走進華安裡社區,藥店、百貨、五金、餐飲、診所、澡堂、幼兒園、美容美髮、各類維修店等應有盡有。人們幾乎不用走出這個小區,就可以滿足生活所需。事實上,他們也很少出去。

  「來這裡後,還沒去外面大商場逛過。每個月只有發工資的時候,才出社區到外面的銀行把錢存下來。」52歲的豐連華從湖北漢川農村走出來,現在社區裡一家餐館打工,他的兒子和老婆也都在社區裡的服裝廠幹活。「有個住的地方就行了,外面那些高樓大廈跟我沒關係。」

  城中村因其歷史,複合著城與村的雙重屬性,初入城市之人很容易在此遇見熟悉的生活場景和久違的鄉土溫暖。在武漢一個城中村, 50歲的湖北孝感人老五以為半月談記者是從農村來城市找工作的,一再推薦先到物流行業打工,「一步一步來,一開始目標不要定得太高」。

  河北來的老趙夫婦在北京市大興區求賢村開了一家便民超市。因為價格公道、服務態度好,小超市深受村民喜愛,也得到村委會的支持。走進店裡,整整齊齊的貨架上擺滿各種商品。平常,老趙夫婦與顧客總會寒暄幾句,小店充滿「人情味」。

  從某種意義上說,城中村中每天發生的這些生活圖景,就如同外鄉人在大城市的「精神之巢」。遊走其間,一份呵護能讓他們逐漸面對陌生、適應陌生。

  「沒人真正願意住在這裡」

  張儀村位於北京西五環附近,本地村民基本都上樓了,留下村西北角一大片工業大院類型的平房區。2005年起,這裡逐漸成為群租房聚集地,大街上可以聽到各地的口音。平房區中間有一條400米長無名小道,兩旁商鋪林立,儼然一條繁華的商業街。劉大姐說,這裡最多的時候得有上萬人。

  劉大姐來自河南信陽,她和丈夫到這裡已經8年了。他們居住在一間15平方米的房間裡,平常做飯就在走道上。夫妻倆的工作比較穩定,丈夫在附近的建材批發市場跑運輸,她在不遠的一棟寫字樓做保潔。「走一批來一批,來一批又走一批,沒人真正願意住在這裡。」

  「不通天然氣和暖氣,做飯自己買罐裝氣,取暖靠電熱毯。」劉大姐說,冬天水管都會上凍,她的丈夫因為長期跑運輸勞累,再加上住的房間陰暗潮溼,這兩年老是腰酸背痛。2017年上半年,這裡開始治理,她準備2018年陪丈夫回老家好好療養。

  重慶幾江街道小西門社區60歲居民鄧龍代說,如今社區一半是老職工,一半是進城的農民。為了孩子讀書,很多進城的農民不得不在這裡租房。自己之所以住在這裡,是因為對這個地方有感情,從小就在這裡生活。孩子畢業後,也不願回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

  城中村基本是自我管理,相關部門對城中村的態度,也是只要不出大問題就可以。長此以往,城中村積累的問題也就非一日之寒。

  首先是環境髒亂差。半月談記者採訪的不少城中村,道路失修,一下雨就積水,路面泥濘不堪;垃圾隨意傾倒,夏天蒼蠅亂飛,耗子亂鑽,臭氣燻天;共用公共廁所,但一般缺乏維護,如廁常連立足之地都沒有;「牛皮癬」廣告隨處可見,層層疊疊,讓人不勝其煩。

  其次是安全隱患大。城中村房屋建設具有很大的自發性與盲目性,缺少規劃,見縫插針,不少地方消防車根本進不去;電線老化、私搭亂接,使用簡易煤爐取暖,居住密度太高,過道塞滿雜物等,給公共安全帶來極大風險。

  在武漢華安裡社區出租房集中的區域,半月談記者看到,本就不寬的道路兩邊樓挨著樓,都蓋了五六層,有的樓頂還用鋼架結構加蓋了一兩層。裡面的住戶說,加蓋就是為了拆遷的時候能多要些賠償款。「為什麼政府不拆掉?」「家家戶戶都加蓋,哪拆得過來?拆的成本也高。」

  此外,一些城中村還成為犯罪高發地。重慶幾江街道南門社區黨委書記唐倩告訴半月談記者,南門社區改造以前,轄區內小偷小摸很多,人員很雜,搶劫、吸毒現象時有發生。

  治不了的城市「潰瘍」?

  總體而言,城中村是一個低調的存在。直到發生大案或者慘劇,人們才發現,城中村並未遠去,問題依然嚴重。對許多城市管理者來說,城中村仿佛是城市的「潰瘍」,常常是這裡整治了,那裡又冒頭;這裡清理了,那裡又聚集。

  我國特殊的城鄉二元結構是城中村形成的重要原因。隨著城市快速擴張,不少城市周邊村民的耕地幾乎被全部徵用,村落裡的宅基地或集體建設用地被保留,但受限於土地性質,難以得到市場化改造。再加上拆遷安置成本高,城市發展不得不繞著走,最終形成了城中村。

  許多問題也由此產生。北京工業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君甫說,道路、水電、天然氣、暖通、環衛、治安等城市公共服務難以覆蓋城中村,主要是因為市政不管,這些問題只能由村集體自己解決。然而,村集體建設的基礎設施標準低,維護投入少,公共服務極度匱乏,直接造成城中村的髒亂差。半月談記者注意到,在一些破舊的城中村,除了通水通電,幾乎難以獲得其他公共服務。

  治理難,實際上很大程度來源於政策不足。雲南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所長向榮認為,當下很多政策還是把流動人口看成是被管理的對象。在公共服務方面,很多街道和居委會都以地方財政主要服務戶籍居民為由,把流動人口排除在外,加劇流動人口的疏離和抗拒。

  除了城鄉二元體制的掣肘,城中村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也增加了治理的難度。

  城中村嵌入城市之中,隨著城市發展,其土地增值幅度巨大,村裡聚集產業眾多,雖然多以低端服務業為主,但收益很好,與所在街道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同時,許多城中村外來人口規模不斷增長,城中村的社會結構、利益結構、需求結構日趨分化,治理更需技巧和資源。

  因此,許多城市管理者對城中村的問題得過且過,害怕去捅這個馬蜂窩。一位政府工作人員告訴半月談記者,在城中村改造的過程中,存在可能誘發不穩定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改制中的資產分配和改造中涉及的房屋拆遷安置,「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動」。(記者 張超 侯文坤 韓振 黃浩苑)

相關焦點

  • 寧夏彭陽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
    彭陽縣以生態思維布局城市空間,依託現有山水資源,統籌山水田林路城協調發展,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構築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環境,打造建設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生態縣城樣板。    在縣城建設過程中,彭陽縣精準把脈城市園林綠化需求,利用「三山相望、兩水環繞」的自然生態稟賦,架構起中心城區山水相連、一核多點、五區一軸、綠廊貫穿的城市發展空間格局。
  • 深漂故事:城中村由「拆」變「治」 我們想給深圳提供一種新選項
    直到今天,深圳還有70%多的人居住在城中村,這裡是「深漂」們的賽博朋克,也蘊藏了家長和孩童們的愛與愁。根據深圳市規土委統計,截至2017年末,深圳現存1044個城中村。多年來,政府和市場一直在尋找城中村轉型的可能性——除了拆除,還有沒有其他的「城市更新」路徑?
  • 治山治水治氣治城 太原傾力打造宜居城市生態廊道
    舉報   太原市全面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
  • 傷口經久難愈,「外治+內治」讓傷口更快癒合
    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龍華醫院中醫外科張臻主任醫師與大家探討一下其中的大學問慢性難愈性瘡面我們把各種原因引起的局部皮膚組織缺損,即稱為潰瘍或瘡面,發生1個月以上而未癒合的瘡面就稱之為慢性難愈性潰瘍。慢性難愈性潰瘍是外科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雖然不像有些惡性疾病那樣,使人聞之色變,但它往往病程長、反覆發作、治癒難、少數可能癌變、醫療負擔重,還極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是醫患齊心要努力攻克的「堡壘」。
  • 觸發靈感的「雲巔之城」——白露裡治奧
    【環球網文旅報導】對於90後而言,宮崎駿的動漫電影《天空之城》再經典不過。很長一段時間裡,純美故事裡的那座雲間城堡,常常伴隨著久石讓筆下動人心弦的旋律飄蕩在我們這代人的幻夢中。世間真有天空之城「拉普達」的存在嗎?或許我們找不到故事裡那個只有機器人和動物棲息的城堡廢墟,但是卻可以尋覓到「拉普達」的原型——白露裡治奧。
  • 中國古代治吏思想經歷了依禮治吏與依法治吏的論爭、交融與定型
    王室衰微,天下失序,出現「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亂象。為了挽救社會危機,追求天下大治,孔子提出「克己復禮」的主張,將之作為整肅吏治的根本措施。孟子在孔子的基礎上提出依禮治吏的思想,將「仁」的思想發展為仁政,反覆勸說君王官吏推崇王道,踐行仁政。
  • 水碧山青治出來 富陽區「五水共治」(河長制)滿意度調查連續兩年全...
    11月18日,「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結果在杭州發布,杭州市富陽區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體幸福度的單項排名中,富陽區生態環境幸福度單項排名第一。 水環境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富陽治水發揮「首善力量」,回應群眾期盼,踐行「重要窗口」的使命擔當。
  • 習近平:山西要謀劃長遠 統籌治山治水治氣治城 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習近平:山西要謀劃長遠 統籌治山治水治氣治城 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樓陽生林武陪同 丁薛祥劉鶴何立峰和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考察 2020年05月13日 03:14 來源:新華社 中國社科網 作者: 字號
  • 當談到「不治之人」時,中醫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有六種病不能治癒:「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病人很驕傲,很任性,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地位高的。
  • 拆圍擋 清違建 治髒亂 優環境 ——獻縣城區拆違治亂確保「三創...
    獻縣城市建設最嚴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就是圍擋亂象。這些圍擋遮擋的是亟待解決的城建痛點,是亟待補齊的民生短板,是髒之基、亂之源、安之患,嚴重影響著城市形象和政府公信力。一是圍擋數量多。經統計,獻縣城區共有非工地圍擋269處,圈佔土地面積390畝。有的臨街圍擋已建20餘年,千瘡百孔、破舊不堪;有的未批先立、隨意圈佔;有的圍而不建、圍而慢建;有的侵佔道路紅線甚至影響道路交通。
  • 共治共享 創建人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本版文/本報記者  陳 泥  通訊員  劉偉程  黃 煜  本版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  食品安全是每一個人對美好生活最基本的需求。食品安全治理需要政府、企業以及社會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共治」才能「共享」,「德治」和「法治」並舉才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
  • 手塚治虫:讓人又愛又恨的「日本動漫之父」
    中學的時候,手冢從朋友那兒借來平山修次郎的《原色千種昆蟲圖譜》,讀完之後,又迷上了昆蟲,所以在自己的本名「手冢治」後面加上了「蟲」字,以筆名「手塚治虫」而活躍於動漫界。在沉迷於昆蟲的時期,他開始意識到由於城市的建設,大自然在逐漸被破壞,昆蟲也越來越少,如果不珍惜自然,人類也會無法生存。或許,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為他之後的漫畫中最核心的主題「生命」打下了基礎。
  • 鬼滅之刃:炭治郎父母的靈魂還沒轉世,或暗示炭治郎兄妹悲劇收尾
    雖然生命已經不在,但炭治郎父母的靈魂還沒轉世,他們一直守護在炭治郎兄妹的身邊。蜘蛛山篇章時,炭治郎母親的靈魂喚醒禰豆子,讓禰豆子幫助炭治郎刷下弦五。而在無限城終章時,變人階段的禰豆子被父親靈魂喚醒,因此才有了接下來禰豆子參戰的劇情。雖說有父母靈魂守護看起來很溫馨,但不要忘了作者可是那個鱷魚。
  • 山城海島一定要去一次的白露裡治奧古城,宮崎駿《天空之城》原型
    《千與千尋》、《貓的報恩》、《龍貓》、《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懸崖上的金魚姬》。。。看著動漫,你是否親臨?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處宮崎駿《天空之城》的原型——白露裡治奧古城。(回憶)1、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 ——天空之城2、「看到你從天上掉下來,我的心跳好快哦」,「我愛你是因為你比我更像我自己」,「閃電風暴過後,一定是那充滿藍天白雲,充滿碧草繁花的世界」 ​——天空之城3、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就好像你會遇到什麼樣的人,經歷什麼樣的傷痛,最終如何離開這個世界,沒什麼能改變命運。
  • 加大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力度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吳瑕 通訊員 史偉宗) 昨日,廣州大學城校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精神,聽取大學城校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情況,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書記張碩輔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出席。市委副書記羅冀京主持。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之治」的市域之維
    廣義的市域治理是指區域一體化意義上的大都市圈或大中型城市群,以核心城市為中心向外輻射周邊城市一體發展、共同繁榮的地方治理格局;狹義的市域治理是指行政區劃意義上的地級市或設區(縣)的大中型城市,以中心城區為軸心帶動下轄區(縣)和街道(鄉鎮)協作發展、共同富強的社會治理格局。
  • 陰陽師百鬼退治活動怎麼玩 百鬼退治最全活動攻略
    陰陽師百鬼退治活動怎麼玩?百鬼退治活動陣容怎麼搭配?百鬼退治活動神諭之時怎麼選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百鬼退治最全活動攻略,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手塚治虫_手塚治虫新聞_3DM新聞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復活!東芝公布最新AI技術還原大師新作漫畫 手塚治虫是人才輩出的日本漫畫界公認的No.1漫畫之神,雖然如今已經去世多年,不過其漫畫作品依然在流傳,而東芝Memory近日公布了最新AI技術《TEZUKA2020》,將真正模擬還原大師畫風,打造「新作漫畫」!
  • 城中村治理成「名片」 深圳福田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有15個城中村,建築面積約783萬平方米,佔整個區建築面積的15%,居住人口90餘萬人,佔全區常住人口的47.37%。然而,與一些地方的城中村是城市治理之痛不同,福田的城中村是深圳的一大特色和名片。它與深圳共榮共生,已經成為福田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要板塊,粵港澳大灣區和深港合作的前沿,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化的重要一環。
  • 硬核原始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人類的進化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在138億年期間,地球由沒有一絲生命跡象的一鍋粥到植物繁盛、物種豐富,我們祖先由靈長類古猿一步步進化到現在意義上的人類,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辛,在不同的分化中,印證著那句古話: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即腦力勞動的人統治人,體力勞動的人被人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