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春12月7日電 (記者 張瑤)「飯菜味道很不錯,很合我們的胃口,這是家門口的食堂啊!」12月7日,位於長春市綠園區青欣路66號的「印跡·我的年代」社區助老餐廳,受到老人們的交口稱讚。
工作人員為老人打飯 張瑤 攝
「以前每天為了這頓午飯,簡直愁死人啊。一會兒要想買啥菜,一會兒要想弄什麼吃的,關鍵弄了半天也只能吃幾口,剩下很多,又不停地吃剩菜,哪兒有啥子營養嘛。」68歲的劉勝才說,自從有了社區助老餐廳,每天一到飯點就過來吃午餐,菜品還都是營養專家搭配的,很舒心。
記者了解到,這家助老餐廳於12月2日開業。餐廳負責人辛明月對記者說:「我們在店鋪裝修時,考慮到了可能會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前來用餐,因此修建了坡道、護欄,便於輪椅進出;在桌椅的選擇上,也全部引進適老化桌椅,沒有稜角非常安全。」
工作人員為老人打包飯菜 張瑤 攝
此外,餐廳從採買、清洗、烹飪、分餐、用餐、垃圾回收及清潔都按照最高標準流程,優選上等肉蛋類和時令鮮蔬等高品質食材,做到每一碗飯菜都新鮮健康,廚師也都經過營養學培訓。
「一葷三素一湯才9元,還有包子、饅頭、稀飯、豆漿,想吃啥就選啥。」劉勝才熱情地向記者介紹餐廳的菜品。老人說,餐廳最吸引他的,不僅是一個吃飯的地方,更是老鄰居們談天說地、交流感情的地方。
工作人員在為老人打飯 張瑤 攝
目前,餐廳為社區老人及居民提供早餐、午餐。值得一提的是,餐廳不僅提供堂食,還會針對80歲以上老人和行動不便人群提供上門送餐服務。「開業時間很短,一些老人還不知道餐廳開業,所以送餐的次數很少,以後會逐漸增加。」辛明月說。
74歲的馬建平坦言,以後要經常來光顧。「這裡有熱乎乎的飯菜,還不用刷鍋洗碗,工作人員服務周到熱情,溫馨舒適。」說話間,又有幾名老人趕來用餐,工作人員熱情地將他們迎了進來。
廚師正在準備菜品 張瑤 攝
據記者了解,這家餐廳所在的星馳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大型老舊生活區,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1273位,其中還有很多高齡空巢老人。近年來,星馳社區在不斷探索社區助老服務新模式,著力打通服務居民「最後一公裡」。
「助老餐廳是政府主導,引入專業的民營非企業社會組織運營。」星馳社區黨委書記李雅玲說,設立餐廳的初衷是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還為他們聯絡感情提供了好機會。(完)
【編輯:房家梁】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