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社區開設助老餐廳 探索解決老人「吃飯難」

2020-12-16 瀟湘晨報

中新網長春12月7日電 (記者 張瑤)「飯菜味道很不錯,很合我們的胃口,這是家門口的食堂啊!」12月7日,位於長春市綠園區青欣路66號的「印跡·我的年代」社區助老餐廳,受到老人們的交口稱讚。

工作人員為老人打飯 張瑤 攝

「以前每天為了這頓午飯,簡直愁死人啊。一會兒要想買啥菜,一會兒要想弄什麼吃的,關鍵弄了半天也只能吃幾口,剩下很多,又不停地吃剩菜,哪兒有啥子營養嘛。」68歲的劉勝才說,自從有了社區助老餐廳,每天一到飯點就過來吃午餐,菜品還都是營養專家搭配的,很舒心。

記者了解到,這家助老餐廳於12月2日開業。餐廳負責人辛明月對記者說:「我們在店鋪裝修時,考慮到了可能會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前來用餐,因此修建了坡道、護欄,便於輪椅進出;在桌椅的選擇上,也全部引進適老化桌椅,沒有稜角非常安全。」

工作人員為老人打包飯菜 張瑤 攝

此外,餐廳從採買、清洗、烹飪、分餐、用餐、垃圾回收及清潔都按照最高標準流程,優選上等肉蛋類和時令鮮蔬等高品質食材,做到每一碗飯菜都新鮮健康,廚師也都經過營養學培訓。

「一葷三素一湯才9元,還有包子、饅頭、稀飯、豆漿,想吃啥就選啥。」劉勝才熱情地向記者介紹餐廳的菜品。老人說,餐廳最吸引他的,不僅是一個吃飯的地方,更是老鄰居們談天說地、交流感情的地方。

工作人員在為老人打飯 張瑤 攝

目前,餐廳為社區老人及居民提供早餐、午餐。值得一提的是,餐廳不僅提供堂食,還會針對80歲以上老人和行動不便人群提供上門送餐服務。「開業時間很短,一些老人還不知道餐廳開業,所以送餐的次數很少,以後會逐漸增加。」辛明月說。

74歲的馬建平坦言,以後要經常來光顧。「這裡有熱乎乎的飯菜,還不用刷鍋洗碗,工作人員服務周到熱情,溫馨舒適。」說話間,又有幾名老人趕來用餐,工作人員熱情地將他們迎了進來。

廚師正在準備菜品 張瑤 攝

據記者了解,這家餐廳所在的星馳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大型老舊生活區,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1273位,其中還有很多高齡空巢老人。近年來,星馳社區在不斷探索社區助老服務新模式,著力打通服務居民「最後一公裡」。

「助老餐廳是政府主導,引入專業的民營非企業社會組織運營。」星馳社區黨委書記李雅玲說,設立餐廳的初衷是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還為他們聯絡感情提供了好機會。(完)

【編輯:房家梁】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推行「社區食堂」 解決居家養老吃飯問題
    民革新疆區委會建議:  推行「社區食堂」 解決居家養老吃飯問題  「老年人做飯、吃飯問題已成為居家養老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借鑑內地一些地方開設社區食堂的做法,以烏魯木齊市為試點,推廣社區食堂,是解決居家養老餐飲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5日,自治區政協委員、民革新疆區委會副主委、烏魯木齊市副市長宋亞君表示。  如今,老齡化社會正在到來。預計到2020年,僅烏魯木齊市老年人就將達到50萬人,人口老齡化水平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 ...關於進一步推廣社區食堂模式,解決社區老人就餐難的建議
    漫畫·提案·公開|關於進一步推廣社區食堂模式,解決社區老人就餐難的建議 2020-12-17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關社區開展牽手幸福助老服務
    本報訊(記者 申雷)12月11日,玉皇閣北街街道北關社區面向轄區的高齡、殘疾、孤寡老人開展牽手幸福助老服務。 84歲的鄭秀英老人家住新水小區,因為兒女住得遠成了事實空巢老人。當天,北關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張文婷這次前來入戶,除了帶著慰問品,一同前來的還有3位牽手幸福助老服務志願者。
  • 長沙一社區為高齡老人開設暖心廚房,7元兩頓飯5年未漲價
    「喜歡在這裡吃飯,像家」 長沙一社區為高齡老人開設暖心廚房,7元兩頓飯5年未漲價 瀟湘晨報記者 滿延坤 實習生 王開慧 唐莉獻長沙報導 「吃飯啦,吃飯啦……」10月22日,長沙天心區赤嶺路社區二機小區一廚房內飄出陣陣香味,54歲的侯利純拿著菜從廚房出來,屋內圍坐著6桌老人。這不是誰家裡,而是赤嶺路社區為二機小區「空巢老人」開設的「暖心廚房」,在這裡只要7元就能吃兩餐,且5年來從未漲價。
  • 龍泉首家社區助老食堂,開啟養老新模式
    2020年10月10日,龍泉街道維普居家社區服務中心盛大開業,活動中心內設有書畫室、棋牌室、心理諮詢室、中醫館、孝親大講堂、助老食堂等功能室,為老人提供一個社區共建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長期護理服務中心和田園式心理療愈示範基地。
  • 洗花井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解決家門口養老難題
    洗花井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解決家門口養老難題 發布時間:2021-01-08 11:43:04      來源:遵義日報   「衛生搞得乾淨,服務態度又周到,這裡就像家一樣!」
  • 湖北宜昌一社區辦「晚霞食堂」破解居家老人就餐難
    湖北宜昌一社區辦「晚霞食堂」破解居家老人就餐難發布時間:2018年03月19日 11:46 來源:中國新聞網老人們在「晚霞食堂」就餐 楊冬君 攝  中新網宜昌3月19日電 (高然 楊冬君 宋文玥)湖北省宜昌市港務社區辦老人專屬「晚霞食堂」,以優質的食材、貼心的服務為轄區200多位老人提供放心的正餐,破解社區老人就餐難題,進一步滿足了社區老年人專業化
  • 「長者食堂」解決老人就餐難 濟南高新區探索綜合養老服務新模式
    「長者食堂」解決老人就餐難 濟南高新區探索綜合養老服務新模式 2020-12-2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好 我的城|社區有家共享廚房 來的都是老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為人民在蓮湖區橋梓口社區,有一家共享廚房,凡是轄區65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在共享餐廳裡以七到九元的便宜價格,吃到一餐可口的飯菜。為了能夠保證共享餐廳的正常運營,每天都有不少老年志願者參與其中。
  • 社區養老食堂成本高?山東這兩地這樣破難題
    青島市李滄區的養老食堂探索「中心廚房+助老餐點」服務模式,老人很方便地就吃上實惠可口飯菜;臨沭縣規定23種慢性病藥品100%報銷,沒有費用的顧慮,患病貧困老人放心地「按時吃藥」了。青島市李滄區:「中心廚房+助老餐點」降低運營成本炸魚、紅燒鴨塊、蒜苗炒雞蛋、茭瓜……1月5日上午11時,在青島市李滄區李村街道少山社區助老餐點,熱騰騰的飯菜一出鍋,在此等候的老人們就趕緊上前點起餐來。
  • 關注| 天津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吃飯,還有補貼!
    為了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去年10月份天津市啟動「老人家食堂」的建設在全市16個區130個街鎮1565個社區試行老年人助餐服務在創新特點上,突出「市場化」通過簡政放權,給基層更大的自主權,除了要求每個街(鎮)至少要有1家能提供配餐、就餐、送餐服務的一級老人家食堂外,社區(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開設助餐點位,採用多種方式開展助餐服務,目前已經吸引了中海油、中民聚康、龍福宮等139家配餐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到老年助餐服務中。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圖說:濰坊社區食堂 記者陶磊 攝(下同)在浦東浦電路上人流熙攘,居民們發現,一個顏值頗高的社區食堂在這裡亮相。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 【最美寧姐:巾幗助老志願明星】用「金」子般的心,將「芳」香撒向...
    8月份以來,市婦聯、市民政局在全市範圍內廣泛尋找「最美寧姐——巾幗助老明星」,弘揚敬老助老傳統美德,以榜樣力量促進全社會更加自覺敬重老年人,傳承中華文化,使敬老助老成為社會風尚。根據《關於開展尋找「最美寧姐——巾幗助老明星」主題活動的通知》(寧婦發〔2019〕43號),經組織推薦、社會推薦、個人自薦、網絡投票、評審組審查、綜合評定環節,最終評選出90位「最美寧姐——巾幗助老明星」。今天,讓我們走近「最美寧姐—巾幗助老志願明星」代表——高金芳,了解她背後的故事......
  • 社區食堂紅紅火火線上平臺推出「老人餐」——線上+線下讓老年人...
    年紀大了牙口不好、自己在家買菜做飯不方便……隨著老齡化的加深,老年人「吃飯難」的矛盾日漸突出。近年來,各地線上線下齊發力,社區老年食堂、線上老人餐等老年助餐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受到歡迎。社區食堂受老人歡迎臨近中午,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街道的徐奶奶正要前往該街道世紀村社區居委會的老年食堂吃午飯。她告訴記者,由於平時獨居,很少自己做飯,午飯基本在社區食堂解決。「食堂飯菜種類多、口味好,一份也不貴,」徐奶奶說,「最重要的是可以跟我的老姐妹們一起吃飯說話,人多熱鬧。」
  • 金家嶺街道「金質社區」展示:金家嶺社區開辦社區食堂 打造「百姓...
    黨建引領聚合力,探索奮進展新顏。經過一年的運作,目前,「金質社區」工作全面開花。各個社區敢於破題、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為基層黨建工作蹚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子,形成了以黨建促基層治理之變的新格局。為全面展示各社區黨建創新豐碩成果,從今日起,我們陸續推出「金質社區」精彩展示,誠邀您的點讚!金家嶺社區積極做實做細居民服務和黨建惠民工作
  • 「地評線」民生十為|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社區食堂為何一開就火?滿足老人就餐需求是首要因素。截至今年8月底,濰坊街道戶籍老年人約3.18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33.8%左右,老齡化程度比較高而且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凸顯。為了緩解社區長者用餐難問題,濰坊街道積極整合資源,建成了社區食堂。
  • 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滿足老人就餐需求是首要因素。截至今年8月底,濰坊街道戶籍老年人約3.18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33.8%左右,老齡化程度比較高而且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凸顯。為了緩解社區長者用餐難問題,濰坊街道積極整合資源,建成了社區食堂。
  • 【地評線】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滿足老人就餐需求是首要因素。截至今年8月底,濰坊街道戶籍老年人約3.18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33.8%左右,老齡化程度比較高而且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凸顯。為了緩解社區長者用餐難問題,濰坊街道積極整合資源,建成了社區食堂。
  • 上海助老服務中心贏得老人信賴
    當時已經到了下班時間,中心維修人員還是冒著酷暑,趕到老人家中,對空調進行維修,同時還幫老人修好了一臺壞了好些日子的洗衣機。和王老太一樣,許多老人在第一次按動「陽光呼叫器」按鈕時,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的。上海陽光助老服務中心從成立至今運作了近半年,已經為老人服務3000多次,它及時、認真地處理老人通過「呼叫器」發來的信息,逐漸贏得了老人的信賴。
  • 助老助殘、健康診療、家電維修……青島社區供需服務大集舉行
    此次大集收集居民信息351條,涉及社區醫療衛生、生態環境保護、交通出行、文化建設等10個領域;收集志願者登記信息254條,涉及全職媽媽、退休教師、中小學生、律師等不同人群、不同職業;微心願發布50個,現場全部被認領,主要幫扶對象為春蕾女童、高齡老人、孤兒等困難人群,本年度預計完成200個微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