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邁出「武步」!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2020-12-19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

成功申遺後,太極拳成為了焦點,如何以此為契機宣傳推廣太極拳?12月18日,河南商報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河南已謀劃組織了以「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為主題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宣傳推廣活動。

【全球習練者近4億人,太極拳成功申遺】

12月17日晚,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歷史,現已傳播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近4億人,被稱為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運動」的太極拳成功申遺,太極拳也因此成為我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發布會上,省政府副秘書長賀振華介紹,太極拳發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自明末清初陳王廷在溫縣創編,逐漸衍生出了和氏、楊氏、武氏、吳氏等諸多流派。2005年,中國武術協會授予焦作市「太極聖地」稱號。2007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武術協會先後命名溫縣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2006年,國務院公布陳式太極拳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太極拳被當時的文化部正式推薦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朱建偉說,太極拳申遺工作持續時間長,過程艱辛,其中最主要的有三個時間點:2016年,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工作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1月,省政府致函原文化部,申請將太極拳列入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申遺工作取得重要進展;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確定太極拳為我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

【借申遺「東風」,太極拳迎推廣契機】

成功申遺後,太極拳無疑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朱建偉說,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必將更加讓國人堅定文化自信,有利於在全社會營造共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氛圍。

同時,太極拳已成為國際文化交流與人際交往的紐帶,今後必將進一步在全球提高保護傳承太極拳的共識,增強太極拳在國際上的可見度。

此外,太極拳也將更加有利於宣傳推廣。太極拳植根於社區生活實踐,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性,今後將使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更加珍視該遺產項目,進一步促進不同流派就拳理拳法相互切磋,太極拳館、協會、研究會和習練者交流互動。

【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培養新人是今後重心】

「驕傲!自豪!」作為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朱天才在發布會上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對於下一步的打算,朱天才說,如何發現培養好新的傳承人,將是今後的工作重心,「習練太極拳因人而異,每位習練者都是太極拳的主體和載體,言傳身教是太極拳傳播的有效手段。」

作為太極拳傳承人,他也表示,太極拳對於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矢志不渝地把太極拳推廣到世界各地,讓『共享太極、共享健康』風靡全球,並成為一種新時尚!」

【將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免費培訓太極拳】

藉助太極拳申遺成功的重大機遇,焦作市、省文旅廳也將舉辦多項活動。

焦作市政府副市長王付舉介紹,12月19日下午將在溫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保護傳承發展座談會。12月19日晚,在溫縣陳家溝,組織太極拳七大社區、太極拳協會組織、社會各界太極拳愛好者、社會賢達等隆重集會,並通過網絡互動等形式,跨越時空界限,實現全區域、廣覆蓋,讓全世界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共同分享申遺成功的喜悅。

從12月起,河南將組織太極拳七大社區30多名代表性傳承人,開展網上公開課、線上互動等培訓、推廣活動,同時,組織各社區、流派代表性傳承人,在全球200多個站點開展免費培訓月活動,進一步增強太極拳的群眾參與度,擴大社會影響力。

此外,河南近日還將舉辦「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活動,太極拳七彩花車巡演活動,太極拳七大社區匯演活動,以及陳家溝東溝燈光秀,太極拳攝影、書畫作品展,文創產品展示等,讓太極拳更廣泛地傳播到世界各地,更全面地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河南商報編輯 吳冰 施尚景 吉倩倩)

相關焦點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
    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太極拳是基於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太極拳已成為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窗口。世界的遺產,人類的財富。如今,太極拳正不斷向世界邁出「武步」,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彰顯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
    太極拳是基於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太極拳已成為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窗口。 世界的遺產,人類的財富。如今,太極拳正不斷向世界邁出「武步」,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彰顯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 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流」太極拳
    12月18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太極拳申遺和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具體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風靡全球的「頂流」太極拳成為全國傳統武術類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歷史,現已傳播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運動」,是獨具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魅力的「國家名片」,是世界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見證
  • 河北太極拳邁出世界「武步」
    12月17日,中國太極拳入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的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邢臺市任澤區的王其和太極拳3個項目位列其中,佔據全國7個項目的近一半。從2008年開始申報到如今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過了12個年頭,中國太極拳終於迎來了高光時刻。 一招一式,如行雲流水。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正在建設河南太極拳學院培育傳拳人才  新京報:溫縣被稱為太極拳的發源地,宣布申遺成功後,當地的反響怎麼樣?  嚴雙軍:大家都非常高興,覺得實至名歸。大家組織的歡慶活動。  新京報:此次申遺成功,你覺得會給溫縣帶來什麼變化?  嚴雙軍:最明顯的是能促進文旅業發展。
  • 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太極拳愛好者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太極小鎮習練太極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武術太極在兩年內發生的「連環掌」大事記,從裝備、運動到文化,讓國內各界人士興奮不已,紛紛認為世界向太極張開了「熱情相擁的臂膀」,就看太極以怎樣的風格和特色與世界共舞。
  •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新華社記者周欣2019年,「武術太極服」「武術太極劍」兩項武術太極裝備產品國際標準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評審發布;2020年1月8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印象·太極劇場再添世界名片
    太極拳申遺成功帶來的福祉無疑是巨大的。這意味著河南政府和人民願為全人類承擔保護世界遺產的責任,同時也激勵和啟迪著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申遺成功後,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合理開展旅遊,傳播中國文化,也是世界遺產的功能之一。文化旅遊的提升拉動作用從中國其他世界遺產地「申遺」前後旅遊人數的對比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 喜訊,太極拳申遺成功
    喜訊喜訊,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溫縣正在建設河南太極拳學院 將培育傳拳人才新京報:溫縣被稱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昨晚宣布申遺成功後,當地的反響怎麼樣?嚴雙軍:大家都非常高興,覺得實至名歸。昨晚我們這裡有鑼鼓喧天、載歌載舞的歡慶活動。今天上午七大社區的展演也拉開了帷幕,大家在這裡進行文化交流。
  • 中國武術太極拳申遺成功
    圖為河南焦作陳家溝歡慶申遺成功現場,無人機編隊升空展示「世界,從此太極」的字樣。 李明明 攝中新網鄭州12月18日電 (李明明)17日晚間,中國武術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圖為河南焦作陳家溝舉行慶祝活動。李明明 攝「太極拳成功申遺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化事件。」
  • 太極拳歷經12年的艱難坎坷,終於申遺成功,成功
    溫縣文化館的館長閆芒種在得到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後感慨的說:「沒法說,一說就想掉淚,付出了太多艱辛」。焦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太極拳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嚴雙軍對此更是激動不已:「我們家鄉的文化得到了世界上的承認,使太極拳有了更廣闊的傳播環境,有了更多的受眾人群。作為溫縣人,我為誕生在這裡的文化感到自豪。」
  • 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從2008年開始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成功入選已走過12個年頭,太極拳終於實至名歸地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 河南理工大學太極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柏利認為,太極拳成功申遺,是太極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裡程碑。
  • 歷經十餘年申遺成功!太極拳,你真的了解嗎?
    2008年,河南省焦作市正式啟動太極拳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工作,並與中國的其他項目共計35項,一同報送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過由於中國申報項目相對較多,且太極拳相關的材料準備並非十分充足,因此首次申遺之路只能以失敗告終。2009年,太極拳第二次申遺,並一路過關斬將將相關資料報送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 豫見太極|祝賀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從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在線會議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太極拳成功申遺!被正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陳家溝點燃世界「贊」火 全國大屏接力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太極拳的申遺成功,頓時在全國上下掀起了慶祝的熱潮。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哈爾濱、成都、重慶、西安、天津、鄭州、焦作等十餘座城市聯動響應,發起了「點亮全國多城地標」大屏接力行動。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一晚,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驚豔了世界!
    這一刻,也讓「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拉開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帷幕。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之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活動在這裡舉行。在大樹參天、綠水幽幽的東溝創拳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小旺為大家講述了陳家溝和太極拳的故事,並進行了行雲流水的太極拳表演;在古色古香的民居院落武學社,人們探尋了楊露禪學拳的傳奇故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結果宣布現場的實時畫面 徐宏星 攝現場,大家共同觀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結果宣布現場的實時畫面
  • 中國再添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十二年的堅持,終於申遺成功
    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國家,更是世界第一。,後發展成為武當太極拳。送王船送王船是廣泛流傳於中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是閩南人表達對海洋的敬畏和感恩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擁有600多年的歷史,通過一系列祭祀儀式以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遺成功消息傳來,市區從事和推廣太極拳運動的各界人士都很振奮。
  • 12年長跑太極拳申遺成功,將高標準打造世界級全新IP
    一場主題為「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這裡舉行。陳氏、楊氏等國內七大社區「太極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太極拳自2008年第一次申遺失敗之後,一直堅持不懈,最終在2020年12月17日申遺成功。前後共經歷了12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