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2020-12-22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新華社記者周欣

2019年,「武術太極服」「武術太極劍」兩項武術太極裝備產品國際標準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評審發布;2020年1月8日,武術(太極拳)被列入達喀爾第四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武術太極在兩年內發生的「連環掌」大事記,從裝備、運動到文化,讓國內各界人士興奮不已,紛紛認為世界向太極張開了「熱情相擁的臂膀」,就看太極以怎樣的風格和特色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世界冠軍柴雲龍在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任教,他說:「作為一名青年體育教師,我將沿襲北大開展太極拳活動的悠久歷史,更深入地把太極拳中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日常教學,讓學生了解太極拳,喜歡太極拳,思考太極拳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體育精神,樹立新時代青年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擔當。」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太極拳由此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接下來我們需要在國際文化傳播方面進行細緻長遠的布局。」

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鍾秉樞在激動之餘不失理智:「太極拳申遺成功是好事,但怎樣把世代相傳的文化遺產和現代生活相結合,該如何延伸拓展現代性,保持可持續發展、繼續發揚壯大十分重要。」

奧林匹克研究專家、溫州大學教授易劍東指出:「當今世界掀起了逆全球化的動向,太極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世界民眾心中和生活中已經佔據了重要地位,完全可以撬動起產品、活動、組織、思想層面的文化體系重構,也必然會激發起太極文化起源與傳承地、傳承人與太極功法、太極習練群體與組織、太極活動服務與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體系的重塑。」

2020年受疫情影響賽事活動銳減,但人們更加重視健康和養生,裝備製造行業者們期待的「行業春天來了」。

創建於2006年的武極堂體育(北京)有限公司以推動和弘揚太極文化為出發點,集太極周邊產品設計、生產、銷售於一身,創始人雷魯明說:「往年進入12月份,因天氣原因會進入行業淡季,但是今年例外!現在到明年春節前的工廠訂單已經排滿了,太極拳申遺成功一定會帶動相關武術太極裝備產品的消費,還會不斷增溫。」

「太極拳作為文化載體,健身和養生功效更加深入人心,必將在全世界颳起太極拳風潮,項目本身主體將不斷增大,伴隨著資本不斷湧入,推動太極拳文化運動項目發展的同時,會推動相關裝備製造產業的高速發展,產業蛋糕將越做越大,逐步進入發展紅利期。」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標準化、國際化、產業化』是大勢所趨。」雷魯明說。

國際武聯在太極拳申遺成功後第一時間發表賀信,秘書長張秋平指出,將繼續積極推動「武術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完善規則和標準,使武術早日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進一步加大對太極拳普及和推廣力度,使太極拳真正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全人類共享的一種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完)

相關焦點

  • 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太極拳愛好者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太極小鎮習練太極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武術太極在兩年內發生的「連環掌」大事記,從裝備、運動到文化,讓國內各界人士興奮不已,紛紛認為世界向太極張開了「熱情相擁的臂膀」,就看太極以怎樣的風格和特色與世界共舞。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面對此前人們對於「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馬保國事件的質疑,「太極拳界」又如何評價?新京報先後採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和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陳斌。  嚴雙軍:太極拳傳播要靠語言溝通  太極拳「七流派」共同申遺  新京報:太極拳申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400架無人機共舞讓太極美出天際!
    作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此次申遺在河南、在焦作溫縣受到廣泛關注。為迎接並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12月19日太極拳交流座談會在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匯聚在太極故裡溫縣陳家溝共襄盛會。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
    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陳紹傑所在的陳家溝,是河南焦作市溫縣清風嶺上一個不大的村莊,也是太極拳的發源地。17世紀中葉,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創編成太極拳,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形成多個流派,數億習練者遍布世界各地。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讓這個黃河北岸的小村沸騰起來,也讓陳紹傑覺得「腰板兒硬了」。
  • 向世界邁出「武步」!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成功申遺後,太極拳成為了焦點,如何以此為契機宣傳推廣太極拳?【全球習練者近4億人,太極拳成功申遺】12月17日晚,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歷史,現已傳播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近4億人,被稱為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運動」的太極拳成功申遺,太極拳也因此成為我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喜訊,太極拳申遺成功
    喜訊喜訊,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申遺成功,90後大師文採會上亮真功
    預備、起勢、野馬分鬃、白鶴亮翅……縱使江畔再冷,風浪再大,太極拳動作依舊如行雲流水,拳師身形依舊如若水蛟龍,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剛柔相濟,引得周圍叫好聲、快門聲不斷。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被正式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次日一早,當觀眾走進在民生藝術碼頭開幕的2020魅力長三角·上海(浦東)公共文化和旅遊服務產品採購大會,就被展場入口處的海報吸引,上寫著:「恭賀太極拳申遺成功!」落款是:「浦東新區太極拳協會」。
  • 太極拳歷經12年的艱難坎坷,終於申遺成功,成功
    記得在2018年的時候還曾經看到過有人專門發帖,詳細論證了「從申遺歷程看,太極拳的成為世界級非遺的可能性不大」的主題。溫縣文化館的館長閆芒種在得到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後感慨的說:「沒法說,一說就想掉淚,付出了太多艱辛」。焦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太極拳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嚴雙軍對此更是激動不已:「我們家鄉的文化得到了世界上的承認,使太極拳有了更廣闊的傳播環境,有了更多的受眾人群。作為溫縣人,我為誕生在這裡的文化感到自豪。」
  • 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從2008年開始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成功入選已走過12個年頭,太極拳終於實至名歸地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 河南理工大學太極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柏利認為,太極拳成功申遺,是太極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裡程碑。
  • 太極拳申遺成功,90後大師文採會上亮真功!
    預備、起勢、野馬分鬃、白鶴亮翅……縱使江畔再冷,風浪再大,太極拳動作依舊如行雲流水,拳師身形依舊如若水蛟龍,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剛柔相濟,引得周圍叫好聲、快門聲不斷。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被正式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次日一早,當觀眾走進在民生藝術碼頭開幕的2020魅力長三角·上海(浦東)公共文化和旅遊服務產品採購大會,就被展場入口處的海報吸引,上寫著:「恭賀太極拳申遺成功!」落款是:「浦東新區太極拳協會」。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印象·太極劇場再添世界名片
    太極拳申遺成功帶來的福祉無疑是巨大的。這意味著河南政府和人民願為全人類承擔保護世界遺產的責任,同時也激勵和啟迪著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申遺成功後,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合理開展旅遊,傳播中國文化,也是世界遺產的功能之一。文化旅遊的提升拉動作用從中國其他世界遺產地「申遺」前後旅遊人數的對比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 中國武術太極拳申遺成功
    圖為河南焦作陳家溝歡慶申遺成功現場,無人機編隊升空展示「世界,從此太極」的字樣。 李明明 攝中新網鄭州12月18日電 (李明明)17日晚間,中國武術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圖為河南焦作陳家溝舉行慶祝活動。李明明 攝「太極拳成功申遺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化事件。」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太極拳走向世界要注意些什麼?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溫縣正在建設河南太極拳學院 將培育傳拳人才新京報:溫縣被稱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昨晚宣布申遺成功後,當地的反響怎麼樣?嚴雙軍:大家都非常高興,覺得實至名歸。昨晚我們這裡有鑼鼓喧天、載歌載舞的歡慶活動。今天上午七大社區的展演也拉開了帷幕,大家在這裡進行文化交流。
  • 陳家溝點燃世界「贊」火 全國大屏接力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太極拳的申遺成功,頓時在全國上下掀起了慶祝的熱潮。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哈爾濱、成都、重慶、西安、天津、鄭州、焦作等十餘座城市聯動響應,發起了「點亮全國多城地標」大屏接力行動。
  • 12年長跑太極拳申遺成功,將高標準打造世界級全新IP
    一場主題為「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這裡舉行。陳氏、楊氏等國內七大社區「太極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太極拳自2008年第一次申遺失敗之後,一直堅持不懈,最終在2020年12月17日申遺成功。前後共經歷了12年時間。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遺成功消息傳來,市區從事和推廣太極拳運動的各界人士都很振奮。
  • 豫見太極|祝賀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從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在線會議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太極拳成功申遺!被正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廣東省武術協會慶賀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座談會舉行
    南方網訊(記者/朱江偉)12月18日,廣東省武術協會慶賀太極申遺成功座談會暨廣東省武術套路晉升一級裁判員認證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武術之鄉佛山順德舉行。據了解,廣東省武術協會主辦的廣東省太極拳公開賽暨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活動將在一周後舉行。田新德主席首先對中國太極拳正式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表示了熱烈的祝賀。他表示,太極拳廣泛傳播影響全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體育文化與健康養生的層面具有深刻的意義,太極拳的申遺成功對中國傳統武術發展有深遠的促進作用。
  • 太極拳申遺成功!成都出了把力
    太極拳是屬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瑰寶,太極拳得以申遺成功,得益於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成都市武術跆拳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徐遠倫指出,成都對太極拳運動和太極文化的推廣與發展也發揮了應盡之力。  據了解,成都從2012年開始大力推廣太極拳運動。2013年,首屆世界太極拳精英賽在成都舉行;2014年,首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又在成都舉辦。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一個人功不可沒 …
    自此,他所創之楊式太極拳名滿天下,使太極拳從民間武術登上了華夏武術的大雅殿堂,成為國粹。 楊露禪使太極拳從閉塞的農村走向繁華的京都,創造了太極拳盛世,在中國拳術的改革中樹立了裡程碑。他首先是太極拳的改革者和先行者,而後才是楊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露禪為中國太極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如今太極拳申遺成功,一代宗師楊露禪可謂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