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網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陳凱)昨日,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一部經過6年編纂5易其稿,全書120萬字,敘述河南武術4000多年發展史的巨著——《河南省武術志》正式出版。該志書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第一本以省級武術為內容的創修性行業類志書,填補了我國、我省沒有省級層面武術類志書的空白。
據了解,《河南省武術志》史料豐富,類別較全,內容厚重。該志約120萬字,12章,分上下兩冊。時間斷限從公元前2000多年到公元2014年,共4000多年。空間以河南為主,延展至古代中原地理區域。
傳承河南武術文化
《河南省武術志》堪稱「河南武術大百科全書」,全志貫通「厚今薄古、秉筆直書、尊重史事、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則,記述了在河南發源的少林、太極(含和式)、萇家拳等3個具有重要影響的拳種以及在河南頗具規模、有所創新發展的心意六合拳、梅花拳、查拳、王堡槍法等4個拳種。上溯其源,明辨其宗,細分其流,全志概括了拳種的基本特點,輯錄其代表性拳譜拳訣,以備閱讀者和習練者收藏。除此之外,又選取全省10個省轄市28個在當地有影響並被納入到省、市非遺保護名錄中的拳種予以記載,以彰顯河南武術的普及程度,傳承河南武術文化。
窺見河南武術厚度
《河南省武術志》也以較大篇幅記錄了10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7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年會」分組比賽成績和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南武術在國際、國內重要賽事中取得的優異成績和榮譽,凸顯了河南武術爭金奪銀的實力。
志書收錄了明清時期河南的武狀元列表,主要拳種如太極拳、心意六合拳、查拳等傳承譜系等史料;高段位人員列表、武術副教授人員列表等;還匯集了全省各地武術輔導站列表。在武術研究一章中,列出了近年來出版的武術著作和發表論文簡介。
志書還開設武術人物專章,分別從傳略、簡介、名表三個層次加以記載,共匯集了596人,其中傳略記載44人,簡介記載51人,這是迄今為止,收錄我省從事武術傳承、比賽、教學、研究等較為齊全的名錄。志書還記述了武術教育、段位制開展、國內外演藝交流、武術產業等內容。志書最後一章,記述了全省17個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和10個省直管縣(市)的武術概況,這為讀者深入了解河南基層武術活動開闢了路徑和窗口,可窺見河南武術的厚度。
記錄河南武術發展
《河南省武術志》從理論的高度梳理了河南武術文化、武術運動的現狀,記錄了河南武術篳路藍縷、曲折輝煌的歷史。同時,志書的出版也為各級體育部門、各級武術協會指導武術競賽、段位制考評、武術教育進學校、武術之鄉建設、武術國際交流、武術理論研究等工作提供有益經驗和有價值的參考。
志書還記述了分布在全省各地上千個固定的基層武術輔導站和幾百所武術學校、武術培訓機構,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將會促使更多的適齡人群投入到習練武術、交流技藝的氛圍之中,使廣大群眾更加了解武術、熱愛武術。志書同時還為文化、文史專業研究人員、武術愛好者及廣大讀者提供一個研究和查閱資料的平臺和工具。
河南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萬旭表示,《河南省武術志》主要是從時代的緯度和理論的高度,深入挖掘中原傳統文化內涵,實現優秀傳統體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中原武術文化走出去,增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
另據了解,河南省體育局計劃向全國各省圖書館、各大院校圖書館及體育院校圖書館贈送《河南省武術志》,以期發揮志書更加廣泛、更加持久的作用。
編輯:王淑
聯繫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