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為你搞懂用戶心智模型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作為一個設計師,需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用戶真實的需求。我們需要用到一個非常有用的概念,心智模型。本文作者將圍繞此進行六個方面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今天,我們來聊點不一樣的東西。這個東西可能很多朋友沒聽過,但是對於設計師來說是個非常非常有用的概念!它就是心智模型。

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幾乎全部都會涉及到心智模型,小到一個圓角的大小,大到整個產品的定位和功能。我們常說得為了用戶體驗去了解用戶、接近用戶、挖掘用戶真實的需求,其實說的就是了解用戶的心智模型。

按照慣例先列一個大綱。

心智是個啥?心智模型是個啥?心智模型和設計的關聯心智模型到底是如何運作的?產品的心智模型設計來點案例最後

一、心智是個啥?

心智是心理學的概念。簡單來講,它泛指我們對周遭一切人、事、物的所有的精神活動。拿雙十一舉例。我們雙十一剁手前分析、判斷商品的好壞,剁手時產生的劇烈情緒波動,剁手後腦海中不自覺飄過的種種念頭,想像自己拿到商品的樣子,推測快遞什麼時候發貨等等,這些所有的心理活動都叫心智。

二、心智模型是個啥?

我們先來看下對於心智模型不同的解釋。

百度百科: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們心中關於我們自己、別人、組織及周圍世界每個層面的假設、形象和故事。並深受習慣思維、定勢思維、已有知識的局限。

wikipedia:心智模型是用於解釋個體為現實世界中之某事所運作的內在認知歷程。

唐納德·諾曼在《設計心理學》一書中的解釋:心智模型是存在於用戶頭腦中對一個產品應具有的概念和行為的知識。這種知識可能來源於用戶以前使用類似產品沉澱下來的經驗,或者是用戶根據使用該產品要達到的目標而對產品概念和行為的一種期望。

是不是已經暈了?

沒事,我們只需要搞清下面這兩個基礎概念——抽象和模型,心智模型就可以迅速理解了!

1. 抽象是個啥?

抽象是具象的反面。簡單說,就是在一系列事物中,把重要的特徵抽取出來,把不重要的特徵扔掉的過程。

舉個簡單的

比如我們面前有一群動物,我們通過抽取毛茸茸的圓腦袋、「喵喵」的叫聲、愛抓老鼠這些特徵可以很快知道這種動物是貓咪,因為這些都屬於貓咪的共性。

而貓咪各自具體的特徵,比如毛髮的顏色、毛髮的長短、肥胖程度、是田園還是純種,是家養還是流浪,這些都不屬於它們本質、共同的特徵,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所以這個將重要的共性進行提取、不重要的通知扔掉的過程就是抽象。

2. 模型是個啥?

模型就是我們對外在事物抽象後得出的東西。

比如我們在上面抽象出毛茸茸的圓腦袋、「喵喵」的叫聲、愛抓老鼠的特徵,就可以得到一個貓咪模型。以後我們再碰到擁有這些特徵的動物,就會認為它是「貓咪」。

3. 心智模型

而心智模型,就是我們基於所有已知的、經歷的事物,由大腦所創造出來的模型。大腦喜歡高效和安全,所以它總是喜歡建造一個又一個模型,在之後碰到類似的情況後不用思考當即給出反應。

心智模型本身是我們對未來發展的預測,也就是你內心基於以往的經驗經歷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所提前寫好的劇本。並且你堅信這個預測是正確的,它將指導你採取相應的行為。而行為後所獲的反饋又可能反向補給給我們經驗,心智模型再根據新的經驗進行不斷的動態修正,如此循環往復。

舉個。

為什麼我們總是趨向迴避尖銳的物件?

這是由於遠古時代時人類使用磨尖的獸骨、巖石作為武器刺穿猛獸,但是也曾被猛獸的利齒,或是拿著同樣武器的敵方部落刺穿身軀。這些是以往沉澱的經驗。

所以,人類基於這些經驗建立了尖銳物體是危險的這種心智模型,並一直傳承至今。以至於我們遇到刀片、針這種尖銳的東西總是下意識得警惕起來——尖銳的物體是危險的,而刀片和針是尖銳的,所以我們預測刀片和針也是危險的,觸碰將會受傷。

因此,在現實世界中,絕大多數物件的製造都會考慮到這種心智模型,去注入圓角的工藝讓邊角更為圓潤平滑,幫助用戶更安心得使用。

三、心智模型和設計的關聯

那心智模式和設計又有什麼關聯呢?

還是上面的例子,我們基於「尖銳物體是危險的」這種心智模型,設計中一般會儘量避免直角矩形。不論是按鈕、圖標、頭像還是卡片,我們總是會為其邊緣加入圓角讓它們看起來更加親和和安全。

當然產品自身極端的風格定位不在討論範圍內,比如微軟和dropbox,直角屬於他們獨有的設計語言。

對待同一事物,每個人的心智模式都可能有所不同。

比如,對於紅色這個顏色,有些人可能會更傾向於產生熱情、溫暖的感受,而有些人可能基於以往不好的經歷更傾向於產生危險和血腥的感受。當然我們大多數人基本兩者皆有且保持中立。

我們可以基於「紅色是興奮、熱情的」這個心智模型,一些秒殺、搶購類的電商場景往往會加入紅色刺激用戶剁手完成轉化。

我們也可以基於「紅色是危險的」這個心智模式,為一些表徵錯誤、不可逆的操作加入紅色以讓用戶預測到危險,引起他們的警戒。

比如表單校驗報錯信息、alert報錯提示、刪除或退出的操作按鈕,甚至二次確認窗口都會使用紅色。

四、心智模型是如何運作的?

哈佛商學院著名教授Chris Argyris曾提過一個著名的理論——推論的階梯,以此來描述心智模型具體是如何運作的。

他將這個「梯子」由下至上分為7個階段:

觀察信息(Observations)、選擇信息(Selected Data)、賦予意義(Meanings)、進行假設(Assumptions)、得出結論(Conclusions)、建立信念(Beliefs)和採取行動(Actions)。

是不是一臉懵逼?沒事,就拿我們進行刪除操作時喚起的二次確認對話框舉例,看看在我們採取刪除行動前到底發生了啥?

觀察信息:首先,我們通過感官去觀察收集信息。我可以注意到界面中的這個對話框是我所能觀察到的原始資料。選擇信息:從觀察到的資料中挑選重要的信息。對話框中最吸引我注意力的是這個被視覺強化過的紅色色塊。賦予意義:詮釋這些信息,並為挑選出的信息賦予意義。基於我以往沉澱的經驗,我認為這是個可點擊的按鈕,並且可能象徵危險。進行假設:根據上一步的詮釋進行假設。如果我點擊了這個紅色按鈕,這個文件夾可能就會被刪除。得出結論:根據上一步的假設定下結論。為了完成刪除的任務,點擊紅色按鈕是我當前需要採取的行為。採取行動:根據結論及信念進行行動。我去執行點擊紅色按鈕這個行動。這就是心智模型基本的運行過程,只是我們大多數僅意識到兩端的「觀察信息」和「採取行動」,中間的推論過程會迅速得躍過。所以,心智模型總是在看到後就不加思考,當即給出反應或行動。

(採取行動之前其實還有個建立信念的這個步驟,它影響到下次遇到類似場景時選擇信息的偏好。但是我們的信念通常是受行動後所得到反饋的影響,這一點有待分析。)

五、產品的心智模型設計

alan cooper在《互動設計精髓》中曾提出三個模型:表現模型、實現模型和用戶心智模型。並且提到設計者最基本目的之一,就是不斷得將表現模型與用戶的心智模型接近。這句話通常可以用另外一句我們經常熟知的話表示——符合用戶預期。所謂的符合用戶預期,其實就是符合用戶的心智模型。

接下來我先解釋這三個模型。

1. 啥叫實現模型?

實現模型是一款產品可以運行的背後的一套原理和方式,ok,你可以看作是開發者們編寫的一行行代碼或者是各個功能的規則等等,總之,用戶不需要care這些東西。

2. 啥叫表現模型?

表現模型就是設計師通過一系列的視覺表現、交互鏈路等等,基於這些來建立的讓用戶和產品進行對話交流的模型。我們平日所實際接觸到的產品,呈現的就是表現模型。

設計師所設計的表現模型越接近用戶心智模型,那麼用戶就越覺得「可控「、「好用」、「滿足需求」。反之,表現模型越遠離心智模型,用戶越覺得這款產品用起來像一坨狗屎。

所以,將表現模型不斷得靠近心智模型是我們進行產品設計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在產品立項的初期必定需要先定位用戶群體,研究目標用戶的喜好、習慣、痛點、使用場景等等,這一步我們稱之為用戶畫像。最後產出的用戶畫像模型即我們理想中最接近的用戶心智模型.

當然,只是理想中。一旦上線後數據出現問題,我們還需要根據數據反饋或者用戶反饋適時調整目前的表現模型,不斷得動態調整完善。

而真正進階的用戶體驗,在於表現模型對用戶心智模型的反哺,即我們熟知的超出用戶預期。

我們不僅僅滿足了用戶心智模型,還提前一步完成了用戶沒想到的、但是內心更期望的一次操作。這種超預期的驚喜感有助於提升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度,甚至願意主動和別人去安利這款產品。業內很多體驗優秀的產品基本都可以發現超出用戶預期的影子。

比如我們主流的微信,在用戶進行撤回操作時,並不僅僅滿足了用戶「撤回」這個需求。還提前預知了用戶可能由於輸錯需要重新編輯的場景,額外提供了「重新編輯」的選項。這一點在釘釘中也有體現。

六、來點案例

比如說起現在火遍大江南北的短視頻,不得不提到抖音和快手這兩款產品。

抖音主要面向的是年輕、高學歷、以女性為主的用戶,因此它所建立的用戶心智是潮流、都市、格調和年輕。而這也就意味著視頻的質量必須有所把控。

為了保證優質內容的持續性輸出,抖音籤約了大波網紅和MCN,同時提供了大量具有觀賞性的模板、音樂、特效,以鼓勵素人創作者生產優質的UGC。並且創作者視頻的完播率越高,帳號的權重就會越高,從而獲得官方更多的流量扶持。並且抖音主張內容消費,強調用戶喜好。因此花下巨量成本研發精準推薦系統,推送用戶真正感興趣的視頻。而這一步其實也是通過用戶的行為數據不斷得調整表現模型,以更貼近用戶心智。

而快手主要面向大量較低學歷的下沉用戶,因此它建立的心智是接地氣、真實和大眾。這點從當初的slogan「記錄世界記錄你」就可以看出來,快手主張的是記錄而非表演。它旨在打造一個普通草根也能記錄生活、展示自己的廣場,所以完全將UGC的生產交由普通用戶,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內容質量無法把控。很多快手視頻的觀賞價值相對更低,甚至被貼上低俗的標籤。

而這兩種不同的心智也間接得決定了以下兩種差異巨大的交互方式。

由於抖音的視頻質量可控,同時擁有極強的精準推薦算法加持,所以允許了抖音容錯率極低的交互方式——只需要上劃、下劃兩個簡單手勢就可以迅速切換內容,降低了用戶刷到自己討厭的視頻的可能性。而這種簡單操作即可即時滿足的方式,也給用戶帶來了像嗑瓜子一樣根本停不下來的快感!

而快手由於UGC質量不可控,所以只能採用較高的交互成本。它切換視頻需要返回列表頁後,讓用戶自己根據封面選擇自己想看的。並且上劃手勢不像抖音是切換視頻,而是直接出現評論區,這是基於快手本身強調互動和交流,讓陌生人形成連結的產品定位。

有意思的是,快手在今年9月份上線的8.0版本首次支持用上下划動手勢切換視頻,一改過去的雙列瀑布流,完全得「抖音化」了。結合之前快手進軍年輕人扎堆的二次元、電競、音樂領域,並收購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彈幕視頻平臺A站等一系列動作來看,這其實預示著快手自身產品定位的轉型,意圖通過一系列的業務擴張來讓產品貼近年輕用戶的心智模型,直接正面和抖音抗衡。

七、最後

我們平日一直強調的人性化設計以及搶佔用戶心智,其實就是為了將產品的表現模型去接近、甚至反哺用戶的心智模型。而這個過程又需要通過我們持續的調研分析,以及後續的數據、用戶反饋進行彌補和完善。這個過程相當漫長,但對設計師來說又如此意義非凡。

希望今日份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由 @Andrewchen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文言句式」一篇文章帶你搞懂「定語後置」四種結構
    原文接上一篇的賓語前置,需要回顧的童鞋請點擊下面這篇文章:秋天第一篇文章,帶你搞懂倒裝中最「複雜」的賓語前置今天小編老師要通過一篇文章帶大家搞懂文言常見句式——「定語後置」。【今日練習】下面一個文段有一處定語後置,你能識別出來嗎?並翻譯成現代漢語。武帝踐祚,轉鎮東將軍,進爵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無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
  • 一篇文章搞懂原子設計
    原子設計這門學問覆蓋面極為龐大,我不想用一篇沒營養的文章草草了事,那樣對自己、對大家都沒什麼實際意義上的幫助。目前的計劃是將它分為幾類。今天先主要搬出理論,後續的實踐我會結合實際案例來進行分享!01 從原子到萬物當存在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時,它們通過共價鍵便構成了一個水分子H2O。
  • 青島新媒體運營教程:用一篇文章,掌握用戶快速增長AARRR模型
    AARRR模型因其掠奪式的增長方式也被稱為海盜模型,是Dave McClure 2007提出的,核心就是AARRR漏鬥模型,對應客戶生命周期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獲客和維護客戶的原理。在網際網路行業經典的運營體系「AARRR」模型中,拉新為其中第一環節,也就是為當前產品拉來新用戶,拉新的質量直接影響了後面的活躍、留存質量。那麼如何才能實現高質量的拉新呢?
  • 我們大腦中的抽象世界:心智模型
    今天要來講一下什麼是心智模型。它感覺很抽象,很模糊,單看這幾個字很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但它又是我們之後要做的幾個話題,比如多元思維模型,如何學習(別人的思維模型)這幾個話題的基礎。所以,今天就來講一講,這個奇妙的東西:「心智模型」。如果你看過學習相關的教程和暢銷書,又或者是與計算機有關的文章,你可能已經看到過這個詞了。
  • 《認知天性》讀書心得四——構建多重心智模型
    我大致檢索了一下:記憶宮殿,或稱位置記憶法(Method of Loci)、心智漫步(Mental walking),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記憶術,它的要點就是在腦內建立虛擬的空間場景,並把各種信息與空間產生聯繫。
  • 3D模型拓撲自動化是什麼?一篇文章告訴你
    今天帶大家一層層快速剝開理解3個含義:PART 01首先,「拓撲自動化」可以簡單解釋為:1、不保留模型內部結構,只保留模型外觀數據(網格、貼圖);2、不保留原模型動畫信息的模型處理方式。模型減面拓撲動態演示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模型後續需要進行展UV、烘焙等處理會有更快的速度,視覺效果更佳。其他模型服務動態演示概念理解了之後,如果你有3D掃描模型,在老子云3.0進行拓撲自動化處理後,會有哪些優勢?
  • 搞懂OSI參考模型和TCP/IP分層模型,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今天和大家一起談談「網絡」,之前寫的文章可能不太通俗易懂,有人就問我可不可以寫些比較容易理解的文章,我想了想那就從頭說起吧! 那麼什麼是網絡呢?
  • 新經濟十年,品牌如何佔領用戶心智?
    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天鵝到家董事長兼CEO陳小華、車好多聯合創始人白如冰在WISE大會現場以《十年心智之爭》為主題,在一起探討了新經濟十年,企業如何進行差異化定位?品牌如何佔領用戶心智?「今天退回十年前,讓你吃飯、打車都不能用網際網路的時候,相信大家就回不去了。相信整個消費者這十年當中的生活發生的劇變,表面上看每一年變了一點點,但十年積累起來就是劇變。
  • 如何拆解一篇人物稿文章
    今天就借著藍藍的東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拆解一篇文物稿的。在各個渠道搶佔用戶注意力的時代,新媒體文章可謂是有一個好標題相當於成功了一半。本文標題《你若覺命運不公,就看看李廣的一生》可見為句式:你若覺得XXXX,就看看某某的XX看到這個句式有兩點可以思考:1、如果是你,以你對李廣的了解,你會寫他生平什麼事跡?
  • 還不懂這7個心智模型?小心來自AI的暴擊
    今天,和你聊點AI 做不到、人類獨一份的本事:高效營銷的心智模型,以及最重要的——在實戰中的應用方法。畢竟,不給方法,只給你一堆名詞解釋:xx 效應、xx原理、xx模型,那你不如去看百度百科!很多朋友可能沒聽說過心智模型,或者聽說過但有點懵,不知道具體怎麼用。
  • 英文文章重寫,基於人工智慧BERT語言模型
    寫文章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沒有誰喜歡寫一大堆文章,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英文文章重寫工具,是最近才發布的,主要得益於谷歌的自然語言人工智慧模型BERT。對於英文文章的仿寫能力實在有點驚豔,沒耐心的朋友可以趕緊去體驗一下。
  • 一篇文章講透保單託管的設計開發
    文章對保單託管的設計開發進行了梳理分析,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加深你對保單託管的認識。一、保單託管的意義隨著近年來中國保險業的蓬勃發展,人均保單數也呈上升趨勢。尤其90後進入婚育高峰期使得這批人群逐漸成為保險消費主力。根據90後保險大數據報告,90後人均持有5張保單,遠高於此前平均水平。
  • 新經濟十年圓桌:十年心智之爭,品牌如何佔領用戶心智 | WISE2020...
    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天鵝到家董事長兼CEO陳小華、車好多聯合創始人白如冰在WISE大會現場以《十年心智之爭》為主題,在一起探討了新經濟十年,企業如何進行差異化定位?品牌如何佔領用戶心智? 第二個不變的地方,從用戶來看,消費者的基本需求不會變。用戶對多快好省的需求,用戶對品牌的需求,不會變。對品牌來說,能夠搶佔的用戶心智是有限的,這些大戰之後,活下來總是有限的幾個品牌,因為用戶的心智容納不了那麼多東西。這兩點不會變。 從變的角度來看。
  • 一篇文章帶你搞懂「液體黃金」——冰酒!
    而且在葡萄酒裡,冰酒的辨識度高,那是豔而不俗,高貴優雅,就像雁群裡冷豔的白天鵝,可見邀你喝冰酒的人兒覺得你就是ta心裡的白月光。哎呀,老夫的少女心啊!講了這麼多,肯定有小仙女對冰酒很感興趣,今天不把它老底揭穿看來是不行了。
  • 用戶角色模型|拒絕「我認為」的設計
    接著我上周《用戶體驗旅程圖 | 概念&實操&模板》的分享,現在讓我們繼續深入了解「用戶角色模型」,看看它是如何為「目標導向設計」做貢獻?如何為用戶體驗旅程圖做指引的? 一、什麼是用戶角色模型(用戶畫像)?
  • 一篇文章讓你搞懂原型和原型鏈
    我們先看下圖:a、b、c 分別為數組、對象、函數。可以看到,三者都有一個屬性:__proto__這個 __proto__ 稱作 隱式原型。為什麼 p.a 為undefined如下圖所示1. 實例對象p的隱式原型(__proto__)是一個對象,有兩個屬性值:constructor 和 __proto__2. p.
  • 技術大咖分享:搞懂OSI參考模型和TCP/IP分層模型
    那麼你就需要了解今天的主題OSI參考模型和TCP/IP四層模型。數據通信的基礎是協議,協議就是一種標準,網絡中不同的協議定義了不同的網絡數據轉發規則。下面我們就看下OSI七層參考模型和TCP/IP 四層模型1、OSI 七層參考模型概念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聯。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是ISO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絡互聯模型。
  • 音樂製作課:一篇文章輕鬆搞懂作詞、作曲、編曲
    很多朋友常常會把作詞、作曲、編曲三者搞混,特別是在我們去找音樂製作公司或獨立音樂製作人幫忙創作歌曲的時候,很容易產生誤會:「你幫我編曲吧,編得好唱一點哦」。這樣的對話會讓音樂製作人摸不著頭腦,為什麼呢?初學音樂的朋友多少都會有以上疑問或困惑。
  • 同一篇文章,發布到不同的自媒體平臺,可以嗎?
    相信剛接觸到自媒體的朋友,肯定會有一種疑問,同一篇文章,發布到不同的自媒體平臺,可以嗎?首先回答是:只要你的內容是你自己原創的,那麼就可以!原創的定義:一篇文章,是不是原創,並不是由你自己決定,而是看你發布的平臺,如果在這個平臺上,從未收錄跟你這篇文章相同的內容,那麼你的內容在這篇文章上,就是原創,反之,就是抄襲了。那麼一篇文章,發到不同自媒體平臺,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什麼是註冊卡,一篇文章告訴你?
    什麼是註冊卡,一篇文章告訴你?中國電信目前虛擬運營商號段為:1700、1701、1702共3個千萬級號段,累計3000萬號碼資源。中國移動目前虛擬運營商號段為:1703、1705、1706共3個千萬級號段,累計3000萬號碼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