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創」為抓手,推進鹹寧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2021-01-18 鹹寧新聞網

鹹寧市全年氣候溫和,降水充沛,山清水秀,物產豐富,是典型的「山水林田湖」類型齊全的地區,也是長江中遊城市群重要涵養地、重要「綠肺」。我深入6個縣市區部分鄉鎮、企業及市直有關單位,圍繞鹹寧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課題開展調研。我認為,鹹寧可以「三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爭創「無廢城市」試點、爭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為抓手,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一 背景和歷程

中國共產黨基於世情、國情、黨情,深刻感知生態保護的重要性。1973年,全國第一次環保大會召開,審議通過了「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32字環境保護工作方針,成為我國環保事業的首個裡程碑。我國先後制定並頒布實施了《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水法》。黨的十二大至十五大強調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黨的十六大增加「政治文明」,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被寫進黨章和憲法,成為全黨意志、國家意志和全民共同行動。從「兩個文明」一起抓,到「三個文明」,到「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既是一脈相承,更有不斷創新。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988年,江西省宜春市在全國率先啟動了生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1996年至1999年,我國先後分四批開展154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包括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建設試點。2003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明確了生態縣(市、省)建設的內涵及目標。2006年,制定《全國生態縣、生態市創建工作考核方案(試行)》和《國家生態縣、生態市考核驗收程序》。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2015年4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公布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名單,我市以全省評分首位入選,是全省地級市唯一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2017-2020年,生態環境部評選了四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269個,湖北省十堰市、恩施州等兩個地級單位,赤壁市、崇陽縣等12個縣市區入選,評選了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97個,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保康縣堯治河村入選,我市目前尚未實現「零」的突破。

二 成效與作法

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全市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努力實現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生態共贏。2017、2018、2019年,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分別為77.06、75.09和75.44,連續三年保持為「優」,森林覆蓋率達52.68%,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1.27%;榮獲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入選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

(一)高位推動,營造齊抓共管局面。2017-2019年,市委、市政府召開涉及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會議達63次。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鹹寧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規劃(2015-2023年)》,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的指導思想、奮鬥目標、主要任務、重大項目和政策措施。市政府組織編制《鹹寧市「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鹹寧市綠色崛起發展規劃》《斧頭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鹹寧市生態功能區劃》等規劃,印發《關於加快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的議案重大工程責任分解方案》《鹹寧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目標任務分解工作方案》,將創建工作進一步落實落細。

(二)提質增效,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堅持生態立市,產業結構舍「黑」取「綠」,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二五」期末的15.9:46.3:37.6調整為「十三五」的14:42:44,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6.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總數27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5.0%。培育省級、市級隱形冠軍示範企業39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21家。現代農業蓬勃發展,已形成茶葉、油茶、楠竹、獼猴桃、中藥材等11個特色產業,全市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400萬畝,市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24家,「三品一標」達449個,國家級、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18家、市級休閒農業示範點37家,「一村一品」專業村134個、專業鎮20個。

(三)堅守底線,強力推進汙染防治。實施「藍天」「碧水」「淨土」工程。深入開展禁煤、禁鞭、禁燒(秸杆),關停關閉非煤礦山143家。打好「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落實河湖庫長制。堅決落實長江等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紮實推進水源保護區「劃、立、治」,全市8個縣級以上城市、51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劃定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嚴格執行《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完成全市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推進13家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詳查樣品採集和檢測分析。

(四)強化統籌,建設美麗生態鹹寧。率先發布公園城市建設省級地方標準,啟動官埠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打造對接大武漢的橋頭堡。建成市、縣兩級數位化城管平臺,開展市容市貌綜合整治,城市防洪排澇整治等工程加快推進。在全省率先開展以「五線五治」為著力點的「百日攻堅」和「百日提升」行動,打造82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和331個整治村,獲評8個「湖北省森林城鎮」、117個「湖北省綠色鄉村」。

(五)深化改革,構建生態優先機制。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鹹寧市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職責》《鹹寧市實施<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細則》《鹹寧市環境保護「一票否決」暫行辦法》等規範性文件50多份,實施領導幹部自然資產離任審計、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和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市政府出臺了《鹹寧市跨界斷面水質考核生態補償辦法(試行)》《鹹寧市空氣環境質量考核生態補償辦法(試行)》《陸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斧頭湖流域碧水入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試行)》。出臺《鹹寧生態市建設考核辦法》和《鹹寧生態市建設工作考核評分細則(試行)》《鹹寧市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和《鹹寧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明確了具體的考評細則。

三 問題和短板

(一)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壓力較大。「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的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佔規上工業企業的四成以上,其中森工建材、塗附磨具、雲母加工等「高消耗」產業243家,營業收入396.4億元,佔規上企業的21.3%,化工、冶金、火電等「高汙染」產業82家,營業收入327.6億元,佔規上企業的17.6%。

(二)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壓力較大。近年來,我市嚴格按照中央、省各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紮實開展整改,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壓力仍然較大。影響空氣品質的制約性因素未得到根本改善,汽車尾氣、臭氧、PM2.5、總揮發性有機物等新老環境汙染問題突發多發。部分老城區需要進行雨汙分流改造,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能力不足。部分鄉鎮汙水處理廠存在進水濃度偏低、進水水量偏少、汙泥轉運不及時、汙水缺少深度處理等問題,國控斷面斧頭湖鹹寧湖心、市控斷面蜜泉湖湖心、大巖湖湖心和斧頭湖鹹安湖心水質未達標。

(三)實施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有待提升。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有待提升完善。一是生態補償機制立法欠缺。目前,進入市人大常委會立法程序的僅有《鹹寧市陸水流域保護條例》,《斧頭湖流域碧水入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試行)》等僅為政府文件。富水流域、斧頭湖流域由於涉及兄弟城市,還需向上爭取省級層面加快跨市州生態保護補償立法工作。二是生態補償的試點範圍較窄。目前,已推行空氣品質及跨界斷面水質考核生態補償辦法,涉及耕地、溼地、森林、荒漠生態補償機制尚未啟動。三是生態補償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陸水河、斧頭湖、西涼湖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處在試行階段,部分考核參數有待完善。

(四)生態監管能力與環保攻堅需要有差距。生態環境保護涉及監管部門較多,餐飲油煙汙染、噪聲汙染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汙染問題監管主體不夠明確。生態環保系統環境監察、監測、科研能力離國家標準化建設還有較大差距,「小馬拉大車」現象依然存在。具有環境監測資質,具備環境監測執法能力人員偏少,先進的自動化監測、監控設備缺乏,距離國家提出的天地人一體化環境監測管理體系建設還有很大差距。

(五)群眾生態文明意識有待提升。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新聞媒體曝光了一批不文明行為,一些農村垃圾傾倒在河邊,汙染了河水和土壤;一些城中村、城郊村存在衛生死角;一些群眾「隨手扔」的惡習難改;一些菜市場汙水橫流、垃圾遍地;一些學校周邊流動攤販聚集,製造了大量垃圾;一些早餐門店餐廚垃圾油漬嚴重汙染路面。2017年啟動垃圾分類工作,市城區15個小區開展試點,1.4萬戶居民參與,從調研情況來看,居民垃圾分類意識還不強,試點未達到預期目標。

四 思考與建議

建議我市以「三創」為抓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路徑,促進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鹹寧模式」。

(一)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將帶來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三贏。省級創建指標涉及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生活、生態制度、生態文化等6大方面37項,其中約束性20項,參考性17項。截至2019年,36項達省級標準,1項未達標。國家級創建指標涉及6大方面40項。剔除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海岸生態修復、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等5項涉海城市和對縣考核指標外,我們對剩下35項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國標、省標吻合23項,不同12項。吻合的23項指標中,同時達省標、國標20項;達省標但未達國標2項(城鎮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城鎮新建綠色建築比例),未達省標、國標標1項(水環境質量),尚未評估的國標12項:黨委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重大目標任務部署情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率、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製度、自然生態空間、自然岸線保有率、河湖岸線保護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率、碳排放強度、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生活廢棄物綜合利用、綠色產品市場佔有率。根據我市創建工作部署,2019年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2023年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建議對照國標體系,補短板、強弱項,再加措施、再鼓幹勁,力爭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提前創建成功。

(二)積極爭取「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無廢城市」是以五大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包頭市、許昌市、徐州市、盤錦市等11個城市入選「無廢城市」建設試點。2019年,我市提交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推薦書》,但沒有入圍。基於我省「無廢城市」建設仍是空白,作為長江中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建議我市與中節能環保集團合作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為長江流域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促進綠色發展轉型提供樣本,大力支持鹹寧高新區創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鹹安經濟開發區創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為爭取第二批「無廢城市」試點打下堅實基礎。

(三)爭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為了創新探索「兩山」轉化的制度實踐和行動實踐,總結推廣踐行「兩山」理念典型經驗模式,2019年9月,生態環境部下發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管理規程(試行)」》及「兩山」評估指標體系,涉及構築綠水青山、推動「兩山」轉化、建立長效機制等3大方面20項指標。雖然申報門檻較高,但通過奮鬥也可實現工作目標,而且林場、行政村、鄉鎮、縣市區、地級市都可以開展創建。建議赤壁市、崇陽縣、桂花林場、嘉魚縣官橋鎮官橋村等基礎條件較好的地方,可開展先行試點,以點帶面,分類爭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作者: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王賢柱

編輯:石麗麗

監製:陳 凱

出品:鹹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1 8:30上班!鹹寧調整作息時間

2最新!鹹寧中小學寒假時間確定!

3 事關返鄉,鹹寧多地發布重要通知

4 鹹寧市教育局緊急通知

相關焦點

  • 海納學院: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海納學院提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進一步擦亮全面小康的綠色底色,海納學院表示,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還需要繼續... 海納學院提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進一步擦亮全面小康的綠色底色,海納學院表示,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還需要繼續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
  • 三創四建|河北:三點發力推動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
    推進協同創新 培育創新主體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三點發力推動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璐丹)「疫情發生以來,技術成果提供方與需求方對接組織一批京津冀協同創新重大項目,舉辦線上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若干措施》,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是河北省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重點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的一個縮影。活動開展以來,河北省科技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圍繞全年重點工作目標,有序開展全省創新能力建設各項工作。
  • ...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依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依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生態環境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關係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全局高度,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治國理政突出重要位置,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 我市召開「三創四建」活動推進會議
    10月23日,我市召開「三創四建」活動推進會議,貫徹落實全省「三創四建」活動推進會議精神,動員全市上下以「嚴細深實快」的作風,推動「三創四建」活動向廣度深度拓展,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和實現「三個圓滿收官」。市領導梅世彤、宋仁堂、趙學明、和春軍出席會議。
  •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包括有哪些?以下哪一項不是
    以下哪一項不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青年大學習目前更新到第十季的第七期,這一期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其中看視頻答題有2道,課後習題作業有8道。下面小編分享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第一段視頻的題目答案。  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七期第1道題目答案
  • 【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阜城縣紮實推進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工作
    近年來,阜城縣堅持「創城有我、我必創成」的工作理念,按照「一年強基、兩年攻堅、三年創成」的總體思路,紮實推進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工作。樹立全新理念,確保創城工作有特色阜城縣立足新時代發展要求和實際情況,堅持把新思想新理念貫穿創建全過程,既提升了城市發展質量,又凸顯了城市特色。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創城促生態建設。
  • 古冶區召開全區「三創四建」文明城市建設推進會議
    3月30日下午,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會議之後,古冶區在區會議中心109會議室召開了全區「三創四建」文明城市建設推進會議。 區委書記朱文軍強調,要以文明城市創建為總抓手,提高城市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質,不是常規的為了迎接創城檢查,做好幾個點位的工作就行的。
  • 承德縣紮實推進「三創四建」活動
    、創新創業、三城共創、經濟建設、社會治理,紮實推進「三創四建」活動。建立健全「1+9」工作推進機制,「1」是指承德縣「三創四建」活動領導小組。「9」是指省級文明縣城、省級森林城市、國家衛生縣城創建等9個專項工作推進組,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強化對各項工作任務的統籌協調、督導調度,做到責任清晰、任務精準、目標明確。
  • 生態文明建設踏上新徵程
    「十四五」開局之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做出了決策部署,生態環境保護要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完成「現在每棟樓裡面都沒有垃圾桶了,需要自己分好類拿到樓下的垃圾站去。」
  • 河北遷西:舉行開展「三創四建」活動推進「兩區」創建工作大會...
    省委開展的「三創四建」站位高、眼光遠、內容全、指標細,體系完善、指向精準。要對標對表省委決策部署,全面明確我縣具體目標任務、推進舉措及保障措施,最終形成一整套符合遷西實際的方案體系。三要突出特色。要立足我縣實際,迅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三創四建」決策部署,以「兩區」建設為總抓手,突出我縣工作特色亮點,全面打響縣域特色品牌。四要強化調度。
  • 河北深澤:以「雙問計」為抓手推動「三創四建」
    為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攻克難點、打造亮點,河北省日前召開「三創四建」活動推進會議。「三創四建」,即創新、創業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體系、建設一流營商環境體系、建設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
  • 河北省「三創四建」活動推進會議在石家莊舉行
    王東峰在全省「三創四建」活動推進會議上強調紮實深入推動「三創四建」活動升級加力 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葉冬松等出席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艱巨繁重的工作任務,省委、省政府堅持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為抓手,堅持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省創新創業有力有效,「三城同創」效果明顯,轉型升級不斷深入,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社會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 內蒙錫盟「三帶三創」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原標題:錫盟「三帶三創」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為提升各級黨組織的學習能力、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快富民強盟步伐,錫林郭勒盟以「三帶三創」為抓手,不斷豐富載體,創新形式,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什麼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的學習已經開始了,本期的學習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第2題的答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什麼的生態文明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有需要的小夥伴們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正確的答案分享吧!
  • 以「五強五帶頭」為抓手高質量推進模範機關建設
    案例背景昆明市直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強政治,帶頭抓落實;強思想,帶頭學理論;強組織,帶頭嚴紀律;強服務,帶頭勇擔當;強隊伍,帶頭當標兵」為抓手,推進模範機關建設走深走實
  • 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代表作──天津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
    三年規劃建設,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小荷已露尖尖角」, 「天」字形骨架「骨骼」日益堅實、豐滿。今年屏障區內植樹數量為近年最多。明年,環首都東南部的這片綠色生態屏障,將煥發更加彭勃的生機。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強調,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打造美麗天津,著力保護生態環境。
  • 全州「三創聯動」專題會議召開
    會議強調,實施「三創聯動」是「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重要抓手,全州上下要堅定目標任務、用好載體、強化抓手,紮實推進「三創聯動」各項工作,為建設美麗生態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州委書記劉成鳴主持會議並講話。州委副書記、州長肖友才,州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康,州政協主席向秋,州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馮發貴,州委副書記石鋼出席會議並發言。
  • 海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海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增綠護藍擦亮發展底色回想起4個多月前在海口雲龍產業園內,裕同科技環保及高端包裝產業基地建設奠基時的場景,裕同集團高級副總裁劉中慶說道。與「禁塑」息息相關的故事,是我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的鮮明註腳。今年6月1日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再次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部署。
  • 武鹹同城、市區引領、兩帶驅動、全域推進!提出鹹寧「十四五」規劃...
    突出「市區引領」,推進主城區、鹹安區、高新區一體化發展,做大市區經濟總量,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實施「兩帶驅動」,嘉魚、鹹安、赤壁依託長江和京廣高鐵、武深高速,發揮產業和區位優勢,打造以產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的沿江綠色發展示範帶;通城、崇陽、通山依託幕阜山生態旅遊公路、杭瑞高速,充分發掘生態資源和傳統文化元素,打造以綠色為底色的幕阜山特色產業帶。
  • 文明水城譜新篇——遷安市紮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建設
    此前,中央文明辦對遷安進行了通報表揚,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自2011年踏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徵程,2017年一舉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到今年再獲殊榮,遷安市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樂民」的理念,全市上下齊抓共管、協同推進,不斷深化文明城市常態化建設,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