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在疫情期間,學生基本上是在家裡上網課。此時孩子能夠接觸到手機的機會變多,而家長對於孩子使用手機的管制也會放鬆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做出一些錯事。
13歲小學生藉口上網課,用家長手機充值遊戲,14分鐘花掉4萬元
一位寶爸將自己閒置的蘋果手機給13歲的兒子上網課,沒有想到兒子卻偷偷用這部手機玩起了吃雞遊戲。這個13歲的小學生膽子很大,用14分鐘的時間便花掉了爸爸的4萬元,購買了一堆點金券。
寶爸發現這件事情之後,趕緊聯繫了騰訊客服和蘋果客服,要求兩個平臺進行退款。蘋果的平臺方面拒絕退款,但騰訊平臺退還了寶爸70%的費用。寶爸的這個做法紛紛引起了網友們的不滿。
不少網友認為,是家長沒有管好自己的孩子,反而要求平臺退款,是不合理的行為。但是,有不少網友也會感到好奇,玩遊戲需要實名認證,小學生還未成年,那麼是怎麼花掉這筆錢的呢?
原來這個小學生是用爸爸的微信登錄的,系統直接默認成年人的模式,自然就擁有了購買點金券的權利。以上的孩子會做出這樣的行為,說到底還是家長的管教不周,沒有對孩子做出及時的引導。
對於孩子玩遊戲充錢的行為,家長可以通過這3招進行正確的引導
1. 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如果家長不對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加以控制,很有可能會讓孩子沉迷於遊戲當中,做出玩遊戲充錢的行為。
所以家長應該有意識的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提前和孩子做好約定,到了時間就沒收手機。
2. 不讓孩子知道支付密碼
孩子的聰明程度是讓常人難以想像的,甚至在一些網絡方面的精通程度遠超大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應該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碼,不要輕易讓孩子知道,否則孩子就會錯付金錢,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3. 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孩子會隨意做出玩遊戲充錢的行為,大多是因為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遊戲是商家的一種盈利模式,不能成為孩子無知的藉口。
家長要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讓孩子明白要理性對待遊戲。
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1. 讓孩子分清「需要」和「想要」的概念
很多孩子會產生衝動消費的行為,大多是因為自己「想要」而不是真正的「需要」。
為了讓孩子控制住自己「想要」的這個想法,家長平時在購物之前可以為孩子列好一份購物清單,讓孩子真正明白「需要」的東西才是值得花錢的,「想要」的東西可以適當克制。
2. 不讓孩子的消費受到虛榮心影響
很多孩子會因為身邊的同伴買了什麼東西自己就會想要買,孩子因為自己的虛榮心而購買來的東西大多很難好好珍惜,甚至只會造就孩子惡性消費的行為。
所以當孩子因為自己的虛榮心而想要購買一件物品時,家長一定要做出有效的制止。
3. 讓孩子明白金錢的來之不易
家長想要讓孩子擁有正確的消費觀,首先就應該讓孩子明白金錢是來之不易的,所有的東西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來換取,從而讓孩子形成一種珍惜的意識。
育兒問題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熊爸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